祖師大德有關念佛往生最最切要開示輯錄
道綽大師:
l 凡修淨業者,不得背西坐臥,亦不得向西涕唾便利,蓋皈依蓮邦,應崇金地,心不殷重,非所以求往生也。
l 念佛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謂余念間斷故。若能相續,即是信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
善導大師:
l 凡人臨終,須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若得捨此幻身,超生善道,乃是稱意之事。
l 凡有疾病,但念無常,一心待死。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
l 死門甚大,須自家著力始得。一念差過,歷劫受苦,誰能相代?!
l 凡臨睡時,觀西方勝境,或觀阿彌陀佛,相好光明。不得雜說雜想,亦不得求見瑞相。但辦專心,自有見時。或但稱佛號而睡。行者專取一法,不得雜用。務在久遠行之,必於淨土,功不唐捐也。
懷感大師:
l 暗室念佛一法,固無聖教。但初學之人,處於暗室,絕諸視聽,心捨諸緣,專一念佛,如是行者,三昧易成。
飛錫大師:
l 世人念過去釋迦,想現在彌陀,獨未聞念未來諸佛,何耶?以諸佛至尊也,眾生至卑也。高下出焉,群妄興矣。敬傲立焉,一真隠矣。眾生若非如來,當佛何在。若知母因子貴,米以糠全。則念佛三昧,不速而成。以隨所念,無非是佛故也。
l 辟散之要,要存乎聲。聲之不厲,心竊無定。有五義焉,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尤,一也。聲光所及,萬禍冰消,功德叢林,千山松茂,二也。金容瑩煌以煥彩,寶華淅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焉,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四也。與魔軍戰,旗鼓相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五也。然則,佛聲遠震,開善萌芽,猶春雷之動百章。
l 如來寂照三摩地,念佛三昧,究竟之位也。
永明大師:
l 如或言行不稱,信力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牽,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現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聲和則響順,形直則影端也。
慈覺大師:
l 知出家為美,而不願往生其惑一也。
l 萬裡辛勤,遠求知識者,誠以發明大事,抉擇生死。而彌陀世尊,色心業勝。願力洪深,一演圓音,無不明契。願參知識,而不欲見佛,其惑二也。
l 叢林廣眾,皆樂棲遲,少眾道場,不欲依附。而極樂世界,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欲親近叢林,而不慕清淨海眾,其惑三也。
l 此方之人,上壽不過百歲,而童癡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大半。菩薩猶昏隔陰,聲聞尚昧出胎。則尺壁寸陰,十喪其九。而未登不退,實為寒心。西方之人,壽命無量。一托蓮胞,更無死苦。相續無間,直至菩提。所以便獲阿鞞跋致,佛階決定可期。流轉娑婆促景,而迷於淨土長年,其惑四也。
l 若乃位居不退無生。在欲無欲,居塵不塵。方能興無緣慈,運同體悲。回入塵勞,和光五濁,其有淺聞單慧,或與少善相應,便謂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呵淨土,耽戀娑婆。掩目空歸,宛然流浪,並肩牛馬,接步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比擬大權菩薩,其惑五也。
宗曉大師:
l 昔善導大師有曰,若人欲速得往生者,應起無間修,所謂恭敬禮拜,稱名贊歎,憶念觀察,回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余業相間,故曰無間修。
l 又若貪嗔癡起者,但隨犯隨忏,不令隔日隔夜,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
優昙大師:
l 若念佛人,塵垢未淨,惡念起時,急須高聲念佛,斂念歸正,勿令惡心相續,直下打心淨盡,永不復生。
l 才有疾病,正要上前,坦蕩身心,莫生疑慮。直須向西正坐,專想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及諸化佛,現在其前。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聲聲不絕。於諸世間,一切事務,不得貪戀。或心念起,但急稱佛號,於念念中滅除罪障。只此一念,決定往生淨土。命若未盡,自得安寧。慎勿妄起留戀世間。當存自存,當死須死。但辦往生,何須疑慮。若解此理,如脫敝衣以著上服。一捨凡身,便登聖地,豈不偉哉。
l 執持一句阿彌陀佛,一念之中,與理相應,諸法現前,六度具足。布施則心無染著,持戒則不起妄緣。忍辱則能所俱忘,精進則心無間斷,禅定則動靜俱寂,智慧則不立絲毫。
天如大師:
l 善導無間說,無間修者,身專禮阿彌陀佛,不雜余禮,口專稱阿彌陀佛,不稱余號,意專想阿彌陀佛,不雜余想。
紫柏大師:
l 念佛心真不真,勘驗開頭。只在歡喜煩惱處取證。大抵真心念佛人,於歡喜煩惱中,必然念念不間斷。是以煩惱也動他不得,歡喜也動他不得,二者既不能動,生死境上,自然不驚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彌陀佛便拋在腦後矣。如何能得念佛靈驗。
l 又問學者雲,汝念佛常間斷否。答,合眼睡時,便忘記了。師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一萬年也莫干。汝自今而後,直須睡夢中,念佛不斷,乃有出苦份。若睡夢中,不能念佛,忘記了,一開眼時,就痛哭起來,直向佛前叩忏悔。或念千聲,或念萬聲,盡自家力量便罷,如此做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斷矣。
蓮池大師:
l 端心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賢人。悔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
憨山大師:
l 念念煩惱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滅煩惱,便是佛度生死苦處。若念佛消得煩惱,便可了得生死。
藕益大師:
l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l 若於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妄想馳逐,猶未除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名為真念佛也。
l 又,《觀經》雲:逆惡之人,臨終十念皆得往生。夫臨終十念,必深植善根;今逆順境緣,便不復有正念,何況臨終?且臨終苦現,只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於明師友真實格言信受奉行,當臨終時,安保善友現前?設現前開示,神識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決不可得之數也。藕益大師《修淨土忏並放生社序》
截流大師:
l 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忏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不保者。無他,蓋愛樁未拔,情纜猶牢故也。
道霈大師:
l 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救,諸佛即度。
l 心常憶佛,口常稱佛,心常敬佛,始名深信。
l 念佛務使字字分明,句句相續。不分明,即是昏;不相續,即是散。
省庵大師:
l 念佛而不發菩提心,不與彌陀本願相應,終不往生。雖發菩提心,不專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緣,而後期生淨土,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l 又言發者以激動為義,願者以希求為義。激動則如箭離弦,勢不中止。希求則如好美色,如謀重利。乃有始焉發願往生,少焉退墮者,此非發也。又有口談淨土,心戀娑婆者,亦非願也。
l 大抵生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
l 第恐願力不敵愛力,佛念不勝欲念。悠悠泛泛,半信半疑,則吾莫如之何也已矣。
l 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纏耶,於此二者,宜加審察。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切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
l 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
戀西大師:
l 於持名時,只要令聲音不絕,不必注著一心不亂,音聲不絕是因,一心不亂是果。因行若真,果必成就。但不間斷,自能一心。惟行之不休為度,故不必憂散亂矣。
妙空大師:
l 身若端正,心自清淨。
l 口既念佛,則禁涉閒言。若一涉及,當思念佛人,不應如是,即猛念佛數聲,以提醒而掃蕩之。
l 念佛之人,勿雜惡念。於必經之事,一過即捨。久之意地清淨,遇事即有妙智觀察,此乃念佛,轉識成智之謂也。
l 對像時,即以此像為真佛。面對心念,其誠敬可知。不對像時,亦如對像之誠敬。如此念佛,最易感通。黑業亦易消滅也。
l 老實念佛者,既不逞才能,又不求名利,最為難得。以老實二字,是生西方一條大路,又老實者,不於一句阿彌陀佛外,添一毫妄想也。
l 凡今生前世,惡果成就,苦報必來。故一分苦,即一分惡也,不可诿於命運之不濟,但當愧其修行之不早。每想一及,身毛皆豎,五內若裂。悲傷感奮,痛不欲生。如此念佛,則字字從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
l 念佛之境。孤寂最佳。
l 若於病止,略一停想。則一切愛戀恐怖,煩惱安排,種種雜念,一齊現前。生死關頭,如何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