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佛教接觸過的人都會意外地發現,佛教中沒有一件袈裟是用完整的布料做成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為什麼不穿華貴的服飾呢?難道他們不愛美嗎?
要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就不能不了解一些佛教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應該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一點,佛教也不例外。不過,佛教所理解的美同社會上所流行的美的觀念有著本質的差別。在佛教看來,人都是愛美的,但世俗社會所追求的美往往只是外在的美,缺乏永恆的意義。比如,上海流行的新發型或服裝也許在上海人眼中是美的,是充滿魅力的,但到了歐洲人那裡,也許它就是不美的。另外,同樣是這個流行的發型或服裝,同樣是在上海,即使今天的上海人都認為它是美的,但是明天又怎麼樣呢?很可能,到了明天,人們都統統把它拋棄了!為什麼?因為明天的上海人也許都認為它太土了,一點也不美?從這個角度說,流行的東西,時髦的東西,即使它再美,也通常只是美在一時,很快就會失去人們的青睐。這種對美的喜新厭舊和朝三暮四,在佛教看來,都是人們心態作用的結果,未必同美本身有太多的必然聯系。從這個角度說,佛教認為,追求外在的所謂的美對於人的幸福與快樂來說並不一定有什麼益處,相反,倒是會導致更多的問題和麻煩。因此,佛教不主張把人生的注意力放在這些外在的所謂的美上面。
當然,佛教不主張對外在的美進行追求並不等於佛教反對美,恰恰相反,;對美的追求要比世俗社會更為執著。這種執著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外在的莊嚴美追求;其二,內在的境界美追求。其中,佛教的外在莊嚴美追求主要表現在和諧、樸素、端莊的整體感覺上。這表現在服飾上,主要是三衣。佛教所謂的三衣,指的是三種袈裟。第一種袈裟,佛教稱之為‘僧伽黎’,用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制成,是比丘托缽乞食或應召入宮等重大活動時所披之袈裟。在中國,由於乞食的習慣已經不復存在,因此,這種袈裟往往只是用於重大的佛事活動。其具體樣式,《西游記》中唐僧所披之袈裟正是這一種。第二種袈裟,佛教稱之為‘郁多羅僧’,是比丘平時參加佛事活動時所披之袈裟。這種袈裟,由於它由七條布制成,因而,佛教俗稱為‘七衣’。在中國佛教寺院中,人們平時見到的袈裟基本上都是這一種。第三種袈裟,佛教稱之為‘安陀會’,是出家人的內衣,是出家人日常勞作、生活和睡眠時所披之袈裟。這種袈裟,由於它由五條布制成,因而,佛教俗稱為‘五衣’。在佛教,所有的袈裟都是披的,因為它們雖然由許多條布塊制成,但它們的樣式都還是一塊布,一塊由許多布塊制成的更大的平面布,既無領袖,又無口袋,更無我們所用的扣子。這三種衣是佛教最基本的服飾,皆按佛教的傳統以不正之色染成。佛教這樣做,是為了同世俗愛慕鮮艷的顏色相區別,有助於降低人們的欲望,從而減少佛教修道的障礙。佛教中的其它衣服雖然不是佛制,同世俗的服飾也差不多,但它們都是在繼承三衣基本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的發揮,同世俗的服飾依然有所不同。
內在的境界美追求,這是佛教的特色所在。這種追求,我們可以一心三原則來概括。所謂一心,就是一心於佛道,心不旁鹜;所謂三原則,就是保持一心的三種原則,同時具備。這三原則是:第一,時刻要行為端正;第二,時刻要正心誠意;第三,時刻要防止過失。佛教認為,只有面對種種誘惑時一心不亂的人才能獲得究竟解脫的道果,世間的一切名聞利養都是過眼煙雲--不足為慮。
在這種厭離世俗,向往解脫的追求中,社會上的華貴服飾在佛教內是沒有市場的,佛教只對解脫之後的永恆之美感興趣,佛教不在乎什麼世俗的美。了解了這些,那麼,佛教的法衣從不用完整的布料制作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