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世俗之樂其實是一種錯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看下圖中,女孩左眼是什麼顏色?

圖片

        
    
     這是
北岡秋吉創作的漫畫女孩,看上去一只眼睛呈藍色,另一只則呈灰色。而實際上,兩只眼睛都為灰色。由於微紅色的背景,女孩右眼的顏色與綠松石色發夾一模一樣。
 

 
                                       上圖中,  第一眼就看見了三個人,而事實上,沒有人。

 

 



                                                                       上圖中, 所有的線都一樣長,不信?你可以量一下


     

        盯著中間的黑點,前後移動,看看發生了什麼。
 
 

圖片



圖片


                                                                  盯著看,圖片在波動。 


       
          所以,你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它總是在欺騙自己
       其實何止是眼睛,我們的感受很也都是錯覺呢

 
    《廣論》:【
能增貪現前樂受,多是於苦漸息滅位,妄起樂覺,全無不待除苦所顯自性之樂。

現在所感受的能增長貪欲的樂受,大多數是對前面痛苦逐漸息滅的階段,產生了安樂的錯覺,而完全沒有不觀待遣除痛苦所顯現的自性安樂。

這一句的重點是要我們認清:因為痛苦的減輕,而產生了自性就是安樂的錯覺。

眼前第一步最不容易對治的就是對這個樂的貪著,這個樂會增長我們的貪心。實際上真的有樂嗎?不是真的有樂,而是苦的漸息滅位,苦受漸漸減輕的時候,因為無明顛倒以為這是樂,其實並沒有真實的樂,真實的樂不必等到苦消失才有。

下面舉一個實際上的例子,這是我們人人感受得到的。

【譬如太走為苦,略為住息遂生樂覺。現見此是先生大苦漸息滅時樂漸次起,故非性樂。】

譬如一直叫你走,實在是苦不堪言,一旦停下來就覺得好舒服,這個舒服是你行走的苦停下來的感覺。實際上我們在生死輪回當中,受種種的大苦,當這個大苦漸漸息滅的時候,好像有一點快樂,實際上這並不是本性的快樂。同樣地,坐也是一樣,叫你老坐在這裡,你還是一樣會痛苦。不管做任何事情,譬如說我們歡喜吃,一直吃下去,或者讓你一直睡,你還是一樣會痛苦的。所以你希望的東西如果是真實的快樂的話,應該越做越快樂,然而並非如此。

比如,從洛若鄉往山上不停奔走,到一定程度時,身體的苦受會逐漸加重,如腰腿酸脹、心跳加速、供血不足、頭暈眼花。此時若稍作休息,就會有一種身心負擔減輕的安樂感覺。

【若太久坐,仍復如前,生眾苦故。若是性樂之因者,應如苦因,隨其習近,其苦漸增。如是習近行住坐臥、飲食日陰等,亦應隨其幾久習近,便有爾許安樂漸起,現見太久惟生苦故。】

如果坐得太久了,仍然會象前面一樣生起很多痛苦。如果坐是真正的樂因,就應當象苦因一樣,隨著不斷受用苦因,痛苦會逐漸增加。同樣隨著行、住、坐、臥、飲食、日曬、乘涼等時間的增長,也應當逐漸生起越來越多的安樂,但是現量可見,受用的時間太久只會產生痛苦。

因此,有漏受並沒有自性安樂的自體。
 

 請牢牢記住:樂並不存在,它只是你心中的一種錯覺。就像顏色、聲音並不存在一樣,都是你心中的一種錯覺而已。看看《津巴多心理學》對此的闡述吧:

 “花和熟番茄本身並沒有色彩(color,也譯為頗色),對此你也許會感到非常驚訝。在亮光的照射下,物體似乎呈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但是,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那樣,紅番茄、黃花、綠樹、藍海和七色的彩虹本身並沒有色彩。從這些物體上反射出來的光也沒有色彩。雖然、這個世界看似色彩豐富,但實際上,色彩在我們的大腦之外並不存在,因為色彩是大腦根據進入眼睛的光波波長創造出來的感覺。所以,色彩只存在於觀察者的頭腦中,是我們感覺體驗的心理特征。光柬進入眼球之後,光感受器會將光波的波長以以神經沖動的方式進行編碼,並通過視神經傳送到大腦的特定區域進行視覺處理,這樣色彩就隨之誕生了。”

 為什麼說顏色並不存在呢?明明我看到了五顏六色的外境呀!因為所謂五顏六色,只是對於“你”而言,而如果是一只小狗,那它看到的就都是灰色的了。你看到有一個足球,是立體的,而螞蟻只看到是一個平板。你說螞蟻看錯了?那螞蟻還說你看錯了呢?

 到底誰看錯了?

 都看錯了。

 只有佛陀看對了——一切皆空。

 外境,都只是存在於我們的感覺當中。或者,換一種說法:我們的感知賦予了外境自己認為的定義。請看下面這個單詞:


  圖中寫著“THE CAT”(這只貓),對嗎?現在,請你再看一下位於兩個單詞中級那的那個字母,從形狀來看,這兩個字母完全一樣,但是你把第一個單詞中的這個字母看做是”H“,而把第二個單詞中的這個字母看做是“A”。這是為什麼呢?顯然,你的感知受到了你英語單詞知識的影響。“T_E”所提供的背景讓你把這個字母認為是“H”,“C_T”的北背景下,你卻認為是“A”

看,我們就是這樣被自己所欺騙,被自己所謂的知識所欺騙。現在你明白了佛法裡的所知障是什麼意思了吧!

所以,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我們都是將自己想出的含義施加在感覺體驗之上。或是:我們總是看到我們預期看到的東西,而不是事物的真實面目。

《楞嚴經》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圓覺經》說:“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老鼠惡心嗎?可它在貓的眼裡是一頓美餐。

大便惡心嗎?在狗的眼裡,是一頓美餐。

美女性感嗎?在蚊子的眼裡,竟也是一頓美餐。

境無自性  悉從心轉!

你喜歡的,別人可能很討厭;反之,也成立。

 

藥山惟俨禅師在庭院打坐,弟子道膺和道吾陪侍在側。惟俨忽然指著院子裡一枯一榮兩棵樹,問道吾:那兩棵樹,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呢?

道吾回答:榮的好。

惟俨又問道膺:你說枯的好還是榮的好呢?

道膺答道:枯的好!

這時,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走過來,藥山又問他同樣的問題。

侍者答道:枯者由他枯,榮著任他榮。

藥山禅師笑道:“天真自性佛!”

凡夫都生活在無量的分別知見中,是非、善惡、長短、多少、對錯、美丑·····不知道這一切皆是虛妄。法無實性,但以自心分別而立。
   再看《津巴多心理學》裡的幾個案例。請看下圖:


     


      

  在上圖中,你會說左邊看到一棵杉樹,右邊看到一個三角形。
     事實上,都不存在,那只是你一廂情願的事。杉樹,和三角形,只存在於你的主觀中。 

  其實這個世界,也都是存在於我們的主觀中。

     《楞嚴經》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原來我們都是自己編織了一個美夢,然後甘願在其中受騙。
     修行,就是讓我們從虛幻的世界中解脫,從虛假的感受中清醒! 

 

 

上一篇:淨空法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第9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身心淨潔,與善相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