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離開五欲才能保持正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安法師講解:

    法藏菩薩表示,他要在完成大願的過程當中首先要離欲,離開五欲。大的方面來說,欲就是代表五欲;狹義地說欲,就是淫欲。你不能帶著欲望去談大願能不能滿足的問題,一定要離欲,這是起碼的前提。那一切欲望當中,這個淫欲是最大的一個煩惱。

    有一部經是《釋迦文佛本初發心經》,是談釋迦牟尼佛他最初怎麼發心,發菩提心的,跟這個有關系。是在無佛的時代,有一位國王,叫光明王,其他的小國王就為他進貢了一只小白象。一般象裡面以白象作尊貴。那這個國王就讓象師,馴象師來馴服。經過幾年的馴服,這個這只白象非常柔順了,非常聽話了,供國王坐乘不會有危險了,所以就讓國王春游的時候乘著白象去踏青。就在這個過程當中出問題了,這只白象就聞到了母象的香氣,就發情了,發情就猛跑,就朝著母象的那個方向跑。那國王坐在上面這一下就有點驚呆了,因為它都是穿森林。森林裡有那麼多的樹木,它就那麼猛跑,那這個國王的生命就有危險了,怎麼也控制不住。控制不住,還算這個國王急中生智,看到都有一棵大樹,樹干橫起來,比較粗,他一躍就抓住了那個樹干,離開了那只白象。離開白象,大臣一看他吊在樹上還蠻高的,趕緊來救他,好不容易把他救下來,那只白象也跑得無影無蹤了。

    國王這麼一驚嚇,一回朝廷把大臣召集起來:出現這個事情該結何罪啊?大臣說:出現這個事情那要斬首啊。那就要把象師抓過來。象師就說自己冤枉,他說我沒有欺君之罪,象確實被我馴服了。正好那只象可能在外面轉了一圈,想想還又回來了。象師就告訴國王,你看我有沒有馴服它。象師就燒了一塊熾熱的鐵丸,燒得高溫通紅,就把這個鐵丸就放在這只象前面,說:把它吞下去,不吞下去就用本法來治你。白象一聽,它琢磨一下,吞鐵丸子下去死還干脆利落一點,用本法來治可能更痛苦一點,所以這只象就把這個熾熱的鐵丸吞下去,一吞下去五髒六腑就焦爛,馬上倒地死亡。

       這個行持一出來,這個國王就覺得這位象師還真的是馴好了這只象,但是就不理解為什麼還會出這個情況。那個象師就回答:是這只象“心有淫欲重病”。這個淫欲的勢,一發作起來,我也沒有辦法預料,誰也控制不了。而且不僅是象,一切眾生都有這個淫欲重病。那一切外道他修苦行,或者說就是離開這個淫欲,他沒有辦法解決。修苦行的仙人,他可能一聽女人的歌聲,他都心裡就醉動,就飄動。或者有的人就采取縱欲的方式看看能不能離開,或者再用出家的方法來,想免這個淫欲的大患,都拔掉不了這個淫毒樹的根。這個象師說了這一番話。

      這個國王一聞就很恐怖啊,說難道就沒有一個能夠講法,能夠把淫欲這個毒根拔除的人嗎?這個象師就說,傳聞有大聖人佛陀,得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金色身。這佛能了知淫欲生滅之道,慈愍眾生故,而為說之。報告了這樁事情。這個國王一聽,馬上下床,右膝著地,合掌發願,希望自己用如法治理國家,以所有的福德回向,以後當得成佛,治一切眾生淫欲重病。所以眾生最重的煩惱就是淫欲,三界輪回的根本也是淫欲,所以一個具有大的志向的菩薩首先要離欲。

      這個欲,除了色欲,還有聲,色聲香味,這個五欲,有的人也會執著這個歌聲的美妙。五百仙人在雪山打坐,聽到一個歌女沐浴的時候唱歌就失去禅定了。

      還有這個鼻子聞香啊,它也是一個欲。說有一個蓮華池長了很多的蓮華,香氣芬郁。這蓮華也有一個池神。有一個比丘在那兒經行,經行一聞到那個蓮華,覺得這個蓮華很好,蓮香很好聞,就生起貪著之心。這個池神就馬上出來呵斥他,說:你怎麼在這裡偷我的香啊?這個比丘說,我就在這裡經行一下,我沒有,我怎麼偷你的香啊。正在說的時候,另外一個人過來了,一到這個蓮池裡面,就采了很多的蓮華、蓮葉,把那個蓮池搞得一片狼藉就走了。這個池神也沒有出來干預,那個人就走了。這個比丘就發話了,說我在這裡就是經行一下,你就呵斥我偷香,剛剛那個人把你的東西全都拔掉了,你怎麼一聲不吭哪?這個池神說,你是一個修道人,就好像一件干淨的衣服,沾那麼一點污點都非常醒目。剛才那個人他本身就是不修行的人,業障深重的人,就類似於一件骯髒的衣服。骯髒的衣服再沾點污點也看不出來,你跟他計較什麼呢?就讓他拔了就走吧,但是你不行哪。所以貪嗅這個香也不行。

      這個味,五欲,這個舌頭對這個味覺的這種貪戀。現在不是有《舌尖上的中國》嗎?這個舌追求這個味,也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我們佛門常常講個公案,有個沙彌就是愛那個奶酪,愛奶酪之後,以後死了以後就到奶酪裡面做蟲了,他就離不開這個奶酪了。有一天,大眾僧正在吃奶酪的時候,有一個證果阿羅漢就告訴他,注意裡面那條蟲是一個沙彌,你不要吃下去。

      再就是觸,接觸身體。上次講的那個獨角仙人,可不就是在那個美女幫他沐浴就淫欲心發起來了?

      所以這些五欲,尤其是淫欲,一定要離開,也就意味著法藏菩薩發願我要生生世世出家,持比丘戒,持戒精嚴,離開五欲。離開五欲才能“深正念”,這就是你有戒,離欲之戒你才能得禅定,你在禅定狀態當中才能保持正念。

     正念如果從小乘法來說就是三法印了,四念處了,這個苦、空、無常、無我。不要執著現象界的緣起法為真實,一定要觀照它的苦、空、無常、無我。在大乘法的正念就是契入到諸法的實相。這些有連帶關系,如果內心有欲望,五欲很熾盛,你一定沒有正念,一定會帶動我們多生多劫的煩惱、業力的種子。五陰熾盛,那通身都是煩惱,通身都是業力,還能有一念的正念嗎?所以我們看內心還有很多的欲望的這個機,這個種子,所以我們裡面是妄想雜念紛飛,很多的念頭都不清淨。所以要使自己的念頭是正念、淨念,就一定要有離欲的功夫。離欲就一定要持戒。

      好,有這個戒定的功夫,你才能夠生起淨慧。這個淨慧,就是般若智慧,清淨的智慧,這就是“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這就屬於戒定慧三無漏學。法藏菩薩圓成大願,也離不開聖道門,也得要修戒定慧三無漏學。那有般若的空慧,身口意三業隨智慧行,這就在修梵行,一切清淨,趨向涅槃。


 

上一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下一篇:大安法師:如何打開心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