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知足常樂與競爭意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何理解“知足常樂”?“知足”的標准及“樂”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方應看:應該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概念差不多吧。知足是通過正當手段追求想得到的東西;樂則是心境的平和及自然。 
  王一蘅: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所以很難知足;而知道自己的局限,就不會有超出這一范圍的要求。知足是在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後,能獲得相應的滿足;而樂則來自於心理的平衡安定。
  洛可:“知足”的標准是“常樂”,“樂”的真正含義是“常知足”。
  樂倫:知足就是靠自己的實力去取得所需;而樂就是理性與感性平衡時的感覺。
  菡萏:知足常樂就是克服貪婪之心,人的欲望是無盡的,如果肆意放縱就會導致惡性膨脹。知足常樂並非不求上進,不應將兩者混淆起來,否則就會誤入歧途。克服貪嗔癡和努力精進之間非但不沖突,而且是一致的。知足是少欲、不貪、清淨、平和;樂則是以法為樂。 
  淨印:知足常樂指對自己的付出感到滿意,對自己的所得也感到滿足,因而心生快樂,經常保持愉悅的心境。
  蒙衛芝:我的理解是少欲知足、安貧樂道,不過份追求物質享受。知足的標准是自忖已德是否相應;樂的真正含義是自已能把握自已,降服無明貪欲,享受怡然清淨的快樂。
  果菁:知足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天平,是獲得快樂的有效方法。知足就能節欲,不執一物為我有,即“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徐冉:對自己的生活,支命即可,為知足。給眾生帶來歡喜,拔除苦難,乃至得究竟安穩,這才長出一口氣,叫做樂。如父母見子女成就家業,心中樂甚。從理上來說,心本具足三因,能生萬法,何假於幻象中尋求,是為知足。既歇狂心,苦樂雙亡,極樂自歸。
  李亞琴:知道滿足的人常常會很快樂,它的標准則因人而異:乞丐有溫飽就應知足,不勞而獲是很折福的,除非喪失勞動力,否則都應自食其力;普通人能夠豐衣足食,也應知足;居士更應崇尚簡樸生活,有積余時部分留作備用,部分回報社會。我們生活在這高度文明的時代,應對現有的一切滿懷感恩,盡自己所能回報社會。樂來自我們內心,自己有樂,才能施樂於人,才能最後同歸極樂。 
  劉騰亮:世俗快樂總是苦樂相對存在的,有樂必有苦。欲為苦本,樂為苦因,如此循環不休。就象身上癢得難受,抓一抓固然覺得舒服,可如果一身輕安不是更好嗎?凡人沒有智慧,只願去看快樂的一面而拼命追求,卻從來沒有或根本不願去想快樂背後的痛苦。凡夫的“樂”,只是暫時的滿足,是掩蓋“苦”的過程。而真正的“樂”,是從根本上消除煩惱後的境界,是究竟涅槃之樂。

  “知足常樂”是否與當今社會普遍認同的“競爭意識”相違背?
  范衛平:知足常樂是一種心態,競爭意識是社會避免人類惰性的制度安排,應該是並行不悖的。當今社會往往感覺到二者之間有沖突,是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期所特有的現象,也是這一代或兩代人必須付出的情感代價。 
  方應看:我認為勇猛精進之後才知何為知足;賺過大錢後才能真正看透財富。
  王一蘅:當整個社會都處於競爭狀態時,知足便很可能樂不起來,因為競爭會將知足者擠得沒有生存空間。但一個處於競爭中的人,也可以知足常樂。做一個勇於競爭的知足常樂者比回避競爭的知足常樂者好。人應該活得勇敢、達觀,而不應活得退縮、保守。
  鄧蘭:競爭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知足是即使自己不能做得比別人好,也要開開心心地告訴自己已經盡力,不去自尋煩惱。 
  劉昆:知足常樂可以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我們普遍認為的,即滿足已有是達到恆有快樂的前提。看似與競爭意識相違,但兩者實際處於不同的層面,前者講的是心態,後者說的是能量。競爭是對困難的克服,不去迎擊困難,能量層就得不到開發。試想在本次世界杯中,巴西隊如沒有德國隊高水平的對抗,也就不可能煥發出他們的超常發揮。競爭的意義並不在於打倒對方,而是通過克服困難達到對勇氣、智慧、真性的體驗。但更深一層,如果在競爭中不具備有良好的心態,不能當下滿足於已有,則內心始終處於焦慮渴望之中,哪有快樂可言?知足常樂與競爭意識是體與相的關系,沒有競爭,社會就會陷入停滯;而不懂得知足,則社會就容易進入白熱化,以至經濟過熱,人心浮躁,最終喪失維系整個社會契約的公眾信任基礎。另一種解釋是,知足是對於自我極限的認識,是對於度的准確把握,把事情做足而不過。從這個意義上,知足與競爭是相輔相成的。我們需要動力來發揮自己的能量,同時又有智慧使之止於不過,心隨於過程之緣。 
  樂倫:真正的競爭意識是與自己的惰性競爭,而不是與別人競爭。
  明靜:知足常樂應當是指一種平衡的心態,而非不思進取。知足為把握現在,不去攀緣;常樂是對人生心存感激和喜悅。因此知足常樂與競爭意識並不矛盾,相反,在競爭激烈的今天,知足常樂對現代人的心靈是一種很好的調節。 
  震邦:就算在嚴酷的競爭下,也應該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因為世間競爭就好像金字塔,塔尖上的永遠是少數。佛教有業力報應之說,學佛之人更應淡然面對一切,知足常樂。
  若莓:競爭是社會現實,只有去適應才能常樂。競爭提供機會,能展示才華和能力,就不必以知足常樂為借口而裹足不前。放棄不一定是知足,守舊也不一定會常樂。成功時向社會奉獻比索取更樂,在競爭中照顧好自己周圍人,使他們生活得更好,是最大的快樂。 
  菡萏:知足常樂能令人保持愉快的心態和清醒的頭腦,這就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所以知足常樂不會令人消極,而是積極上進的基本保證。
  蒙衛芝:在物質享受方面,應該知足常樂;在利益大眾的事業上,應該有競爭意識。這裡所說的競爭是良性競爭,而不是惡性競爭。
  徐冉:最好的辦法是和而不流,身住紅塵不染塵。徹底說來,佛法無诤,更何談競爭?實在要做給世人看,則於五欲六塵消極,於積功累德積極,一步跨到山頂,豈不遠勝在半山腰競爭人我?據一項調查,目前高收入者大多具有如下基本素質: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優秀的品質;刻苦的敬業精神;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其中沒有一項是競爭意識,可見競爭意識只是過分重視物質財富者的錯誤理論,因其見效快速(其實損害遠大利益)而被人們錯誤地奉行而已。 
  李亞琴:知足常樂是對物質利益的態度,其實這方面是不必爭的,因為每個人的福報因緣不同,怎麼爭呢?上世因,今世果。世上雖貧富懸殊,但明白因果道理也就不會不平了。要不要改變命運?答案是肯定的。連富人也想怎樣更富,所以出現競爭是必然的。但競爭什麼呢?為什麼同樣勞作,掙錢卻不相等?因為財富的因來自布施,不求因怎麼會有果?我們要競爭誰的布施心大,競爭善業,競爭誠信,競爭熱情,競爭智慧……而對生活則應知足常樂。 
  劉騰亮:和“競爭意識”相關聯的,是人們沒有止境的欲望。人們爭先恐後地鑄造經濟大國、軍事強國,結果造成資源快速枯竭、環境急劇惡化、國家矛盾加劇。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及全球頻頻出現的自然災害,都與盲目的競爭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所以,人類要避免災難,就必須考慮整體的和諧與平衡,就必須知足而有所節制。


 

上一篇:職業與信仰
下一篇:文明與野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