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中外100名人談佛教(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 慚愧尼釋中慶 -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中外100名人談佛教(三)

68、卡爾·皮爾遜(英國著名哲人科學家):
從科學角度講,法則是人的意識的根本產物,離開人類談法則是絲毫沒有意義的。更確切地說,是人給自然予法則的因素要大於自然給人予法則的因素。
沒有感官的快樂,生活還能維持嗎?沒有對永恆的信仰,人還能有道德嗎?沒有對上帝的崇拜,人還能去追求正直嗎?是的,佛回答道,這些目標可以通過知識來獲得,知識才是通往高尚之路關鍵,是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東西;知識能夠把人帶到和平、寧靜的生活境地。從而使人不再在意和關心那些物欲世界的激動。

69、巴帕特(印度學者,《2500年佛教》作者):
佛教的歷史上沒有一頁是被詢問者的火焰燃燒過,或被異教徒屠城的濃煙熏黑過,或被充滿宗教仇恨的無辜受害者的鮮血染紅過。佛教揮舉的只有一支劍——智慧之劍;佛教承認只有一個敵人,乃是無知。這是歷史的見證,無可厚非。

70、羅候羅尊者(教授(W Rahula),《佛陀的啟示》作者):
佛教是現實主義的,就在於它對生活及世界持一種現實的觀點。它不是錯誤地把我們拽進傻子的天堂,也不是用各種假想的恐怖和罪感來嚇唬折磨我們,它確切地、客觀地告訴我們自己是誰,我們周圍的世界是什麼,並向我們展示了一條通向圓滿自在、和平、寧靜的幸福之道。

71、赫·喬·威爾斯(1866——1946),英國傑出作家,文化批評家。
在那眾多神奇的神話和傳說的背後,我感到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人,一個清楚易見,純樸誠實,默默為光明而奮斗的活生生的人,而非虛無缥缈的神。作為一位真實的人,他以那獨到的思想廣施普教、啟迪人類。他的言教與我們現代有許多傑出思想極為吻合。他告誡人類,生活中一切痛苦和不滿足皆緣源於自私。自私有三種形式:第一,貪求感覺上的滿足;第二,渴求長生不老、生命永恆;第三,追逐世俗的富貴奢華。人只有放棄那些貪圖個人私利的欲望,才能夠徹底獲得永恆與寂靜。
在基督兺世五百年前,偉大的佛陀就曾以多種語言告誡人類應該“忘我”。佛陀在許多方面是夂此的貼近我們人類,貼近我們的需求。佛陀比基督晴為清楚明了人的個人奮斗的重要性;在“生命永恆”這種問題上,他更加鮮明,毫不含混。

72、艾伯特·施瓦茲(法國作家,基督教神學家和傳教士,哲學家,醫生,音樂家,195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佛教是一支民主的力量,倡導並維護宗教民主,社會民主和政治民主。
佛不僅向印度而且向全人類展示了不朽的真理和崇高的倫理道德。佛是世界上一位空前絕後的、最偉大的道德守護人。

73、麥克斯·穆勒(Max Muller,1823——1900),德國語言學家,比較宗教學家。
佛陀是他所倡導的一切美德的化身。在他那成就非凡、經歷豐富的四十五年的布道生涯裡,他以行動诠釋了自己的言教。在他身上找不到一點人性的弱點和低劣的東西。佛的道德准則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完美無上的。

74、埃德溫·阿諾德勳爵(Sir Edwin Arnold ,1832——1904),英國詩人,記者。
(佛教)這是我們人類的花朵,
久遠以來,一直盛開,
綻放之後,智慧的芳香與博愛的淳蜜,
充滿世界!
(《亞洲之光·人類的花朵》)

75、拉達克裡希南博士(1888—1975),印度政治家,哲學家。
佛陀從未在任何場合發過火,也沒有在任何事情上說過一句不仁慈的話。
我們欽佩佛陀的明智而合理的思想。
每當我們閱讀佛經的時候,我們就會被佛陀的明智而合理的思想所打動,他把倫理道德(戒)置於首位——正見或合理的見解。他盡力為人們刷淨了所有那些妨得擾亂他們視野和命運的陳詞濫調。(《喬達摩佛陀》)

76、薩拉乃浮夫人(美國女佛教徒會創始人):
  佛教在其長遠歷史中,無時不在向前邁進。它不但保持了它的與近代科學之並進,並且超出而立在科學的前面。佛教在今日,正如科學一樣,嶄新而適用。何以故?因為佛是以顛撲不破的真如之理為基礎故。

77、牟尼·巴格(Moni Bagghee),《我們的佛陀》作者:
佛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有意而公開地把自己建立在對生命問題、解脫方法問題進行系統和理性分析的偉大宗教。
佛陀最顯著的地方是:他幾乎是唯一把冷靜而科學的頭腦和熱情而慈愛的心集於一身的人。當今世界越來越需要佛陀,因為他是唯一能代表人性良知的人。
佛陀是人類慈愛者的先驅,也是唯一有著充沛精力和輝煌人格的人。兩千五百年來,佛的教導銘記不忘,人們爭先恐後,踴躍圍繞“知識源泉”這一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也許,他以自己的言行為人類樹立的楷模比自身的智慧更要偉大。

78、愛德華·康澤博士(Dr. Edward Conze),《佛教》作者:
佛就像一位醫生。就像醫生必須診斷和弄清不同疾病征兆,他們的起因,對治的方法藥方一樣;佛陀所展示的“四聖谛”也同樣指出了苦的范圍,苦的起因,苦的息止,以及通向息止痛苦的途徑。

79、羅克希米·那蘭蘇教授(Lakhsmi Narasu),《佛法精要》作者:
佛是一位看見孩子們在世俗烈火中玩耍,權巧方便,施以各種適度的手法把他們從烈火燃燒的房子裡救渡出來,並把他們引向安全的涅槃境地的人。
我們可心斷言,佛教是唯一不帶任何狂熱色彩的宗教。它的目的是通過征服自我使每一個人產生一種徹底的內心改造,而不是叫人以權力、金錢來誘使他人歸信自己的宗教。佛陀僅向人們展示了一條完全取決於每一個人自己是否實踐的解脫之道。
將心智的開發和證悟作為解脫的必要條件是佛教的偉大所在。佛教主張道德與證悟互為依存,不可分離,道德構築了人生最高境界的基礎,而知識與智慧則完善了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構築。一個人如果不具備必要的洞察力和知識,不真正明了緣起性空的基本道理,他就不可能被認為是一個具有真正德行的人,在這一點上,佛教有別於所有其他宗教。所有一神教均基於某種假設概念之上,當這些假設被日益發展的知識而駁斥時,則越來越沮喪。然而,佛教與假設無緣。它是建立在堅實穩固的現實基石之上的,因此,佛教從來就不曾逃避知識的公平無私。

80、裡斯·戴維斯教授 (Rhys Davis),英國宗教學家:
在人類歷史上,是佛陀第一個向人類勸誡和懇請不要去傷害生靈,不要去向神大肆祈禱、禮贊或供奉犧牲品,無上的佛陀以其雄辯的思想向世界莊嚴宣誓:神也同樣迫切需要尋求其自身的解脫。
且不要管我是否是佛教徒,我對世界所有各大宗教都進行過研究,我尚未發現它們中有任何思想在優美和包容性方面可以來超過佛的“四聖谛”的。我為自己依止佛的這一教導,規范自己的人生,法喜充滿。

81、哈滋拉特·伊那亞特·康(Hazrat Inayat Khan),《蘇菲的訊息》作者:
佛陀傳教極為獨特,他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宗教截然不同。他傳教是讓理想主義的鳥兒在離大地最近的上空飛翔,因為供給鳥兒身體所需的食糧來源於大地。

82、弗朗西斯·斯托裡(Francia Story)《作為世界宗教的佛教》作者:
佛陀的教義,時至今日,仍然像其初時期所宣揚的那樣,並沒有因時光的流逝和人類知識的擴充而發生變化。無論不斷膨脹的科學知識將人類智力的水平線延伸多長,在佛法的構架中仍有接納和吸收未來發現的空間。因為它不依賴於追求原始思想的有限概念,也不仰仗於自身對思想進行否定的能力。

83、赫胥黎(T.H.Huxley,1825~1895)英國生物學家:
經歷了漫長的形而上學的坎坷旅程,喬達摩終於擺脫了萬物永恆陰影的束縛,成為一個對哲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哲學家,他提出並填補了伯克萊主教的著名唯心主義理論所缺乏的一半。顯而易見,喬達摩,這位玄妙印度思辨哲學的傑出者,其思想理論的精辟是任何現代著名唯心主義者們均無與倫比的,當今世界所有進步思潮都趨向於哲學和心理學,而非神學。神學二元論的帆船正飄向危險的礁灘。進化論和一元論的基本原理正被思想家們所接受。(《進化與倫理》)

84、班達拉奈克夫人(原斯裡蘭卡總理,政治家):
佛教將像日月那樣永遠與人類共存於這個世界上,這是因為,佛教是人的宗教,是全人類的宗教。

85、格雷厄姆·豪(美國心理學博士):
只要去讀一段佛經便會發現,遠在2500年前,佛的弟子們就懂得了有關我們現代心理學上的問題,其水平遠遠超出了世人對他們的信任。在這個時候,他們就開始研究這類問題並找出了它們的答案。

86、馮·格拉西那教授(Von Glasenapp),德國學者:
可以說,印度人遠比西方心理學家早先發現了潛意識。他們認為,潛意識是由作為前生的遺產沉睡在個體意識中的總體印象所構成。佛教的禅定技能,被認為與一種潛在的力能有關,是現代心理分析學和自生的心智訓練的先行者。

87、安南(聯合國前秘書長):
佛教誕生2500多年來,廣為傳播仁慈、理解與尊重的理念。
目前最重要的現實是,我們分享同一個家園,一個日漸擁擠但我們必須共同生活的星球。因此讓我們為實現全世界全人類的利益,為我們能夠過上平靜、和諧的生活而共同努力。

88、潘基文(聯合國秘書長):
2006年10月24日佛教在線北京訊:潘基文在韓國佛教歷史文化紀念館4樓會客室與總務院院長韓國佛教宗團協會會長智冠法師會面。眾所周知,潘基文是位虔誠的佛教徒。他的母親是忠州聖德寺50年的信徒,父親的牌位也供奉在該寺,潘基文夫人更是經常到曹溪寺禮佛修行。潘基文表示:“母親這輩子每天都到寺院去祈禱。我也受到母親的影響,從小就接觸佛教,並學會行善積德的道理。”

89、阿伯多爾艾特赫(穆斯林詩人):

如果你想見到人類最崇高最偉大的人,看看這位穿著乞丐衣服的“國王”(佛陀)吧,他就是我們人類神聖而偉大、最尊貴的人。

90、喬治·萬雷(美國紐約市佛教徒會會長):
現在世界急需拯救。我以為只有佛的光明和佛的聖潔,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 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91、弗朗基博士(荷蘭):
  世界戰亂的根源,是由於某些國家貪婪心太重,權利心太濃,恃強凌弱,稱王稱霸,以致發展成殘酷的戰爭。摩西十誡已經提及,但道理沒談透,故沒能收弭兵之效。獨有佛說非常究竟,特別是佛教戒律非常精粹。假使能使佛教普及,則世界大同就可拭目以待了。

92、尊者W·羅睺羅博士(印度):
佛教是現實的,因為它對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種現實的態度。它並不是錯誤地把我們領向愚人的天堂,也決不用所有的那些虛構的恐懼和罪惡感來威脅恐嚇、折磨摧殘我們。它精確而客觀地描述我們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並且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通向徹底自由、和平與安寧的幸福之路。

93、弗那多博士(斯裡蘭卡):
佛教之生活法,能使人們得到安樂,並使生活成為合理,至誠和平;使人類確知戰爭是野蠻愚癡的最良方法,無過於宣傳佛教之道理及見解。佛教不強人盲從,但凡有思想智慧之人,就佛教道理深思谛觀,則未有不怡然煥然,心安理得者。

94、韋爾斯博士(二十世紀的英國史學家):
  佛陀之法音,佛陀之根本教義,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極簡單明晰,且與近世觀念最相合,其為自古迄今最銳利理智之成功,蓋不待辯也。
  佛陀原始之教,只要稍加整理、滌清而發揚,對於人類命運前途,仍大起作用而弘傳於世。

95、卡普拉(英國諾曼裴耐斯教授,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
我們斷然需要佛陀教理,這道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啟發我們的覺悟,引導我們達到和平光明的大道,並能獲得大智慧。

96、杜齊(意大利著名學者):
佛教的觀點是正確的。將來有一天,整個科學的結論將要改變,將要證明佛教的思想是正確的。
97、尼克·阿諾德(英國科學家)
我說過,我還要說,我還要一遍又一遍地說,佛教與現代科學之間存在著一條緊密的智力紐帶。
98、艾基爾頓巴·普鐵斯特(《超然的佛教科學》作者):
在面對原子方面,科學不能給人以確切的保證,而佛教完全可以應付原子的挑戰,這是因為佛教超凡的智慧始於科學所不能應對和解決的地方。這對從事佛學研究的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通過佛教的禅定,原子的成分構成物質的過程,便可如實看到或覺察到。而物質的生與滅所引起的憂傷與痛苦均源於所謂的“靈魂”或“梵我”等法執之妄見,這便是佛經裡所闡述的。

99、諾曼裴耐斯教授(英國):
佛教是醫治‘崇尚’摩登病的良藥。在我們這個痛苦疲憊的歐洲,我們斷然需要佛陀教理,這教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啟發我們的覺悟,引導我們達到和平光明的大道,並能獲得大智慧。
人人能成佛,不信來看看,若只是盲信,所信是否正,也猶未知道,如此是枉然。正法不須信,只需細思忖,不恥上下問,其心應隨順,多聞多實踐,實踐人自辨。這個世界很復雜又很簡單,愚者執迷不悟鑽牛角尖。智者明理腳踏實地心坦然,一切隨順安穩理所當然。

100、比夏普·米爾邁(《佛法精要》作者):
我越來越認為,釋迦牟尼是名副其實的品格高尚、影響空前絕後的偉人。他是闡明覺悟之道的引路人,他是真理的發現者,他還是熱愛人生,倡導正確生活的導師

 

走在白道上——大安法師 - wuxin20070717 - wuxin20070717的博客

   


 

上一篇:中外100名人談佛教(二)
下一篇:定弘法師:吃驅蟲藥,是否也是有意殺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