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祇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國家有一頭受過訓練的大象,叫大身,專門負責處死犯人。
有一天,關象的柵欄壞了,大身跑了出去,跑到一個寺院中,見到比丘們清淨莊嚴的威儀,聽見誦經之聲,頓然產生了清淨溫柔的心。看象人從寺院找回大象後,當要執行死刑時,大象的心因為調柔、溫順和寧靜,不願再踩死犯人。
國王深感苦惱,詢問大臣。一位聰明的大臣分析說,大象可能是受到寺院氛圍的影響。他們遂將大象關入宰殺場,讓它天天目睹血腥。一段時間之後,大象的心恢復如初,變得殘暴麻木。當死刑犯被拉到大象面前時,它毫不猶豫,立刻把犯人踩死。
有人目睹此景,慨歎萬千,吟偈道:“象見善律儀,又聞罪福聲,善心日夜增,惡行漸得滅。習近諸惡業,先心還復起。”
意思是,大象見到寺院比丘清淨的威儀,聽聞罪業和福德之聲,善心日益增長,心中的惡業漸次消滅。後來它被牽到屠宰場,原來的罪惡之心又開始復蘇。
當今社會的各種不良現象,和環境、風氣密切相關,致使很多人對不合理、不如法、增長煩惱、違背道德的行為特別熱衷。通過網絡媒體、報刊雜志,人們染上了各種不健康的疾病,把病態當作一種光榮、一種莊嚴、一種榮耀的象征,每天上演著各種光怪陸離之事,真正具足慈悲心、菩提心、利他心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很多人對慈悲利他聞所未聞,嗤之以鼻。
如果違背天理和自然法則,我們的一切所為不會如願以償,即生會遭遇坎坷、疾病和不幸,來世會感受無量無邊的痛苦。
《大莊嚴論經》中說:“智慧宜調心,勿令著五欲。”人應該以智慧調整自心,如果了解一切都是無常、痛苦和空性的本性,就不會向外馳騁,耽著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從而遠離蒙昧,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安樂。
實相的智慧,是真正的妙藥。各種心理疾病,都能從中得到緩解,世間種種不良之行也能得以制止。
所以,當今社會迫切需要佛法甘露。有了佛法,哪怕是一點一滴,如果能流入人們心田,長出莊稼,一定會為整個人類增添和諧。否則,當你融入社會熔爐,與各色人等交往,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可怕,人心是如此黑暗、不可測度,你會從心底產生深深的恐懼。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無論經驗何種遭遇,會以智慧安然面對,不改心的寂靜和歡樂。如果能運用佛法,對憂郁、自閉等心態稍作調整,就會成為世上最快樂的人。
比如有人因離婚而痛苦,此時若有一個積極的心態:“沒有人再能束縛我,鐐铐已經截斷,向往已久的自由已經到來,多麼快樂啊!”以這種豁達、睿智的態度,生命中無論出現何種變故,都能處之泰然。
以前,一位老婦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鞋,二女兒賣傘。每逢下雨,她就為賣鞋的大女兒發愁;每當晴天,她又為賣傘的二女兒煩惱。一個和尚告訴她,為什麼不反過來想想?下雨時為賣傘的女兒高興,晴天時為賣鞋的女兒快樂,這樣,你不是天天快樂了嗎?
整個世界,都是我們心的顯現。不同的心態,對事物的看法會截然不同。
有本書敘述了一百年前的一段歷史,人物和房屋的相片還歷歷在目,可照片上的人已撒手人寰。我想,當時的人和我們一樣,執著身外的一切。可是,他們執著的事物,連同他們自己,已轉眼成空。同樣,今天的人所執著的一切,再過五十年、一百年,有些還遺下相片,有些連照片都不會剩下,都成了夢幻泡影。
我們的執著究竟將我們帶向何方?人類是不是一直生活在巨大的自我欺騙中?
只有真正了解佛陀宣說的無我空性之理,認識到一切法因緣而起、如夢如幻、本體空性;這不是從文字上,而是從內心中,完全依靠中觀、密法的修要通達時,你就會明了,人們迷戀的財富、聲名、地位、感情……沒有絲毫可以倚賴的本質,你會從自心的禁锢中獲得解脫。
此時,無論是憂郁、自閉抑或其它煩惱,都將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