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一總余承,如上根例。】
五根是以信根為總,其余四根統統是信根生的;五力也不例外,五力還是以信力為總。信有了力量,後面進、念、定、慧統統都有力了;信沒有力,後面這四條也是沒有力。可見得它這個關系是非常的密切。
由此可知,信心的培養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淨宗法門,信是三資糧(往生三個條件)裡面第一個條件,最基本的一個條件。諸位想想,你沒有信,你怎麼會發願?你怎麼會念佛?因為真信,他才會產生這個願,願是從信生的,有了願,他才肯念。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念什麼佛?他不會念的。由此可知,信是根本的根本,的確是基本的條件。
我們修學,跟定一個老師也是如此,如果對老師沒有信心,你跟這個老師時間再久,老師方法再巧妙,來指導你,你也是什麼都得不到。為什麼?對老師沒信心。沒有信心,對老師必然輕慢。所以那個對老師的尊敬,他為什麼會尊敬?他相信。對於老師愈有信心,對這個老師就愈會恭敬,表現在外面是尊師,老師看到你這麼尊敬,他就曉得你對他很相信,他說的話你能依教奉行,老師就會認真教。老師教給你的,你是陽奉陰違,表面上恭敬,那沒有用處,那是假的,老師不會教你的。為什麼?教你,你也學不會,白費精神、白費光陰,老師不會干這個傻事情。真正的恭敬是依教奉行,絕對不在形式,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形式,那多半是做給別人看的,做影響眾。大家不知道這個老師的學問、道德,用這種方法啟發別人,這是真正慈悲。對老師顯示恭敬,讓別人看到,他對這個人為什麼這麼恭敬,這一打聽,「某人真有學問道德」,起景仰之心,甚至也跟這個老師修學,用意在此地。這就是什麼?表演,戲台上表演的,那是另一番苦心。絕對不是老師要求學生表面上、形式上要這些禮節,不是的。
最恭敬的就是依教奉行,真正的供養也是依教修行供養,老師對於學生期望就是如此而已。「信為道元功德母」,《華嚴經》上所說的入道之源,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裡面生長出來。在三十七道品裡面,五根、五力,「信」排在第一;淨宗三資糧,「信」也排在第一;十一種善法,第一個善法就是「信」。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排列的順序第一個就是「信」,不信,一切不能成就。所以經典一展開,「如是我聞」,六種成就,第一個「信成就」。所以我們對這個要非常的重視。
信心的建立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過去世的善根,是自然對於三寶、對於老師產生敬信;第二種就是對於佛法的理論逐漸明了,信心增長。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六三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