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老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72集 2015年1月26日 講於 香港
今天誘惑人力量最大的——電視媒體、網路電腦,這些裡面東西的內容,它所載的負面的多,正面的少,殺盜YIN妄,中國人所說的,“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它傳這些東西。不斷的在傳,天天在傳,日夜不間斷,叫人完全迷在之中,以為這是正當的,把邪當做正,把正當做邪,完全顛倒了。這一顛倒,果報在三途,來生得不到人身。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必須要常常放在心上,決定不犯。
這個時代自由民主,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古時候沒有。古時候人有福報,由有智慧聰明的皇上管著,言論沒有自由,出版更沒有自由,為什麼?一切負面的、不善的,禁止!所以,說專制不好,專制的帝王能保護我們精神不受染污,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
政治制度,你要是問我:君主制度好還是民主制度好:我會告訴你,我贊成君主,我不贊成民主。
早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就問我這個問題,他問我為什麼?我說君主負責任。
民主不負責任,他的任期很短,三年、四年就要改選,所以他只是一時,他必須在短暫時間他要謀他取他自己的利益。
君主不一樣,不但他一輩子,他還要子子孫孫傳下去,所以他一定要教好,他要做不好被人推翻了,家破人亡,他要做好了,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所以君主第一樁大事情,你們有沒有想到?皇上登基了,老皇帝過世了,兒子即位了、登基了,第一樁大事——立太子,就要把接班人找好。找好,天天訓練他,天天教導他,將來他繼承王位,不會做錯事,多負責任!繼承人不守祖宗的規矩、成法,必定亡國,政權就不是他家的,換別人了。所以這個制度好。他用什麼來教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他教我們倫常道德,教我們深信因果,教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所以每個朝代,我們都看到太平盛世。
今天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最近看到一個光碟,東北同修送給我的,內容是什麼?二百一十年滿清政府第一次派出去的留學生,到外國留學,這些留學生一進入外國,西方的社會跟中國完全不同,中國教育從小就管教得非常嚴肅,把一個小孩教成小大人,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有規矩,是以聖賢君子為標准。外國人不是的,外國人小孩是盡量人他去享樂,沒有規矩,愛什麼就玩什麼。所以人家說,外國人,兒童是天堂;中年是戰場,競爭,斗爭,發展到最後就演變成戰爭;晚年是墳墓,晚年進入養老院,真的是墳墓,物質生活有人照顧,精神生活完全沒有,人都活得像木頭一樣,曬太陽,不講話,同住在一個老人院,見面都不打招呼,像木頭人一樣,多可憐!精神生活多痛苦,外國人。
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是顛倒了,小孩嚴加管教,怎麼能由小孩的喜愛?!不可以的,不能養成這個習慣,要養成聽話、老實,所以小時候管得嚴,毫無自由。中年為國、為家服務;晚年,晚年是老人的天堂。
中國人是大家庭,供祖宗的地方是家廟,就是祠堂,供祖先的地方、紀念祖先地方,念念不忘祖先地方。家廟就是這一個家公用活動的場所,每年最大的節日是祭祖,清明祭祖、中元祭祖、冬至祭祖,一年三次,不忘祖宗恩德。祭祖的時候念家規,祖宗的教訓不能忘記。其他時間這個祠堂就是辦學,我們這一家人,小孩上學讀書在祠堂,叫家塾、私塾;也是老年人、老人,我這家族養老的俱樂部,每天到祠堂大家見面、喝茶,這裡頭有很多娛樂的表演,每個人都可以出來表演,有時候向外面邀請,民間藝術請到祠堂裡表演,老人娛樂,老人受到社會的尊敬。所以中國人把享福放在老年;外國人把享福放在少年,顛倒了。
中國人在中年,無論經營什麼樣的事業,需要幫助的時候誰幫助你?家幫助你,家是根。所以退休的時候,回老家干什麼?享福,享天倫之樂。
中國人是青年、少年好好栽培,中年付出,晚年享受。符合於天道。
人有四季,出生到二十歲,人生的春天,這好好的學,學習的時候;二十到四十是夏天,這要開始付出了,為家、為社會、為國家付出,做出貢獻;四十到六十,人生的秋天,事業有成就了,秋收了;六十到八十,這是冬天,這是養老的時候了,退休回家養老,落葉歸根,享受天倫之樂。老年人跟小孩在一起玩,小孩尊敬老人,老人愛護小孩,把自己生平的經驗,講故事給小孩聽,讓小孩真正接受到老人一生奮斗的經驗,提供給他們做參考,這是中國教育的形式。外國沒有,外國連這個概念都沒有。
我們這一生,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在國外,在國外,中國的華僑、日本的僑民、韓國的僑民還能見到三代同堂,鄰居外國人看到羨慕:你們怎麼可能三代住在一起?外國人沒有。小孩十六歲就受到法律的保障,有人權,要自由,他要出去,父母管不了他,你要去報告警察,警察說十六歲成年了,你還管他干什麼?他自己可以獨立了,所以親情沒有,兄弟之間也沒有,跟父母也沒有,跟祖父母就更不必說了。
所以中國文化確實好,你要細心去多去觀察,看看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化,到最後你會贊歎中國文化。像湯恩比博士一樣,那是一個代表,西方一個代表的人,他一生研究文化史,他接觸十七種不同的文化,而以中國文化最優秀。中國文化怎麼優秀?中國文化是恆順大自然的。大自然是道,“五倫”是道,不是人為的,不是哪個創造的,不是哪個發明的,不是哪個人教你的。“父子有親”沒人教,“夫婦有別”也沒人教,“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都是大自然的規律,你明白了,依照這個規律去做,這最健康的正能量,不能違背。
所以中國的聖賢、老祖宗提出了“仁、義、禮、智、信”,這是我們要隨順大自然,要做到這五個字。“仁者愛人”,從“父子有親”裡面出來的;“君臣有義”,也是從“五倫”裡面出來的。講仁、講義、講智慧、講禮、禮節、講信用,人人都具足“仁、義、禮、智、信”,這個社會就是“禮儀之邦”、就是太平盛世。做人一定要守住這五個字,這五個字是德。所以這個社會是倫常的社會,“五倫”、“五常”。
春秋時代,管仲提出治理國家,四個字,叫“四維”——“禮、義、廉、恥”。管仲說得好,“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這個國家,人與人當中沒有禮,沒有義,沒有廉恥,這個社會動亂,這個國家會滅亡。
戰國時代秦漢的初期,社會上有“八德”出現了,“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八德。中國人學什麼東西?就學這個。
“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裡面有重復的,那就是很重要的,總和起來十二個字,中國文化的根,中國人就學這個東西,學了幾千年,社會沒出事情,這十二個字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我們今天看看現前的社會,拿著這個標准來觀察,現在社會“孝,悌,忠,信”沒有了,“禮,義,廉,恥”也沒有了,所以這個社會,最後這四個字,“仁,愛,和,平”也不見了。中國文化最優秀,是真的,就這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我們要認識它,那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老祖宗發現的“本性本善”。
什麼叫本善?這十二個字就是本善,“孝,悌,忠,信“是本善”,“禮,義,廉,恥”是本善,“仁,愛,和,平”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
人人皆是聖人,人人皆是賢人,要好好的教,不能讓孩子學壞了,孩子從小用這十二個字范圍他,讓他起心動念不違背這十二個字,小孩養成天性,養成習慣了,一輩子不會犯過,這就好,這個人就是聖賢。中國的教育,是聖賢教育,跟印度佛菩薩的教育沒有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