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德的大根大本,也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精神。
我們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是倫常,而五倫當中,父子有親它是一個原點,愛人這個愛的原點,就是從父母跟子女的天性自然啟發的。再從這個對父母的愛心延伸到對兄弟,對家人、親族,再延伸到對鄰裡鄉黨跟社會大眾,再延伸到不同的民族國家。
所以「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他孝順,他的真誠愛心就引發出來,他以後治理老百姓他就懂得愛護。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愛父母出於真心,他一看到別人父母他的尊重就起來;他愛自己的兄弟,他看到別人的兄弟也是感同身受。
而且一個真正孝順父母的人,都知道父母最歡喜的是他有好的德行,這個時候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讓父母安心,不能讓父母擔憂。所以他重視他的身體健康,重視他的德行提升,「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他不敢罵人,他一罵人這個事傳出去,傳到他父母耳裡,(父母會想)我兒子怎麼這麼沒修養?還得罪人,父母要擔憂;假如都是跟一切人和睦相處,這個情況傳到父母那裡,(父母會想):我這一輩子不用擔心。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一個真正愛護、親愛自己父母的人,他的愛心起來,決定不敢厭惡別人,尤其看到人家的父母,人家一介紹:這是我爸、我媽。他馬上那個感覺,就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倍加恭敬,他怎麼會去厭惡!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能夠尊敬自己的父母,他本性裡面的恭敬也引發出來。我們在家裡面都是恭敬父母,也不可能對人家的父母以及對他人不恭敬。而且對他人不恭敬就是隨順習氣,就是忽略自己的道德,那這父母又要擔心我們,所以我們早一天成就道德,父母就早一天不用擔心。
一個人進德修業決定是自動自發,假如不能自動自發,(那是)孝心還沒有真正發出來。所以德行不能提升,都是孝道有虧,慈悲心有虧,習氣做主。看清自己的不足,在這個根本當中下功夫。真正用心,用至誠的心來孝養父母,在奉養父母過程,時時看自己的心地,有哪些偏頗,有沒有對父母不耐煩?有沒有對父母不恭敬?一發現痛定思痛趕緊要對治。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1/7/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