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把“無”和“有”提出來了,這是很吃緊的。因為古書沒有標點,所以這句話的句讀有兩種,王弼的解讀如上,“有”、“無”是副詞,“名”是名詞。按照王安石《老子注》則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無”是名詞,“名”是動詞。這兩種句讀都能講得通。
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在最初的時候什麼都沒有,這就是天地的起始;宇宙呈現出混沌的狀態,這種混沌就是“有”,“有”再慢慢地化生出各種事物。所以,“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
由 “有”化生出來的事物,《周易》中歸結為“三才”,也就是天、人、地。人生活在天地之間,頭上頂著天,腳下踩著地。人因為有靈性,所以能夠參天地之教化,取法於天文、地象,來創造我們的文明。天地靠陽光雨露、山川江河來哺育萬物,人靠文明來教化萬眾。但是,人往往會忘記跟天地自然這樣一種密切關系,諸位看看現在我們這個地球是什麼樣的?這個地球已經被糟蹋得不成樣子了。古代傳說中有個女娲補天的故事,說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打了敗仗,一怒之下頭撞不周山,以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娲於是替煉五色石補天。今天我們的生活違反自然規則,工業文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比共工怒觸不周山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現在再沒有女娲了,這個藍天的大洞該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控制人類的欲望,不要無休止地向自然征掠索取。我們把地球毀成這個樣子,自然也會向人類施以懲罰。
《老子》中說“無”是天地的開始,“有”是萬物的母親。《周易》裡頭干卦代表天和父,坤卦代表地和母。母親跟大地一樣生養子女,無私、無怨。基督教裡說最接近上帝在人間的代表是誰呀?就是母親。母親永遠是安安靜靜地為子女付出,自己寧可吃最壞的,穿最差的,也要讓子女過得好。“有”作為萬物之母的品格,由此可以看出。
這句話王弼注曰:“凡有皆始於無,故謂無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故未形無名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這裡的“玄”字,很多本子上都改成“元”,為什麼改成“元”呢?因為清代康熙皇帝的名字叫玄烨,為了避他的諱,就改成“元”字了。古代不僅皇帝要避諱,聖人和父母的名字也要避諱,比如諸位讀以前的《四書》本子,就可以看到“丘”字少了最後一筆,那是為了避聖人孔丘的諱。《紅樓夢》中說到黛玉在練習寫字的時候,總把“敏”字少寫一筆,這就是為了避她父親的諱。諸位,人們給事物命名本來是為了稱呼上的方便,可是在等級社會裡卻造成了這些個麻煩和不便,完全跟本意相反了。
應該怎麼理解老子這句話和王弼注呢?老子提出的是宇宙的本體問題。宇宙本來是“無”,無中才生出有來。“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道因為無形無名才能夠長成萬物,萬物長成了,我們只看到它所呈現出來的這個狀態,卻不知道它為何會呈現出這種狀態,用通俗的話講,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諸位倘若去追究萬物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世界為什麼有這種種現象,就會體會到這個世界原來是如此玄奧,是如此“玄之又玄”。
這裡說到“無形無名”的時候是天地的開始。無形也就無名,如果有名,那名一定是人勉強給它的;有形也未必就有名,如果有名,那名一定是人類根據自己的認識給它的。到了有形有名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宇宙間已經孕育成長萬物了,所以才說“有名,萬物之母也”。
後來道教中把“無名”稱為無極,“有名”稱為太極,無極是什麼都沒有,太極則是指宇宙間混沌的狀態。混沌未開的時候看不出什麼東西來,混沌既開,才分化出陰陽來。所以我們說無極是最原始的,下來才是太極、陰陽,然後才是萬物。
按照老子的看法,“無”中蘊涵著“有”的契機,混沌中包含化生萬物的種子。所以“無”比“有”具有更多可能性。比如說這個屋子裡有椅子的話我們就把它變成講堂,把椅子拿開就可以打開音樂,變成舞場。因為屋子是空的,所以它可以做各種不同的用途。又比如說做一件事情本來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只是人們習慣了某種方法之後,就放棄其它途徑了。在老子這裡,從無到有是一個過程,“無”和“有”暗示了一種比較和區別。但在佛教裡頭有些不同,他們把有和無全都去掉了。諸位進佛教寺廟,可以看到前頭一個大牌坊上面寫著四個字“不、二、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世界一切分別都泯滅了,生和死、美和丑、有和無……都被同一性統攝了。
中國的陰陽思想是很奇妙的。諸位看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就知道,陰和陽不是截然對立、截然分開的,而是陰陽互相環抱,而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從世界上萬事萬物來看,陰和陽確實不是截然對立的,比如女性身上有男性荷爾蒙,男性身上有女性荷爾蒙。陰陽結合、相摩相蕩就能化生萬物。《周易》中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都是類似的過程。這個宇宙生成論跟基督教很不同。《聖經?創世紀》中說上帝用七天七夜創造天地萬物,然後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做成了一個人,然後把靈氣給了他,叫做亞當。亞當生活得很寂寞,上帝於是取出他的肋骨做了一個女人,叫做夏娃。有一次我問基督教徒,《聖經》中《創世紀》所描述的宇宙的生成過程是否合理,他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回答,因為對於宗教來說,這個東西是不能問、不必問的,只要相信就成了。你若跟他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的生成是一個慢慢演化的過程,他恐怕也是無法理解的。
諸位,老子這種“無中生有”的思想,跟佛家哪種思想很相似呢?《法華經》的精髓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意思是世界的本性是空的,因為各種緣才產生了萬事萬物,可是雖然緣起了,萬事萬物的本性依然還是空的。性空才能緣起,拿這個屋子來打比方,這間屋子必須是空的,才能往裡頭擺桌椅。但即使往裡面擺了很多桌椅,這些東西也不屬於屋子所有,遲早是要搬走的,等它搬走之後,屋子又是空的了。不過要注意的是,佛教中所講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因緣生的沒有一個有自性,也就是“諸法不能自生,亦不能他生”。緣起也有各種不同的緣起,將來我們講佛家故事的時候會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