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別人罵你、批評你的時候,是冒著作惡、折損福德的危險來提醒你要積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憨山大師所著《醒世詠》:“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佛遺教經》中告誡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需要經過一番寒徹骨的養深積厚,而醞釀成的涵養。人生在世,總免不了被罵。至於罵別人,不管多少,也都會有的。我們可以管住自己不罵人,但管不住別人罵自己。如果有人罵我,該如何應對?

  如果一個人不能忍受惡罵之毒,就稱不上是入道的智者。經常聽到有人憤怒地說:“誰罵我?有種的站出來,要敢做敢當!”原來有人在背後罵他。 且不論一個人的品格如何,我們不應該罵他。罵人是不對的,背後罵人更是不對了。在背後罵人的人,就如同躲在暗處趁別人不注意放冷槍的人一樣。奉勸那些在背後罵人的人一句,快收起你們那一套,在罵人前先想一想是不是在罵自己。對於挨罵的人,也要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挨罵,更不必睚眦必報,以牙還牙。有人背後罵你,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星雲大師開示中說:“當有人對我們惡口毀謗、無理謾罵的時候,能夠漠然以對,以沉默來折服惡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擔和勇氣。”《呻吟語·應務》中說:“不為外憾,不以物移 ,而後可以任天下之大事。”能夠接受他人的指正與批評,不為八風所撼,不為物欲所動,才是真正的大器。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擔當。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率大軍出征,司馬懿中計吃了虧,就閉關不出。諸葛亮先是多次命令士兵到曹軍陣前辱罵,但魏兵卻采取“罵不還武”的辦法,怎麼也不出兵。諸葛亮乃取巾帼婦人缟素之服,盛於大盒之內,修書一封罵司馬懿不像個男人。司馬懿看完信後,並不嗔怒,反而關心起諸葛亮的寢食生活狀況。從來使口中判斷出諸葛亮活不長了。於是更據守不出,蜀魏雙方在渭水一帶相持了百余日。結果,諸葛亮不得不撤回漢中,司馬懿防御成功。如果說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朗,氣死曹真是因為後者的氣度太窄的話,那麼,司馬懿受辱不嗔則是有容乃大。司馬懿的“孔明食少事煩,豈能長久?”一語送終諸葛亮。諸葛亮只活了54歲,其短壽難道跟“輕搖三寸舌,罵死二三人”無關嗎?而被罵的人死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