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我們繼續來看蕅益大師五重玄義,昨天我們講到第三個部分,明宗。蕅益大師為我們論述本經修學的綱領就是明宗,本經是以孝慈為宗。孝有世間孝和出世孝,佛教導我們孝養父母,是為我們修出世大孝做一個基礎,也是一種導引。昨天我們學習了世間孝,另外也學習了出世孝。出世孝有兩部分(兩層意思),一個就是「直明孝道」,直接跟您講怎麼樣去行孝;第二個意思是「以慈成孝」,修慈悲這本身也是行孝,我們來看這一部分:
「次明以慈成孝者,復為三:一生緣慈,二法緣慈,三無緣慈」。以慈悲成就孝道,這裡講的慈悲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生緣慈,第二是法緣慈,第三是無緣慈。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解釋,「生緣慈者,觀一切眾生如父母想。故《梵網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作此觀時,怨親平等,以此調伏瞋惱悭嫉,乃至證得慈心三昧。凡與我有緣者,皆能為其拔苦與樂,父母恩最重,故與拔最在先也」,這是第一條。什麼是生緣慈,這個意思,首先我們要有這個觀念,觀一切眾生如父母。在《梵網經》裡面講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實在講,這不僅是佛的說法而已,更是一種事實,在六道當中,我們無量劫來捨身受身,生生世世都不知有多少的父母,真的,我們遇到的有緣的人、有緣的眾生,很可能就是我們過去父母。我們生生世世都是從父母那裡受生,沒有父母怎麼會有我們?所以,所遇到的有緣人,不管這個緣是善緣還是惡緣,怨親平等,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要以孝敬心對待他們。如果是善緣的,我們理應去盡孝;如果是惡緣,他對我們不好,甚至來毀謗我、障礙我、責打我,這是怨,怨也是父母,也要用孝敬心對他。正如舜王對他的父母一樣,化怨為親,這個就是大孝。
《弟子規》上講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要能夠做到。必須要有這種觀念,這是正確的觀念,用這種觀念來調伏自己的瞋、惱、悭、嫉。瞋是瞋恚心;惱是煩惱;悭是悭貪,捨不得,放不下,貪婪無厭,這都屬於悭;嫉就是嫉妒,也屬於瞋恨心的一分。這些都是惡道的心所,要把這些貪瞋癡給拔除,我們才能夠脫離三惡道。對待一切眾生絕沒有貪愛、沒有瞋恚、沒有嫉妒、沒有惱恨,乃至沒有對立矛盾,以真正的孝敬之心平等的去尊重、敬愛、關懷、照顧、幫助一切眾生,這就能夠證得「慈心三昧」。三昧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我們凡夫的享受都不正常,因為這種享受都是五欲的刺激,身的感受是苦樂,心的感受是憂喜,身心這些感受都是不正常的。什麼叫正常的享受?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這個時候才是正常,這種受佛家稱為捨受。凡夫,有禅定功夫的人他們也有捨受,可是他們的捨受不能保持長久,就不能叫三昧。能夠保持長久不變,這就稱為三昧。
如何能做到身無苦樂、心無憂喜?這就要放下我執,因為有個我,才有我的身、我的心這些種種感受,所以有苦樂憂喜;如果把我放下,當然也沒有我的身,也沒有我的心,那苦樂憂喜從何而來?沒有了,這時候你就得三昧。以孝慈之心,就是完全無我的孝敬父母、孝敬一切眾生,住於慈悲之心,這就是慈心三昧。正如大舜對他的父母,他真的能做到無我。假如有我這個觀念,《金剛經》裡說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有這四相他做不出來。他父母要謀害他,他竟然對父母一點瞋惱之心都沒有,不是凡夫,他也能得慈心三昧了。
像《金剛經》裡世尊告訴我們,過去他做因地的忍辱仙人的時候,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是暴君,用刀把他身上一塊一塊的肉割下來,而且是冤枉他的,他是無辜的,歌利王是因為誤會生起瞋惱,對他凌遲處死。這個時候忍辱仙人自始至終沒有生過瞋惱,忍辱功夫成就。《金剛經》裡講他因為離開四相,如果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歌利王割截身體應生瞋恨,應該會有瞋恨心;可是他沒有瞋恨心,證明他已經離四相,他已經得到慈心三昧。所以他能發起一個慈悲心,不僅不怨恨歌利王,而且發了慈悲願,憐憫他的愚癡,發願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第一個要度你。果然世尊說到做到,釋迦牟尼佛成道第一次講法,在人間講法,這是鹿野苑度五比丘,第一個證得阿羅漢的憍陳如尊者,他過去就是歌利王,真的第一個度他,這是慈心三昧。
凡與我有緣者,皆能為其拔苦與樂。跟我有緣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如果過去生中沒有做過父母兒女這種親緣,這一生遇不到,所以都要為他們拔苦與樂,就是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首先要幫助誰?當然是我們這一生的生身父母,因為父母恩是最重的,而父母恩中母親之恩尤重,十月懷胎,三年抱持,這種恩德就我們生生世世都報不盡。所以最先要度的是自己的父母,然後用這種慈心,孝慈之心,對一切眾生。這是講到「生緣慈」,生就是眾生,因為有緣的這些眾生令我生孝慈之心,這叫生緣慈。
再提升一個層次,叫「法緣慈」。我們看蕅益大師注解,「法緣慈者,觀一切法皆從緣生。故《梵網》雲,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眾生惟是四大合成,無我無人,無壽無命,即四大無二。故慈心所緣,亦無有二。作此觀時,怨親一相,乃至證得慈心三昧與拔之力,較前更勝也」。法緣慈就比生緣慈層次更高,這種觀念是觀一切法從緣生,所謂因緣所生。一切法是一切的現象,宇宙中萬事萬物真的無不是因緣所生,因緣就是條件,各種條件合成的。像我們身體叫四大和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地水火風它是一種代表。對我們人體而言,這個地就是有實體的,像骨肉這些就屬於地大;水大是流動的,液體的,像我們的血液、汗液、體液這些都屬於水大;火大是指溫度,人有體溫;風大是指我們的呼吸。所以人體,這個物質的身體不外乎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
地水火風四大整個宇宙都有,這物質世界裡面離不開地水火風,它能合成我們的身,當然也就是通宇宙,科學家也講物質不滅。人體死了以後,肉體消亡,火化了回歸塵土,地水火風又回入宇宙當中,什麼時候因緣成熟,又合成一個人體,這是從父母所生的。所以《梵網經》裡講的,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從這個基本物質元素構成的角度來看,我身跟宇宙一切眾生的身是一樣的,既是一樣,便可以說一切地水火風都是我本來的身體。你從事上講也講得通,你看你生生世世輪回,在整個宇宙中每一個世界你都去過,無量劫的輪回,無量世界裡面的輪回,所以無量世界裡頭都有你過去生中的那種身體地水火風的元素。既然如此,一切眾生他們身體裡頭的地水火風,過去不也是我身體的地水火風嗎?眾生都是四大合成的,所以眾生跟我便是一不是二,你就從物質的角度上來看也是如此。所以說實在話,是無我無人,你說哪一個身體真是叫我?整個宇宙的地水火風這些元素所構成的身體都是我;換句話說,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大我,根本沒有一個小我在,也沒有一個跟我對待的人在,人我一體。
無壽無命,這講的壽和命。在凡夫眼中好像我們都有壽命,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七十歲這就到頭了,死了以後這命就完了,好像有壽有命。實在講,你從物質不滅的角度來看,沒有真正的壽命,只是構成身體的這四大元素合成和分開而已,四大永遠都會存在,這就是所謂物質不滅。就像最基本的物質,我們說原子裡頭有原子核,原子核外面繞著電子,原子核裡頭有中子、有質子,中子、質子它是由誇克構成的。現在發現的物質,誇克和電子這是最基本的,叫基本微粒或者基本粒子,它裡面也有地水火風。地大,地大是講它是物質,原子就是一種物質,它是個實體,它不是虛擬的,這叫地大;水大和火大,這是陰電和陽電,你看原子核是帶正電,電子是帶負電,這是有水大、有火大;風大是講它的運動,你看電子不斷圍繞著原子核高速的運轉,它有風大,原子也是高速的振蕩,這是風大。所以基本的微粒,如果我們能承認科學家講的物質不滅的話,就知道那只有什麼?這些基本元素構成我們的身體,或者是分開,所以只有緣的聚散,沒有所謂的壽命,聚了之後不能說它有壽,散了也不能說它沒有命。因此真正用這種觀念,了解整個宇宙四大無二,我與眾生都是四大假合,同一種構成,《金剛經》裡講的「一合相」,真的一合相。
現在科學家提出的,基本粒子最基本的構成是一種「弦振動」,像琴弦在振動一樣。它已經不是物質上的振動,它就是一種振動,不是物質的,是像一種弦那樣的振動,這種振動構成了電子、誇克,進而構成原子、分子,構成我們這種身體、萬物,乃至整個宇宙。這種振動它就是一合相,所以整個宇宙就是建立在一個振動的基礎上,它不二,它只有一,就是一種動相。這個動,現在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到底是什麼動,我們看《六祖壇經》恍然大悟。當時六祖惠能大師,唐朝時代的,得了五祖的衣缽以後,南下到了廣州,在光孝寺聽法的時候,見到兩位法師看到風吹幡動,就在那裡爭吵,一個說是風在動,一個說不是風動,是幡在動。惠能大師上前跟兩位說,你們都別爭了,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原來心在動,才有整個宇宙在動。所以科學家發現這個弦振動到底是什麼動?惠能大師早已經給我們把答案說出來了,是我們的心在動,念頭在動。沒有念頭,沒有宇宙了。宇宙怎麼來的?念頭產生的,正所謂「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從哪來的?你的心造的,念頭變現的。所以說到底,真的四大無二,只有一合相,就是動。
你這樣觀察宇宙,你的慈悲心就出來了,為什麼?你才知道整個宇宙原來就是你這一念產生的,都是你的念頭。就像人作夢似的,夢境裡頭看到所有的人、所有的相,不都是你自己作夢的心變現的?對你怨恨的人,對你親愛的人,那都是你能作夢的心所變,所以慈心所緣,亦無有二。這個慈悲心是什麼?一體的心,真的,看眾生一體,都是我們念頭所生,沒有二,只有一心,沒有人我了。你有這樣的觀照,這叫般若智慧,怨親一相,怨親平等,都是我們心性變現的,這時候你得慈心三昧。與拔之力,這是你見了性,真正能夠隨順一切眾生,方便救度,拔苦與樂。這種建立在般若智慧基礎上的慈心三昧叫法緣慈,比前面生緣慈就更加的殊勝,這是大智慧做基礎的。
下面講的「無緣慈」,那更高了。「無緣慈者,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界一相,真實平等。不住法相,及眾生相。觀菩提即煩惱,涅盤即生死。起無作誓,欲拔性德之苦,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起無作誓,欲與性德之樂,此慈即悲,此悲即慈。稱性圓修,薰成三昧。隨法界眾生,有可化機宜。關於同體法性者,無謀無慮,任運應之。如此大慈,不可思議,普門示現,神力無邊,剎塵含靈,無不遍度,生我重德,寧不超升也?」
這裡講的無緣慈,是佛果地上的慈悲,這緣是條件,無緣就是無條件的慈悲。為什麼他能做到無條件的慈悲?這還是他有正確的觀念,他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是本體,覺悟了此心,便稱為諸佛,迷失了此心,便稱為眾生,本沒有差別的。所以佛即是眾生,眾生即是佛,心即是佛、心即是眾生,這個三者是一不是三,所以稱為法界一相,真實平等,唯有一心。在體上來講這是一,這一相是什麼相?空相。在相上講(在事上講)那是無量無邊的,那是無量相。無量相都是平等的,為什麼?同一個真心本性變現的,而且同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謂「相有性無,事有理無」。在理上講(在性上講)是無、是空的,本性空寂,可是它所變現的相無量無邊,這叫妙有。
諸佛見一切相,能悟諸相本體,所以他不住法相及眾生相。這裡講的法和眾生,就是指無情的眾生和有情的眾生,也就是一切有情無情的現象他都不住。那他住在哪?住在真心上,不會被相所迷。從相上見性,這就是諸佛,所以他看一切眾生無非是自性,絕對沒有對立、沒有二,這叫入不二法門,什麼都是不二。這裡舉出「菩提即煩惱,涅盤即生死」,菩提與煩惱不二,涅盤與生死不二。菩提是梵文,翻譯成中文就是覺悟。覺悟了自性稱為菩提,迷了自性就叫煩惱,菩提跟煩惱也不二。涅盤與生死,涅盤是斷盡一切煩惱的這種果德,生死是具煩惱束縛所得到的果報,也就是因上的菩提跟煩惱不二,果上講涅盤與生死不二。
這四谛裡面講的苦集滅道,生死是苦,涅盤是滅,菩提是道,煩惱是集,統統不二。這就是圓教裡所說的「無作四谛」,都是不二,哪來的造作?所以他也起四弘誓願,發起四弘誓願,但是這個四願叫無作誓,作而無作,發誓願,誓而不誓。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什麼?拔性德之苦。苦也不離自性,眾生也不離自性,度一切眾生,統統沒有離開自性,所以苦也是性德,樂也是性德,拔苦與樂都是性德。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所以菩薩發起四弘誓願,與眾生樂,這個樂也是性德之樂。拔苦稱為悲,與樂稱為慈,慈悲是從與樂和拔苦兩方面來講。拔苦和與樂都不離性德,都不離自性,都是性德,就是說此慈即悲,此悲即慈,慈和悲也是一不是二。這真是樣樣都不二,樣樣都回歸自性。
稱性圓修,能夠見性的人,他修行就是圓修,所修的都是在性上,度眾生也好,成佛道也好,都不離自性。薰成三昧,這種三昧也是慈心三昧,但是他的這種境界又較前面兩種更高,這是屬於法身大士、如來地上的這種果德。隨法界眾生,有可化機宜,這是《法華經》裡講的,眾生應什麼身而得度者,他即能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是法身如來隨機應化。關於同體法性者,無謀無慮,任運應之,跟眾生同一法性體,無謀無慮是他不起心不動念。我們現在要度眾生是起心動念去度的,看到人家苦,我馬上去幫助,起個念頭要幫助他,拔苦與樂都是起心動念,造作。這是有造作,不是無作,我們是有作。前面生緣慈悲是有作的,法緣慈悲還是有作,為什麼?他還是要起一個觀照的智慧,還是有起心動念。可是無緣慈悲,這裡頭沒有起心動念,任運應之,任運是自然的,眾生只要有感,他就有應。像鐘一樣,你敲它一下它就響,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任運自然,沒有絲毫造作。有起心動念,這都有造作,就連菩薩度眾生,他也起心動念,他有造作,只有佛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任運應之。
這樣的大慈悲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即是形容境界的高廣,也是勸導我們如是修行,不可思也不可議。思是思惟,起心動念叫思;議是用語言來議論,那更不行了。說不出,也想不到,所以叫你不要用思惟,不要起心動念,這時候你才能夠證得。普門示現,神力無邊,在這個境界上真正做到普門示現,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能夠任運示現一切身度化眾生,這種叫神力無邊。可是他神力無邊,也沒有一個念頭覺得自己神力無邊,有一個念頭,這就已經落到起心動念,就沒有這個無緣大慈了。他能夠在塵剎國土,無量無邊的國土裡頭度一切眾生,含靈就是眾生,有情的眾生就是含靈,叫遍度,一個都不漏。為什麼?他稱性,眾生是自性所變現的,他跟自性融成一體,所以眾生有感,他必定有應。得到這種境界了,那當然自己的父母必定超生,為什麼?父母對我們恩德很重,生我們養我們,這是重德,自然我們這種功德就加持到他身上,所以他必定超生。所謂一人成道,九祖生天。如果一人成佛,何止九祖生天?無量的祖先父母都得到超生。
這裡講到的三種慈,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蕅益大師說,「此三種慈,生緣乃三乘之所共修。但二乘本無利他宏誓,故為力微;菩薩修之,力用廣大。次法緣慈,二乘亦能少分修習,正是菩薩所修。三無緣慈,則中道佛法,不共二乘」。這是一個小結。
說生緣慈,這種孝慈的修法是三乘共修的,三乘講的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都修學。二乘人就是聲聞、緣覺,這屬於小乘,有的說聲聞是小乘,緣覺是中乘,所以稱為二乘。二乘人,他沒有立度一切眾生的弘願,他是只求自度,沒有度人,所以他們所修的生緣慈這種道力就比較微淺。因為什麼?發心不夠大,你的道力隨著你心量的擴大而擴大,所以度化父母的能力也就受到了局限,受到你自己發心的心量的局限。在本經裡面是目犍連尊者給我們做示現,目連尊者示現是屬於聲聞乘,小乘人心量不夠大,所以佛只告訴他度他的生母乃至七世父母,他沒有再說多,就說七世父母,這個道力就比較微淺。當然,其實目犍連尊者他是法身大士來示現,告訴我們這裡的深義、密義在於什麼?我們一定要發大心,才能夠真正度化無量無邊的父母。所以佛發大乘心,菩薩也修生緣慈,這個力用就廣大了,力量就不可思議,這個力量隨著他心量的擴展就擴大了。
第二個法緣慈。法緣慈,二乘人他們也修習,那是什麼?有一類聲聞緣覺的修行人,他們的心量比較大,他可以修習少分,他能契入少分,可是般若智慧二乘人不足。菩薩有般若智慧,他觀一切法是一相,他的慈心三昧是非常踏實,建立在般若大智的基礎上。所以這正是菩薩所修,菩薩的正修。
第三種無緣慈,是中道佛法,那是法身如來,證得中道第一義谛,這些人才能夠修習到的,不共二乘,二乘人沒辦法修。這是講到三種慈。
底下說到,「今就目連釋者,須約本跡。本則諸大聲聞,皆法身示現,久修久證無緣大慈。跡則示同小果,僅成生緣慈力。故佛簡雲,非汝一人,力所奈何。眾聖之道,具三種慈。故雲,當須十方眾僧之力也」。回到本經上講,目犍連尊者救度他的母親,這裡要分開本、跡兩個方面來講。本就是他的本來面目,目犍連本來面目是什麼?經上講是大聲聞、大阿羅漢。阿羅漢是梵文,翻譯成中文叫做無學,就是你不用再學了,你畢業了,你圓滿了,這叫無學。大阿羅漢是大乘無學,那就是什麼人?法身如來,那是大乘無學。小乘無學就是阿羅漢,大乘無學是法身示現,不是普通的阿羅漢,他們是久修久證無緣大慈,這古佛示現的。釋迦牟尼佛在這裡示現成佛,還有很多古佛也來示現做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大家來表演一場戲一樣,把佛法流傳下來。他不是普通人,這是從根本上本來面目上講。
從跡上講,就是他表面的樣子,這是示同小果。好像是一個小乘阿羅漢,在經上講他剛剛證得六種神通,這都是表演的,示現一個小乘聲聞,僅僅成就生緣慈力。生緣慈,剛才講到,他自己對父母盡孝,能觀一切眾生是自己父母,生緣慈。可是這種力量很有限,而且他示現成小乘,心量不夠大,智慧不夠高,所以道力就很有限。所以佛在經上講,你要超度自己的母親,從餓鬼道超拔出來,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不是你一個人能成就的,要靠三寶眾僧之力。眾僧是眾聖之道,具三種慈,僧裡頭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也有法身如來示現,這裡面包括了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三種慈力,這就能夠超拔自己的母親,而且能夠超拔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所以佛告訴我們,當須十方眾僧之力,這就是藉三種慈力才能夠成就。
底下講,「何故約三慈成孝?以經中雲,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當知不修慈力,莫成孝道。儒者亦雲,無故而傷一昆蟲,非孝也;無故而損一草木,非孝也,況佛道乎?」本經是「以孝慈為宗」,為修行的綱領,這裡講到「以慈成孝」,為什麼要這麼說,慈跟孝有什麼關系?蕅益大師這裡告訴我們,本經中講到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這就是孝道,用孝慈之心憶念生自己的父母。如果不修慈力,你就不能成就你的孝道,你就不能超拔自己的父母。所以慈跟孝是聯系在一起,很緊密的,慈也就是孝。連儒家也講無緣無故的傷一個昆蟲,這都是非孝,這都不孝了,無緣無故損傷一個草木也是不孝。儒家都這麼說,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更何況佛道?所以,慈悲一切本身就是孝道。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五重玄義「明宗」這一部分。剛才我們講到出世孝裡面的「以慈成孝」有三種慈,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我們繼續來看蕅益大師的論述:「又慈即是順,順法性故;順即是孝;孝即是一切佛法宗要。欲孝父母,須順三寶;欲孝順三寶,須修孝慈,報父母恩。又三寶即是父母。如《罵意經》雲,佛為父,法為母等。又父母亦即是三寶,如雲,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謂父與母。」這裡蕅益大師為我們說明修慈就是順法性,法性也是我們的自性,自性的性德人人本有,我們能隨順自性性德,就能夠成就佛道。慈就屬於順性德,順也就是孝,孝順孝順,孝即是順,順即是孝。這個順,不是順眾生的迷情,而是要順法性,這一點我們要懂得。不是說父母要我們殺人放火,造作惡業,我們也順著干,這個不是真正的孝順,是陷父母於不義,哪裡是孝順?順是順法性,隨順性德,這就叫孝。孝即是一切佛法宗要,宗就是綱領的意思,要就是關鍵的意思,重要的、關鍵的綱領,佛法的重要關鍵的綱領就是孝道。
所以學佛學什麼?就是學孝道,把孝道做圓滿了就是圓滿成佛。菩薩還沒有圓滿成佛,也就是說,他的孝道還沒有圓滿。連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盡,這都是對不起父母,這也是孝道沒有圓滿,所以真正圓滿孝道的,就是如來果地。欲孝父母,我們希望要孝順父母,須順三寶,必須要順三寶。三寶是佛法僧,也是我們自性中本具的三寶,所以順三寶就是順性德。佛是覺而不迷的意思,法是正而不邪的意思,僧是淨而不染的意思,你隨順自性的覺正淨,這叫順法性,這叫孝父母。所以這部經的深義我們要了解,表面上是教我們孝父母,實際上勸我們順三寶、順法性。
欲孝順三寶,須修孝慈。如何來隨順三寶,修覺正淨?下手之處就是修孝慈,孝和慈都是性德。孝是我們的觀念,什麼觀念?一體的觀念。你看中國的文字非常有智慧,這個「孝」字,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子字底,表示老一代和子一代合為一體,這叫孝。父母跟子女是一體的,不能有代溝,現在西方社會講的代溝,那就沒有孝了,老一代和子一代就隔開了,哪裡稱孝?老一代上面又有老一代,一直追溯到過去無始;子一代下面又有子一代,一直延伸到未來無終。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體的,這是孝的意思。這是時間上講,無始無終是一體;空間上講也是如此,十方遍法界虛空界也是一體。體是什麼?體是自性。一切微塵剎土、一切時空、一切眾生,統統都是自性所變現的,當然是一體,所以我跟眾生是一體,這是孝的觀念。有了這個觀念,必定是修慈,你的行為就是慈悲一切,所以順三寶必須就是修孝慈,這就是本經的修行綱領。這是真正的報父母恩,不僅報現生父母恩,也是報生生世世父母的恩德。佛家,你看回向偈裡面講「上報四重恩」,第一個是講父母恩。要用什麼來報?用自己修孝慈的功德來報父母恩,正如目犍連在本經當中給我們做的樣子,他修功德。
底下又講,又三寶即是父母,三寶就是父母。《罵意經》這是佛門裡的一部經典,講到佛為父,法為母。三寶是佛法僧,這裡舉出佛和法,也代表了僧,所以三寶也就是父母。為什麼這麼說?三寶是自性三寶,自性是能生。宇宙萬有,當然包括我們這個身體,統統是自性所生,我們沒有離開自性。就這能生的意思來講,自性即是父母,所以三寶即是父母。更何況在事上講,父母雖然生我們的身命,但是我們的慧命來自於佛法僧,這個慧命生生世世都是佛陀師僧來長養的,當然是父母,是我們法身慧命的父母。所以報父母恩,更要報佛陀恩,佛陀之恩超過父母恩,因為父母恩只在這一世,而佛陀恩是生生世世無有窮盡的。
底下又講,又父母亦即是三寶,父母又是三寶,所以說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謂父與母。這個是彌勒菩薩曾經說的偈子,說有兩尊活佛就在你家中,這兩尊活佛是誰?就是你的父親和你的母親。彌勒菩薩的偈子說,「堂上有佛二尊,懊惱世人不識。不用金彩裝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現在二親,就是釋迦彌勒。若能誠心敬他,何用別求功德?」就是這個意思。
在歷史上有個故事,唐朝時代有一位無際大師,道行高遠,也是聞名遐迩,許多人都想去拜訪他,向他請法、請益。有一位讀書人叫楊黼,他就非常仰慕無際大師,所以辭別了家中的老母親,獨自前往四川去拜訪無際大師。結果走到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僧,問他:你要上哪兒去?楊黼說:我要去四川拜訪無際大師,向他求教。老僧說:你去拜訪無際大師,還不如去見佛。楊黼說:什麼,有佛?佛在哪兒?老僧說:你現在就回家,你要是看到有一位肩上披著黃色的衣服,倒穿著木屐的人,那就是佛。這楊黼聽了之後也就非常的激動,趕緊就往回家趕,想去見佛。這一路上也沒見著佛,回到家中已經是天黑了,夜深人靜,他老母親已經睡了,這家門都關得緊緊的。他就用力敲門,在外面報說:兒子回來了。結果家裡的母親一聽,兒子出了門,很想念他,現在回來了,喜出望外,就急急忙忙的順手就拿了一件黃色的衣服披在肩上,因為下了地,要趕著去開門,走得非常急,鞋子都穿反了,倒穿著木屐就給他開門。楊黼進門一看,自己的母親正是那位老僧所說的佛的樣子,他就悟了。悟了什麼?原來佛不用在外頭找,自己家中父母就是在世的佛,堂中活佛。所以他就悟了,悟了之後,他就在家裡竭力的孝敬母親,並且還給《孝經》做了注解,也是成為當時有名的孝子。
這就是講的「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謂父與母」,父母就是活佛,不用在外面去找什麼活佛,能孝敬父母便是供養三寶。蕅益大師這裡講的「父母亦即是三寶」,所以能夠孝敬父母就是孝順三寶。這裡給我們分析,三寶就是父母,父母就是三寶,三寶和父母不二,所以你能夠修孝慈,就是順三寶、順法性。這是本經所說的修行綱領。
底下引《梵網經》說的,「故《梵網》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今經以孝慈為宗也」。《梵網經》上講到的,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你看把父母、老師和佛法僧三寶連在一起講。為什麼?他們是一,父母、老師都是一體,佛法僧跟父母、老師也是一體,都要孝順,這是孝順至道之法。什麼叫至道?能順法性就是至道,至是至高無上,最圓滿究竟的道法就是孝順。所以本經是以孝慈為宗,教我們修孝慈,目的就是讓我們順法性,禅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這個經不是小乘經,你從這個方面來看,那是大乘經,是圓教,直接讓我們修孝慈之性德,順本具之法性,成無上之佛道。
底下蕅益大師再給我們進一層的分析,前面是就事而論,下面是觀心而論,論明宗。「次觀心明宗者,現前一念,三寶具足,隨順觀察,名之為孝,一名法供;迷惑流浪,名之為逆,亦名罪根。一念與觀慧相應,則十界俱悟,何況父母?一念與法性相背,則十界俱迷,又何止父母?又悟則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脫;迷則無明父、貪愛母同歸苦輪。如此觀心,是念念中常修孝慈也」。這是從觀心的角度,也就是直接從心性的層面來分析本經修行的綱領,這叫「觀心明宗」。
蕅益大師說到,現前一念,三寶具足。前面所說的宇宙萬有皆是我們一念介爾之心所現物,一念心性具足萬法、具足性德,所以叫三寶具足。三寶,這裡是自性三寶,講的是覺正淨,具足,沒有缺少。佛具足自性三寶,我們凡夫也具足自性三寶,只是區別在於佛悟了心性,所以隨順自性三寶;我們凡夫迷了自性,不能隨順自性三寶,就這個區別。隨順觀察,名之為孝,你能隨順三寶,觀察是我們用這種般若智慧觀察,現前一念具足萬法,不離自性,我與眾生本來一體,這個就稱為孝。所以孝的高度,佛講得究竟圓滿,所說的出世孝道遠遠高於世間孝道。如果不是蕅益大師給我們這樣分析說明,我們真的沒辦法悟得這麼深,原來孝道是這麼深廣。這裡講隨順觀察,現前一念,三寶具足,這叫法供。本經目犍連尊者修法供,修盂蘭盆會的法供養,這是事上講;從理上講,觀心而論,什麼叫法供?隨順自性三寶,觀察眾生一體,這叫做法供。什麼叫修法供,我們就了解了。
迷惑流浪,名之為逆,逆是對孝相反而言,這是大逆不道。這個逆怎麼個說法?迷惑。迷惑什麼?迷惑自性,迷失了自性,不知道現前一念具足萬法,自性三寶本自具足。從這些幻相當中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起惑,起了惑就會造業,造業就不是隨順自性,是逆著自性。逆著自性造的業他有果報,果報就是六道輪回,這叫流浪生死,這叫逆。所以這裡講的順和逆都是對自性而言,一念能順自性,你就得到性德;一念違逆自性,就受六道輪轉之苦,這個叫罪根。罪根在什麼?迷惑。所以佛苦口婆心教導我們四十九年,講經三百余會,就是為了我們破迷開悟。關鍵在我們是迷惑顛倒,一念回心覺悟了,這個六道也沒有了。不僅六道沒,十法界也沒了,你回歸自性,你入一真法界了。
底下說,一念與觀慧相應,則十界俱悟。這一念回心,你隨順自性,與觀慧相應,這個觀慧就是前面講的隨順觀察法性,你真悟了。你一悟一切悟,十法界跟著你悟。為什麼?十法界都是你現前一念變現的,沒離開你的這一念,你一念悟了,十法界跟著悟,一轉一切轉。念頭轉的時候,整個宇宙大千世界跟著轉。十界俱悟的樣子是什麼?十法界沒有了,一真法界現前,這是自性的性德起用,那是我們本來的面目。你看十法界都轉了,何況我們要超度父母?那當然也跟著轉、跟著悟。所以《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不僅是有情眾生跟著我們一起成佛道,同圓種智就是成佛,無情眾生也成佛。在這個境界裡面,情與無情不二,宇宙一切眾生就是你的法身,你是法身如來,你這真正叫孝,至孝。
所以我們回頭來看淨宗修學,《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念佛圓通,方法是什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想想,你能夠把六根都都攝住,眼耳鼻舌身意全部攝住,就是專注,你就攝住,六根不往外跑,不攀緣六塵境界,專注在一句佛號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念接一念,淨念相繼。那佛號是萬德洪名,它就是自性名號,它就是自性,代表了自性,它就是性德。你能淨念相繼,就是念念隨順觀察性德,隨順自性三寶,你就是至孝。所以念佛就是至孝,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得到孝的果德,你這是真正的法供養,你真正超度無量劫的父母。超度到哪兒去?超度到一真法界,跟你同成佛道,念佛成佛,你成佛時,一切眾生都成佛。如果你的觀念中還有一個眾生沒成佛,那對不起,你也沒成佛。情與無情是同圓種智的,有一個眾生沒成佛,我們就沒成佛;我們成佛,必定是眾生與我同樣成佛。所以佛的境界上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沒有眾生。《金剛經》裡講,佛成佛的時候,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說什麼話?實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證。度盡一切眾生了,令一切眾生入無余涅盤了,實無有一眾生得滅度,沒有度眾生。為什麼?眾生本來是佛,不是你度的,等你成佛的時候,你就悟了,原來真的眾生本來就是佛,所以你眼中只有佛,沒有眾生。誰眼中有眾生?眾生眼中有眾生,他把佛也看成眾生,看著跟他一樣是凡夫。所以佛眼裡看凡夫也是佛,凡夫看佛也是凡夫。
所以我們自己回頭想想,我們看我們旁邊的人是什麼人?都是你境界當中所現的,我要是看旁邊的人這個也不好、那個又不好,常常都是造作惡業,我心裡去批評他、討厭他,對不起,你的境界跟他一樣。因為什麼?你不是這個境界,就看不到這樣境界的眾生,一切唯心造。所以壞人眼中看好像人人都是壞人,好人眼裡看人人都是好人。印光大師教我們看一切人都是菩薩,那你也是菩薩;佛教我們看一切人都是佛,那你也就成佛了。所以能夠念念不離佛號,念念隨順三寶,這就是十界俱悟。我曾經向師父上人請教過:師父,您怎麼念佛的?「我怎麼念佛?不是說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才是念佛。我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對他一樣的恭敬供養,見到桌椅板凳也是佛,也對它尊敬,把它擺得好好的。」確實是萬法唯心,你是念佛這個佛心,見一切的有情無情眾生都是佛,這是真正念佛。念佛成佛,成佛時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念佛時即是成佛時。那你想想,這個時候度盡十法界一切眾生了,他們都成佛了,你就度盡了,何況是父母?
底下蕅益大師又說,一念與法性相背,則十界俱迷,又何止父母?我們凡夫迷惑,迷失自性,一迷一切都迷,一念跟法性相背,這就是迷了,迷了以後眼前見到的一切境界就是十法界,甚至是六道輪回;如果這個念是貪瞋癡,那就變現三惡道。所以一迷一切迷,那又何止父母?當然我們的父母也跟著迷了。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是我們這一念心所變現的父母,我們迷了,這個境界也跟著迷。那如何超度父母?轉迷為悟,一轉一切轉,一悟一切悟,我一悟了,父母跟著悟;不僅父母悟,十法界眾生跟著悟,這叫超度。
底下又說,又悟則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脫。智度母、方便父,是《淨名經》上講的,所謂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這是性德。所以能夠隨順性德,這是悟的人的樣子,父母同得解脫。也就是你能夠用智度,自度度他,以方便為手段來度化眾生。迷則無明父、貪愛母同歸苦輪。這一迷了就生無明,無明就是迷的樣子,十二因緣裡講的無明,無明就會造業,這一連串造業,有生老病死這些苦惱,所以無明是六道眾生的根本,它是六道眾生之父,父是代表一切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是從無明所生。六道的眾生都有貪愛,所以貪愛母,母親也是所生的意思,由貪愛就生六道眾生的這種境遇。所以迷惑(無明是迷惑)就造業,貪愛是造業,造業就有果報,叫惑業苦,這是同歸苦輪,這是痛苦的輪轉,一念迷就墮到六道裡頭。所以這樣去觀察,如此觀心,是念念中常修孝慈,你能有這種覺悟,就能念念保持覺而不迷,這就是真正的常修孝慈。這是我們將明宗這一大段學習完了。
底下我們來看第四個部分,論用。用就是功用、用處,學了這個經到底有什麼用處,得到什麼利益,這叫論用。蕅益大師講,「就事明用者,拔苦與樂,以為力用」。本經的力用是講什麼?拔苦與樂。你學了這部經有什麼用處?拔苦與樂,既是拔自己的苦、給自己以樂,也是幫助眾生、當然首先幫助父母拔苦與樂。像目犍連超度他的母親出離餓鬼道,這是拔苦,把母親超度到天上了,這是與樂。但是這是從淺的方面講,這深的方面是拔除自己與眾生一切的苦,給予自己和眾生一切的樂。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先從事上講,就事明用。他說「拔餓鬼苦,與生天樂,此則就近略明耳。實則拔生死苦、與涅盤樂,拔滯寂苦、與游戲神通樂,拔二邊苦、與中道樂」。在事上講拔苦與樂,也絕不止局限在幫助母親超度到天上而已,這個是第一層,拔餓鬼之苦,把母親從餓鬼道超拔出來,幫她生天,生天樂。這是淺近的說法,當然這也是第一個用處,超度自己的父母出離惡道,可是絕不止是這個,拔苦與樂還有更深的層次。實則,就是克實而論,拔生死苦,與涅盤樂,是要把自己的父母乃至一切眾生從生死輪回當中超拔出來,給予他們涅盤之樂。再則,證得小乘涅盤,證得阿羅漢,是不是究竟圓滿?也不是,阿羅漢沒有發出大乘心,滯留在涅盤城中。你看《法華經》裡面佛彈偏斥小,說阿羅漢小乘怎麼滯留在涅盤城中,他們還是有煩惱。他們拔除了分段生死,但是還有變易生死;斷了見思煩惱,但是還有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沒斷,還是有苦。
所以進而拔滯寂苦,滯就是滯留,不能夠滯留在涅盤城中。涅盤城是比喻,墮落到涅盤境界裡頭,你不能夠再往上提升,這還是有苦,還不究竟,這叫滯寂苦。幫助這些小乘聖者再繼續提升,不僅脫離生死六道輪回,還要脫離十法界,與游戲神通樂,這是證得菩薩的果位。從小乘阿羅漢往上提升,證得菩薩果位,菩薩發大乘心,度化一切眾生,叫游戲神通。這個樂就不是阿羅漢可以比得了的,菩薩斷了塵沙煩惱,也就是把執著和分別斷了,但是還帶著妄想,還有起心動念,這是無明煩惱,他還有苦。要進而再拔二邊苦,有起心動念就落在二邊,二邊就不是中道,所以拔二邊苦,與中道樂,是把妄想都斷盡,幫助菩薩繼續提升,入一真法界,成法身如來,這就是究竟圓滿的拔苦與樂。所以這部經哪裡是小乘經?分明是圓教一乘的經典,大乘、一乘。所以蕅益大師的诠釋真的把這部經地位提升了,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底下就是講到圓教「觀心明用」,從觀心的角度看。「但觀現前一念,具足三寶體性,則能圓拔自性十界苦集,圓與自性十界道滅也」。這是講到圓教的四谛,苦、集、滅、道稱為四谛。現前一念具足三寶體性,前面給我們辨體裡頭說到,本經以自性三寶為體。那自性三寶,現前一念具足無缺,所以拔苦與樂就在這一念中,叫圓拔一切苦。圓是圓滿的,沒絲毫欠缺,同時就一念中,十法界一切苦,剛才講到的餓鬼苦是三惡道的苦,生死苦是六道眾生的苦,滯寂苦是小乘人的苦,小乘阿羅漢的苦,二邊苦是大乘菩薩的苦,都是十法界裡頭一切苦圓拔,同時一下就拔了,就斷除。為什麼?因為十法界不離現前一念自性。這個與樂,與樂這裡十法界之樂不僅是生天樂、涅盤樂,還包括游戲神通樂和中道樂,十法界這種樂圓與,圓滿的給與。所以斷苦集,修道滅,苦集滅道圓修,圓斷圓修,這是圓教裡講的無作四谛。這是本經無上殊勝的力用,幫助我們圓滿成佛。
我們怎麼樣下手?下手最方便、最容易的就是念佛,念一句阿彌陀佛,你看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就念念與自性三寶相應。你這個念是佛,就圓拔十界苦集,圓與十界道滅,這圓修了苦集滅道,這個太方便、太容易了,而且很妙。妙在哪?這個道理你即使不明白也沒關系,你只要肯念佛,像沒文化的老太太,她就是老老實實一句一句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她也是圓拔十界苦、圓與十界樂,她自己不知道。所以這個法門古德稱為叫做「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暗是不知不覺的,暗暗的就跟道相應。道是什麼?自性,你念念念佛就是順法性。他自己不知道什麼是法性,沒關系,念佛就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無生是無生法忍,巧入中道第一義谛無生法忍,太巧了,不知不覺當中就這麼入了。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叫至直捷、至究竟,而且是太殊勝、太方便、太巧妙,是圓教所修的殊勝法門,不能看小它。所以本經講的修孝慈,我們怎麼落實?念念念佛就是圓滿的修孝慈,這是佛門至孝。地藏菩薩前身婆羅門女不就給我們做了好樣子嗎?她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自然超度自己的母親,而且自然度化一切眾生。
最後第五重玄義是判教相。這個教相用我們現在話來講,教學的課程,本經是屬於課程裡面哪一段,這叫判教相。蕅益大師也從兩方面,就事和觀心兩方面來判教,「就事判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二藏名義,菩薩藏收」。蕅益大師判教跟古德判的不一樣。在過去,唐朝時代華嚴第五祖宗密大師對這部經做了一個注疏,他說這部經是「人天乘所攝,在小乘藏中」,判這部經是人天乘的,是小乘教。但是蕅益大師跟他意見不一樣,他說這是大乘方等教攝,是大乘教,是方等教所攝。
有人問,這部經講的是目犍連始得六通,剛剛證得阿羅漢,在時間上講應該屬於《阿含經》范圍內。佛講五時,第一是阿含時,十二年,方等時是八年。阿含之前是華嚴時,《華嚴》是佛在定中講的,不是對我們閻浮提眾生講的,是對法身大士講的,那是一乘圓教。真正在這個世間開始教化是阿含時十二年,是對小乘人講的,是屬於小乘教;方等時八年,般若時二十二年,最後是法華、涅盤時。這個是屬於阿含教,怎麼是屬於大乘方等?實在講,這是蕅益大師講,不能只從時間上去判,要從義理上判。這部經,我們剛才從這五重玄義一學習、一了解,它當然屬於大乘教;不僅是大乘,那是屬於圓教。所以它屬於大乘方等教一點不為過,在名義上講好像是小乘,其實它是大乘,它是菩薩藏。
從觀心來講教相,那就更圓融了,蕅益大師說,「觀心教相者,心具諸乘,心即是教,心名大乘,無不運載」。完全從心性上來講,心性具備諸乘。諸乘是所有的大乘、小乘,天台講的藏、通、別、圓四教,賢首宗講的小、始、終、頓、圓五教,這諸乘教法,一心圓備,圓滿具足。心即是教,這個心是我們的真心,心是大乘,這個大乘是圓滿的大乘。乘是比喻,這是車乘,過去鹿車只能載一個人,大白牛車可以載多個人,所以大乘、小乘是鹿車和大白牛車兩個來比喻這兩種教法,小乘只是自度沒有度人,大乘是自度兼著度人。以真心為體,自性三寶作體,那心是大乘,無不運載,整個宇宙一切眾生都是真心所變現的,都是真心所運載的。這部經它以心性為體,以大乘孝慈為宗,以圓滿的拔苦與樂為用,當然它屬於大乘。那我們就能承認了,這經真的不是小乘經,不能把它看低了,應該把它做為大乘經來學習,真正得到大乘的力用。我們把五重玄義就學習完畢。
下面簡單的給我們講一下本經的譯者,這是「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西晉是講法師所處的時代,在我們中國西晉時代,這位法師是三藏法師。三藏是經、律、論,什麼人能稱為三藏法師?是精通經、律、論三藏的出家人,才稱為三藏法師。古代譯經的這些譯經師都是精通三藏,也精通兩國的語言,能夠把古印度的梵文翻譯成中文,而且義理上絕對沒有錯誤,這種人才能翻譯經典。這是很早期的一位法師,竺法護是他的名字,竺是他的姓,法護是他的名。記載中說他是月氏國人,是邊疆的,現在甘肅省中部、青海東部這個地方,過去叫月氏國。他居住在敦煌這個地方,八歲出家,跟著他的師父游歷西域,遍訪諸國,後來回到敦煌、長安。一路上一邊游歷,一邊就在做翻譯經典的工作,翻譯過一百六十五部的經典,也是很有成就的法師。最後往生的時候七十八歲走的,世人稱為敦煌菩薩。
這部經就有三種譯本,第一次譯就是西晉竺法護法師所譯的,就是此經《佛說盂蘭盆經》。第二次譯是在西晉惠帝時代法炬法師譯的,叫做《灌臘經》,這是取四月初八浴佛節到七月十五盂蘭盆會,這個中間是結夏安居的日子,臘是結夏圓滿那天叫臘,叫《灌臘經》。灌是講灌佛(浴佛),到七月十五臘滿,這個一臘,叫灌臘。第三次譯叫做《報恩經》,這個名字是取目犍連尊者救母親報恩這個意思。我們此地所用的經就是第一次所譯的,竺法護所譯的《佛說盂蘭盆經》,是最早所譯的經典,也是流通最廣,現在普遍使用的經本。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有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集) 2009/9/4 中國雲南晚晴軒 檔名:57-00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