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除阿彌陀佛心裡干干淨淨,一塵不染,就是一尊阿彌陀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解】而圓成上求下化之願行,是為最上之菩提心,謂為緣理之菩提心。

  “安住中道實相”,不是什麼都不干,上求下化干。

  上求下化不是著了相嗎?他不著相,他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上求是阿彌陀佛,下化一切眾生,心裡頭還是一個阿彌陀佛,心裡頭沒有第二個念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穿衣吃飯,心裡頭是阿彌陀佛;工作,心裡是阿彌陀佛;待人接物,心裡也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心裡干干淨淨,一塵不染,就是一尊阿彌陀佛,妙極了!不妨礙上求下化,不妨礙生活,不妨礙工作,不妨礙待人接物,活活潑潑,“謂為緣理之菩提心”。受用裡頭得大自在,可不能著相,就是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就是一個雜念、就是一個妄想,把緣理之菩提心破壞了。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下面這段說得更清楚更明白。

  【解】新羅元曉師於《宗要》論無上菩提之心曰:“一者隨事發心,二者順理發心。言隨事者:煩惱無數,願悉斷之。

  我們這一看就知道,跟前面所說的四弘誓願一個意思。斷惡修善要不要做?要做,要做得很認真。為什麼?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做得非常認真,心裡頭干干淨淨,這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從理上講無作,從事上講真干,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念佛人,全心全力靠定阿彌陀佛,所以海賢老和尚也給我們表這個法。他老人家說,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這就靠定了。這個我們要學。我們的根本是什麼?我們根本就是阿彌陀佛。這世間有幾個人有依靠?哪個依靠能靠得住嗎?阿彌陀佛靠得住,一點都不假。阿彌陀佛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法身如來,我們起心動念他知道,我們言語造作他知道,常常想著,我們的警覺心就提升起來了,決定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解】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

  這個就是煩惱無數,悉願斷之,是斷德;善法無量,願悉修之,這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眾生無邊悉願度之,這是恩德。要不要修?要修,要很認真的修。可是從理上講,斷惡不著斷惡的相,行善不著行善的相,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就對了,這就是安住於中道實相。不是說安住中道實相,惡也不管它了,不要去斷;善也別管它了,別去修;眾生也隨他去,他有他的業報。這就錯了,這完全墮落的凡夫了。所以斷惡修善要干,非常認真的干,不著相,著阿彌陀佛的相,好!決定不要著世間相,絕不為名聞利養,更不可以貪圖享受。

  名也是享受,為什麼?動這種念頭是輪回因。那你斷惡是離三惡道的因;修善是想得人天福報的因。這錯了,與性德不相應,與六道輪回相應。雖然先生人天,享人天福報,出不了輪回。出不了輪回,肯定造輪回業。造輪回業,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這些因果不能不知道。你看,“智德,斷德,恩德”。

  【解】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苞(同包)故。

  這幾句話要細心體會。因果雖然不一樣,斷煩惱是斷德的因,修學善法是智德的因,度眾生是恩德的因,這個三德合起來,就是無上菩提心的果報,就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無上菩提是圓滿回歸自性,究竟回歸自性。因果雖然不一樣,下頭比喻很好,“廣長量齊,等無所遺”,平等的,因果是一不是二。後面這一句好,“無不苞(同包)故”,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在其中。

  【解】如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

  初發心菩薩確實慈悲心很重。初發心怎麼學?我有多大智慧、有多大的定功、有多大的戒行,不要等圓滿,現在就幫助眾生。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你看他老人家走過的路,他二十歲之前可以說吃盡了苦頭,而且知道這些苦頭都是果報,過去今生不善的果報,特別給我們顯示出來。就是他種冬瓜的故事,種一個冬瓜,被他堂弟偷去了,他也不知道是他堂弟偷的,他就在那裡小聲念,誰偷了我這個冬瓜,就叫他長瘡害病,沒想到他這個咒很靈,三天之後,他的堂弟真的長瘡害病,起不來了,被他的嬸娘知道了,嬸娘就責備他,你堂弟只摘你個冬瓜,你這個小孩心怎麼這麼狠,咒得他害瘡生病起不來了。他這個時候一下就驚起來了,我是念著玩的,哪裡是真的,念頭真有這麼大的力量,趕快改口,叫他快好了吧、叫他快好了吧。念了兩天,他堂弟就好了。這是什麼?這是念力能量不可思議,從此之後再不敢怨恨別人,為什麼?曉得這個怨恨是造業,是叫別人受苦。這在他好像十二歲的時候,他就懂得念力那個能量不可思議。這對於以後,師父傳他念佛法門,他懂得,那我要念佛,跟佛就心心相印。念什麼現什麼,可不能念惡事,念惡事就長惡,會有惡報。雖然他沒有念過書,沒有聽過聖賢教誨,他本性善良,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有啟發,這就是智慧,為什麼?心清淨,心慈悲,他能體會到,佛法裡所講的大道理,不必學經典也能夠體會得到。

2014大經科注187集

 

上一篇:陳大惠:一個垃圾堆裡的漢堡
下一篇:達真堪布:兩個最便捷的法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