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除了在沒人的地方要下功夫以外(慎獨),更深入的,是能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是正還是邪、是淨還是染、是覺還是迷,比方以染著來講,貪心是染著,瞋恨心是染著。你看小朋友他們在相處,剛剛才吵架,兩分鐘以後又玩在一團,他沒有放在心上,他不染,這叫赤子之心。
《了凡四訓》裡面有一個故事,宋朝的衛仲達先生,他有一天特別的因緣他到陰間去。閻羅王跟他有這個緣分,他四十歲左右,閻羅王就命令身邊這些官吏,把他的善惡的檔案調出來看看。結果這個惡的記錄,確確實實很詳細,天地有司過之神專門記載人間每個人的功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惡的記載擺滿了整個庭院,他自己都嚇一跳,我還沒超過四十歲,怎麼惡那麼多?閻羅王很重要的一句話,「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念頭是邪了、是染著就是一個惡的記錄,假如這個惡的念頭又付諸行為,那這個罪業就更重了。這個道理我們真明白,念念存善念,不能起惡念,這是真正明理,真正愛惜自己,不能給自己再添罪業。
接著那個善的記錄只有一卷,像筷子一樣這麼小,然後放在天平上秤,結果一秤這滿庭院的惡錄反而輕,像筷子一樣的善錄反而重。他自己很吃驚,那裡面到底記什麼?閻羅王命令打開來,裡面就是皇帝要建三山石橋,那是福州的三座山要大興土木。他勸皇帝這個勞民傷財不要建,他自己很驚訝說到,我建議了,皇帝沒有採信,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閻羅王說到,你這一念是為了天下的蒼生,這個善的力量很大。所以人能為天下著想這是大善,起這樣的心都是難得的善行;假如行很多善都是為了自己,這個善也是小的。
這個《了凡四訓》的故事提醒我們,這反省自己還從起心動念處,這是根本修。我們常說要修行、修身,修行是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這起心動念就是想法,對事物的判斷、價值觀是看法不能偏頗。因為看法思想指導我們的人生方向,說法、做法都要修正,說法是言,做法是行。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11/7/3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