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們都要與各種人相處,但我發現與家人的相處是檢驗自己修學的最好對境。在與同學、同事、客戶、朋友等等相處中,我們往往或厚或薄是帶著一層面具的,尤其與不熟悉的人交往時,習慣性地要給別人留個好印象,但是在家裡就不一樣了。
十一假期,我回家和媽媽去爬山,結果下山時我媽一腳踩歪,腳踝三處骨折。於是我開始了在家照顧傷員的日子,工作請了假,書院的課也沒法回去上了。從金秋直到臨近春節,我已經有十多年沒和媽媽住在一起這麼久了,也是難得的親近,正好讓我有機會思維所學的佛法,觀察自己的情緒念頭,檢驗自己這段時間的修學效果,記得師父曾說:修行就在生活中。
想法是好的,但事實並不那麼輕松,我和媽媽從一開始的愉快相處慢慢變得沖突不斷。原因是,我有啥毛病我媽都清楚,我媽有啥特點我也都曉得,當各人以最真實的面目相對的時候,我執便暴露無遺了。“怎麼又忘記關燈了?”“肥皂盒裡的水又沒倒干!”我媽一天能找出我n多個毛病。我呢?也明白她會看我不順眼,於是開啟防御模式,把自己從裡到外都全幅武裝起來,甚至會把她射來的“箭”反射回去。沖突到最後,媽媽往往會扔下一句結論:“你信佛真不如我信耶稣,快別信了!”
每次一聽她說這句,我就滿心的不服,但做不出有力的反駁,真是煩惱叢生,無比郁悶。不過想想媽媽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學佛就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如今我的問題還在那裡,我還在讓媽媽煩惱,自己也還在煩惱,我學佛的效果真的值得思考。進書院學習一年多來,感覺自己的煩惱在一天天減少,還覺得修學挺有進步,為什麼這次回到家裡,和家人相處,煩惱卻暴發式增長?
經過我的觀察思考,我發現,這都是“我執”在作怪。我心中一直在死死地保護著那個原有的“我”,自己的想法不允許他人侵犯,一旦被指出有什麼過錯,心裡馬上開始為自己辯護,煩惱自然就生起來了。煩惱的根還在,盡管平時它像潮水消退一般看不到,但遇到風浪便洶湧畢露。我從小跟媽媽的這種相處模式已經固化成習慣了,因此每當一碰到相同情境就開始重演這套情緒、語言、行為,生起相同的煩惱——這應該就是輪回吧?
用學過的法義來剝開我的煩惱,放下我執時,我發現我的情緒是沒有根的,是無處可安放的,我的煩惱頓時煙消雲散。為什麼我還是擺脫不了凡夫心?我在每期的法義和師父開示中尋找答案。通過多聞,我找到自己在修學上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對十八字方針運用得不好,“真誠、認真、老實,理解、接受、運用,觀念、心態、品質”。這說說還挺順口的,現在看來只是在喊口號,並沒有把它落實在生活中。態度上,我沒有做到真誠地面對自己是輪回的重病患者,心裡是不願意完全接受的,自然就習慣於跟隨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修學上就難以做到認真和老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無法將自認為理解的法義完全地接受,變成自己的觀念,更何談運用?遇到對境就敗下陣來,也就不足為奇了,真是“一人與萬人敵”!
通過思考和親人相處的煩惱,我對書院三級修學模式的內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十八字方針不是寫在書本上的口號,而是要把它運用到實際中,在生活中修行。師父說不在於學了多少,而在於領會了多少、運用了多少。我唯有安住在書院的修學模式上,依照師父為我指明的修學道路,我的生命品質才有改變的一天,否則,學佛將只能是生活的點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