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13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師長下午好!慚愧弟子越溪,今天向大家匯報的題目是:「誠敬謙和—略談傳統文化的母教」。

  《易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七卦名「家人」,卦辭是「家人,利女貞」。注解說「家人之義,各自修一家之道」,這是說,一家人在一起,各人本分不同,互相配合以成就一個家庭。孔子說「家人之義,以內為本,故先說女也。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正家而天下定矣」。這是說家為本,因此首重女子,因為男主外,女主內,這是天地之間重要的道義所在。果然能夠讓家道正,則天下太平就可以實現了。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有言:「天下太平之根本,女子操之大半」,即本於此。前清碩儒陳弘謀先生《教女遺規序》有言:「王化始於閨門,家人利在女貞。女教之所系,蓋綦重矣」。今天習主席倡導國人回歸家庭,故有必要略談一談古聖先賢對於女子的教育,以期家家和樂且耽,舉國太平昌盛。

  一、正名

  甲、釋「家」

  「家」這個字,最為人費解者便是宀(表示居所)下面有一個豕(即豬)。這是為什麼呢?考察上古的聚落,可推知「豕」字的深意。

  距今八千年前,漢字還遠未被造出,我國已然發展出燦爛的文明,社會十分整齊有序。在內蒙古赤峰市的興隆窪,考古學家在草原上發現了一個聚居遺址,幾十戶人家聚居在一起,排列井然(見圖一、興隆窪文化考古地點的俯瞰圖,可以看出其聚落排列非常井然有序,由此可以推知其社會是安定祥和的)。這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現的上古聚落遺址中歷史最早、保存最完整、布局最清楚的遺址。考古學家發現,我國在八千年前就已經發展出非常燦爛的玉文化,並且在兩千年後,被位於遼寧的紅山文化所繼承(見圖二、位於內蒙古距今八千年的興隆窪文化的玉玦(上),和位於東北距今約六千年紅山文化的玉玦(下),形制很像,加工手法類似。學者認為,兩個文化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而紅山文化與上古關於黃帝的傳說多有相呼應之處,顯示出上古三代之治是歷史而非杜撰。可以說,興隆窪文化是我國華夏文明最早的源頭之一。

  興隆窪文化的風俗是居室墓葬,也就是在房屋內挖掘墓穴,埋葬先人,子孫則依舊在居所生活。其中有一個遺址,先人埋葬在屋子的正位下面,旁邊又埋了一對完整的豬。考古學家楊虎說,這是祭祖(或者陪葬)所用的豬。當時的人們,生活需要狩獵,故用豬來祭祖。因為豬不僅是當時狩獵主要的獵物之一,它也正在被馴化成為家畜。可想而知,豬在當時是非常貴重的財產,子孫用貴重的豬來祭祖,用珍貴、精美的玉玦來陪葬,顯示出後人對祖宗的恭敬、孝養之心。此時,羊正在西亞被人類所馴化成為家畜,及至馴化好的綿羊逐漸經過新疆、甘肅傳到中原地區,已經是三千年之後了。所以,最早做為祭祀的重要家畜是豬而不是羊。古代的祭祀文化比文字出現早很多。上古的考古發現說明,我國人民將生活中最珍貴的物品來祭祖,時時不忘緬懷祖德的孝道傳統,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創立之初已然如此。真的是「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

  興隆窪文化長於治玉,有比較成熟的玉文化,說明它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而成,說明我國傳統文化產生於文字出現之前,這個傳承應該有一萬年的歷史。有了這個考古發現,我們就不難明白倉颉在造字的時候,特別在寶蓋頭下面放一只豬的深意。家這個字,就是在向後人傳遞一個重要的信息:有了祭祖,才有了家;有了四方輻辏,共同來祭,才有了國家。

  成書於兩千多年前的《禮記》所言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是說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大事,除了打仗之外就是祭祀了。一個國家的形成,是由於各個地方的人們感到某一位聖王,有真實的智慧,能夠教育好他的臣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於是就會紛紛來拜見這位聖王,慕求真理,學習教育人民的理論、經驗、方法,自己拿回去用,給當地人帶來幸福安康。當各個地方的人們都通過與聖王一同祭祀,學到了孝敬存心的生活方式,感受到聖賢教育的真實利益之後,自然對這位聖王產生歸屬感,也對整個天下產生了親如家人的感受。這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就是中國這個大家庭得以形成的情況。所以,共同祭祀是家與國得以形成的重要教育活動。上古的天下大同不是發明創造,也不是格言,而是歷史實踐,是有著高度智慧的聖賢,成功的將多元文化、多元背景的人們團結在一起,彼此共同協作,創造文明、創造幸福生活的經歷總結。

  如何承繼祭祀?全在母親,母親生養兒女、教養兒女,就是承繼祭祀。因此,古人對婚禮非常恭敬、謹慎。《群書治要.禮記》雲:「昏禮(即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並在注解中說:「敬則能終,苟則易離」。這是說結婚是兩個家的結合,上能夠祭祖、傳承祖宗家業,下能夠有後代,所以要立德以為子孫萬代所憑依。因此,如果對於婚姻存恭敬的態度,就能夠善始善終;但是如果是隨便的態度,則難免離散。這段記錄端正了我們對於家庭的觀念,也揭示了現代社會離婚率不斷攀升的原因所在。如果對於婚姻采取非常恭敬的態度,對於自己即將迎娶的太太、即將嫁入的夫家上下都非常恭敬,這個婚姻必然得善始善終;如果因為兩個青年人看著順眼而很隨便的結婚,認為是個人的自由,就很容易帶來始亂終棄、離婚收場的結果。

  由此可見,家庭的幸福與資產、地位無關,它始於對婚姻的恭敬、謹慎;成就於通過傳承祖德,承繼家道;反應在定時祭祀、報本反始。國人遠在文字出現、國家形成之前就非常重視祭祀,念念不忘祖先,足見祭祀是孝心自然而然的體現,正所謂「事死者,如事生」。傳統文化完全是真情自然的表露、自性天然的流現,沒有迷信,也沒有壓抑人性,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對待生活的自然狀態。在這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家裡,賢妻良母成就父子兩代君子,真的是「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婦」。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永遠的家,永遠懷念的故鄉。

  乙、釋「女」

  《說文解字》言「女」字為象形字,小篆寫為,《文字蒙求》言此字像女子「斂抑之狀」。段玉裁指出,稱呼女性為女子,與稱呼男性為男子,皆為尊稱。所以,古人對於男性和女性的尊重是等同的。「女」字所蘊含的教育就是,身為女性要謙卑、含蓄(即斂抑)。

  為什麼對於女性要特別強調斂抑呢?此中有很深的教育意義。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有言:「禁童子之暴谑,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阋,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谕」。這是說,在教育小孩子的過程中,想讓孩子有教養,不能打鬧,師友對他的教誡,都不如每天在身邊照顧孩子的保姆、母親的指導;想要讓一般人都放下競爭、斗爭的心,告訴他們堯舜之道,都不如家中的妻子對他的勸谏。因此,身為母親,她的德行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吉凶。一個充滿愛心、誠敬謙和的母親,才能培養出喜悅、安詳、有禮的孩子,才能令家裡家外一團和氣。

  陳弘謀在《教女遺規》中,首篇便是漢朝曹大家班昭的《女誡》,而《女誡》的第一章就是「卑弱」,「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這是說,女子在家中,對家裡的每個人都能謙讓,都能平等的禮敬;心中總是想著別人,而不是自己;從來不會誇耀自己,但是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也是勇於認錯、勇於改過。她還要承受許多委屈,但是她都若無其事的承受下來,彷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她非常恭敬而謹慎,似乎是在深淵薄冰上走路一樣小心,不讓他人生煩惱。這就是她的謙卑、她的柔順,永遠都處在低位,好讓一家人都能高高興興的生活(見圖三、清代畫家金廷標所繪《曹大家授書圖》,從中可見傳統文化大家庭的溫馨和美好)。

  古今中外常將母親比作大地,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神只莫過於象徵著生命的大地女神該亞,西方至今還有以該亞指代地球的說法。足見我國將「坤」指代女子與大地,是人類熱愛生命、敬畏天地之自然顯露。大地胸懷博大,忍辱含垢,而令萬物得以生長,正好可以喻母親之聖德。母親之神聖,在於身處低位、平等承托一切,從而令生命得以茁壯成長,這就是謙卑之德。《易經》的謙卦,意象是高山在大地之下,以示謙卑之至。謙卑至此,必然萬事得吉祥,故女子是給一家帶來吉祥的。對此,漢代的曹大家特別值得學習。

  曹大家本是女史,東漢史家班彪之女,曾幫助父親和兄長班固完成《漢書》的撰寫,才學非比平常。及至作《女誡》,被和熹太後召入宮,教授皇後等女德。後來《漢書》問世,經學家馬融跪在藏書閣外,請求向她學習。即便受到如此禮遇,曹大家依然十分謙卑、謹慎,形容自己,在夫家四十多年戰戰兢兢,總怕「德有傷,贻親羞」,並教育家中的女子,一生務必以卑弱自守(見圖四、國畫《班姫續史》,顯示班昭續寫《漢書》時的情形,此中可見女史的謙卑婉約)。

  《周易》有言:「敬慎不敗也」。女子果然能夠守謙、守敬,必然能夠感得一家吉祥、家道恆昌。謙是因,順是果;順是因,和是果。是故,對於和睦一個家庭,敦親睦族,首先是謙德;對於培養一位比德於玉的謙謙君子,母親的謙德十分重要。曹大家說:「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這是真正有智慧的教育,這是長善救失的教育。孔子雲:「欲不可縱,傲不可長」。佛陀教導每一個人,求道務先忍辱。因此,古人對女子的教育就特別強調用謙卑對治傲慢,用屏氣斂聲對治虛榮浮華,用布施隨喜對治悭貪嫉妒,這些教育全都蘊含在「」這個字中。漢字之智慧,真的讓人不得不佩服!

  中國的傳統文化,字字句句、點點滴滴,全為成就聖賢君子,全為造就幸福生活。今天的國人擁有這樣寶貴的文化遺產,怎能不用心繼承、發揚光大呢?正因如此,古人總是將夫妻之間舉案齊眉、互敬互愛視為理想,這是有很深的教化意義。夫婦在家中很容易放逸、隨便,又因夫婦是最親近的人,很容易因為看到對方的缺點而失去恭敬心。因此,夫婦之間的恭敬便是君子之慎獨。現代社會,由於女性普遍受到西方的教育,多認為恭敬先生是封建、壓抑女性。另一方面,男子也會因女子日益強勢而懼內,或者變得更加強橫,夫婦之間競爭不斷升級,家庭宛若戰場。這些都是失去禮、敬的流弊,深受其苦的不僅是夫婦,更是孩子。是故,現代社會常為青少年犯罪、吸毒等問題所困擾,究其根本還在夫婦。故古人說「閨門為萬化之源」,這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丙、釋「貞」

  《說文解字》說貞,「卜問也」,這是貞字的本意。《康熙字典》言貞又有正、定的意思。

  上古的占卜最容易被人誤解,不僅今人視之為迷信,即使是中古時期,已經覺得此舉非智。事實上,我們的老祖宗在上古,凡遇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必然整肅身心,認認真真占卜,以期能夠做一個利益千秋萬代的決定。上古的聖王,他們念念所想的是整個天下,考慮的是對千年之後的影響。雖然古聖先賢已有聖德,但是益發謙卑,他們知道做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非人力所能為,因而畢恭畢敬,以至誠感通求神助天佑,這是聖人的謙卑和愛心。了解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國家面臨重大決定而進行占卜,必然誠心正念,心安神定,如此才能以中正之心感得中正之神谕。

  這種視天地宇宙為一體的心念,心有所感,境界必有所應,並不是迷信,有高深的科學依據。現代量子力學研究已經證明,彼此相關的基本粒子,當一個粒子受到干擾,另一個粒子無論距離這個粒子多麼遠,必然同時發生相應的反應。這一點,便是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亦是賢首國師所言,一念才動,周遍法界。正面的心念感得正面的能量,負面的心念感得負面的能量,起心動念不可思議。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更是為念頭所產生的影響提供了印象深刻的證明。所以中國人的敬天尊祖,都有極其深厚的含義,確實發人深省。

  宇宙萬物為一體,超越時空的融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個深奧的含義就體現在「孝」字上。孝字,上為「老」,下為「子」,表示父子是一體,從這個一體延續開來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皆為一體。又《說文解字》言孝,「子承老也」,也就是說孝養父母,讓父母安心,善繼父母之志是孝,故孝道在於能夠將家風、家道、家學繼承下去。由此建立了師道,故好學生能善繼師之志。師道的繼承在教學;家道的繼承在祭祀。

  祭祀與占卜一樣,都是淨化心靈,誠心正意,以至誠感通而得天佑。占卜不僅是謙卑,更是正念。故貞的引申含義是「正」和「定」。女貞,本意是指女子得其正,心念得其定的意思,也就是說,做為家中的靈魂人物,女子必先守住自己的家,安住自己的本分,如此家得以安。故漢字造字,將女子放在房屋裡,便得「安」字。若身為女子,心逐外馳,把家庭荒廢掉了,一家人縱然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也是家無寧日了。心念得其定,身得其正,這是「家人利女貞」的第一個含義。

  家人利女貞的更深一層含義是,女子是維系家風、家教的第一位老師。所以,母親除了全身心持家、相夫、教子以安定全家之外,更要將心念安住於本善之中。人無完人,一家人聚在一起是多生多劫的緣分,需要珍重、珍惜。因此做為母親,首先就要堅信家中每個人(包括自己)都是本性本善,本來是佛;堅信每個孩子,無論天資聰愚、習氣厚薄,皆是孺子可教,假以時日,皆可成聖賢君子。由此生出對家人無限的愛心以及無比的恭敬,在這愛敬存心之中智慧自然生起,明白如何改過以引導家人遷善,這分愛心、智慧以及忍辱,就能逐漸把傳統文化的教育帶回家中。

  雖然我們傳統的家道、家訓已經斷了好幾代人了,就算是我們的祖父母也對此十分生疏。現在追溯起來,似乎只有先秦的古書、六朝的歷史、明清的筆記等,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所幸的是,上淨下空老法師將儒釋道三學的根本,《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列出來,幫助我們從頭開始。前清有弘謀先生會集《五種遺規》,將前人的教誨撷其精華,整理成冊,幫助我們重新扎根。即便如此,幼無善教之流弊,依然令我們雖然有明師指導,雖然有文字簡明的經典,還是學起來如同隔靴搔癢,不得其門而入。正如同南北朝生於亂世的顏之推先生所言,幼時失教,長大後讀聖賢書,往往覺得「經目過耳」,而不能「銘肌镂骨」的感同身受。在這種情況下,堅信本性本善,仰求祖宗加持,務必認真改過,就成為入德之門;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不斷實踐、至誠感通,就成為入德之途。這就是《了凡四訓》所言之四心:發恥心、畏心、勇心及長遠心。尤其是長遠心最為難得,傳統家庭教育斷掉好幾代人了,我們重新開始振興,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個人的一生,即使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亦不可廢。若有求速成之心,則很有可能讓傳統文化家庭教育之復興斷送在急功近利之中,不可不慎!

  二、實踐誠敬謙和

  曹大家在《女誡》第一章,就將女子在家中力行聖賢之道,總結為三個方面:一、謙讓恭敬;二、勤勞儉樸;三、清靜自守。以下分述之:

  我國古代女性常常勸告夫君、孩子不要爭名奪利,處處禮讓。秦朝末年的時候,鎮江一代有一位叫陳嬰的人,因為世亂而被當地人奉為王。他的母親連忙說:不行!自從我做了你家的媳婦,一直都貧賤、窮困,一下子富貴起來不祥,不如把兵權交給別人。陳嬰聽媽媽的話歸順漢軍,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

  女子以勤儉為德,這不僅是中國人如此,古代希伯來文歌頌好女子也是非常勤儉。她們晚睡早起,早早為全家人預備好美味的飯菜;冬天未至,全家人的棉衣都已經縫制好;每天她都在默默的奉獻,讓家成為每個人溫暖的港灣。傳統中國女性之勤儉、吃苦耐勞,是許多現代女性對於祖母、曾祖母最深刻的印象。她們從早到晚,安安靜靜的在家中勞作,一切都井井有條。即使是八、九十歲的高齡,只要能動,也是終日勞作不息。她們一生,每天都做出豐盛的飯菜給家人吃,自己卻往往吃一些剩菜、剩飯,還怕家人不好意思,會念叨說這個菜我愛吃。我們把餐桌上最好的魚挾給祖母,她們會說:這個我不愛吃,你們小,多吃點。在寒冷的冬天,祖母總是把暖和的新被子留給家人,自己用舊被子,覺得實在是太冷了就搭上棉襖,可是棉襖也是破舊、落了許多補丁的。我們怕祖母冷,和祖母睡一個被窩,祖母還會把我們冰冷的手放到她的心窩裡,問我們冷不冷。許多鄉村的老太太雖然沒有讀過書,也沒有出過幾次遠門,但是她們的愛心、敬讓、勤勞儉樸,令許多現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望塵莫及。

  女子除了勤儉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德行就是貞靜。古代大家族成員眾多,難免人多嘴雜,因此守靜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也是「貞」的含義所在,故古人常將「貞靜」連用,言女子端莊娴靜(見圖五、清代畫家金廷標所繪的教子圖,從中可見母親的娴靜、溫柔、慈祥,與孩子在母親身邊的幸福、美好)。女子能夠端莊,別人望之不生煩惱生歡喜。所謂端莊,是穿著舉止都很得當;娴靜是女子不多言,亦無是非人我之心。端莊娴靜,以德化人,則家中種種不和、怨怼皆能隨著家庭主婦守住心念、清靜待人、謹慎做事、無私無我逐漸得以化解而一團和氣。

  印祖有雲:女子為天下太平之根本。夫婦之結合,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不可不恭敬、謹慎對待。一門和順就是在積功累德,是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但是如果夫婦不和乃至離婚,小孩成長於缺乏母教的環境,日後恐為社會帶來更多困擾,破壞社會的和諧,為人父母者都必須承擔這些因果,不可不知。

  三、結語

  家是社會的細胞,家之成,在於愛、敬,體現在祭祀上,體現在慎終追遠上。真正能夠成就一個家的關鍵,還在於女子真正能夠心無旁顧、守貞守靜、一心一意護佑家人。成就一個家之和諧安寧的,是女子誠敬謙和的品德。

  上個世紀初,印光大師教導世人,教育好女子是天下太平之根本。印祖這段重要的開示,便是「家人利女貞」這句卦辭的高度總結。「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天下治亂之本,在於匹夫匹婦之能盡倫盡分與否。故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固一切匹夫匹婦之天職,非獨指有爵位者而言也。而家庭之教,母教最要,以人之性情,資於母者獨多。居胎則禀其氣,幼時則習其儀。其母果賢,所生兒女斷不至於不肖。譬如熔金鑄器,視其模,即可知其器之良否,豈待出模方始知之哉。國家人才,皆在家庭。傥人各注重家庭教育,則不數十年,賢人蔚起。人心既轉,天心自順,時和年豐,民康物阜,唐虞大同之風,庶可見於今日。是以憂世之士,莫不以提倡因果報應,及家庭教育,為挽回世道人心之據」。

  以上是不肖弟子近年來學習的小結。弟子努力改過,慚愧不已!至誠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老師學長們慈悲教導。不勝感恩!慚愧弟子越溪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今年清明祭祖快到了,越溪這篇文字非常好,我想應該在我們祭祖活動裡面要把它印出來,一起分發給大家。她所說的,句句都是真話。兩百年前,或者說一百年前的社會,大家都懂得、都明白,兩百年前落實了;一百年前逐漸疏忽了,但是都知道,真正認真去實踐的人不多;到現在,六十年前,有一些知道的人,不多了;六十年是一甲子,這一個甲子過去到了今天,你要去問這些常識就不知道了。所以這篇文章就非常重要,我們在祭祀裡面,祭典裡頭分給大家。必要的時候,我這樣想著,越溪再發個心,把這份文章做詳細講解,做一個光碟,在祭祀之後,這個文字光碟分發給大家。

  這是什麼叫家,家太重要了!中國古人我相信,那是一萬年前的事情,絕對不是有了文字之後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不齊國就亂了,社會就亂了。家,現在連家都不認識,什麼叫家都不知道,他怎麼齊?現在非常遺憾。中國自古以來,是全世界最重視教育的一個族群,連外國有識之士都感歎,中國人最懂得教育。現在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現在向西方人學,總認為中國教育太嚴肅了,沒有外國人那麼活潑,沒有外國人那麼自由,中國約束太多了,殊不知那是德,那個才能造成中國世世代代的長治久安。這個族群綿延到現在沒有被消滅,看到還要復興,只要回頭,只要找老祖宗這些規矩,我們相信,這要建立信心,對老祖宗有信心。老祖宗確實比我們高明,我們今天這些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也比不上老祖宗。老祖宗不是不懂科技,如果科技不能跟道德教育並行,這個科技會害人,現在我們深受其害,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有先見之明。德行達到一定的水平,這個科學技術帶給人是幸福,不能不知道。

  好,這個我們交給慧蓉師去看看,找個時間,抽一點時間把它講講。這樣子我們祭祀,這個意思就圓滿了,讓大家看到祭典的嚴肅,再能夠有這堂課,讓大家了解為什麼要祭祖宗,讓大家知道。好,第二篇是蔡老師的。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老師學長們好!慚愧弟子禮旭,今天向大家報告的題目是:「傳統文化的管理智慧」。

  唐朝的太宗皇帝在治理國家的時候,知道從幾千年聖哲人的智慧當中找治國的智慧方法,他命魏徵從一萬四千多本書、八萬九千多卷當中選出六十六本書(所以稱群書),將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精要的教誨摘錄出來(所以叫治要),編成這一套《群書治要》,從而成就了唐朝盛世「貞觀之治」。現在的國家社會出現種種的亂象,那應該找誰?要找祖先。我們在這個時代,要懂得從五千年聖哲人的教導當中汲取智慧、汲取方法。

  我們現在整個中國,在習主席的帶領之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習主席的父親習仲勳老先生是最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最重視《群書治要》這部寶典。冥冥中都是祖宗之德在護佑。

  一、真正的管理: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

  傳統文化的管理智慧稱「君道」,總結起來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是領導,領導人要知道自己要把團隊引領到什麼樣的人生境界,所以,做為領導要以身作則、知人善任;親是關懷愛護,不分彼此,像一家人一樣;師是能夠引導、教導他,是能夠傳道與他,傳道、授業、解惑,這是師的角色。真正好的領導,就是做下屬的家人,愛護他們;做他們的老師,引導他們;做他們的領導,帶領他們提升人生境界。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為君之道在教育為先。教育界必須重視倫理、重視教學智慧的傳承,這樣我們一代才比一代強。「好學近乎智」,要用功好學、深入經典,他才會有智慧。我們希望老師們有智慧,老師們好好學,必須誰來帶動?這就需要學校的領導來帶動好學的風氣。

  二、教學為先,教孝為本

  「君」是領導、是督導、是主導。做領導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是引導整個方向的,一定要抓到根本,不能本末倒置。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群書治要36O》卷一,第173條)。教育的根本在哪裡?就是教孝道。德行是本,而德行的本是什麼?是孝,教育就要從這裡開始。

  我們人生所有的努力都要從根本去下手,根本建立了,道德隨之產生,家道、事業之道才能夠產生,而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仁愛的根本所在。我們老祖宗的教育叫愛的教育,從哪裡開始?從對父母的親愛開始。老祖宗通達人性,他這個觀察是高度的智慧,發現小孩跟父母那種愛是天性,沒有人教的。一、二歲的孩子看到爸爸、看到媽媽,好像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他不會說我要一輛轎車才會快樂,是不是?他沒有那些欲望,他保留了那個天性。

  所以老祖宗愛的教育是什麼?第一個,終身保持父子有親的那種親愛。高昌禮部長原是司法部部長,現在退休了。他在山東做一級主管的時候,每天出門時都會背個公事包站在父親面前:「爸爸,我要上班去了。」他爸爸給他整整帽子:「好,兒子去。」他還保留那種赤子之心。一般五、六十歲,當那麼大的官,可能對父母都很傲慢。終身保持這種天性是最幸福的。

  再來,把這種天性再延伸開來對兄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再延伸到所有家族的人,延伸到鄰裡鄉黨,所有的鄰居,延伸到社會大眾,最後不同種族、民族的大眾,「凡是人,皆須愛」。凡是物,皆須愛。孟子告訴我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親愛自己的父母,很自然的會親愛他人、親愛人民,親愛人民再延伸,就會去愛一切的生命,不會去傷害它。

  仁愛心是從家庭裡面的孝悌延伸出去,延伸到學校去,老師叫「師父」,說明師生關系是父子關系的延續;同學叫「師兄弟」,這是兄弟情感的延續。出社會不管他在哪個行業,都有師父、師兄弟,所以都有像一家人一樣的道義。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群書治要36O》卷一,第175條)。他侍奉父母很孝順,這分孝心再延伸到國家社會去。國家領導人叫「君父」,他用這分至誠的心來對待國家、對待領導者。

  現在為什麼說忠臣很難找了?因為根沒有了。忠臣出於孝子之門,現在各個行業都覺得員工不聽話,流動率很高,找不到可以信賴的下屬,這是因為孝道缺失了。所有家庭跟社會的問題,根源都在孝道。一個人對兄長、對長輩非常恭敬,他到社會當中去,在各個行業當中,只要一看到長者,他就會非常的恭敬他,非常禮敬照顧,所以「順可移於長」。

  以前中國是大家庭,很多做事的能力、跟人和睦相處的智慧都在家庭裡養成。「居家理」是在家裡形成的做人、做事能力。「故治可移於官」,以後當領導或者在哪個行業,都有能力去做。在家中養成這些孝悌的品性,才能在外建功立業,對國家社會做出貢獻,這個美名就顯揚於後世,大孝顯親了。《漢書》裡也講,「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所以提拔重要干部,先到家裡去調查了解一下,看是不是孝子。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群書治要36O》卷一,第178條)。根本是孝道,是知恩報恩。祭祀祖先就能懂得知恩報恩,懂得盡孝。所以只要抓到根本,本立而道生,學業、家業、事業都能有所成就。為君之道要抓住根本,根本在教育,教育,德是本、孝是本。《論語》雲:「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欤」。只要人有愛心,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人有愛心了互助互愛,世界大同,這是一條活路。不能走死路。根本找到了,有孝心,再把愛的原點延伸開來,愛兄弟、愛鄰裡鄉黨、愛社會大眾、愛世界的人。

  三、傳統文化愛的教育

  傳統文化愛的教育,核心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個教育從四、五千年前就開始了,一直傳到現在。聖人擔憂,人要是沒有接受教育,就會跟禽獸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聖人「教以人倫」,人倫就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

  教育之本是「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百善孝為先」,所以,長養孝敬的心是教育之本。孝子一旦當官,都是好的父母官。孝心開了之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他的「悌」就發出來了。「孝」是根,「悌忠信」是本,「禮義廉恥」是枝干,「仁愛和平」是花果。這是符合人性的教育。「孝」是侍奉雙親,很自然他跟父母是最親的;「悌忠信」是在整個家族裡面敬長,孝敬老人、友愛兄弟,敬長;接著出社會「禮義廉恥」。事奉領導者,對一個團體盡忠,這是事君;最後是愛眾,愛護眾生、愛護社會大眾,這順著從小在家庭當中延伸出來的德行教育。

  「忠」是盡心盡力的態度。《弟子規》「入則孝」,句句都是把人最重要的德行給引發出來。「親所好,力為具」是忠,父母希望他有好成績、有好德行,他盡力去做,這是忠;對老師交代的事情,一生盡力去做到,這個就是忠。孝順父母,孝順他的師父,這是德行的大根大本。「父母命,行勿懶」,父母交代的事情要趕快辦到,不可以拖拖拉拉。現在的人是父母交代的事拖拖拉拉,客戶交代的事馬上去辦,那不是信,那是看在錢的分上。對父母不守信,對客戶會守信,那個信是假的,那是對錢守信用,它不是從對父母的這分信出來的。所以,「百善孝為先」,孝心一開,百善皆開。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教育是性德的教育,他相信人有明德、人有本善。可是西方的功利,它不相信人有這個性德,它覺得人有習性,所以它要透過法律來約束。這是東西方的不同之處。我們整個中華民族都很相信人,不懷疑人。不好的是後天的習性,這是「苟不教,性乃遷」。而我們東方的信,因為它是性德的教育,要對得起良心。他的守信不是白紙黑字寫下來才守信,他在心裡面起一個念頭,他都不願意違背,這是具備八德中的信德。

  八德中的「禮」也在孝道之中。《弟子規.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教,須敬聽」都是禮敬。「義」是道義,「喪三年,常悲咽,事死者,如事生。」這是古人那種情義之濃,一想到父母的恩德,忍不住自己的悲傷,這是義。培養「廉」之德。「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一有東西都是先給爺爺奶奶、先給父母吃,他不會有貪念,不貪就有廉。「恥」是羞恥心。「德有傷,贻親羞」,這是深怕自己的行為羞辱父母,這是他廉恥的心發出來了。

  「仁」德的培養,「冬則溫,夏則凊」,這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達到細微之處。愛心的培養。「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我們看胡小林老師,他母親身體很不舒服的時候,他怕他母親出什麼狀況,拿那個線綁在自己手上,也綁在媽媽的身上,一有什麼動靜趕快起來照顧母親,您看那分愛有多麼的細膩。

  「和」是和氣,「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很和平。什麼時候能心平氣和?「號泣隨,撻無怨」。他一心一意為父母,父母誤解他還打他,他心裡都沒有留一絲一毫的埋怨,這個人這一生都是平的。心平的人不會跟人家起沖突的。

  由此可見,「入則孝」一章,就是在教我們孝心一開,百善都開。真的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悌忠信能把整個民族團結起來。人有禮義廉恥,有義就能把百姓擺在第一位,能把人民放在第一位,這樣他才能辦政治,才能真正以人民的福祉為先,這個才是民權。

  「禮義廉恥」是國之四維,從政者如果疏忽了就會貪污,民主制度就變成政客拿來玩弄的。所有出現的亂象都跟沒有這十二個字直接相關,只要恢復了這十二個字,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例如,有了孝悌忠信,就會修身齊家;有了禮義廉恥,就能帶好自己的團體,做社會的表率,這也是在利益國家;有了仁愛和平,就會重視社會福利,去愛護他人,民生問題就克服掉了,愛心更擴大到平天下。落實了這十二個德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在哪裡做?就在自己的家庭,在自己的本職工作,現在這個行業做就做得到。

  四、傳統文化的管理實踐

  修身

  君道實質的落實,就是我們老祖宗講的三寶:君、親、師,這是世間最重要的三個角色,這三個角色能正,天下就安定了。君是帶領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親是父母,代表家庭。父母有智慧、有德行,下一代就會出人才;有了人才,國家、民族就會強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安定了,社會一定安定,國家一定愈來愈興盛,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親很重要。接著是師,老師循循善誘,不疲不厭,傳道授業。要把人生每一個角色扮演好,要把領導的角色扮演好,這三個精神一定都要能契入。我們要像家人一樣去愛我們的下屬,這是「作之親」;我們要引導他們有正確的價值觀,就要有正確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還要能抓住機會點進行機會教育,這是「作之師」。

  所以君道,「以身作則」是重要原則;「知人善任」是關鍵。《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又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從修這顆心下手。「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要有真誠。真誠容不容易?真誠是每個人都有的。身要怎麼修?就是去掉我們的習氣,不貪、不瞋、不癡、不慢、不疑,這個都跟和諧一個團體有關系。所以我們一談到「和」這個字會想到什麼?「和愛」。和從哪裡來?你處處愛護他、關懷他,當然就很和諧。

  夏王大禹給他後代的教誨說:「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人主好名。則群臣知所要矣。夫聖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功」(《群書治要36O》卷一,「君道」第5條)。

  「內作色荒」是好色,「外作禽荒」是去玩樂,「甘酒嗜音」是喜歡飲酒作樂,聽靡靡之音,「峻宇雕牆」是喜歡住豪宅、開豪車,這些都是欲望。領導國家的人,這些欲望中假如有一條,國家就會敗亡。一個領導者、一個君主最大的禍患,沒有比愛好虛名更大的。「群臣」指特別會巴結谄媚的人,底下的實際情況就傳不上來了,因為領導只想聽這些好聽的。

  家敗於奢,人敗於逸,討人厭敗在驕。勤儉才是有福的人。孩子假如用水、用電都為天下著想,這樣的教育是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因為節儉,孩子自然而然仁愛的心就生起了。

  《大學》又說:「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大學》講的「上好仁」,「下」所感染到的,「下」也是有道義的人。商湯感召伊尹輔佐,周文王感召姜太公為太師,都是仁義心相交感,這是「和愛」。有了和愛就會恭敬、尊重下屬,會先傳遞一分尊重、關懷。這就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也是孔夫子教給我們的。有了這種愛心,就有了向心力,上下就一心,就會「和敬」。

  「愛」,沒有貪名貪功,這樣才能時時為對方著想。不傲慢才能尊重、謙卑,這是「和謙」。謙虛讓人家如沐春風,而且領導要謙虛的「讓功於眾」。還有「和平」,要能平等對待,才能和睦相處。平等心重要,不能有愛憎的心。這些都是修養,是心地上的功夫。信任、不懷疑非常重要,所以要「杜讒邪」,就是講一些是非、講別人壞話的時候,我們領導者不要受影響。

  做為領導者的聖人,時時以天下人民的利益做考慮,不會因為自己的愛憎、忿怒而傷害了天下的利益、公義。領導恃才傲物、剛愎自用,就會出現不順己意時就生氣,而且人有控制的念頭,這都是貪求。

  反身

  讓我們來看下面這段話,「德行言語應當學」: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慧。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領導。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

  具體來講,我們的修養落實在每天的言語上面。從「德行言語應當學」的教誨,我們可以感覺得到,「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我們處世,整個風氣都是忘怨記恩,團體一定和諧、一定興旺。「恩欲報,怨欲忘」。商湯王說過:「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是說,我本身自己有過錯,請上天不要牽連萬方的百姓;萬方的百姓假如有罪過,都是我沒有做榜樣,都是我沒有教育好他們,所以罪不在他們,罪由我一個人承擔。所以,「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是以終無怨」,就不會有人埋怨。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群書治要36O》卷一,「君道」第25條)。這個「躬」就是自我反省,而對別人是寬容的,「薄責於人」,這樣才能遠離別人的埋怨、怨恨。孔子說:「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不去苛求別人、要求別人,自己先正己做好。真的有這個態度,你做得愈好,底下的人愈感佩,他會效法你。反身的重點都是能反省,反求諸己。

  敦親

  君道第三個重點是「敦親」。其領導者自己也要齊家,他自己的家能和樂,他的心情愉快,他更有修養來教導孩子。

  「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也。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也」(《群書治要36O》卷一,「君道」第19條)。夏、商、周這些聖賢、君王一定尊重他的妻子,為什麼?他很有道理的。妻子是親人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一個角色。為什麼?因為太太要祭祀祖先、照顧父母、相夫教子,所以她是主婦。兒子為什麼要恭敬?那一分恭敬是因為兒子是祖先傳下來的血脈,我們要盡力把孩子教育好才對得起祖先,是對那一分職責的一種恭敬,「敢不敬與」,時時都是保持這個恭敬的態度,對妻子恭敬,對下一代恭敬,好好教育他。

  再來,對自己身體也要恭敬。為什麼要恭敬自己的身體?因為傷了身體就讓父母擔心。就好像樹一樣,你傷了它的枝,最後就傷了它的根;傷了父母的心,就是傷了我們做人的大根大本。這是孔子在《孔子家語》裡面講的一段話。

  尊賢

  君道的另一重點,是為君者要尊賢。「無常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群書治要36O》卷一,「君道」第37條)。

  沒有始終安定的國家,也沒有永遠順服的百姓。其實我們看到這裡就是「無常安之校,無恆治之學生」,是吧?因為治家跟治團體、國家是一樣的道理。怎麼樣才能安定下來?要尊重中層干部,尊重人才,關心他的身體,關心他的家庭,而不只是看到任務,看到那個工作而已。這是「尊賢」。

  納谏

  納谏是要能接受勸谏。舜王講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群書治要36O》卷一,「君道」第48條)。

  我有哪些,「違」就是做錯的地方,你們要扶持我,要幫我指出來。你們不要當面都說沒問題,很好,然後背後還說我哪裡做得不好。

  五、結語

  總之,領導者要有愛心,反求諸己,管理以教學為先,為君以德服人。「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民國時期的至孝,王鳳儀善人,將君道總結成以下三點,可以做為本文的總結。第一個,「永遠治己不治人」。永遠先對治自己的問題,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先去指責別人。第二個,「托底就下」。一個領導者永遠想著發現人才、栽培人才,這是真正的有忠心、有仁慈心。第三,「不假任何勢力」。我們不假任何勢力,是把道理跟下屬講清楚,讓他很歡喜、很有責任的來一起完成這個教育的工作,這就是《弟子規》所說的「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這些智慧的教導,現在很少能聽得到,也很少有人講了。所以說,我們現在民族的處境,是比晚清末年被列強侵略還要危險。因為傳統文化面臨斷根的危險,而且我們很多人意識不到這個危險,所以情況就更加危急。父輩那一代還懂得孝順,不知不覺三十年過去,到我們這一代卻是自私自利,什麼時候價值觀發生顛倒我們都不知道。真正厲害的是享樂安逸,它讓人不知不覺墮落下去,自私自利。

  因此,一切都是教學為先,這是真理。全世界最重要的行業就是教育。你有再多的錢,再多的武力,再多的所謂外交能力、法律,統統解決不了問題,統統根本是人心的問題,只有透過教化才能真正解決。「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人現在就是不知道「道」、「義」,自私自利,才會有這麼多災難。

  現在天災為什麼這麼多?《尚書》說:「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群書治要36O》卷一,第356條)。

  老天降福、降災不是常在某一個家,或者某一個地方,重點是福禍是自己招感而來。一個人如是,一個家如是,一個團體甚至國家亦如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物理和心理是一體的。所以說:人心善,風調雨順;人心惡,天災不斷。教他做有道德的人,才能解決天災。

  有少數的科學家,他在往物質跟精神不能分開的方向一直在研究,現在慢慢快要研究出來了。量子力學的研究有本書《念力的秘密》,它說到以心控物,人的念頭、心念可以影響整個物質,首先發生轉變的就是身體,意念可以轉變身體的素質。英國有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一個女孩),媽媽得了癌症,媽媽還是單親母親,所以她們很苦。小女孩每天給她媽媽寫一封信,都是感恩她媽媽,祝福她媽媽,每天寫一封陪伴媽媽。半年多以後再去檢查,她媽媽的癌症也沒有了。她都發好的意念給她媽媽,而她媽媽有這樣孝順的女兒,每天心情愈來愈好,病就去掉了。

  孟子說:「未有仁而遺其親者」,真正有仁慈心,怎麼會遺棄他的父母;「未有義而後其君者」,有道義的人決定不會把國家、把領導者放在後面,他會放在前面。所以仁義就能夠化解整個問題。

  可是,東西方人都對這些教誨沒有信心,所以我們說到最後,信心很重要。請問大家,如何讓世人再恢復信心?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要把經典(如《群書治要》)的教誨做出來,才能讓人相信。

  以上就是弟子恭敬學習《群書治要36O》第一冊「君道」的心得報告。恭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老師、學長教導。慚愧弟子禮旭頂禮敬呈。

  老法師:蔡老師的報告,所說的是我們現前的社會,現前的社會確實出了問題,問題的根在哪裡他說得很好,根是信心,這是最大的危機。現在的人不相信老祖宗的智慧,不相信老祖宗的理念方法,也漠視了老祖宗的經驗。那他們自己有沒有方向目標?沒有,自己沒有,又不相信祖宗。他們相信什麼?相信科學。科學怎麼說?拿證據來。所以禮旭的最後結論對了,我們要把聖賢教誨做出來,做出榜樣來給他看,他就相信了。你沒有做出來,說得再多、說得再好,他聽了也點頭,到最後告訴你,這些事情過去了,現在人做不到,這才是真正的危機。所以我們必須要做。我們做,別人不做,別人不做,我們還是要做,我做了一輩子了。

  過去我說過,我們社會上每個人,從事某一個行業,只要把自己本分做好,大家合作,這個社會就非常美好。我選擇的這是教師,這個教師是義務教師,是無條件的。釋迦牟尼佛走的路我走了六十多年了,愈走愈感覺到釋迦牟尼佛的偉大,釋迦牟尼佛的智慧,他選擇了一條路,對社會大眾做出最大的貢獻而讓人佩服,是教學。釋迦牟尼佛沒有建道場,他沒家,他晚上住在樹下,白天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生,從三十歲開始,開悟之後教學,教到七十九歲過世,一生說了這麼多的經論留給後人。這些東西誰教他的?這點重要,太重要了!究竟圓滿的智慧從哪裡來的?我們對他一生的行誼見到了,相信了,佩服他,他告訴我們,究竟圓滿的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你只要把真心找出來,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就是道德,就能改變一切,他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看這裡舉了個例子,英國的一個小朋友,對她的媽媽完全用善心,沒有絲毫懷疑,有信心,媽媽的病居然不需要醫治自己好了,這就是境隨心轉。佛在經上常常說「相由心生」,相是物質現象,從哪來的?念頭變出來的,所以念頭才是主宰。人心裡念頭清淨、善良、慈悲、真誠,他什麼病痛都能恢復正常,為什麼?那個善心能把所有帶著病毒、不善的細胞恢復正常,就這個道理。

  所以我建立信心,人家不干我干。我的老師教我,勸我出家,我出家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別人不干我干,我一個人干得很辛苦,反對的人很多。什麼樣的辛苦都無所謂,為什麼?我們一無所求,每天能吃飽、能穿暖,有個小地方睡個覺好了,其他沒有那麼多必要。統統要放下,這是最有智慧,釋迦牟尼佛走的這條道路,我愈走愈歡喜,愈走愈佩服他,他真是太偉大了。

  我們希望,每一個宗教的宗教徒都應該學聖賢,聖賢是無條件、究竟圓滿的付出,而不要求回報。雖然辛苦,不會走絕路,會有很多人支持,會有很多人幫助。支持幫助,我們得適可而止,不多要求,多要求就會起貪瞋癡慢,煩惱就起來了;不多要求,守住本分,就沒有這煩惱。好,我們還有時間,看底下劉老師有一份報告。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大家好!不肖學生分享的心得報告題目為:「從《群書治要》淺談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現代社會備受推崇的治國之道,但是如何全面的理解依法治國,正確認識和處理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之間的關系,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認識依法治國的理念,不僅能使我們有選擇的借鑒西方治國理政的經驗,更能幫助我們規避西方國家政治生活領域出現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群書治要》中的一句箴言,淺談一下全面理解依法治國的問題。

  「禁令不明。而嚴刑以靜亂。廟筭不精。而窮兵以侵鄰。猶钐禾以計蝗蟲。伐木以殺蛣蠍。減食以中蚤虱。撤捨以逐雀鼠也。」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五十《抱樸子》。意思是:禁令不明確,卻用嚴刑來平定亂象;朝廷對國家大事的謀劃不當,卻竭盡兵力去侵犯鄰國。這就好像割掉禾苗以消滅蝗蟲,砍掉樹木以消滅蛀蟲,吞下毒藥以殺死跳蚤、虱子,拆除房捨以驅逐麻雀和老鼠一樣。這句話是指,如果遇到問題不能向內求解,而是意氣用事向外馳求,就會使問題愈演愈烈,最終自取滅亡。

  「禁令不明,而嚴刑以靜亂」。社會為什麼會出現亂象?國家為什麼得不到治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禁令不明確,也就是禮法制度不健全。人們不知道應當提倡什麼、禁止什麼,就會肆意妄為;做人沒有倫理道德,就會出現人際關系的混亂;國家沒有禮法制度,就會出現社會秩序的混亂。可見明確的禮法制度,對於治國安邦是至關重要的。

  為什麼會出現禮法制度不明的情況呢?第一,無法可依。導致禁令不明的首要原因,就是沒有禮法可依。人們是非、善惡、美丑的標准混亂,沒有行為准則,就會出現「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墨子》)的狀況。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惡、美丑的標准,卻沒有統一的道德觀念。就像現代社會,「我高興、我願意」成了人們的行為准則。人們為所欲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社會怎麼能不混亂呢?

  對比之下,我們就能發現古人治國理政的智慧。在古代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政權取得之後,一般不超過五年就要制禮作樂,使整個國家都有禮法制度可循。一切都有了標准,這樣社會才得以安定。譬如,我們經常講做人要遵循五倫、八德。在我們沒有學習五倫八德之前,很多人說我自己很孝敬。曾有一個小偷被抓進了派出所,警員對他說:「你違法亂紀,你很不孝。」結果他很不服氣,說:「你怎麼知道我不孝?我這個人很孝敬,我對父母很好。」不學《弟子規》不知道「德有傷,贻親羞」,都被抓進派出所了,還認為自己很孝敬,這就是因為不懂得做人的標准所導致的。

  第二,朝令夕改。政令常常變化,而且沒有連貫性,也會導致禁令不明。而朝令夕改的現象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沒有抓住治國理政的根本,致使問題層出不窮,而不得不修改政令。今人不能體會古人制禮作樂是源於本性裡的自然之德,反而嘲笑禮樂制度是專制帝王奴役人民的工具,而師心自用的結果必然是政策的頻繁更改。中國古人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性德,是自然之道,它不僅是個人修身的標准,也是治理國家的原則;不僅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適用;不僅能解決中國出現的各種問題,也能根治世界范圍內諸如恐怖主義、環境危機等等問題。因此仁義禮智信被稱為「五常」。為什麼稱為常?就是因為它是常道,永恆不變。但是由於我們對傳統文化喪失了信心,不懂得遵循自然之道,而用自己的智巧制定了很多法令規章,卻無益問題的解決,行不通時就要不斷更改,這樣就很難使禁令明確。

  第三,禁令繁多。「少則得,多則惑」(《道德經》)。禁令繁復則會導致百姓迷惑。在《群書治要.鹽鐵論》中講:「道徑眾,民不知所由也;法令眾,人不知所避也」。道路多了,人們不知道該走哪條路;法令過多,老百姓不知道應該怎樣去避免觸犯法禁。「故王者之制法也,昭乎如日月,故民不迷;曠乎若大路,故民不惑」。因此,聖明的君主制定法令,如日月一樣昭明,所以民眾不會迷惑;像大路一樣清楚明白,所以民眾不會困惑。「幽隱遠方,折乎知之;愚婦童婦,鹹知所避」。即使是偏僻幽隱的遙遠之地,愚昧無知的婦女兒童都知道什麼是不法的行為而不去觸犯。「是故法令不犯,而獄犴不用也。」這樣就沒有人違犯法令,而監獄和刑具也都用不上了。

  法令過多會使人民迷惑,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人們誤以為社會亂象叢生的原因是法律不夠嚴密,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卻沒有意識到倫理道德教育的缺失才是社會問題的根本症結。因此施政者就把精力放在制定法律法規上,而忽視了道德教育。譬如現在腐敗現象很多,一些人就認為,西方國家因為有民主法制,腐敗現象就沒有那麼嚴重,所以我們只要把西方的民主制度搬過來,腐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僅僅看到了西方重視法制建設的一面,而忽視了西方的民主法制得以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西方歷史上看,西方的文化傳統是一種宗教文化。它的政治制度維護了公平正義,但是仁慈博愛、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宗教完成的;也就是說,他們的社會治理也是靠兩手抓,一手抓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一手抓仁慈博愛的道德教育。但是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僅僅看到了西方重視制度建設的一面,誤以為把他們的制度照搬過來就可以解決中國的問題,卻沒想到會出現「異體移植」的弊端,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同樣的制度在西方國家能用得很好,一搬到中國就行不通了。譬如說,我們借鑒西方的民主制度來選舉基層的村干部,但是村民的道德素質和理性能力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誰給他的錢多他就去選誰,誰能給他提供便利,他就去投誰的票,結果出現了大量的賄拉選票、營私舞弊的現象。

  看了這些問題,就讓我們想到了孔老夫子所說的一句話,「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如果領導者有德行,無論是什麼樣的制度,他都不會做出危害國家的事;相反,如果領導者自私自利、以權謀私,再健全的制度,他都能想方設法的鑽空子來謀取私利。

  西方著名的美德倫理學家麥因泰爾寫了兩本書,一本書是《追尋美德》,另一本書是《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在《追尋美德》這本書中他就講到:「對於法律的應用而言,它僅僅對那些擁有正義美德的人才有可能發揮作用」。換句話說,法律和規則是由人來制定的,如果立法者沒有正義的美德,他只想到小集團的利益,不可能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制度。而即使正義的規則制度制定出來了,還是要由人來推行,如果執法者沒有正義的美德,也不可能把合理的規則推行好。所以麥因泰爾提出,「倫理學的任務不是去設計正義的規則和制度,而是要回到古希臘的亞裡斯多德,把培養美德做為倫理學的主要任務」。他的這個觀點在西方學界引起了普遍關注,也得到了強烈反響。

  這樣的觀點,其實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的著作中就有所表述。在《群書治要.孫卿子》(《荀子》)之中指出:「法不能獨立,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荀子認為,法不能夠獨立存在,只有有了正人君子、聖賢人,它才能夠發揮作用;如果沒有聖賢君子,沒有正義美德的人,它就不可能發揮作用。所以,法律和制度是治理的開端和憑依,而聖賢君子是制定法律和推行法律的人。

  在反腐敗的過程中,人們一直都在爭論一個問題:到底是制度更重要,還是人更重要?在《群書治要.傅子》上,用一句話就講清了制度與人之間的本末關系,「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才能夠達到天下大治的效果。「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但是,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一定能夠實行,達到天下大治的結果,必須還要由賢良之士來推行好的制度。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人並沒有否定制度的作用,但是也不認為只要有了好的制度、禮法規則,就能達到社會和諧。

  從歷史上看,在夏、商、周三代都曾經出現過天下大治的局面,特別是「成康盛世」,周成王和周康王統治的時期,監獄四十年沒有犯人,治理得確實很好。但是雖然這些禮法都記載在典籍之中,他們的後代子孫卻不能身體力行這些教誨,沒有按照這些禮法去要求自身,治理天下,最後也導致了夏、商、周的敗亡。

  所以,我們要認清社會亂象的根源,究竟是無法可依、法規不健全,還是法律法規已經設置好,但是人們卻明知故犯?如果認為社會亂象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法律的不健全,只是在法制的層面解決問題,就會導致「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現象,這是因為忽視了人心的治理。「不能止民惡心,而欲以刀鋸禁其外,雖日刑人於市,不能制也」(《群書治要.袁子正書》)。不能制止人們作奸犯科的心,人的良心都泯滅了,欲望高度膨脹,在這種情況下,僅靠刑法止惡,即使每一天都在外面執行死刑,也不能制止作奸犯科的行為發生。

  總之,如果重視法令的嚴苛,而不重視人心的治理,這個社會不僅治理不好,還會出現《漢書》上所描述的情形,就是「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以薪救火,愈甚亡益也」。法律條文剛剛頒布,命令剛剛下達,欺騙、奸詐的行為就產生了。就是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結果事態會愈來愈嚴重。

  相反,如果重視道德教育,重視人心的治理,即使制度不是很完善,能不能制止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呢?在《史記》上記載,漢朝興起之後,把秦朝的嚴刑峻法都廢除了,力求寬宥;把過分文飾的東西也丟棄了,力求質樸。當時的法網寬疏得可以把吞舟之魚漏掉,也就是說法律制定得不具體,用現在的標准看可能漏洞很多。但是就是因為重視了道德教育,結果「吏治烝烝,不至於奸」,官員的道德素質蒸蒸日上,沒有人作奸犯科,黎民百姓被治理得很好,生活也非常的安定。

  這些論述說明「人心正則國治,人心邪則國亂」。所以我們看到現在腐敗現象很嚴重,法律監督機制不健全確實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人的貪欲膨脹、人心壞了,這才是更根本的原因。

  《群書治要.鹽鐵論》上說,「古者周其禮而明其教,禮周教明,不從者,然後等之以刑,刑罰中,民不怨矣」。古代的君王,首先要完善其禮義,昭明其教化;禮義完備,教化昭明,還有不服從的人,再按照其違法犯罪的程度處以不同的刑罰,刑罰得當,老百姓就沒有怨言了。「今廢其德教,而責之禮義,是虐民也」,如果沒有道德教化,人民因為無知而犯法,則是殘害百姓,是「不教而殺謂之虐」(《論語》)。正如《漢書》中指出,「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以刑罰治之者,積刑罰。刑罰積而民怨背,禮義積而民和親」。在治理國家中,多用刑罰,人民就會怨恨背叛;多用禮義教化,人們就會和睦親愛。《鹽鐵論》中還對刑罰與道德教化的關系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刑法對於治理國家就像馬鞭對於駕車一樣,好的御手不能沒有馬鞭就去趕車,而是拿著馬鞭而不輕易使用。聖人藉助刑法來實現教化,教化成功了,刑罰便可以擱置不用,這就是《尚書》上所說的「刑期於無刑」。為什麼要設立刑法?就是要起到警戒、威懾的作用,期望人們不要觸犯法律。所以孔老夫子也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老夫子也判案,但是他和別人不同的地方是什麼?「必也使無訟乎」,就是要讓人們化解爭訟、糾紛。為什麼人們能不起爭訟?就是因為興起了道德教育。

  古人把地方官稱為父母官,所謂的「民之父母」,本應該是愛民如子。《鹽鐵論》中說:「故為民父母,似養疾子,長恩厚而已」。做為百姓的父母官,對待犯了罪的百姓,就應該像父母對待自己有病的孩子一樣,不過是增施恩惠、寬厚罷了。而愛民不僅要使人民豐衣足食,更重要是教化民眾、更新民風,讓每個人身心和諧、家庭和諧,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治理國家必須秉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理念。而道德教化的關鍵,是「上所施,下所效」,國家領導人能夠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就會帶動整個社會興起良好的道德風氣。因此國家領導人必須對教育有深刻的認知,知道「教」不僅僅是言教,更需要身教。

  除了領導人做表率外,推行道德教化還必須重新樹立起尊師重道的觀念,也就是國家領導人能夠把那些有德行、有智慧的賢德之士禮請出來,甚至推為一國之師。當最高領導人能夠推舉、禮敬這些真正有道德學問的人時,全國上下也就能生起恭敬之心,願意聽從他們的教誨,這樣,崇尚道德的風氣才能夠在全國普遍興起。廣東省潮州市和博羅縣通過光盤教學興辦道德講堂弘揚傳統文化,在短時間內就使得學員轉惡為善、改邪歸正,收效顯著,使得我們深信,符合規律的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群書治要》是古人治國理政經驗的精華,是習主席很喜歡讀的一部書,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性。如果領導干部都能夠學習《群書治要》,思想觀念高度統一,相信社會和諧並不遙遠。

  現在我們欣喜的看到,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國家領導人,在提倡依法治國的同時,特別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倡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尤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並將其做為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這些政策的制定,汲取了我國幾千年的治國經驗,足可見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深刻把握。我們深信,正如尊敬的師父上人經常強調的:中國人只要重新回頭找老祖宗,重新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以自己五千年的理政經驗治國、平天下,定能盡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以她崇尚道德的文化為全人類帶來希望與和平!

  學生乃初學晚輩,障重凡夫,報告之中錯謬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不吝賜教,不勝感恩!不肖學生劉余莉頂禮敬呈。

  老法師:今天我們很歡喜,三篇報告都好,我想在這次清明祭祖給與會的大眾來共同分享,我相信大家讀了之後都會感謝,這是一堂非常好的功課。國家現在在提倡,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半信半疑,我們以堅定的信心來擁護、來真干,帶給大家真正的信心。尤其是她提到潮州這邊的道德講堂,做了三年,非常成功,證明人性本善,證明人是很好教的。真的,上行下效,地方官員如果都能落實、帶頭,人民哪有不愛戴的道理!好,我們時間到了,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越溪居士、蔡禮旭老師、劉余莉教授  (第一三三集)  2015/3/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33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14集
下一篇:印光大師:凡修行人,當在自己家中修、一心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