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和惡相對立,詞典解釋說,善良即慈善,心地純潔,沒有惡意。但怎樣才是慈善,怎樣才是心地純潔,沒有惡意,恐怕不僅要從辭書上找,而且還要從現實生活中去觀察、去實踐、去總結。
我接觸過多位耄耋老人,發現他們大都性格開朗,遇事皆豁達大度,且喜歡與人親近,表現出慈祥和善良。我想,這肯定是他們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點,從我最近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消息得以印證:
據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證明,善惡影響著人的壽命長短。研究人員通過對9700多位居民14年跟蹤調查後,得出這一結論。他們發現,樂於助人、和他人相處融洽者預期壽命顯著延長;相反,心懷惡意、損人利己、與他人相處不融洽之人的壽命比善良人則縮減1/4―1/2,男性尤其如此。而且不管是何種族、收入高低,是否體育鍛煉及生活作風如何,都不能影響這個結論的普遍性和正確性。在分析善良人長壽原因時,他們認為:從心理角度看,樂於助人可以激發人們對他的友愛感激之情,從中獲得內心溫暖,緩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焦慮;從免疫系統角度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於人體免疫系統。反之,容易使其心髒冠狀動脈堵塞,免疫系統也極易遭到破壞。
由上觀之,不管從心理角度和生理角度,做一個善良的人,於他人、於自己、於社會皆善莫大焉。此外,竊以為善良還有著深刻的內涵與外延,體現在生活中的時時處處。如孔子說的仁者愛人,如佛家說的慈悲為懷,如毛澤東贊揚白求恩時說到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都道出了善良的本質。還有像不暴殄天物、惜老憐貧、寬廉平正、敬業樂群等都可說具有善良的品性。
古今中外,善良和仁慈都是令人尊崇的美德。我國古代學者曾從多方面論證了“仁者多壽”的說法。英國偉大哲學家培根在《培根論人生》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利人的品德我認為就是善。在性格中具有這種天然傾向的人,就是‘仁者’。這是人類的一切精神和道德中最偉大的一種。”這與我國古人“仁者”之說不謀而合。佛家《十善業道經》等經典,載有“修行十善業”,其中第一條就有“常於眾生起大慈心,永斷瞋恚習氣,自常無病,壽命長遠……”的要義。老百姓也常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既是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又頗含一定的科學性與邏輯性。
與人為善,歸根到底是與己為善。只有心地純潔、對人不存惡意,才能保持善良的心,而這種善良的言行舉止又必能使自己的身心受益良多,最終得到善的回報。所以,快快樂樂地善待生活,善待別人,善待自己,面帶微笑地用心過好每一天,或許就是生活的真谛。或者說,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心存善良,多予人玫瑰,那麼,社會將充滿溫馨,人們將永沐在理性的春天的輝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