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一個心?
淨界法師:好,請坐!從天台宗的角度,認為我們本來就“性具”,它是一種“性具”的思想,這是我們明年的課程,它很強調“性具”。其實所有的善根我們都本來就有,但是你怎麼把它激發出來,那就是“發”的問題了。凡是要講發動的,一定是要照做了,是吧?所以佛法的修學,從天台宗大師,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不生滅”就是說你本來就有,但是你要有生滅的第六意識的造作,去啟發它,就好像說大地裡面本來就有石油,你要沒有石油,你怎麼挖也挖不到,但是你不去開采它,它等於沒有,因為你沒辦法受用,對不對?
所以本來就有跟後天的努力,它是不沖突的。它是一個性德,一個不生滅的性德,一個生滅的修德。所以你要發願,發菩提心從願力下手,先設定一個目標。我們什麼事情都是要先勉強,然後才有自然,既然講“發” 就是勉強,到最後才有所謂的菩提心的相應。因為有些人會不同意,比方說你的自我意識,你第七意識就不同意了。我們一般人的思想裡面是保護自己的,我愛、我見、我慢、我執,我們會保護自己,我憑什麼要為眾生努力呢,是吧?所以你發菩提心的人,你心經常要沖擊矛盾,真妄交攻,但是你必須要說服你自己,用不斷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這樣子對你是最有利的。
就是說你不發菩提心,你的生命只有越來越狹隘。佛陀為什麼成佛?我們以前也沒有少干很多的善事,我們過去也曾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我們修了很多的善業,那些善業跑哪裡去了呢?散落到卑賤的快樂的果報去了。為什麼這個善業到佛陀的心態,會變成一種無止境的常樂我淨的功德出來,為什麼這個善業到我們的生命裡面變成一種卑賤的人天果報呢?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心態不好。所以你發菩提心以後,會讓你所做的所有的善業更加的廣大圓滿,同樣一件事情,你何樂而不為?所以你必須要透過很多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我們喜歡保護自己,結果把自己弄得越來越卑賤,越來越痛苦,越來越狹隘,這是不好的心態,自我保護不是好的心態。
所以唯識學的理論好就好在它很強調思想改造,思想是可以改造的,你可以透過學習,透過跟自己溝通,所以發菩提心是很重要。念佛也是這樣,你自己用自私的心來念佛,阿彌陀佛給你的功德真的很有限,因為你心態沒有准備好。
唯識學概要——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