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在此地,跟諸位同學一起來學習,我們這次要跟大家一起學習的科目是《五戒相經箋要》。
在還沒有正式跟大家學習這部經之前,首先要把講經的因緣簡略的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學院開辦以來,已經有六年多,我們的學員不斷增加,過去依照我們佛學院院長淨空老教授,他所指導的方式來學習,大家學習了這麼一段時間,也不斷在提升,特別是德行方面。
這些年來,我們常常聽到淨老教授的提醒,呼吁,要落實《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說十善業道經》,出家同學再加上《沙彌律儀》,出家同學有四個根要學習,在家同學也要學習這三個根,這三個根就是我們中國傳統儒釋道三教的基本教育。這段時間我們可以說,常常聽到老教授的提醒,勸導,因此我們學院,大家也依教奉行,以這個為學習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再進一步的提升到學習經教,所謂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必定會有成就。如果沒有這四個根的學習,我們淨老教授也講了,我們經教學的再多,都變成佛學,不是學佛。佛學結緣,這不能成佛,要再等來生來世。如果我們想在這生有決定的成就,這生就要作佛,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同學,大家都知道,我們這生的目標,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度眾生。我們如果想在這生達到目標,根的學習就不能夠疏忽,否則我們這生修學又是要落空。又要等來生來世,我想每一位同學大家心裡都希望這一生有一個結果,有成就,這是大家心裡共同的一個想法,因此,我們要達到目標,就不能疏忽掉淨老他的教誨。
過去悟道在世界各地,時間可以說都不太一定,也沒有時間在網路上跟大家見面,一起來學習,這次因為去年,我們淨老教授家鄉廬江實際禅院舉辦[百七護國息災三時系念大法會]這個因緣,才有時間定在一個地方。到了去年十一月份,山東海島金山寺齊素萍老菩薩,又邀請到金山寺來做護國息災法會,在此地停留的時間到目前已經五個多月,也很難得有因緣定在一個地方來學習。
在金山寺這段時間,我們每天跟此地的出家同學一起學習《沙彌律儀》,每天早上九點到十點這個時間學習這門課程,在學院,在家的同學是絕大多數,因此在網絡上,我看到大家學習《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另外又加上《了凡四訓》,還有記《功過格》這些課程。這次因為我們在此地學習《沙彌律儀》,網路組滿居士跟梁居士希望悟道一個星期跟同學講一點東西,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在此地每天下午要做系念法會,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的時間只有上午,我們原來按排九點到十點是《沙彌律儀》,其它時間常住也有工作,就不太好安排。因此我們就想到,不如一星期抽一天時間,剛好我們網路組也是要求一星期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我就臨時想到,不如我們每個星期三上午九點到十點,上沙彌課這個時段來錄像,在我們現場錄《五戒相經箋要》。在我們現場的出家同學,大家也可以一起來學習,因為我們沙彌課《沙彌律儀要略增注》,沙彌十戒前面五條戒跟五戒是完全一樣,我們現在也是學習到第一條,不殺生這條戒,因此我們利用這個時間在現場錄像,跟大家學習《五戒相經箋要》,性質是相同的。
實在講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可以說所有戒都是從五戒發展出去的。包括我們現在學習的《沙彌律儀》也是一樣,前面五條就是五戒,跟這個性質是相同。我們網路的同學,大多是在家居士,所以我就想來學習五戒,講五戒更合適,五戒可以補充我們學習三個根的基礎,一般我們學佛的同學知道,入佛門一定先受三皈依,再學五戒,所謂五戒十善,三皈五戒。戒律這門功課,在現前時代佛門裡面,可以說是一門比較冷門的功課,我們現在一般聽經學教,學習各種法門還是比較多,但是學習戒的比較少,從戒律去深入的就更少,不要說深入,就是對於戒律一般常識,可能我們連概念都不太清楚。所以,講經的法師還有不少,但講戒的法師稀有。但是我們佛法的修學,戒定慧三學稱三無漏學,不管哪個法門,我們修學任何法門都離不開這個總的原則,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戒是第一個。沒有戒的基礎,我們修任何一個法門,心要得定很困難,會有很多障礙,定得不到當然也不能開智慧。沒有得定,那個智慧不是本性的般若智慧,那是佛經上講的世智辯聰,聽得多,懂得很多,也會講得頭頭是道,解決不了問題。什麼問題,斷煩惱伏煩惱這個問題,沒有定,沒有開顯自性的般若智慧,轉不了煩惱,還是要被煩惱所轉。為什麼得不到定呢?因為沒有戒。因此世尊當年在世,特別勉勵在家出家同學五年學戒,[五夏專精戒律,不雜疑學]。戒律學好,才可以聽經參禅。沒有這個基礎,參禅不能大徹大悟,學教不能大開圓解,我們修淨土念佛的人,不能達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可見得戒的重要。
現在提到戒,大家概念上比較不清楚,我們這次講這部經的因緣。在此地我們學習《沙彌律儀要略增注》,前面我也把近代律宗的祖師弘一大師一篇《演講錄》裡面,談到有關戒律方面的常識,提供出來跟大家報告。今天我們在網路上,還是把這篇介紹戒律的大意節錄出來,跟諸位同學來分享。
首先我們對於佛門的戒有一個清楚的概念,進一步再來學習,再來落實。我們還沒有介紹這個之前,我也摘錄了《印光祖師文抄》一篇開示,這篇開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示,先跟大家提出報告。
[言持戒,且先守佛兩句略戒,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兩句包羅一切戒法,了無有遺,此系如來戒經中語,文昌帝君引而用之《陰骘文》。此兩句泛泛然視之,似無奇特,若在舉心動念處檢點,能全守無犯,其人已深入聖賢之域矣。凡起心動念,不許萌一念之不善,則諸戒均可圓持。律,不獨指粗跡而已,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而因果又為律中鋼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念佛之人,舉心動念,常與佛合,則律、教、禅、淨一道齊行矣。]
以上是摘錄《印祖箐華錄》一篇開示,這是講到持戒,印祖給我們講,[言持戒,且先守佛兩句略戒],[言持戒]就是講到持戒樁事情,我們先守住佛給我們講的兩句[略戒],[略戒]就是簡略的戒。這兩句雖然是簡略,卻是所有一切總綱領,總原則。這兩句略戒我們也是常聽,[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凡是惡事不管大惡小惡,都不要去做。[眾善],凡是善事,再小的善事也要去做。印祖給我們開示這兩句[包羅一切戒法,了無有遺],所以我們講到持戒,就是斷惡修善,這兩句包含一切戒法,沒有遺漏的。所以這兩句略戒來看,也是廣大無邊,凡是一切惡都不能做,凡是一切善都要去做,這樣就符合戒律的精神,我們首先有這個概念。印祖給我們講,[此系如來戒經中語],這是釋迦如來在戒經當中講的話,文昌帝君引用在《陰骘文》裡面。《文昌帝君陰骘文》,我想我們同學大家都看過,在《安士全書》前面,就是《文昌帝君陰骘文》注解,請朝周安士居士引用三教典籍來注解這篇文章,注得非常好,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特別推崇,特別贊歎。印祖一生三部書印的最多,第一部是《了凡四訓》,第二部是道家《太上感應篇》,第三部是《安士全書》。民國初年,在蘇州靈巖山,印祖辦了個弘化社,這是我們現在講的佛經流通處,印經布施結緣,這三本書印得最多,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到印祖的一番苦心,他為什麼印這三部書印的最多?這三本書主要是講因果報應,就是我們淨老教授常常提到的因果教育。《弟子規》是倫理道德教育,《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是講到因果教育,剛才我們念到這篇文,因果是戒律的鋼骨,好像我們蓋房子的骨架一樣,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印光祖師是把這三本書代替了戒律,因為現代佛門,這個戒,沒有通達的戒律的律師來給我們指導,給我們講解,甚至進一步在生活中教我們怎麼去落實,實在講在現前時代,學佛的人也不曉得從哪下手,受了戒不知道怎麼持戒,只是受一個名義,具體應該怎麼去落實是非常模糊的,因此也產生很多困擾。不但得不到戒律的受用,反而增加了很多困擾。這是我們現前所看到的,原因就是現在講戒的人很少,真正懂得戒律的更少,沒有真正對戒律學通達明了的人來給我們說明,教導,當然我們受了戒,也不知怎麼學習,有很多困難。因此印祖就以這三本書來代替戒律,是有他的道理。我們學佛了,皈依了,當然對於戒律也不能不再進一步認識跟了解。印祖給我們講文昌帝君引用這兩句略戒來解釋《陰骘文》。
[此兩句泛泛然視之,似無奇特],這句話也是講到我們一般人的心態,這兩句話可以說是老生常談,過去白居易見鳥窠禅師,請問他有什麼高深的佛法,禅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這個三歲小孩都懂,常常聽到人家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老生常談,聽得都耳熟了,這有什麼奧妙呢]。禅師再進一步給他講,他說:[三歲小孩會說,八十老翁也做不到]。就是三歲小孩子都會講,但是活到八十歲的老人家也未必能做得到。畢竟是一個明性見性的禅師,所以他講的話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看到這兩句沒什麼,大家都懂嘛,就是此地印祖給我們講的[泛泛然視之,似無奇特],也沒有什麼很奇特的地方,很特別的地方,我們看不出什麼奇特,是因為我們[泛泛然],泛泛然就是沒有用心,沒有深入這兩句話的深意。
所以印祖接著給我們講,[若在舉心動念處檢點,能全守無犯,其人已深入於聖賢之域矣]。這三句話就是重點,這兩句略戒如果我們用在我們的舉心動念當中去檢點,能夠全部遵守,沒有違犯,這個人已經[深入於聖賢之域],已經到了聖賢的領域,不是一般的凡人。就是我們修行的下手處在舉心動念,我們要時時刻刻,在在處處的去檢點,也就是去省察,我現在這個心,起著念頭是什麼樣的念頭,是善還是惡。儒家,道家,佛家,儒道也都有講到舉心動念,所以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基本還是在舉心動念當中去檢點。如果能夠在舉心動念檢點,能夠不違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略戒,這個人已經深入聖賢之域,我們就要在這個地方去學習,所以,諸位同學能夠記功過格,這是非常難得;但是記功過格,我們必定在舉心動念當中去檢點,這樣才會有效果。一念私心起來你要發覺,我這個念頭是私心,私欲,錯了要把它轉過來,給它改正過來,這就是真正修行,所以儒家講格物,格是格斗,物是物欲,跟誰格頭呢?跟自己的私心、欲望、貪欲格斗。在佛門講,就是貪嗔癡這些煩惱,給他格除,讓我們心地恢復到清淨,這跟戒律的精神就相應。
所以印祖接著給我們講,[凡起心動念,不許萌一念之不善],就是不允許有一念不善的心,要去害人損人的心都不可以,這樣[諸戒均可圓持],這是講到戒的根本,這叫從根本修,從心下手。我們一般講到身口意三業,這是從意,就是心這個地方下手,心是一個主宰,心修正了,身口跟著就正了。在《了凡四訓》也講到改過,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心是最根本的。能夠從心上改,外面身口枝枝葉葉也跟著改正,如果心還一下子改不過來,要從身口先去改,先去防范。因此我們不能小看你們中國傳統文化儒道這兩家,他們修學都講到心地,因此他學習直接可以入大乘佛法,是絕對沒有問題,所以儒道講到這方面,比佛法小乘還要更深入一層,從心地。我們看小乘的戒律,都是戒身口七支,所以唐朝以後小乘佛法在中國佛教就不盛行了,大家都直接學習大乘佛法,原因是中國過去讀書人,甚至沒有讀書的人,大家也學習聖賢之教,因此學習大乘佛法很容易成,就道理在此地。
[律,不獨指粗跡而已,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粗跡]是指比較粗顯的的跡象,就是在表面的。我們在家有在家居士的律儀,出家同學有《沙彌律儀》,前面十條是戒,後面二十四條是威儀,這些都屬於律的范圍。律的主要精神是主敬存誠,如果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主敬存誠都是講我們的心地,這句話我們也常常看,但是在這個方面還是不得力,因為沒有做到主敬存誠。為什麼沒做到?因為我們對主敬存誠,實在講我們現代人沒有讀聖賢書,什麼叫主敬存誠?這個字會念,大概的意思也知道,但是深入的就體會不到;當然在舉心動念要來修學,就有困難。印祖也給我們講,佛法在恭敬中求。有人請教他老人家,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可以很快速成就?印祖就講了[誠敬]兩個字,即是入道最直接最快速一個方法, 所以他講了四個妙,妙妙妙妙,講了四個妙。如果你能夠主敬存誠,一部經念下來,不管哪部經典,真的你就開悟了,而且還可以像六祖一樣證悟。但是我們現在粗心大意,感 受不到,這個地方我們要學習。
清朝曾國藩先生講,他說他就是這個敬字還學不來,他學的不夠。曾國藩也是清朝末年時候的賢臣,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如果沒有他,當時太平天國,清朝就提早亡國。所以曾國藩在當時對國家奉獻非常之大,他真有學問。所以我們淨老也常常在講席中提到,他在書齋,讀書的地方寫了三個字[求缺齋],我們一般人求圓滿,他求欠缺,事事不要都太好,欠缺一點好,所以他書齋的名稱叫[求缺齋]。他當時做官做到兩廣總督,四個省總督,不止兩廣,等於小皇帝一樣;但是畢竟他是有學問的人,功高震主你就危險了,他懂得進退,所以就回到家鄉去。以前我也很喜歡去買《曾國藩家書》,他寫信回家教訓這些子弟,有傭人不可以用傭人,不能養成壞習慣,掃地做這些粗活,豪門子弟做要去干。他官做這麼大,下面傭人很多,他規定就是他們這些子弟,不可以讓傭人去做這些事情,子弟要去學打掃、掃地,有機會我再買這書給你們看。他那個家書,就是寫信給他們家人,他說他這生,恭敬還學得不好,誠敬學的不好。知道自己學的不好,他就會再進步、再提升。如果覺得[我都很好,學的都很好],那就不會進步了。
主敬存誠,為什麼是我們修學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呢?我們一般講,做一件事情,你能夠給它做得好,關鍵都在一個敬,所謂敬業精神。敬就是你對事情你負責,表示你對事情很恭敬,你就做得好;事情做不好,就是你對它不恭敬。比如說我們鞋子亂擺,那是一樁事情,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為什麼亂擺?你對那雙鞋子不恭敬,亂丟;對它恭敬,你就會給它擺得整整齊齊,擺到一定的地方,不會東丟一個,西丟一個。所以我們學主敬存誠,從生活當中小細節去學,就是學習主敬存誠,我們這四個字學會,就很快成佛。我們現在見到佛像,[那是泥塑木雕的],恭敬心就生不起來。所以我們也可以舉一個例子,大家現在對我們淨老教授非常恭敬,如果他老人家到現場,我們坐著聽經,大家連呼吸都會很恭敬,可能大家有這個經驗。這個誰教的?沒有人教,是你自己恭敬心表現出來的。因為你對他恭敬,所以自自然然行為就是這樣,看到相片,[那是相片]就不一樣。當然相片跟本人是有不一樣,但是如果你看到相片跟看到本人是一樣,那你看相片跟接觸本人就沒兩樣,都是那麼恭敬。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佛相就跟看到真佛一樣,佛相就變成真佛,由我們的心在轉變。所以我們心一轉過來,就像《華嚴經》講的,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善財為什麼成佛,就是這個道理,印祖講的誠敬。看一切人都是佛,當然他一生就作佛成佛。作佛跟不作佛都關鍵在我們自己的心態,我們心轉過來就是佛,轉不過來就是凡夫,跟外面境界不相關,關鍵在自己。
所以在《戒律異相》也有一個公案,以前有一個人他傻傻的,沒有智慧,拿很多供養去供養給一個出家人,那個出家人又是破戒,又不守清規,又騙人的,看到這個傻瓜來了,剛好跟他開開玩笑,拿了很多供養,他說要來修行,要來求正果,供養他很多財物。然後出家人說[好,來,房子裡面四個角落,你先蹲在東邊角落],拿個香板給他打一下[你證得須陀洹了];再到那個角落,再蹲著,再打一下[證二果斯陀含];再到那個角落,再蹲著,再打一下[三果阿那含];在這個角落再打一下[好了,你證阿羅漢果],這四個角落打完之後,那個人真的證阿羅漢果,起來趕快給他頂禮膜拜,當場就示現神通,那個出家人嚇得說,[跟他開玩笑的,怎麼他真的證阿羅漢果]。從這個公案你就知道他為什麼證果,他的心真誠,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執著那個出家人什麼好的不好的,他沒有,他都恭敬,給他看作是最好的善知識,所以從這個原理來講,善財為什麼一生成佛,就是這個道理。你心轉過來,成佛很快,轉不過來就慢慢來,三大阿僧祗劫,無量劫,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講:[悟則剎那間,迷則經累劫]。所以印祖跟我們講[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而因果又為律中鋼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這段話也非常重要。我們特別對因果要慎重,因果又是律當中的一個骨架,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因果,不相信因果,以及瞞因昧果,這都是違律,違背律這個精神原則。
下面這段話也是我們念佛人非常重要的,[念佛之人,舉心動念,常與佛合,則律、教、禅、淨一道齊行矣。]我們念佛的人舉心動念,念頭常常跟佛相合,[合]就是相應,[則律、教、禅、淨一道齊行矣]。[一道]就是說,同時你都在修行。你只要舉心動念跟佛相合,戒律,教下,禅,淨同時都在並進,都在其中。我們這習戒律,這個開示非常重要,我們要特別來學習。
今天是第一天,跟同學報告這一段,後面我們下一次,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就是弘一大師的這篇演講,對於戒律的介紹。
今天時間到了,就跟諸位學到此,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