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十六頁:
疏【又殊恩復含二義,一者念佛是恩中之殊,二者持名念佛,又殊恩中之殊也。】
這幾句《演義》裡面有解釋。
演【念佛恩中之殊者。】
殊恩的意思前面說過。
演【念佛之比其余法門,故為殊恩。】
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教學之中,前面大師為我們一樁一樁的做過比較,即使是一乘圓教,像《華嚴》、《法華》雖然是究竟圓滿的大法,可是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不契機,換句話說,不能夠得到捷徑而一生證入。我們再看,大經的結歸歸到西方淨土,如果要是有一個方法真正成就了淨土,就是能夠得生淨土,換句話說,圓滿的一乘法豈不就是垂手可得,就得到了。佛說那麼多經典,可以說他的用意都是為彌陀這個法門鋪路,教我們一一比較,才真正發覺到、真正認識到這個法門的奇特不可思議。所以佛為我們說《華嚴》、《法華》,那是恩德;給我們說彌陀法門,那是特殊的恩德。這是講念佛跟其他法門來比較。
演【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
念佛這個法門又有很多種,這地方把它歸納為四種:觀像、觀想、實相、持名。觀像就是佛像,所以佛像一定要塑得莊嚴,要如同《造像量度經》裡面所講的規矩來塑,要把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刻畫出來,不能夠隨著自己心裡面想像來造佛像,那就錯了,它有一定的法則。至於佛像,也有同學來問:我們請了一尊佛像回家供養,聽說這佛像要開光,不開光就不靈?我去年在舊金山講經,有個居士請我去給千手觀音開光。那個千手觀音塑得太莊嚴,有七尺高,我還照了幾張照片回來,做個紀念,那一尊千手觀音是我給他開的光。這在佛門裡面也是一種必要的修學法。
開光,不是替佛像開光。如果替佛像開光,你拜佛,何不如拜我!我替佛像開光,我叫佛像靈,他就靈;我不給他開光,他就不靈!那我比佛像靈多了,你天天把我請回家去供養好了,何必要請個泥塑木雕的佛像?那就大錯特錯!所以,新造的佛像舉行一個啟用的典禮,像房子蓋好了落成典禮,來慶祝一番。佛像的意義更特別,要說明這尊佛像的用意,為什麼要供奉他?供奉他的意義在哪裡?所以藉佛像開自己智慧光明,這叫開光。藉著佛像開我們自己的性中般若之光,不是我們替佛像開光,這個事情不可以顛倒了。我們一見到阿彌陀佛,我們想到阿彌陀佛代表無量覺,一見到這個佛,我們就覺而不迷了,覺就是光!供養這尊佛像,佛像是時時刻刻一天到晚開發我們自己心地光明,是這麼個意思。所以新供的佛像第一天請回來,請法師為我們說法,說這佛像的意義,供養的功德,怎麼樣如法供養,我們才能得到供養的真實利益,這叫開光。現在人都搞錯,認為開光他就靈了,靈在哪裡?他靈,你不靈。他靈,你自己迷惑顛倒,搞錯了。
「觀像念佛」,這要很有福氣的人,為什麼?他不需要工作,不愁吃穿,家裡塑的佛像,一天到晚看佛像,這叫觀像。要藉外面的佛像把自己的性德顯露出來,這才叫觀像念佛。常常想到佛的修因證果,我們要見賢思齊,這是觀像念佛。所以,觀像念佛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你要為衣食奔波,哪有時間一天到晚去觀佛像?
「觀想念佛」,《十六觀經》(亦名觀無量壽經)十六種觀,那個觀都是非常的細密,也不是容易的。十六種境界,一重比一重要深。譬如第一觀,觀落日懸鼓,這就是想西方。黃昏的時候,看到紅紅的太陽下山,觀成是什麼樣子?無論在什麼時候,你睜開眼睛或者閉著眼睛,這個紅太陽就在你面前,這叫觀成。那個不是想像,不是我想那個太陽在你面前,不是的,確確實實睜著眼睛、閉著眼睛,太陽就在眼前,第一觀成。第一觀觀成再觀第二觀「大海結冰」。如果這個觀成,無論在什麼地方,你看到地面上統統是琉璃地,翡翠的。這是什麼?用你的觀力把外面的境界變了,境隨心轉,硬是把整個世界變成極樂世界,這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十六觀的注疏,對於淨土的理論發揮得非常精深透徹,那就是《十六觀經妙宗鈔》。我們雖然不能依這個方法來修行,那實在是太難了,那些理論一定要懂得,對於你持名念佛是大有幫助。
「實相念佛」,我們現在做不到,為什麼?要到理一心不亂以後才是實相念佛。我們能夠做到的,這四類當中,持名、觀想、觀像,觀像不見得有這個時間,觀想那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觀的,可是不見得能成就。
演【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
觀像不能間斷,你二六時中就在佛像面前面對著佛像,你這功夫才不間斷。幾個人有這麼大的福報?
演【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
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心裡雜念太多、妄想太多,《十六觀經》裡面講境界之微細,確實不容易觀成。
演【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
得理一心不亂以後,這個念佛就是實相念佛,事一心都做不到!
演【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這幾句就是贊歎這四種念佛裡面「持名念佛」的功德;念佛法門裡面,這個法門簡單容易而且成就殊勝,不可思議。前面幾種念佛,攝受一切眾生不相同。譬如實相,那只有上智利根的人才行,中下根性人沒分;觀想也得中根以上,下根的人做不到;持名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一切眾生可以說沒有一個不能修,只要肯修,沒有一個不成就。古人所謂萬修萬人去,就是指持名這個法門。『普攝諸根』,普遍攝受一切眾生。
底下兩句是比喻,比喻他的成就,像白鶴、大鵬鳥,這都是鳥類裡面飛得高的。下一句比喻龍馬,走得快飛得高,都是形容念佛法門它有最殊勝、最不可思議的成就。這是幾種念佛法門裡面,持名成就最為殊勝,實在講比觀想殊勝多了。觀想成就很難,相當不容易觀成,觀成之後,諸位要曉得,如果你要把境界向上提升到實報莊嚴土,還要把你觀成那個相拿掉。為什麼?那個相是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觀像是著相,觀想、觀像都是著相,還要把這執著去掉。好不容易觀成,觀成難,去掉也難,因為他印象太深,要把這印象去掉也難。名字去掉容易,因為名字是假名,換個名也可以!所以到最後把這名字打掉,比把觀想觀像去掉要容易多了。所以這四種方法,唯有持名最接近實相,到最後一定要求實相,那才是理一心不亂。由此可知,從持名這個方法到實相念佛是一條捷徑,所以才有這兩句的比喻。
第一段贊經,它分為兩個大段,首先是總贊,後面是別贊。別贊裡面有四小段,第一段是先為我們說明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說這個經,這個意思到此地介紹完了。下面是第二個小段,科題是:
◎【二、統論淨土功德】
序【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這一段只有四句,四句裡面含的意思非常的廣大。
演【指四十八願門者。】
這一句說的是什麼?這講到阿彌陀佛的因地。這事情是在《無量壽經》裡面,阿彌陀佛在因地裡面修行的故事。
演【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發四十八願。】
這是講阿彌陀佛最初出家,他是跟世自在王佛發心學佛的,他是以國王的身分,捨棄王位發心出家的。由此可知,出家比做國王還要殊勝,他是真正明了出家的功德、出家的利益,這是一個真發心。當時他出家的時候就發了四十八願,這四十八願的願文都在《無量壽經》裡面。
演【佛乃一一拈出,指示眾生,故曰指四十八者。】
『佛』是指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一條一條的拈出,指示我們。不但釋迦佛如此,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無不如是。我們怎麼曉得?我們在《彌陀經》裡面看到的,十方諸佛異口同音,沒有不贊歎阿彌陀佛的,他贊歎阿彌陀佛,一定也勸他那個世界眾生求生淨土,這是必然的道理。
演【如國中無三惡道願,乃至最後即得諸忍究竟願。】
這是略舉,第一願,他要是成佛,他這個國土裡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三惡道?凡是生到他這個國土裡面去的,決定不造作三惡道的業緣。學佛,特別是出家人,在歷代經典、傳記、古人筆記裡面所記載,出家人墮落的太多了,墮地獄、墮惡道,因為墮緣多,非常容易墮落。《釋門法戒錄》裡面就記載著很多很多,那不過是一些顯著的例子,這本書是印光法師在家徒弟郭居士編的,他在經論、傳記裡面摘錄下來,條條都是真實的。我們看到之後,善的我們要效法,惡的我們要認真反省檢點,改過自新。不讀這本書,說實在話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過錯,總以為樣樣做得都對。不照鏡子不曉得自己臉上骯髒,《釋門法戒錄》就是一面鏡子,天天要讀,拿這個檢點我們自己的心行,曉得我們自己會不會墮落。
成功的人,二六時中心心在道。這個法門雖然是易行道,二六時中佛號不能間斷,二六時中不能起一個妄念,這才叫功夫成片,才能夠取得往生的條件,有這麼好的條件,當然不墮三惡道。換句話說,我們自己總得記住,如果我們自己惡道這個因緣沒斷,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就是你這惡道的力量太強,與西方極樂世界不相應,你這個果報在餓鬼道,極樂世界沒有餓鬼道,你沒法子去。你就要明了,至少你要具備人天兩道的資格,才能到西方。西方極樂世界有人道,我具足人道的條件,你有資格去往生。三惡道是什麼?貪瞋癡慢。我們心裡面有沒有這些東西?如果還有貪瞋癡慢,那就是障礙。出家人造罪業就更多、更嚴重,不能夠如理如法的修學就是罪業,就是障礙。古德說得好:「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們要警惕!
像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發這樣的大願,實在是非常的希有,雖然佛佛道同,但是佛佛在因地裡面所發的願並不完全相同。眾生無邊誓願度,那是個通願,怎麼度法是別願,阿彌陀佛這四十八願就是度眾生特別的願,這個別願他跟其他的諸佛不一樣。
演【開一十六觀法者,因韋提啟請,乃為宣說,今日始創,故曰開。一十六者,始自落日懸鼓觀,終至三輩往生觀。觀曰法者,各有法則修不一故。】
這是簡略介紹《十六觀經》。《十六觀經》的因緣也非常的特別,韋提希她請求,求佛,佛為她示現西方淨土種種莊嚴,她見到了,求釋迦牟尼佛教給她如何能夠往生佛國,佛為她傳授這個法門。因為她自己本身身分是一個皇後,生在富貴之家,聰明根利,佛教她這種方法,所以這個方法在她不難!這裡面一共是十六種境界,『始自落日懸鼓』,這是第一觀,就是觀黃昏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像個鼓懸在空中一樣。從這個地方觀起,一個境界比一個境界細密,到第十六是觀上中下三輩往生,那個境界就非常非常的莊嚴,相當不易觀。這裡面每一觀都有方法,方法非常的精細,絕不是初心人能夠修的。所以修法不一。
演【願願歸乎普度者,如四教四弘各有四種。】
四弘誓願,藏、通、別、圓四教都有,雖然四弘誓願名目相同,境界不一樣。
演【今則純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也。】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統統是度眾生的特別法門,他說得那麼詳細。
演【普謂豎窮橫遍。】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演【歸者,謂雖有四十八種不同。】
四十八願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開成四十八種不同的方法來度眾生。
演【而要其所歸,則無非普度也。】
願願都是幫助眾生、成就眾生,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成就無上菩提。「願願」就是指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每一條願都是為了普度眾生,在這裡我們能夠體會到阿彌陀佛大慈大悲!
演【宗乎妙心者,宗猶主也,謂雖有一十六種不同,而究其所主,則無非妙心也。】
十六觀法,觀觀宗乎妙心。心而稱之為妙,妙在哪裡?底下說:
演【妙心者,謂十六觀中,若依若正,皆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也。】
這是《十六觀經》的宗旨,與《華嚴經》裡面的「法界觀」非常的接近。我們前面說細心,實際上那是定境,清淨心才能夠成就妙觀,現前依正莊嚴無非一真法界。『法界心』是真心,如果有分別執著,這就不行!『法界境』是實境。由此可知,以十六觀幫助你、成就你,生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跟《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是同一個境界。這一句說明了阿彌陀佛度眾生的目標是教你成佛,是教你入一真法界;前一句是說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度眾生。這四句實實在在把淨土的功德全都包括了,一個是願,一個是行,願行都到了極處。
疏【上贊淨土法門之勝。今於淨土,先出余經,然後較量此經更為殊勝。】
意義很深,方法很巧妙。因為四十八願是講的《無量壽經》,一十六觀是講《觀無量壽佛經》,然後再顯示《彌陀經》持名念佛,你看很妙!這是淨土三經。就三經來較量,「然後較量此經更為殊勝」,此經就是《彌陀經》,更勝,比前面兩種還要殊勝。
疏【願門,觀法,具在二經。】
二經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淨土三經,所以這段話說其余的兩部經。
疏【言從初願以至願終,無非盡攝眾生同生淨土。】
這是《無量壽經》的宗旨。
疏【自初觀以至觀末,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繇此一心,出生大願而成正覺。】
這是《十六觀經》的宗旨。
疏【即以本願還度眾生,而歸一心淨土法門。二經大較,意蓋如此。】
「大」是大致,大致上比較,意思是如此,這是說三經的其余兩種。「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這個道理能夠幫助我們持名念佛。
演【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者,觀法有二,有事有理。事觀者,且如日觀,行人面西正坐。】
行人是修行人,太陽下山的時候往西面看。
演【觀日欲落,狀如懸鼓,閉目開目,日相現前,名為事觀。】
這是把這個事真的觀成了。剛才跟諸位說了,事觀成了沒什麼希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曉得這個道理。今天有個學生問我:「我在不久之前碰到一個西藏的喇嘛,他有神通,一見面就知道我好多事情。這是回什麼事情?」我就告訴他:小通有,小事知道一點,大通就沒有!可是世間人好奇骛怪,以為有一點小神通就不得了,這個是超人!《楞嚴經》裡面講,末法時期這種現象很多,妖魔鬼怪附在人身上,他有神通,這妖魔鬼怪離開之後,你的能力統統失掉。所以你有這種能力不是你自己本能,是一種精靈鬼神附在你身上。他在這世間到處招搖撞騙,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至於怎麼造罪業,你自己不曉得,你自己迷惑顛倒,造許多罪業還以為做了好多功德,做了好多好事,冤枉!等到那一天見了閻羅王再一審問,閻羅王一樁一樁指出,你才曉得自己犯了錯,那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佛教給我們正法,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沒教我們相信這些神通的人。佛以正法教化眾生,絕不以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來迷惑眾生,佛有這個能力,絕對不用。菩薩、阿羅漢都有這種能力,佛還是以正法教化眾生,這些決定不能提倡。所以示現一點神通,就認為這個人了不起,而把正法撇在一邊,理都不理會,這就是所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是要遭劫難的預兆。中國古人《左傳》上說,「國家將興,聽於民」,聽老百姓的意見來辦政治,這個國家要興盛;「國家將亡,聽於神」,一天到晚都問神,這個國家將要滅亡。《左傳》上這兩句話,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兌現了。哪一個國家興旺的時候都是人謀的,集合大眾的意思,我們應該這麼做法。清朝慈禧太後無論大小事情都駕乩扶鸾,聽命於神,她亡國了。我們要想自己有前途,要決定於自己的理性,發憤努力才會有前途;你一天到晚依靠神,你的前途一片黑暗,你仰賴那個神,哪一天神走了,你也一切都完了。你的家要興旺,一家人和睦,一家人合作,共同努力創業,你這個家前途光明;你一家人都聽命鬼神,這個家非滅亡不可,怎麼不會衰?神聽不得!
佛教給我們信自己,沒有教我們聽命於他,佛教給我們自覺。所以有同學塑佛像,我特別提出佛像開光的意義,別弄錯了。佛是教人自覺、教人自信,佛偉大不同於一般神教之處就在這個地方。那個宗教,你要聽命於我,決定不能違背我;佛不是,佛是教你聽命於自己,你要自覺。佛沒辦法度你,佛不度眾生,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佛只是給你做個增上緣,而是你自己自度。六祖說得好,佛法是自悟、自修、自證、自度。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講信心,第一個是信自,最重要的一個條件:要相信自己。然後第二個才信他,信他,他是過來人,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他能開悟,我也能開悟,要相信這個。相信過來人所走的路子,值得我們做參考,值得我們效法,這是信他。所以佛弟子不依賴任何人,依靠自己,佛沒有教我們依靠他。所以佛法是做一個獨立自主無依道人,這是佛法在所有宗教裡不一樣地方。佛教我們要相信自己,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夠有成就。所以事觀確實能成就,這就唯識裡面講的「境隨心轉」,這是十六觀事觀的時候,它是從這個理論上建立的。
演【理觀者又二。】
理觀非常重要,我們念佛法門所要取的,在《十六觀經》裡面是取它的理觀,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的成就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它能夠幫助。可是諸位要記住,取它的理論,不用它的方法,把理論用在我們持名念佛上,要曉得這個意思。
演【次第三觀者。】
理觀,先講次第三觀。這裡舉一個例子,什麼叫次第三觀?
演【先觀此日,由想所成,全體性空,無有自性為空觀。】
你觀成之後,睜開眼睛太陽在你面前,閉著眼睛太陽還在你面前,真在你面前。確實有這個現象,這現象從哪來的?是你自己想成的,並不是真有個太陽。真有這個形相,這個形相是你想成的,想念得太深了,結成這個相。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才真正體會到阿賴耶識的三細相。相分從哪來的?相分從見分變現出來的,見分就是觀想,這個想真能夠變成相分,所以相是假的,相是見分變現出來的。從這上面真正能夠悟入《唯識》裡面講的三細相,曉得性相同源,性相不二,你對這個更清楚、更明白了。也真正覺悟到《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它沒有自性,沒有自體,這就是空觀。理上講,這是空觀;事上講,確實事相是存在的。
演【復有觀想因緣,成此日相,則不壞假相為假觀。】
這個假相在不在?在。假相是怎麼成就?是依照佛所講的方法,依照這個方法來觀想的時候變現出來的。確實有這個假相存在,但是這個假相當體即空。
演【以此二觀為方便,次觀假處全空,空處全假,非空非假為中觀。是乃先空次假後中,為次第三觀也。】
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如果諸位會用的話,我們在現前,無論你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身所接觸乃至心裡所想像,都可以用這種公式、用這個例子,你把眼前事實的真相就看破了。這是用次第三觀的方法把這萬象看破,看破之後,相有沒有?有!會不會再有執著?沒執著了,你的心在一切萬象裡頭得清淨了,豈不是幫助你一心不亂?這個方法中等以上的人都可以用,一心三觀就比較難,次第三觀的確我們統統都能用得上。
演【一心三觀者,所觀之境,即真即俗即中。】
俗就是假。
演【能觀之觀,即空即假即中。】
是一而三,三而一,是同時的,不是次第的。
演【以一心三觀,觀三谛一境,而境外無觀,觀外無境,境觀雙忘,唯一妙心。】
這就見性,這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
演【此即以具日之心,觀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為一心圓妙之觀法也。】
這不是我們現前能學得到的,我們現前要學,可以從次第三觀上學。次第三觀成就了,能夠把身心世界一起放下,清淨心現前之後,到那時候自然顯現出一心三觀。次第三觀可以學,一心三觀學不得。這是十六觀裡面的精華,十六種境界都得用這個方法,用次第三觀可以得功夫成片,可以得事一心不亂;用一心三觀可以得理一心不亂。可是給諸位說,總不如持名念佛。這個東西不會觀,天天在打妄想,你把妄想當作觀,那就錯了。那不是作觀,那是在作怪,那個麻煩大了!不但你修不成,處處變成障礙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諸位如果修學三止三觀,必須研究天台的教義,這個東西出在《摩诃止觀》裡面,《摩诃止觀》線裝本二十冊,這是天台家修三止三觀的方法,有理論有方法,相當之繁瑣。下面講到本經,三經前面兩種略說,本經則細講:
◎【三、特示持名為要】
本經主張的是持名,在淨土修行的方法裡面,這才是真正的精要、心要。如果我們說《般若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心要,這是大家公認的,《八識規矩頌》是唯識經論的心要,這也是歷代祖師大德公認的,沒話說!《八識規矩頌》是玄奘大師作的,實在是了不起。《彌陀經》是整個《大藏經》的心要,蕅益大師說的,也為後來淨土宗這些大德們所承認,這才重要!這裡面有兩段:
【初較論要約,二究明利益。】
我們看第一段:
序【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這幾句是比較淨土三經,哪一部經扼要、簡易、容易修學?我們看《演義》注解,先說「願門廣大,貴在知先」。
演【廣以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如來性中本有妙用,潛興密應,無有窮盡。】
『如來性中』,從理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具足,如果不具足,哪有十界依正莊嚴?十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性心中本來具足的,就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就是這個意思;「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也是這個意思。諸位要曉得,天下奇奇怪怪的事情多,有沒有?有!哪裡來的?我們自性裡面所生的,有什麼好奇怪的!現在我們面前第一樁事情,我們要見性,這才是要緊的事情。而我們目前是迷失了自性、自性的德用,當我們不熟悉的,我們就驚奇,其實沒有一樁不是自性的德用。
演【廣博者,此無盡願,一一同於覺性,無有分限。】
『博』是無盡,無有窮盡。『分限』是沒有分別,沒有界限。一有分別,一有界限,就迷了,「分」是分別,就是第六意識;「限」是界限,就是第七識的執著。不執著,哪有界限?沒有界限。只要離開分別執著,就與覺性相應,就叫覺。一有分別執著就迷了,與覺性就不相應。覺性沒有界限,沒有分限,你有分別有界限就是迷了自己的覺性。
演【大以豎窮橫遍為義。】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演【豎窮者,此願盡未來際無有休息。橫遍者,此願充滿十方無有邊際。】
這幾句話都是形容阿彌陀佛他所發的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如此。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他的本覺性,也就是他的真心全體現前。我們今天發的這個心是有分別有界限的,所以它不是整個覺性,這就是我們不如諸佛菩薩的地方,我們差得太遠!所以,我們怎樣勤苦的修學都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的成就,道理就在此地,不能與覺性相應!覺性就是真心,常住真心,就是真如本性,不相應。記住,不相應就在這句話上,他是無有分限,我們是建立分限。本來無有分限,在這裡頭卻偏偏要去建立種種分別、種種執著,這一來就是迷失了覺性。
迷失了覺性,你這個心量就小,小到只有你自己一個人,另外一個人都容納不下,你說可憐不可憐!原來你這個覺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你的心量太小太小了,連外頭一個人、一個物都容納不下,這怎麼能成佛?這麼小的心量,來生能不能得人身?不能得人身。人怎麼講法?人者仁也,仁能夠容人,能夠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道。人道的基本條件是仁義禮智信,我們頭一條就做不到,頭一條心量太小了,不能容人!仁是二人,不是一人,除了我自己還有別人,這樣才能夠取得人道。什麼都是自己,沒有別人,六道裡頭人道都得不到,原因是心量太小。所以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果報決定在三惡道。也可以說六道的生成,取決心量的大小。天人的心量比人道更大,人的心量比畜生道大,畜生道的心量比餓鬼大。
讀經一定要覺悟!所以看這一段,你就曉得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心,就不是平常人所能夠比的。六祖大師當年發心,我們看了《壇經》之後,確實沒有人有他這種氣概,他一發心,我來干什麼?我來作佛的。這樣的心量就少有。但是,六祖要比起阿彌陀佛因地裡法藏比丘四十八願,那又望塵莫及!六祖所求的是覺性的全體,沒有大用。阿彌陀佛是有全體又有大用。從體上講,六祖跟法藏比丘沒有兩樣,從作用上講,大大的不相同。四十八願,願願普度十方三世一切眾生,這還得了!而且四十八願,願願都那麼樣的具體,不是說的空話。下面解釋「貴在知先」:
演【先有始義,即行遠自迩之意。】
「迩」是近,行遠一定從足下開步走。
演【又先有急義,即先務之為急意。】
最急、最重要的。
演【貴在知先者,由彌陀悟入法性,從性起願,性無盡,故願亦無盡。故知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不悟廣大之心,不入廣大願海故。】
這幾句話的意思說得很明白,不難懂。所以,我們要修淨土法門,不能不開悟,不能不覺悟,不能不拓開心量。彌陀的心量太大太大了,我們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與阿彌陀佛同志、同心、同願、同樣的度量,這些都相應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諸位要記住,小心量就障礙你往生。雖然你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念了一輩子佛,為什麼去不了?心量太小了。阿彌陀佛能容得下你,你容納不下阿彌陀佛,那沒法子!彌陀能容你,你也得能容他才行。一定要大心量,大心量就把分別執著所有的界限統統破除,那就成功了。今天時間到了。
資料恭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三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