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不可謂不精進,卻看不到多少效果。煩惱一來,佛號就再也提不起。為何這顆心依然被煩惱所轉?為何這聲佛號不能對治妄想?為何往生極樂的願望仍模糊不清?我們為何學佛?為何修行?是為諸佛菩薩?還是裝點門面?
佛陀提供智慧觀念,要靠我們自己實踐。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也不是修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只是指導我們怎樣改善生命,但真正的實踐要靠自己,而實踐又離不開正見指導,這就需要從調整觀念開始。不同的觀念會形成不同的心態,產生不同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又會使相關心態得到長養,兩者是相互增上的。
如果我們不是以正確的發心念佛,即使念得再多,和修行還是了不相干,因為發心之初就已決定這一行為的屬性。所以,修行核心就是培養正念,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
念佛同樣如此:我們需要知道念佛的重要性,並懂得以正確發心和有效方法去念。具備這幾個條件,才能念得相應、念得有力。在保質的前提下,還要保量。修行的原理就在於擺脫錯誤、重復正確,這種重復需要千百次、千萬次地進行,使正念力量不斷鞏固。如果質量雖好,卻沒有數量的保證,正念也無法形成規模,無法成為對抗妄念的主力,那麼最終主導我們生命的依然還是妄念而不是正念。
佛法是佛陀為我們提供的智慧觀念,指導我們對未來作出正確抉擇。我們要痛苦還是快樂?要輪回還是解脫?如果沿著固有串習繼續,結果必然就是輪回。如果要將生命導向解脫,則要建立和解脫相應的心態。不論修任何一個法門,都離不開基本的認知,都需要認識到生命無常,認識到輪回是苦,認識到三寶的無量功德,從而生起信心。這些正念,直接關系到佛法在我們生命中究竟能產生多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