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楞伽說經
《楞伽經》上說:有一個時期,佛住在南海濱楞伽山上,山頂以種種寶花而為莊嚴。其時有諸菩薩從他方諸佛世界而來,各以無量三昧之力而作種種神通游戲。其中以大慧菩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對於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大慧菩薩都能善解其義,於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亦能究竟通達。時大慧菩薩以偈贊佛: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花,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靜。
說偈贊已,大慧菩薩向佛咨問一百八義及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之義。當時世尊一一為他分別解。
最後佛殷勤誡勖:“我之弟子諸修行者,應當修慈心,不食一切眾生肉及蔥、韭、蒜等葷菜及一切酒。食肉無慈心,永背正解脫!”
一百五十六、圓覺總持
《圓覺經》上說:有一天,如來住於常寂光淨土,而此平等清淨的覺境,原是聖凡同一的本有家鄉。此時如來現受用身,與眾菩薩共同安住於佛的平等法會中。其時文殊師利菩薩首先代表眾菩薩向佛請問:如來在因地時,最初如何發清淨心,如何隨順法性而修行的經過,希望佛為大眾開示。
於是世尊說出如來大圓覺的妙理,對於如何遠離如幻之無明,如何持戒離欲,如何澄寂諸念而次第修習禅定的種種重要修行方法,加以逐層說明,並且提供了克期取證的時限方便,最後淨諸煩惱,悟人清淨的圓覺性海。
所以這一部經統攝一切佛法,周備戒定慧三學,故稱為總持,是學佛者的修行指南。有人受持此經,護法金剛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永無災障,疾病消滅,財寶豐足。
一百五十七、楞嚴大定
《楞嚴經》上說:有一天,阿難出外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大幻術咒所迷惑,差點兒毀了戒體。幸而世尊及時頂放百道光明,光中現千葉寶蓮,寶蓮台上坐著佛的化身,宣說“大楞嚴神咒”,破滅了摩登伽女的惡咒,才保住了阿難的清淨戒體。
阿難歸來後,自愧定力不夠,因而殷勤啟請佛開示最究竟圓滿的修行方法。佛於是說出了這一部經,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同依此一妙法門,超出生死,入於妙莊嚴海。此經最初七處征心,八還辯見,如來飛光擊觸,寶手開合,無非顯真性不動,自心妙明,常光現前,性周法界;煩惱頓歇即菩提,不從人得。其中,二十五位菩薩各自報告修證圓通的心得,由文殊菩薩揀擇,以觀音菩薩的從聞入道功夫,最契合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機,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隨後,佛又說出五濁世界中十二類眾生流轉受生的原因;要除滅虛妄亂想,必須建立三種漸次,從乾慧地依次增進修行,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覺、妙覺,共五十五位。又說世間十因、十類、七趣、三界生業因緣,以及十種禅那、五陰區宇種種魔事,令生警覺;接著又說到修三摩地所應注意的事項。此經中還著重告誨斷殺盜YIN妄,以及道場持咒,修證功德等。最後佛對阿難說:“若人以無數七寶奉上諸佛,不如一念將此法門開示未學。若人具毀四重戒,犯十波羅夷,應入地獄,但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如能依教行道,直至菩提,無復魔業。”
一百五十八、般若真空
《法寶標目》上說:佛於鹫峰山、給孤獨園、他化天宮、竹林園四處,總共說了十六會《大般若經》。此經西域本有二十萬偈。先後傳來我國的“摩诃”、“光贊”、“道行”、“小品”、“大明度”、“勝天王”、“文殊”、“金剛”八部,都包含在《大般若經》中。
唐三藏法師玄奘,自西域取回全本,在玉華寺譯成六百卷。於般若空宗,此經說得最為周到詳盡。起初,玄奘法師想順從眾人的意思,如羅什所譯,把繁雜及重復的部分去掉。忽於夜間夢見極怖畏事,遂不
敢刪。因此還是決定依照梵本翻譯,即見殊勝境界。全經翻譯圓滿,慶成之日,般若放光,諸天雨花,空
中奏有微妙音樂,到處聞到異香芬烈。
玄奘法師對眾人說:“此經乃人天大寶,可作鎮國之典。經中曾提到此方當有樂大乘者。國王大臣及四部徒眾,若能發心書寫、受持、讀誦、流布此經,皆得生天,究竟解脫。當知三世諸佛皆依般若而成佛,所以般若可稱得上為諸佛之母。般若是六度之一,其它五度都沒有加之於‘大’名,唯此般若圓宗,乃是眾妙之淵府,群智之玄宗,萬法之本源,眾聖之圓極,所以獨稱尊大;另外五度只能為依助,與般若作輔翼。梵語‘般若’,華言勉強翻為‘智慧’,或者應該稱為‘深妙智慧’更為恰當。”
一百五十九、法華妙典
《妙法蓮華經》上說:佛在靈鹫山,與眾比丘、比丘尼;菩薩、釋提桓因、大梵天王、四大天王、天龍八部,以及韋提希子阿阇世王等百千眷屬在一起。其時世尊入於無量義處三昧。這時天雨寶花,大地六種震動。佛放眉間白毫相光,普照世界,從三昧而起,對捨利弗說: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就是要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說此一乘妙法,為諸聲聞授記。像這樣的妙法,諸佛如來是很難得說一次的,如優昙花難得一見。”經中先示化城之權,終於髻珠之秘。雖三車異駕;而一雨普滋,皆令自知決定作佛。
佛說此《法華經》時,多寶佛塔從地湧出,十方諸佛集會證明,六萬恆河沙等菩薩及其眷屬護持流布。
持經隨喜,能得六根清淨等無量功德。若有人能由此入於旋陀羅尼諸三昧者,當見靈山法會俨然未散,佛常住不滅,證悟者自知。此非思議境界。從前天台智者大師證旋陀羅尼三昧,即見此境界,其後九旬談妙,由是受持《法華經》者盛極一時。
一百六十、法傳迦葉
《指月錄》上說:世尊有一次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當時在座的弟子們都不解何意,默不作聲。唯有大迦葉尊者有所領悟,因而面上露出會心的微笑。世尊對眾弟子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微妙法門,要付囑於摩诃迦葉。”
於時,世尊領迦葉至多子塔前,分出座位命迦葉坐下,以僧伽黎衣圍著,對迦葉說:“我現在把正法眼藏密付於你,你當善加護持。”並命阿難作為迦葉的傳法繼承人,使此法門代代相承,不令斷絕。接著,世尊便把傳心法偈對迦葉說: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世尊說了這首偈後,又對迦葉說:“我現在將此金縷僧伽黎衣也一並傳於你,至當來彌勒佛出世時,轉授於彌勒佛,勿令朽杯。”
迦葉聽了世尊的殷勤付道,頭面頂禮,恭謹地對佛說道:“我一定敬順遵從佛的教誨。”
一百六十一、飯王得病
《淨飯王泥洹經》上說:其時淨飯王年老,忽患重病,全身骨節各部位都如被分解一般的痛苦,喘息不定,自知不久將死。對諸王弟說:“我命雖逝,不以為苦,但恨不見我子悉達,次子難陀,侄兒阿難陀以及孫子羅睺羅。設若能在我臨死之前得見我子孫侄輩,我便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這時白飯王對淨飯王說:“我聽說世尊在王捨城靈鹫山中,離此二千余裡,王兄現在身體這麼羸弱,即使派人去通知,這麼遙遠的路程,恐怕也來不及了。所以,唯願大王寬心,不必牽掛懸念諸子。”淨飯王說:“我子孫侄兒,雖然離此遙遠,但心意相通,我子成佛,以大慈悲,恆以神通,天眼徹視,天耳洞聽,救度眾生。應可度者,即以慈愍心而度脫之。譬如有人為賊所困,或遇怨敵,恐惶無計,自知脫困無望,唯一辦法就是希望依仗有勢力的人而求救護,得以解脫。又如病重的人,唯望能遇良醫以療其疾。我今盼望得見世尊的心情,也是這樣的急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