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大虛法師:如果一切都是如夢如幻,還需發菩提心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無須:請問師父,如果一切真的都是如夢如幻,都是假的,那我還發菩提心做啥?

  師父:注意,大乘佛法裡面強調的發菩提心,所謂“發大心、發大願”,它是建立在“空、無相、無願”,是建立在對眾生、對萬法”空性無我“這個實相的洞察,是建立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基礎之上的。菩薩因此而發願,發願的同時又了無發願者、了無四相、了無退轉。就是因為眾生是如夢如幻的,但是眾生不覺醒啊,因此才要發願去喚醒他們;但是你去喚醒眾生的時候,心裡面要同時非常清清楚楚、非常明了地洞察到眾生如夢如幻、了不可得的真相。

  大乘佛法它是雙向的思維,很多人就是在這個地方,被自己的這種單向思維的腦筋給弄擰了、糾結了。它強調無願的同時,又強調發大願;強調真空的同時,又強調妙有……這種思維上的、知見上的突破,需要你自己去慎思明辨,自己去依法繼續修學。

  當年我們都經歷過這個階段,就是要注意隨時破斥和否定自己的這種知見、發願,同時在破的當下又要立,破立不二!要建立,立的同時你也要破。要在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上去觀察,自己去把握,不要墮入兩邊。我們的思維很容易不是偏空,就是偏有。發願的時候往往帶著很強烈的無明,很強烈的自我狀態,帶著當真的狀態;但是一旦有修行者他念念觀空之後,念念契入空性無我的時候,他心相續的習氣裡面有可能又會冒出“偏空”的一些知見,這個時候就要注意覺察了,一定要把它破除掉!知道這個妄念、這個知見仍然是空性的,仍然是無我的,仍然是緣起的,不要當真,不要跟它產生錯誤的認同就OK了。

  如果實在是做不到很精微精細地在每一個念頭上用功,那麼最聰明的辦法就是一刀切。這個亂麻既然已經是千頭萬緒了,我們已經很難把它理順、理清楚,很難把它解開了,那就干脆“快刀斬亂麻”,一刀切斷——一句佛號就把這些統統斬斷!之所以之前一直提醒你們:除了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外,其它的念頭統統都是妄念!道理就在這裡!

  我們內心潛藏的——對生命也好,對人生也好,對萬事萬法也好——潛藏的這些所有問題,你如果想要一一去找到對應答案的話,那可能花個十萬大劫都不夠。要想把這團亂麻完全解開理順,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那是不可能的!最聰明的辦法就是一刀切斷,所有的問題讓它統統消失,不要再隨著我們的念頭去追尋那些所謂的答案。還在追尋答案的心啊,說實話仍然是處於自我、處於二元分別狀態的一顆無明的心!當你的心停止追逐,停止妄求的時候,所謂“狂心頓歇”,歇即怎樣?狂心頓歇的當下,即是菩提!這個菩提,所謂的覺悟、覺知、覺醒,離我們是這樣的近距離,從來沒有遠離過我們,只不過我們一直追逐著自己的妄念,追逐著自己永遠也追不完的這些問題,向外馳求,所以才錯過了!很多修行者有時候在這個方面,就是因為太聰明了,所以變得特別不聰明。是不是這個道理?這個話題其實講過的,講過的話題怎麼還會冒出來這些問題呢?嗯,自己好好反思反思,反省一下!阿彌陀佛!


 

上一篇:機緣已成熟,是該真心徹底的忏悔了
下一篇:賄賂閻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