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持戒為修學的根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這個末法時期,即使只是一天持守一條出家戒,其功德也大過用數量如恆河中的沙粒那般廣大的食物、飲水、華蓋、油燈和花鬘來供養一百萬個佛的功德。

  如果一個人缺乏戒律而無法自利,那麼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因此,不留戀輪回地持戒,乃是菩薩的修行。

  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礎。它提供了一個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質得以培養發展。如同所有的海洋和山峰被位於下方的大地所支撐,小乘、大乘、金剛乘的所有修行法門都由戒律這條脊柱來支撐。

  在小乘、大乘、金剛乘這三乘之中,戒律包括三個對應層次的誓戒: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大乘三昧耶戒。這三套戒律應該彼此協調一致。

  別解脫戒。此一戒律的目標是讓自己從輪回中解脫。

  當你的修行隨著次第從小乘、大乘進展到金剛乘的時候,先前道乘的誓戒沒有被丟棄,而是被轉化了,如同鐵煉成金一般。別解脫戒的戒律始於受阪依戒,進入佛法的道路。那個時候,一個受到脫離輪回的強烈決心所激發的人,將捨棄俗務,持守一個在家弟子的誓戒、沙彌戒,或僧、尼的具足戒。在這個基礎之上,大乘的戒律增加了菩提心,即帶領一切有情眾生圓滿證悟的誓戒。因此,大乘的修行者持守在家弟子的誓戒或出家戒,並希望一切有情眾生能夠圓滿持戒來脫離輪回的束縛,同時實行各種菩薩的戒律。如此結合菩薩的發心,戒律的力量大為增進。戒律的最高層次是金剛乘的戒律,也就是持守三昧耶戒。三昧耶戒是上師和弟子之間的神聖連結——金剛乘的生命力。

  沒有戒律,既無法達到從痛苦中解脫的短暫安樂,也無法獲得證悟的究竟大樂。不論你受了什麼誓戒——不論是別解脫戒的兩百五十三條誓戒、菩薩戒的十八根本支分戒,或金剛乘的十萬條三昧耶戒——它們全都要小心謹慎地持守,如同一個農夫用盡各種可能的方法來保護作物免於野獸、盜賊、雹暴和所有其他具有傷害性的事件侵害。

  因此,護衛戒律,如同保護眼睛那般小心翼翼。就戒律而言,如果你能夠持戒,戒律是大樂的來源;如果你違反戒律,它就成為痛苦的來源。

  有三種要持守的戒律。第一種是放棄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所有行為。第二種是透過修持六波羅密來從事善行。第三種是竭盡所能地去利益他人——在他們的今生和來世。

  若無戒律,你甚至永遠無法達成任何個人的目標,更遑論幫助他人。為了持守清淨的戒律,花時間和良善正直的朋友相處是有幫助的。放棄執著和貪欲,記住因果報應不爽的法則,思量輪回的痛苦悲慘,遵循三種誓戒。據說,那些持守圓滿出家戒的人不但會廣受人們的敬重,他們死亡時,天道眾生也會取下他們的袈裟,安置在天道的捨利塔內。如佛陀說的:

  在這個末法時期,即使只是一天持守一條出家戒,其功德也大過用數量如恆河中的沙粒那般廣大的食物、飲水、華蓋、油燈和花鬘來供養一百萬個佛的功德。

  圓滿的戒律是用時時的觀照,以及用一種清淨、離於自大驕慢的方式來持守誓戒。在本質上,持戒是去擁有一個平靜、自制和利他的心。


 

上一篇:蔡禮旭:網路世界太吸引年輕人了,要如何引導學生不沉迷?
下一篇:只要為眾生著想,業力就淨化得特別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