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念佛往生的幾種誤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誤解-1:“高僧大德念一句佛能頂我們一萬句……”

  “在家人雜緣很多,出家師父環境好,所以出家人念佛比在家人念佛管用些,念佛一句能頂我們十句;高僧大德念一句佛能頂我們一萬句……”

  很多人有這樣的概念,這是懷疑南無阿彌陀佛。

  要知道,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本來是不增不減,凡夫念它,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人念它,也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打一個簡單的比喻,一百元的人民幣,不識字的小孩拿著它,是一百塊人民幣,科學家拿著它還是一百塊,不能因為科學家拿著它,就變成一百零一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凡夫稱念,也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高僧大德稱念,還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可能功德增加,我們凡夫去念,也不可能功德減少,故而叫做“不增不減”,它已經圓滿了,不能再增加了,盡虛空遍法界都圓滿了,還往哪裡去增加呢?圓滿了也不能減少了,如果減少,也就不圓滿了。大家要知道,不論凡夫,不論聖人,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功德平等。 ——淨宗法師《商丘講座》

  在我們的概念裡面,總覺得:念佛,有的念得好,有的念得不好,祖師大德應該念得好哇,我們念得大概就不成了,功德會小一點。

  曾經有人問法然上人(大勢至菩薩化身): “師父,你老人家念佛,功德肯定是無量無邊;像我這樣的人,罪過這麼重,那我的念佛是不是沒有功德?”(對大多數人來說,大家會覺得這個概念很對,“對呀,我們凡夫跟祖師大德比,念佛功德當然是祖師大,我們很小了。”)

  法然上人告訴他說:“沒有那回事!我的念佛和你的念佛是平等的。”

  “那怎麼能平等呢?你是大師,又有智慧,念佛又清淨,我罪過這麼重,腦子妄想這麼多,怎麼能平等呢?”

  法然上人跟他做了這麼一個比喻:“比如說有一塊黃金,用绫羅綢緞包起來,它是一塊黃金,用又臭又長的裹腳布包起來,它仍然是一塊黃金。雖然綢緞和裹腳布的價值不一樣,可是黃金的價值是相等的。我法然的念佛,不過是绫羅綢緞包起來的,我也不過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啊,這個‘南無阿彌陀佛’好比是黃金,不因為我念了,就增加了它的價值,也不因為你念,就減少它的價值啊。你的心不清淨,像裹腳布一樣,可是,你念的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啊,你和我的念佛是平等的。”這麼一講,那個人恍然大悟,從此回去,就歡喜踴躍念佛了。

  各位,念佛叫“佛佛相念”,在《無量壽經》裡說,念佛是“佛佛相念”的境界,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境界,只要能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都是阿彌陀佛決定救度的對象!

  各位,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這個“人中芬陀利花”可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是佛所賜,為什麼是人中芬陀利花?這樣的人,是決定成佛之人。

  ——(淨宗法師《煙台講話》1998)

  誤解-2:“我只求下輩子投胎做人,往生太難……”

  很多人都認為“往生很困難”,一百個人一百個這麼講,你怎麼去歸命阿彌陀佛?“算了算了,咱高攀不起。”難道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礙光是假的嗎?“無礙光”就是沒有障礙,你偏偏說往生不了,偏偏說阿彌陀佛有障礙,這樣的話實在是謗佛謗法。(淨宗法師《聚龍寺佛七開示》)

  我們吃這個蘋果,跟阿彌陀佛的救度有異曲同工之妙。主人說:“大家吃蘋果,一人一份,不要白不要。”阿彌陀佛的救度就這麼簡單,一人一份,不要白不要。如果有人今天來了,“我跟主人的關系好不好,他讓不讓我吃蘋果?”推推搡搡,想要又不敢要。那就是你自己有問題了。主人削好蘋果,就是每人一份的。

  阿彌陀佛成佛,就是給我們每人一份往生,名號裡面就包含了我們的往生,每人一份,你不相信,不要,不要白不要──不要不是白不要啊,不要就會受苦啊!你不要,就六道輪回去了;你要了,就得了無上大寶。

  ……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平等的,平等就是沒有差別,對任何人都是一樣,所以,我們大家個個有份,這不是我所判斷,而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這個事實決定的。阿彌陀佛之所以成佛,是要救度十方眾生的,既然已經成佛了,救度十方眾生的一切功德都已圓滿了,從這個角度講,個個有份,不僅包括信佛的人,也包括大街上那些不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也有份,他們是還沒有信佛,不是說他們就是不信佛。我們原來也不信佛啊,逐漸逐漸就信佛了,我們對阿彌陀佛名號的一念歸命,就被救度了,可是,並不是在這個時刻阿彌陀佛才對我們完成救度的,在我們過去茫然無知的時候,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已經在那裡了,不過我們的眼並沒有打開,我們的思想並沒有覺悟,我們沒有感受到。可是佛在召喚我們哪,佛的救度就在那裡呀。同樣的道理,大街上那些人,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在,但他們都不知道,這正是眾生可悲歎的地方。

  ——(淨宗法師《北京座談》)

  我曾經問蓮友:“如果自己今生不能到西方去,會到哪裡去呢?”有人講:“我可能做人差不多。”我說:“那是你妄想哦,往生西方比作人容易啊,如果不能往生西方,做人是不容易的。” 為什麼呢?往生西方靠佛力,做人是靠自力,持守五戒才能做人,我們下生投胎做人的機會很少很少,佛經裡有很多比喻。佛曾經有這麼一個比喻:有一片茫茫的大海,一只瞎眼烏龜在東海岸,一片木頭在西海岸,木頭上面剛好有一個孔,烏龜在大海裡飄,一百年探頭出來一次,木頭也隨著海浪到處飄,想想看,烏龜哪一年能碰到木頭,而且從孔中探出頭來?我們要下一世再做人,可能性只有這麼大。大家想一想,這幾乎是不可能啊。所以,不要妄想下一世再來修行,今生不了道,就沒有機會了,就要無量劫去流轉。今生今世一定要往生西方。

  ——(淨宗法師《泉陽講座》)

  誤解-3:“我修行很差,差得太遠……”

  想一想,往生西方確實沒有什麼把握,哪一個人敢講自己有把握?你修行好了嗎?你業障不重啊?即使你修得好,也還是擔心:臨終很難把握,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怎麼臨終呢?也可能得腦溢血,糊裡糊塗的,平時念得再好,那時候也念不出來;現在車禍那麼多,被車一撞,大概也不會喊阿彌陀佛了。我們之所以覺得很沒有把握,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能力很差,要修行到西方去,總是很渺茫。

  有必要說明一下,這樣的擔心其實是多余的。怎麼是多余的呢?我們一定要懂得:念佛為什麼能到西方?是靠佛的願力。佛的願力你能不能靠得上是最關鍵的,如果靠上了,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沒靠上,就是百分之零。這個不能含含糊糊。我們每一個人,自己有沒有靠上佛的願力,自己心裡應該很清楚。如果靠上了,就不會覺得沒有把握了。比如我們過海,就要搭船,不是靠自己游泳去,靠自己就沒有把握了。但如果靠上了船,你會擔心自己過不了海嗎?

  …… “我不行,往生大概沒份”,這個講法最讓佛傷心了。你又不識字,你又不能修,你才信佛,師父講了半天你還聽不懂,你最有資格去往生。怎麼這麼講呢?因為佛是來救度我們眾生的。佛是來救人的,不是來搞比賽的,如果讓大家來參加運動會,哪個最有本事,第一名,拿金牌獎勵他。救人是哪個最沒有本事最先救,對不對?樓房著火了,來救人,婦女兒童先救,沒有腿的人先救,他沒有腿,跑都跑不出來,是不是先救他?如果不救,馬上就要燒死了。如果搞比賽,沒有腿的人那是最後一名。來救人,你沒有腿,就第一名,先把你抱出來。就這個道理。

  咱們在這個世界是最差的,聽經聽得也少,修行也差,念佛念得也不清淨,最差最差的,最差的,阿彌陀佛最先要救你。這是顯然的事實嘛,不然怎麼叫慈悲呢?比如說一座房子著火了,裡面一個殘疾人,一個健康的人,你說先救哪一個?你說“先救那個健康的人”,這個叫慈悲嗎?你不是欺負人家嗎?這是不可能的事,對不對?(淨宗法師《北京座談》)

  比如說一個人有殘障,雙腿不靈便,人家送來飛機票,“你到北京去吧,很方便的。”這個人卻說:“某某人哪,我不是懷疑飛機,我也不是懷疑你的好心,我也不是懷疑飛機票,我知道坐飛機能到北京,我就是懷疑我不行啊!我一個殘疾人,怎麼到北京去呢?”大家想想看,他講這話,是不是自相矛盾呢?正是因為他有殘疾,才送飛機票給他。

  很多人說:“我是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可是我不行。”這樣的話經不起推敲。既然相信阿彌陀佛,怎麼說自己不行呢?阿彌陀佛說:“你不行,我行!”

  這樣的人,表面上懷疑自己,內心折射出來他對阿彌陀佛的懷疑。

  …… 當初法藏菩薩五劫思惟,細細想來,竟然為我一人!怎麼是為我一人呢?不是為大家嗎?打一個比方,工程師設計橋梁,載重量設計成10噸,10噸的卡車就可以通過,那5噸8噸的卡車也可以通過,可是這座橋是專門為10噸卡車設計的,附帶地,10噸以下的卡車通通可以通過了,對不對?可以講專門為10噸卡車設計的,如果設計成9噸,10噸的車就過不了了。所以,10噸的卡車一看到這座橋,“哎呀,這是為我設計的。”5噸的卡車不一定這樣想,“不一定非要設計成 10噸哪,設計成5噸我就能過得了。”阿彌陀佛的本願是要救度一切善惡凡夫,聖人也都可以救度,可是他們業障都比我們低啊,我們是最重的大卡車,我們也能到西方的話,可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為我設計的。法藏菩薩五劫思惟,思惟什麼?就是要救度最惡劣、最卑下的凡夫。如果我們體會到“哎呀,我就是最差的”,就知道是專為我一人,如果為了好一點的人,不需要五劫思惟。(淨宗法師《泉陽講座》)

  像我們這些人,是阿彌陀佛優先救度的對象,阿彌陀佛的誓願是為我們這些沒有力量出離生死的人而發。比如說工廠生產輪椅,本來就是為殘疾人生產的,所以就考慮到殘疾人的種種不方便。殘疾人最有資格享受輪椅,他不會說“我身體很差,那些身體好的人坐輪椅應該更好”,這就是不懂得輪椅的設計意圖了。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設計了名號,就是要救度我們罪惡眾生的,最相應的就是我們這些人,因為是以我們為設計目標的,要彌補凡夫眾生各個方面的缺陷。而凡夫眾生的缺陷就是不能解脫、煩惱無量等等,所以,阿彌陀佛說:“不靠你來修行,靠我的名號!”殘疾人自己不能走路,因此要靠輪椅。我們在修行的路上,就是一個殘疾人,三學六度都修不了,而這樣的眾生,正是阿彌陀佛慈悲的對象。所以,“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淨宗法師《念佛問答》)

  “我修行太差,罪過太大,我不能往生。”聽起來這句話很謙虛,其實簡直是顛倒。為什麼呢?就像一個人對著太平洋說:“我游泳技術太差了,太平洋太寬了,我游不過去啊。”你怎麼會講出這種話?難道太平洋窄一點你就游得過去嗎?你怎麼會有靠自己游過去的想法呢?說明你還自認為有點本事。有這樣講話的嗎?如果是小池塘,這樣講講還差不多,“本來我能游500米,這個池塘600米,我游不過去。”也還接近。太平洋那麼寬,你會講這種不著邊際的話嗎?往生如果靠自己,根本是沒份兒的事,你有什麼資格講你能不能?你講能不能,就是傲慢。就像沒有腿的人說“我不能走遠路?”你沒有腿怎麼說這樣的話呢?現在不是知道你沒有腿,人家來接你嗎,不是讓你坐車嗎?

  你雖不能修行,靠上阿彌陀佛,決定去往生。如果你真正認識到自己罪過大,那就全部放下了。你說“我業障重”,重到什麼程度?重到你還能挑得動,那就不叫業障重了,“我業障太重了,我要慢慢修,慢慢消。”那你還有本事,還能消。如果真的太重了,那“嘩啦” 一下就扔到地上了,對不對?扔到地上就輕松了。那麼重的業障,你為什麼不扔給阿彌陀佛呢?你扔到阿彌陀佛的願船上,說明你知道自己業重了,你還要自己挑著,說明你自己還有本事,那就不叫業重了,你的業只有那麼一點點重啊?你的業太重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的罪業,你自己怎麼消?所以,完全投托於阿彌陀佛,一切不管。“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行住坐臥,這種念佛完全是沒有自我的。(淨宗法師《蚌埠座談》)

  我又想起現在的科學發明,現代科學正是為彌陀的救度作種種的證明。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要設計一個產品,比如說,為什麼設計這個麥克風?為什麼設計這個擴音器?我們是考慮到什麼呢?考慮到人的嗓音有限,在比較大的房間裡邊講話傳不到後面,為了彌補這一缺點,科學家就設計了麥克風、擴音器,讓很小的聲音能夠傳遍整個大廳。我們選購了這樣的產品,就可以用它來講話、做報告。就是說,剛好的,為的就是彌補我們的缺陷。

  彌陀的大願也是這樣子的:“正是由於你們有妄念、惡業、煩惱,所以,我選擇我的名號來救度你,彌補你的妄念、彌補你的惡業、彌補你的煩惱,我通通把它們彌補掉。這個名號就是來對治你的,所以,你就放心大膽。”

  就像我現在拿著麥克風,我就放心大膽吶,不會害怕我的嗓音小,不會害怕我的聲音傳不到大廳的後面。正因為我嗓音小,所以才有麥克風啊。

  你不要說:“我修行這麼差,怎麼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呢?”正是因為你修行差,所以彌陀才成就六字名號啊,靠你自己能往生嗎?這個不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嗎?太自然了!這樣的往生就太自然了。(淨宗法師《煙台講話》1998)

  誤解-4:“我有把握去往生,因為我修行得很好。”

  有人說:“我有把握去往生,因為我修行得很好。”這都不是真正的有把握。

  我們之所以往生有把握,完全是佛慈悲的攝受。如果我們的把握建立在自己的修行上,那是可進可退的:今天身體很好,念佛念得不錯,覺得把握很大;明天身體差了,生病了,念佛念不出來了,就著急了。到了最後的時刻,眼看就要死了,“佛怎麼還沒來?”焦急萬分,這時候,你平時的信心就完全垮了。因為你完全靠你自己,“哎呀,是不是我的修行還不夠啊?是不是還沒感動佛啊?”這種疑惑心使你的前途一片茫然。

  因為眾生自己的心可進可退,總是有浮有沉,總是有明有暗,是極其不確定的。人在顛簸的車裡容易暈車,因為車子在不斷晃動,如果下車來到地上,大地如如不動,他就安定了。就是說,把自己放在絕對不變化的東西上面,才會感到安定。我們把自己交給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這樣浮沉,不斷晃動,我們怎麼安住呢?我們只有把自己的心放到阿彌陀佛的誓願上面,放到阿彌陀佛的救度上面,放到阿彌陀佛的徹底慈悲上面,如如不動,法爾如是,那我們才可以如如不動。就像把自己放到大地上,才有安定的感覺一樣。如果放到自己的心上面,那是極其危險的。對這樣的眾生來講,他的往生是不可靠的。(淨宗法師《北京座談》)

  “我心誠,做功德,念佛用功夫,所以能往生。”這就不符合善導大師的機之深信,因為你認為有種種修行,了不起,沒有體會到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我今天打坐打得不錯,念佛念得挺好……”這個不是在修行路上真正用過功的感受。善導大師有四句話:“一人一日中,八萬四千念,念念之所為,無非三途業。”沒有哪一念不是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的業因。善導大師講兩種決定深信,他自己當然也是這麼深信的了。像這樣一位偉大的祖師,自己說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就要從祖師大德的體驗來反照我們的內心,以祖師的自覺作為鏡子,看我們自己。昙鸾大師講:“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系三途墮六道。”一念之間所造的惡業,足以讓我們系縛在三界之內、六道當中,無法出離,何況我們一天多少念?昙鸾大師在世的時候,梁武帝稱他為“昙鸾菩薩”,那是不可思議的人物,他都作這樣的反省,我們想想自己,怎麼樣呢?道綽大師說:“若論造業,何異暴風駛雨?”這些都是祖師大德的親身體驗,教育我們眾生要有這樣的自覺。

  很多人說:“祖師大德他們很厲害,修行很好。”可是祖師們把自己的內心翻給我們看,“我也是不能修行的人,我也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去往生。”昙鸾大師這樣講,道綽禅師這樣講,善導大師也這樣講。

  印光大師稱自己是“常慚愧僧”,“常慚愧”就是自己修行不行,這是對佛恩深有體會的。

  有很多初學佛的人,對佛道的長遠不了解,認為這樣做一做就可以了。實在來講,修學佛道是太遙遠、太困難的事情,必須經過不可思議長久的難行苦行。如果看的經典多,了解的多了,大家可能都寒毛發怵了,傲慢心再也起不來了。龍樹菩薩講:重如舉三千大千世界,因為修學菩薩道是要一個人獨自承擔一切眾生的苦惱、罪過。(淨宗法師《泉陽講座》)

  修淨土法門的障礙和忌諱

  最大的障礙是疑惑不信。最大的忌諱就是雜修不專。除此之外,沒有障礙。

  所以,善導大師就講:「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除了你不信佛、誹謗佛,你不願意念佛,除此之外,通通往生。

  所以,印光大師說:「只要能深信,只要能發願,只要能念佛,沒有不往生的。故名萬修萬人去。」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26c600100mksz.html

  本文由逍遙游師兄推薦


 

上一篇:達真堪布:慢慢學會放下
下一篇:天知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