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诘經的探討
王開府
一、前言
在讀姚秦鸠摩羅什所譯的《維摩诘所說經》時, 發現其中提及直心、深心、菩提心數次,這樣的現象耐人尋味。 它使人聯想起淨土宗所謂的 「三心」。 以下先來看淨土宗的「三心」。
曹魏康僧铠所譯的《佛說無量壽經》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 注 1) 而劉宋良耶捨所譯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觀經》所說的至誠心、 深心、回向發願心, 與上述《無量壽經》至心、信樂(心)、欲生(心)大致對應。 這是淨土宗一般所說的三心。
北魏昙鸾在《往生論注》卷下曾說: 「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余念間故。 」三種不相應的反面, 即相應的三心:淳心、一心、相續心,這是淨土宗的另一種三心 ( 注 2)。
此外, 《大乘起信論》也說:「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 雲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 注 3) 因此,古德也以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等同於《大乘起信論》所說的直心、深心、大悲心 ( 注 4 5)。
由於《觀經》的三心(至誠心、 深心、回向發願心),和《大乘起信論》的三心(直心、 深心、大悲心)的類似性, 使筆者想要將《維摩诘經》反覆出現的幾種心及其相關概念,作進一步的了解。
二、秦譯《維摩诘經》中的四種心
在秦譯《維摩诘經》的〈佛國品〉中, 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五百長者子, 「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佛在答語中,首先指出菩薩「取佛土」的主要因緣: ( 注 2) 唐道綽的《安樂集》也到淳心、一心、 相續心 。 ( 注 3)《大乘起信論》另有三種心來說發心之相: 「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 雲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 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參見唐迦才《淨土論》卷上 、 知禮《觀經疏妙宗鈔》卷六。 ( 注 5) 除了正文所舉偏屬勝義的三心外, 經論中也有屬於劣義的三心, 如唐義淨譯的《金光明最勝王經》雲:「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 遠離三身,不能得至。 何者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此段亦見於隋代寶貴編之《合部金光明經》, 文字小異(見大正 16-363b-20~22 )。 而鸠摩羅什譯的《成實論》也提及:「論者言,滅三種心,名為滅谛。 謂假名心、法心、空心。」「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眾生故。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 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佛認為:菩薩所取的佛土, 是與其所化、所調伏的眾生之類,有密切相應的關系。 依眾生之類,而有佛土之類。由這段話也可以看出, 菩薩度化眾生,是要「饒益眾生」,要眾生「起菩薩根」「入佛智慧」,以「成就眾生」。
其次, 佛指出菩薩取佛國,並非空無憑藉,菩薩系藉著「淨土之行」來建立佛國淨土 。 因此緊接著上段引文,佛就說「菩薩淨土之行」,他共由十七項來說淨土之行。 而這十七項, 以直心、深心、菩提心冠首,然後再依次說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道品、 回向心、說除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阙、十善。
這十七項中, 如第四項的布施,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中也有; 第五項的持戒,與三十七道品中八正道的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十善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惡口等都有關; 第七項的精進,在三十七道品之八正道、七覺支中也有, 而三十七道品的四正勤就是說精進;第八項的禅定,與八正道的正定相似。 由此可知, 這十七項之間有許多重疊處,它們只是修行項目的列舉,並非有意組織一套精致的修行綱目次第。
這十七項可謂包括了菩薩乘的重要心、行。 因為淨土三心的聯想, 筆者特別注意這十七項中的直心、深心、菩提心和回向心。 至於四無量心,在一般經典中指慈、悲、喜、捨,含義比較明確,暫不列入本文的討論中 ( 注 6)。 現在先來看看佛自己如何說直心、深心、菩提心、回向心這四種心:「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谄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上文說菩薩所取的佛土, 與所化眾生之類,密切相應。因此, 菩薩淨土之性質,與來生其國眾生之性質,一一相應。 依於佛所說,可以看出:直心與不谄;深心與具足功德;菩提心與大乘,一一對應。 雖然這一對對的概念,其所指涉的意義, 未必兩兩相同,但同一對概念的含義,應有相當重疊的地方。 所以「不谄」應是「直心」所含之義;「具足功德」應是「深心」所含之義; 「大乘」應是「菩提心」所含之義。
至於「回向心」, 佛只說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並未提到某種性質的眾生來生其國。本經提及四種心的地方,還有多處,如:「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佛國品〉)「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菩薩品〉)「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菩薩品〉)「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觀眾生品〉) ( 注 6) 在《阿含經》中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也被視為有關修定的方法。 《維摩诘經. 觀眾生品》維摩诘曾為慈、悲、喜、捨,作了界說, 視之為菩薩對眾生的心行。 而其他品也有談及慈、悲、喜、捨或四無量的經文。
「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佛國品〉)「深心為華。 .... 回向為大利。」(〈佛道品〉)「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法供養品〉)「佛知其深心所念,.... 深發聲聞、辟支佛心。 」(〈法供養品〉)「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菩薩行品〉)
三、《維摩诘經》異譯本中有關概念的翻譯
《維摩诘經》現存的有三種漢譯本, 除鸠摩羅什的譯本(以下簡稱秦譯,代符為 k )外,另有更早的吳支謙的譯本(以下簡稱「吳譯」,代符為 c ),及比秦譯晚出的唐玄奘的譯本(以下簡稱「唐譯」,代符為 h )。三種漢譯都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四冊。 本文的三種漢譯,都引自此版本。
現存主要西藏譯本, 系在九世紀前廿五年,由法性戒所譯, 收於《西藏大藏經》「甘珠爾部」,日本學者大鹿實秋予以羅馬拼音(以下簡稱「羅馬譯」 ( 注 7)。 拉蒙特教授依藏譯轉譯為法文 ,再由 sara boin 女士由法文譯為英文(以下簡稱「英譯」)。拉蒙特的譯著也參考了現存的若干敦煌藏文寫本及粟特文、於阗文譯本殘簡, 而藏文寫本的殘本,有些是比法性戒譯本更早的譯本 ( 注 8)。
大鹿實秋的羅馬譯,見於tibetan text of vimala- kirtinirdewa, 日本成田山新勝寺,《インド古典研究》,第一卷,昭和 45 年。 ( 注 8)( 各種譯本的詳情,可參考 utienne lamotte 教授的譯著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1962 年出版, sara boin 女士的英譯,系於 1976 年由倫敦巴利聖典協會出版。 該書的引論部分,由郭忠生先生譯成中文,經谛觀雜志社於 1990 本文所根據的譯本, 除了三種漢譯本外,藏譯部分則參酌大鹿實秋的羅馬譯、boin 女士的英譯。)(注9)
有關四種心及相關概念的異譯, 現在根據不同的譯文來探討。 對於有關的經文,先分析三種漢譯,再參酌藏譯(以羅馬譯為主)。(注10)
(一)經文一:
1.k.1 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谄眾生來生其國。
1.k.2 深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1.k.3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1.k.4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1.c.1 菩薩以無求於國故, 於佛國得道,以不言我教照人民生於佛土。
1.c.2 菩薩以善性於國故, 於佛國得道,能成眾善為人重任生於佛土。
1.c.3 菩薩弘其道意故, 於佛國得道,恆以大乘正立人民得有佛土。....
1.c.4 菩薩分流法化故,於佛國得道,一切示現賢善之行得見佛土。
1.h.1 發起無上菩提心土, 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一切發起大乘有情來生其國。
1.h.2 純意樂土, 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所有不谄不诳有 ( 注 9) 藏譯之羅馬譯,及西藏大藏經部分,因筆者不谙藏文,系請教友人曹志成及林昭益先生,謹此致謝。 ( 注 10) 三漢譯因非譯自同一傳本,所以在比對異譯本的譯語時,只能就其相似內容及句型,找出對應處之詞語作比對,無法確定不同之譯語是否都譯自同一梵文。漢、藏譯語之比對時,也是如此。情來生其國。
1.h.3 善加行土, 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發起住持妙善加行一切有情來生其國。
1.h.4 上意樂土, 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具足成就善法有情來生其國。....
1.h.5 修回向土, 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其國具足眾德莊嚴。
分析:
1. 秦譯「直心」,在對應處吳譯為「無求」,唐譯為「純意樂」( 1.h.2 )。
2. 秦譯「深心」, 吳譯為「善性」, 唐譯為「上意樂」( 1.h.4 )。
3. 秦譯「菩提心」,吳譯為「弘其道意」,唐譯為「發起無上菩提心」( 1.h.1 )。
4. 秦譯「回向心」,吳譯為「分流法化」,唐譯為「修回向」( 1.h.5 )。
5. 唐譯比秦譯、吳譯多了「善加行」一句( 1.h.3 )。 且秦譯、吳譯的第三句,唐譯移為首句。
漢、藏譯之比較:
1. 秦譯「直心」, 藏譯為 bsam pa (羅馬譯 15 頁 15 列),義為「心」或「意樂」。唐譯為「純意樂」,藏譯無「純」字。
2. 秦譯「深心」,藏譯為 lhag pa'i bsam pa (羅馬譯 15 頁 18 列),義為「增上意樂」。
3. 秦譯「菩提心」, 藏譯為 byav chub sems dpa'i sems bskyed pa (羅馬譯 15 頁 24 列),義為「發菩提心」。
4. 秦譯「回向心」, 藏譯為 bsvo ba'i sems (羅馬譯 16 頁 22 列),義為「應回向心」。
5. 唐譯比秦譯、吳譯所多的「善加行」一句,藏譯也有。藏譯用 sbyor ba (羅馬譯 15 頁 21 列),義為 「加行」,無「善」字。藏譯此句的位置也與唐譯不同,改在「增上意樂」句下。
6. 由上可知,唐譯與藏譯之譯語相近。唐譯比藏譯,多「純意樂」之「純」字,「善加行」之「善」字, 「修回向」之「修」字,或系為譯語之整齊所加,以便與 「上意樂」字數一致。
7. 唐譯首句「發起無上菩提心」句,藏譯移為第四句,即在「加行」句下。藏譯此句的位置,反與秦譯、吳譯一致。
(二)經文二:
2.k.1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
2.k.2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
2.k.3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隨意調伏,則如說行;
隨如說行,則能回向;....。
2.c.1 菩薩以應此行,便有名譽;
2.c.2 已有名譽,便生善處;
2.c.3 已生善處,便受其福;
已受其福,便能分德;....。
2.h.1 菩薩隨發菩提心,則有純淨意樂;
2.h.2 隨其純淨意樂,則有妙善加行;
2.h.3 隨其妙善加行,則有增上意樂;
2.h.4 隨其增上意樂,則有止息;
隨其止息,則有發起;
隨其發起,則有回向; ....。
分析:
1. 秦譯「直心」,吳譯為「應此行」,唐譯為「純淨意樂」( 2.h.2 )。
2. 秦譯「深心」,吳譯為「善處」,唐譯為「增上意樂」( 2.h.3 )。
3. 秦譯、唐譯之「回向」, 吳譯為「分德」( 2.c.3 )。
4. 唐譯有「發菩提心」( 2.h.1 )在首句, 秦譯、吳譯則無。
5. 秦譯在本段多了「發行」,夾在「直心」「深心」之間。這和唐譯「妙善加行」夾在「純淨意樂」「增上意樂」之間相當。吳譯沒「發行」,卻多了「名譽」,語義較突兀,因「名譽」不似與修行直接相關之用語。
6. 秦譯有「意調伏」,唐譯為「止息」( 2.h.4 )。
漢、藏譯之比較:
1. 此段經文中有關直心、深心、發菩提心、回向之藏譯語,與上段之藏譯語相同。
2. 唐譯與藏譯之譯語也相近。唐譯「純淨意樂」,藏譯為「意樂」,無「純淨」字。 唐譯「妙善加行」,藏譯為「加行」,無「妙善」字。 唐譯多「純淨」「妙善」二修飾語,可能也是為了與「增上意樂」之「增上」相配。
3. 秦譯「意調伏」、唐譯「止息」, 藏譯為 ves par sems pa (羅馬譯 17 頁 3 列),前二字義為「真實」或「決定」;後二字義為「思惟」,可合譯為「真實思惟」,英譯作 deep meditation 。
4. 藏譯「加行」字置於「增上意樂」前,與唐譯一致。
5. 唐譯首句「發菩提心」,藏譯也列為首句,與唐譯一致。
6. 根據以上二點,再比較經文一與經文二之文句、內容的安排上,可以看出唐譯較藏譯有內在的一致性。因此,似乎可以推想唐譯所據之傳本,比藏譯所據者為完善。
(三)經文三:
3.k.1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3.k.2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3.k.3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
3.k.4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3.c.1 道場者無生之心是,檢一惡意故:
3.c.2 淳淑之心是,習增上故;
3.c.3 聖賢之心是,往殊勝故;
3.c.4 道意之心是,不忘捨故。
3.h.1 淳直意樂是妙菩提,由此意樂不虛假故;
3.h.2 發起加行是妙菩提,諸所施為能成辦故;
3.h.3 增上意樂是妙菩提,究意證會殊勝法故;
3.h.4 大菩提心是妙菩提,於一切法無忘失故。
分析:
1. 秦譯「直心」,吳譯為「無生之心」,唐譯為「淳直意樂」( 3.h.1 )。
2. 秦譯「深心」,吳譯為「淳淑之心」,唐譯為「增上意樂」( 3.h.3 )。
3. 秦譯「菩提心」,吳譯為「道意之心」,唐譯為「大菩提心」( 3.h.4 )。
4. 秦譯在本段也有「發行」,夾在「直心」「深心」之間。這和唐譯「發起加行」夾在「淳直意樂」「增上意樂」之間相當。吳譯沒有「發行」,卻多了「聖賢之心」,語義較含混。
5. 唐譯「大菩提心」列在第四句, 和秦譯、吳譯一致。
6. 唐譯「妙菩提」,秦譯、吳譯都譯為「道場」,這是唐譯特別之處。
漢、藏譯之比較:
1. 此段經文中有關直心、深心、菩提心、加行之藏譯語,與上二段之藏譯語相同。
2. 唐譯與藏譯之譯語也相近。唐譯「淳直意樂」,藏譯為「意樂」,無「淳直」字。 唐譯「發起加行」,藏譯為「加行」,無「發起」字。 唐譯「大菩提心」,藏譯為「菩提心」,無「大」字。 唐譯多「淳直」「發起」「大」等修飾語,可能也是為了與「增上意樂」之「增上」相配。
3. 唐譯之「妙菩提」, 藏譯為 byav chub kyi sbiv po , byan chub 為「菩提」, kyi 為「之」,sbiv po為「中心」或「本質」。藏譯無「妙」字。唐譯「妙菩提」,秦譯、吳譯都譯為「道場」,英譯則譯為 seat (場所)(英譯 95 頁 2 列), 合於秦譯、吳譯,而異於唐譯。
(四)其他經文
4.k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4.c 行六堅法,不斷學意。.... 為沙門,不斷正性。
4.h 以修淨妙諸法行相,引發意樂。.... 以善清淨出家行相,引發清淨增上意樂。
其他經文部分,因較為瑣碎,未作漢、藏之比較。
分析:
1.秦譯「質直心」,吳譯「學意」,唐譯「意樂」。
2.秦譯「深心」,吳譯「正性」,唐譯「清淨增上意樂」。
5.k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
5.c 行不谄慈,意淨無求; 行不飾慈, 心無所著。
5.h 修無詐慈,意樂淨故;修無谄慈,加行淨故;.... 修深心慈,離瑕穢故。
分析:
1.秦譯「直心」,吳譯「意(淨)無求」,唐譯「意樂」。
2.秦譯「深心」,吳譯「不飾」,唐譯「深心」。
6.k 菩薩於一切眾生, 悉皆平等, 深心清淨。
6.c 當如菩薩,等意清淨。
6.h 若諸菩薩於諸有情, 其心平等, 功德嚴淨。
分析:
秦譯「深心」,吳譯「意」,唐譯「心」。
7.k 深心為華....回向為大利。
7.c 華謂不疑....隨布分斯道。
7.h 勝意樂為....回向大菩提。
分析:
1.秦譯「深心」,吳譯「不疑」,唐譯「勝意樂」。
2.秦譯、唐譯「回向」,吳譯「布分」。
8.k 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
8.c 當共奉事,施以所安。
8.h 亦當如我,奉施供養。
分析:
秦譯「深心」,吳譯、唐譯無對應字。
9.k 佛知其深心所念, .... 深發聲聞、辟支佛心。
9.c 彼佛知其內性,....解弟子乘。
9.h 藥王如來既知月蓋增上意樂,.... 令於聲聞、獨一覺乘心善調順。
分析:
秦譯「深心」,吳譯「內性」,唐譯「增上意樂」。
10.k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10.c 性以和樂而不荒,... 分德不住。
10.h 曾所生起增上意樂,一切智心系念寶重而不暫忘,.... 常樂安立回向、善巧。
分析:
1. 秦譯「深發.... 心」,吳譯「性以.... 」,唐譯「生起增上意樂」。
2. 秦譯、唐譯「回向」,吳譯「分德」。
歸納以上的異譯,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的了解:
1. 秦譯「直心」;吳譯「無求」( 1.c.1 )( 5.c )「應此行」( 2.c.1 )「無生之心」( 3.c.1 )「學意」( 4.c ); 唐譯「意樂」( 4.h )( 5.h )「純意樂」( 1.h.2 )「純淨意樂」( 2.h.2 )「淳直意樂」( 3.h.1 )。
2. 秦譯「深心」; 吳譯「性」( 10.c )「內性」( 9.c )「正性」( 4.c )「善性」( 1.c.2 )「善處」( 2.c.2 )「淳淑之心」( 3.c.3 )「不飾」( 5.c )「意」( 6.c );唐譯「深心」( 5.h )「上意樂」( 1.h.4 )「勝意樂」( 7.h )「增上意樂」( 2.h.4 )( 3.h.3 )( 9.h )「生起增上意樂」( 10.h )「清淨增上意樂」( 4.h )「心」( 6.h )。
3. 秦譯「菩提心」; 吳譯「弘其道意」( 1.c.3 )「道意之心」( 3.c.4 );唐譯「大菩提心」( 3.h.4 )「發菩提心」( 2.h.1 )「發起無上菩提心」( 1.h.1 )
4. 秦譯「回向心」「回向」; 吳譯「分德」( 2.c.3 )( 10.c )「布分」( 7.c )「分流法化」( 1.c.4 );唐譯「回向」( 2.h.4 )( 7.h )( 10.h )「修回向」( 1.h.5 )。
5. 秦譯「發行」; 吳譯無此詞; 唐譯「善加行」( 1.h.3 )「妙善加行」( 2.h.2 )「發起加行」( 3.h.2 )。由此可知,秦譯之譯語較為統一; 吳譯之譯語變化較多;唐譯之譯語大體一致,但常有不同的附加修飾語。 吳譯譯語變化多,可能是因為所據之傳本用字原不一致; 也可能原字一致,而支謙翻譯時采用較不統一的譯語。 唐譯譯語有不同的修飾語,可能是因為所據之傳本原有這些修飾語; 也可能原來沒有這些修飾語,玄奘翻譯時為修辭的需要而加入,因為藏譯便較少出現這些修飾語。
對照漢譯與藏譯, 可以看出漢譯中,唐譯與藏譯最為接近, 它們所據的傳本可能也較相近,唐譯也可能比較扣緊傳本的原文來翻譯。 而秦譯之譯語簡潔、明暢,翻譯之風格頗為自由、活潑, 或許鸠摩羅什較能掌握經文內在的義理,表現出頗為自信的翻譯, 所以他的譯語簡明而統一,能貫通前後經文的義理脈絡。 吳譯較古拙,因為是最早的譯本,在譯語上似仍在揣摸、嘗試之階段, 文字表達不夠純熟、精鏈,每見辭不達意之處。
四、五種概念在《維摩诘經》修行上的意義
在經文中不論那種譯本, 有些地方仍可看出,直心、深心、菩提心、回向心四種心, 顯示某種次第性。 而「發行」插入四種心之間,其相關的位置,也有規律可尋。 再者,它們與發菩提心的關系,也值得探討。 本節即從這些角度,思索五種概念在修行上的意義。
在此,必須再次引用上文所引之有關經文來分析。 先引「經文三」之漢譯來看:
3.k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3.c 道場者無生之心是, 檢一惡意故:淳淑之心是,習增上故;聖賢之心是,往殊勝故; 道意之心是,不忘捨故。
3.h 淳直意樂是妙菩提,由此意樂不虛假故; 發起加行是妙菩提,諸所施為能成辦故; 增上意樂是妙菩提,究意證會殊勝法故;大菩提心是妙菩提,於一切法無忘失故。
本段經文吳譯比較特別, 它多了一個「聖賢之心」,卻又少了「發行」或「加行」。 其實,吳譯《維摩诘經》全經都未見「發行」「加行」 或相當的譯語,這是吳譯和秦譯、唐譯,絕然不同之處,它也許反映了早期傳本的一個特殊現象,值得注意。 至於其他三心之次第,和秦譯、唐譯是一致的。
秦譯和唐譯, 除一用「道場」、一用「妙菩提」之外,大體上很類似。 二譯都是並列四句。因是並列的關系,不能說直心、發行、深心、菩提心四者, 在修行上必有次第性。但四者在二譯中的並列次序相同, 而藏譯的次序也與此相同,值得注意。
也許這種次序之相同, 系因為譯自相近之傳本所致,不值得重視; 但是如果經文的其他處也表現相同的次第性,則當非偶然的現象。 這種次第性同樣出現在「經文一」之秦譯與吳譯,而唐譯次第有異:
1.k 直心是菩薩淨土,.... 深心是菩薩淨土,....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 1.c 菩薩以無求於國故,.... 菩薩以善性於國故,.... 菩薩弘其道意故,.... 菩薩分流法化故,.... 1.h 發起無上菩提心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 純意樂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 善加行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 上意樂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 修回向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 秦譯與吳譯次第相同,但都未提及「發行」。 唐譯提及「加行」,置於「純意樂」與「上意樂」之間, 和「經文三」之唐譯相同。 唐譯移「發菩提心」於首位,和「經文三」唐譯不同,這種不一致的現象,容後再討論。
在此,必須注意「回向心」的位置。 秦譯雖然把「回向心」遠置於「菩提心」之後,吳譯、唐譯與此一致。 但上文曾提及, 佛說淨土之行之十七項,只是修行項目的列舉,並非有意組織一套精致的修行綱目次第。 如十七項中先舉「方便」, 再及「回向心」,而經文下文又接著說:「隨其回向,則有方便。 」〈菩薩行品〉又說:「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 10.k )可見十七項中所呈現的,未必都是固定的次第。
接著再來看「經文二」:
2.k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
2.c 菩薩以應此行,便有名譽;已有名譽,便生善處; 已生善處,便受其福;已受其福,便能分德;....。
2.h 菩薩隨發菩提心,則有純淨意樂; 隨其純淨意樂,則有妙善加行; 隨其妙善加行,則有增上意樂;隨其增上意樂,則有止息; 隨其止息,則有發起;隨其發起,則有回向;....。
「經文二」的語句, 明顯表現出修行的因果次第性:秦譯的次第:直心、發行、深心、意調伏、如說行、回向....。
唐譯的次第:發菩提心、純淨意樂、妙善加行、增上意樂、止息、發起、回向....。
吳譯的次第:應此行、 名譽、善處、受其福、分德 ....。
吳譯譯語特異而含混, 它和秦、唐譯類似之處是將「分德」置後,與秦、唐譯之「回向」同。 在秦譯方面,「經文二」比「經文一」, 多了「發行」「意調伏」「如說行」,少了「菩提心」。 直心、深心、回向的次第,二段經文相同。 而「發行」的位置在直心、深心之間,和「經文三」相同。 因此,直心、發行、深心、回向心四者的次第,大致可以確定。
唐譯方面,「經文二」比「經文一」,多了「止息」「發起」。 而發菩提心、純淨意樂、妙善加行、增上意樂、回向的次第,二段經文相同。 藏譯與唐譯相同。
在此, 又再一次看到唐譯把「發菩提心」置於首位,與「經文一」相同。 其實,唐譯和藏譯把「發菩提心」置於修行的首位,是合乎大乘教法的。 《維摩诘經》全經一再提到菩薩行,須先發菩提心。 唐譯和藏譯所據的傳本如此安排,似乎是為了糾正秦譯與吳譯所據之傳本將「菩提心」列在直心、發行及深心之後,所造成的問題。
將「發菩提心」列首, 是因為已先發菩提心,才能算菩薩,所以在論菩薩修行之次第時,不必再提。 因此,「經文二」正式談修行的因果次第性時, 唐譯、藏譯把「發菩提心」列首之後, 不再另提「菩提心」,而秦譯、吳譯談修行次第本身時,也乾脆不提「菩提心」。
至於「經文一」和「經文三」的各譯, 多在直心、深心之後再提「菩提心」, 恐怕只是為列舉菩薩心行的要項,並非有意表示菩提心在直心、深心之後。
也許有人懷疑「發菩提心」和「菩提心」是否含義相同, 經比對各種異譯的相關句子,實在看不出二者含義有何差別。
現在可以進入討論, 菩提心、直心、發行、深心、回向心之因果次第性,在修行上的意義。
綜會上節的各種譯語, 「菩提心」,唐譯為大菩提心,吳譯為道意之心、弘其道意。 依「經文一」之秦譯與吳譯,「菩提心」都含有「大乘」之義; 而「經文一」之唐譯作「發起無上菩提心」,也與其下文「發起大乘」有關。 依「經文三」,秦譯雲:「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唐譯雲:「大菩提心是妙菩提,於一切法無忘失故。 」吳譯雲:「道意之心是,不忘捨故。 」因此,「菩提心」指於一切法不忘失、無錯謬, 這是指菩薩行者於初發心時,具有大乘的正見正知。
「直心」,在唐譯有意樂、純意樂、純淨意樂、淳直意樂四種譯語, 如將各種修飾語抽離,則其基本含義即「意樂」。 吳譯有學意、應此行、無求、無生之心四譯,「學意」指修學之意; 「應此行」 指菩薩應行此「 佛國清淨之行」;「無求」可對應於秦譯「經文一」「不谄眾生」之「不谄」義。 「經文三」之吳譯,在「無生之心」後接著說「檢一惡意故」, 疑應作「檢一切惡意故」,即一切惡意不生,而生下文的淳淑之心、聖賢之心、道意之心。 依「經文三」秦譯雲:「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唐譯雲:「淳直意樂是妙菩提,由此意樂不虛假故。 」因此,「直心」含「無虛假」之義。
由上可知,「直心」指菩薩發菩提心後,有修學菩薩「清淨之行 」之意樂 , 無求、無谄、無虛假,不生一切惡意,順此純淨的發心一往直前。
「發行」,吳譯無此詞。唐譯有善加行、妙善加行、發起加行三譯,抽去修飾語,其基本含義即「加行」。 依「經文三」秦譯雲:「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唐譯雲:「發起加行是妙菩提,諸所施為能成辦故。 」「發行」即發起加行, 系依此純淨的發心,落實於修種種菩薩之增上行,能成辦具足菩薩功德之事。
「深心」,唐譯有深心、心、上意樂、勝意樂、增上意樂、生起增上意樂、清淨增上意樂七譯,抽去修飾語, 其基本含義即「深心」「增上意樂」。 吳譯有性、內性、正性、善性、善處、淳淑之心、意、不飾等譯, 基本上是指善淑之心性。 依秦譯「經文一」,「深心」也含有「具足功德」之義。 因此綜合各譯,「深心」指修種種菩薩增上行之後,行者具足功德, 趨向無上菩提之心性、意樂,更加增上、深化。「回向心」或「回向」,唐譯有修回向、回向二譯。 吳譯有分德、布分、分流法化三譯。 依「經文一」秦譯雲:「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吳譯雲:「菩薩分流法化故, 於佛國得道,一切示現賢善之行得見佛土。 」唐譯雲:「修回向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其國具足眾德莊嚴。 」則「回向」含有「得具足功德國土」之義。
此外,秦譯雲:「深心為華 .... 回向為大利。 」(7.k )吳譯雲:「華謂不疑.... 隨布分斯道。」( 7.c )唐譯雲:「勝意樂為.... 回向大菩提。 」( 7.h )又再次證明「回向」系在「深心」之後。 秦譯「回向為大利」, 此「大利」依上文,即「得具足功德國土」之利。吳譯「隨布分斯道」, 唐譯「回向大菩提」,都指回向於菩提(道)。
秦譯〈弟子品〉有「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語;〈入不二法門品〉也有「回向一切智」之語, 都說明了《維摩诘經》的「回向」有回向菩提之義。
綜合上述, 「回向心」或「回向」系指菩薩行者有了深心, 具足功德之後,進一步將一切功德回向於無上菩提,或回向於「得具足功德之國土」。 這和淨土宗「三心」之第三心「回向發願心」稍有不同。 淨土宗之「回向」,是指修淨土之行者發願往生佛國淨土; 而《維摩诘經》之「回向」,是指菩薩行者將功德回向無上菩提,或成就佛國淨土。
五、結論
本文之研討, 經由《維摩诘經》不同譯本之相關經文及譯語之比較分析, 一方面可以看出各譯本翻譯風格的殊異;一方面對本經中菩提心、 直心、發行、深心、回向心等概念有了較明確的了解。 尤其藉由這五個概念之因果次第的確定,可看出它們在修行上的意義。 本文也指出本經之「回向」,與淨土「三心」之「回向」意義不同之處。 而有關本經諸「心」含義的確切掌握, 對研究淨土「三心」也當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