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在一家飯店打工,嫌工資低不干了。他跑去找老板討要20天的工資。老板說他有兩天沒上班,只給18天的工資。他認為那兩天是正常休假,不該扣自己的工資。張飛在下班時攔住了老板。老板不同意,張飛抓住摩托坐架就是不相讓。老板開著摩托就走,把張飛拖了四十多米。結果張飛成了植物人,躺在醫院裡沒了意識;而老板砸進了十幾萬還看不到盡頭。
看著《第一時間》,我被這則新聞驚呆了。兩天工資最多兩百元,有必要這樣針尖對麥芒嗎?如果有人先讓一步,就不可能弄到兩敗俱傷的地步。
生活中,忍讓無處不在,無人不需。不能忍讓的人往往害了別人又毀了自己。我們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為什麼事到臨頭,就忘了“讓”是一種大智慧呢?
讓是一種必要的修養。人的挫敗感往往是在自認為受傷或者吃虧時產生的,並由此騰起無明業火或者心生報復。這往往是我們忽略了反省造成的。遇到問題,如果我們想一想,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自己有沒有過錯?爭會有什麼結果?讓又會有怎樣結局……這時,再看它,你就會發現矛盾沒那麼尖銳了,怒氣也會漸漸平息。
面對得失榮辱,學會退一步,你不但會對自己釋懷,還會善待他人。《弟子規》有言:“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憤自泯。”把錢財看輕一點,就不容易怨恨;對別人的言語多些寬容,就會少很多憤怒。心胸寬廣了,能容能讓了,還有什麼樣的坎兒不能跨越。
讓是一股迂回的力量,“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布袋和尚這首詩對退讓做了形象化的說明——退讓表面看是在後退,其實它是在後退中向前。
馬爾辛利剛出任美國總統時,指派某人擔任稅務部長,卻遭到許多國會議員反對。他們派出代表見馬爾辛利,當面辱罵他。馬爾辛利始終一言不發。等到謾罵結束了,他才溫和地說:“你講完了,怒氣該可以平息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力這樣責問我的,不過我還是願意詳細地給你解釋……”短短幾句話就讓那個暴怒的議員懊悔萬分。等到他回去匯報時,他只是說:“我記不清總統的全部解釋,但有一點可以報告,那就是——總統的選擇沒有錯。”
這就是讓的力量。讓步看似軟弱,但是卻能以柔克剛。因為讓裡有一種真誠接納的態度,是一種寬容和尊重的修養。所以,當矛盾突現時,如果雙方各讓一步,就能化干戈為玉帛,換得和諧共贏的局面。
讓是一種非凡的智慧。封建時代,許多功臣難以善終,但郭子儀卻是一個例外。他憑什麼做到這一點呢?讓。權臣魚朝恩派人挖了他祖墳。他沒有借機報復,而是對著皇帝哭訴道:“臣可能因為長期在外主持軍務,部下眾多,治軍不嚴,下屬摧毀別人墳墓的事是常有的。這是為臣的不忠不孝,招致老天的譴責,不是人患所造成的。”他任命了一個州縣長官,代宗卻不批准。部將們都為郭子儀鳴不平,但是他卻大笑,“你們不知呀,皇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這些節度使手裡有軍隊,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就不會聽命,這樣做是因為皇帝怕他們造反呀。而對我卻不怕我有所回應,那是將我當成心腹自己人呀。”這樣的忍讓,還有誰能尋找到擊垮郭子儀的手段呢?
退讓是成熟睿智的氣度,是一種大智慧。如果我們對芝麻點的小事睜一眼閉一眼,不去斤斤計較,我們就能遠離狹隘、自私、頑固,獲得坦然、淡泊、悠遠;如果我們立足於全局,放眼於未來,我們就能過得太平輕松、安穩自在,擁有自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