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幸福人生                                              
:育兒教育  
                                                                                           
                                                                                            
    | 
	  
	養兒方知父母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  |  
   古人雲:「養兒方知父母恩。」意思是說從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才體會出當年父母養育我們的艱辛,因此生起孝養父母之心。但對現代人而言,太忙碌了,這點反思之心,實在難以生起。   偶從群書中翻到一篇〈八反歌〉〈作者不詳,僅知出自《丹桂籍》〉,對於養兒與孝親之心做很好對照,極值為人父母者反思,「勸君養親如養兒」,願仔細玩味,同受用之!   幼兒或詈我,我心覺歡喜,父母瞋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歡喜,一不甘,待兒待父何心懸?   勸君今日逢親怒,也將親作幼兒看。   兒曹出千言,君聽常不厭,父母一開口,便道閒多管。   非閒管,親掛牽,皓首白頭多谙練。   勸君敬奉老人言,莫教乳口爭長短。   幼兒尿糞穢,君心無厭忌,老親涕唾零,反有憎婦意。   六尺軀,來何處?父精母血成汝體。   勸君敬待老來人,壯時為爾筋骨敝。   看君晨入市,買餅又買糕,少聞供父母,多說啖兒曹。   親未膳,兒先飽,子心不比親心好。   勸君多出糕餅錢,供養白頭光陰少。   市間賣藥肆,惟有肥兒丸,未有壯親者,何故兩般看!   兒亦病,親亦病,醫兒不比醫親症。   割股還是親之肉,勸君亟保雙親命。   富貴養親易,親常有未安,貧賤養兒難,兒不受饑寒。   一條心,兩條路,為兒終不如為父。   勸君養親如養兒,凡事莫推家不富。   養親止二人,常與兄弟爭,養兒雖十余,君皆獨自任。   兒飽暖,親常問,父母饑寒不在心。   勸君養親須竭力,當初衣食被吾侵。   親有十分慈,君不念其恩,兒有一分孝,君就揚其名。   待親暗,待兒明,誰識高堂養子心?   勸君漫信兒曹孝,兒曹樣子在君身。 
 |  |                                                                                                     
    |  |  |  |                                                                                                     
    |  | 
	上一篇:一位居士臨終時,天樂鳴空的事跡下一篇:求學要訣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