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論
(一)、學習本經的意義
今天,我要講的經典是《佛說十善業道經》。這是一部大家比較陌生的經典。有人可能會問:佛教的經典很多,就我們平常比較熟悉的如《普賢行願品》、《金剛經》、《地藏經》、《彌陀經》等,都是人們喜聞樂誦的。為什麼要選擇講《十善業道經》呢?因為這部經典是所有經典中,最根本的一部經典。也就是說,我們修學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經的核心內容‘十善業道’作為基礎。而十善業道呢?通常又是被我們所不重視的,總覺得它很簡單。然而,恰恰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它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宣講《十善業道經》。學習這部經典的意義,有五個方面:
1.明了人生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規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整個佛法的理論體系,都以因果為基礎。世界上的宗教、哲學、科學也都談到因果,但由於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對因果的問題總是不能正確地認識。說到因果,首先比較容易讓我們想到宿命論的因果。宿命論的因果,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是錯誤的。因為宿命論的因果是機械的因果,它認為人的命運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假如說,人的命運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們現生的努力就沒有用了。它否定了人們現生行為的價值。而佛法既講因果又講因緣,就像在田裡播下一粒種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陽光、水分,這粒種子才能發芽、生根、開花、結果。同樣的,人雖然在前生種下了因,但從因到招感果報,還要取決於因緣的和合。我們的命運雖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過現生的努力,還是可以改變的。而宿命論者則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這個結論,仔細推敲起來確實很有問題。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本來可以活到80歲,由於遭到意外的打擊,氣不過,思想怎麼都想不通,於是在30歲或40歲就去跳樓了。他的跳樓,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一個小孩子本來可以很健康地活著,由於父母不懂得照顧,一天到晚給他吃一些不好的東西,弄得小孩三天兩頭不是發高燒,就是拉肚子,面黃肌瘦。這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比如說:一個人干壞事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假如是的話,他應不應該負道德或法律的責任?佛法講因果,它更強調因緣,而宿命論講的因果,是一種機械的因果觀,在佛教看來是錯誤的。
儒家也講因果,主要從現實社會去說明。儒家不講死後的問題,如《論語》中有位弟子問孔子,死後的事情怎麼樣,孔老夫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這是說我們現在連生的問題都搞不清楚,死的問題就更不要談了。又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見對鬼神問題、死後問題,孔子是不談的。所以儒家講到因果問題的時候,如《易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顯示了儒家因果與佛教因果的分歧。佛法的因果講三世,以過去生種的因,導致現在生的結果;現在生種的因,招感未來生的結果。這就說明,因果貫穿著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即前生、今生、來生。而儒家僅僅講人的一生一世,對於因果的問題,自然無法從一個人的生命現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釋到子孫後代的身上。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是說一個家庭,祖宗積善行德,就會感得賢善的子孫;而‘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母多行不義,就會出現不肖子孫。這個說法似乎有理,但卻不是必然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現實社會中,父母有道德,未必就會出現孝子賢孫;父母道德敗壞,子女也並非個個都是品德不良。比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堯、舜,堯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賢明的君主,可是他的兒子丹朱,卻是非常的不肖;舜的父親,名叫瞽叟,據說是一位品行不怎麼樣的人,可他卻生下了品德高尚的舜。所以儒家從子孫關系上來解釋因果現象,顯然很難說得通了。這是因為不了解因果自身的規律,才會出現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
現代科學也講因果。現代科學是比較唯物的,科學對物質世界有很深刻地認識,但是對人類的精神領域卻相對無知。我們可以用科學方法來考察大自然的物質現象,而對於人類的心靈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正如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研究發明儀器,來測量人的體溫,但卻沒有辦法發明一種儀器來測量人們心中的煩惱,看看你的煩惱已經達到多少度了,是80度還是90度?再繼續煩惱下去是否會就達到100度了?科學沒有能力制造出一種能切除人類煩惱的儀器。所以,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心靈上存在的困惑及煩惱,卻不見絲毫的減少,反而變本加厲,愈演愈烈。
唯物論者是一世論者,他們看不到生命的過去和未來,因而只能從社會現象談因果:一個人做好事,能使他人受益;反之,如果做壞事,就會讓他人遭殃。就像當你殺人、偷盜、搶劫、強暴、詐騙時,必然會有人受到傷害。這是從社會現象來解釋因果關系。事實上的確是這樣,一個人干好事或干壞事,自然會帶來不同的社會效應。但是,這不是從因果規律自身來看因果,不是因果的主流。我們經常聽很多人說,我干好事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呢?因為在現實社會中,有些人行善積德,但卻事事不順遂,窮困潦倒;而那些干壞事的人,卻飛黃騰達,官運亨通。這樣一來,有些人難免抱怨老天不長眼,或干脆失去干好事的信心了。
古人有流芳千古與遺臭萬年的價值觀。從人死如燈滅的角度來說,流芳千古和遺臭萬年對社會的影響固然不一樣,但對他自身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難怪中國古代楊朱說:‘萬物所異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則有賢愚貴賤,是所異也;死則有臭腐消滅,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聖亦死,凶愚亦死。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纣,死則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異?且趣當生,奚遑死後。’
那麼,佛法如何闡述宇宙人生的因果原理呢?《十善業道經》便是一部介紹善惡因果與人生命運關系的經典。在沒有進入正文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因果方面的四個內容:
(1)相信有善有惡。人的行為有善的,有惡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有人說:對我有好處是善,反之是惡。就如警察與小偷,誰善誰不善?在警察眼裡小偷是惡,而自己在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的財產不受侵犯,自己的行為是善。但在強盜眼裡,警察是惡,因為警察沒收了他盜竊的錢,讓他進大牢,甚至被槍斃。在不同人的眼裡,站在不同的立場,善惡的標准也就不一樣。因此,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對於沒有學過佛法的人,是很難正確認識的。所以首先要知道有善有惡。關於善惡的定義,在《十善業道經》裡講得非常清楚。
(2)相信有業有報。業是一種行為,主要有善、惡兩種。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惡行,將來都會有結果的。由於一般人‘近視眼’的關系(這種近視不是眼睛的近視,而是認識的近視、智慧的近視),往往認為:干好事,干完就結束了;干壞事,只要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干完也就完了。這是一般人的觀念。但是佛法認為:一個人做了善的行為,或者不善的行為,將來都會有結果的。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至於結果什麼時候產生呢?只是時間的問題,有可能是現生受報,有可能是來生,乃至要經過更多次的受生。什麼時候條件成熟了,什麼時候就會產生結果。
當一個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壞事之後,心裡就會留下一種影像。干壞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寧,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干好事或干壞事的時候,這種行為會折射成影子,回歸到自身的思維裡,佛法把它叫做種子。當我們干好事或干壞事的時候,就種下了善的或惡的種子。此外,善惡的行為還會產生不同的社會效應。當我們傷害一個人,對方不是受到傷害就完事了,他會懷恨在心,甚至等待機會報復,一旦因緣成熟,內心的種子跟客觀條件產生感應,果報就成熟了。
(3)相信有前生,有後世。人的一生,僅僅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斷。生命像鐵鏈一樣,一環套著一環,人的一生一世,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跟一個人的前生有關系,它不能離開前生;這個環節,還會影響到生命未來的發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猶如流水中濺起的一片浪花,浪花是短暫的,但生命的洪流,卻永無止盡地在延續。人的生命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生命的延續不是一成不變,命運的改變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念和行為。假如一個人觀念正確,注重止惡行善的修養,生命就會得到升華。反之,觀念錯誤,貪婪無恥,無惡不作,生命就會逐漸墮落。
(4)相信有聖賢、有凡夫。有人說:人與人都是一樣的,差不了多少。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很大。有的人生命素質很高,有的人生命素質很低。因為,人畢竟還是存在天賦的問題。生命素質高的人,生下來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質低的人,一時也很難提高。比如說,同在人道中,有的人就像佛菩薩,內心充滿著慈悲、智慧、道德。相反,有的人愚蠢如豬狗,殘酷如虎狼,狠毒如蛇蠍。當然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從無始以來的延續中逐漸形成的。
佛法把有情生命分為十個層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內容,包括六凡四聖。六凡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四聖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個層次,假如我們不斷地學習佛法、修行,不斷地揚棄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層次就會得到不斷提升,乃至成為佛、菩薩。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對人生缺乏正確的觀念,一天到晚培養自己的貪嗔癡,生命層次就會越來越低,將來下地獄、當畜生,或成為螞蟻、蚊子、蒼蠅、蟑螂、老鼠……,生命層次有高低,但生命並非一成不變。佛法認為,生命是無常的,是緣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2.成就人天果報
佛法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在因果支配下而發生、存在或消失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偶然的。有的人說,我摸彩票,一下子就中獎了,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的,因為你的命中有這份福報,你才會中獎;假如你的命中沒有這份福報,那是不可能中獎的。所以,看似偶然,其實並不偶然。也就是說,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
從十法界眾生來說,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當畜生有當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聖,都有它的因果,不是沒有因果的。佛經上說:‘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這就告訴我們,彌勒菩薩並非天生就是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他經過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彌勒菩薩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現居兜率內院,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功德圓滿,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彌陀佛,也是經過長時間的修行才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別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貧富美丑,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會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人家怎麼那麼走運,什麼好處都讓他碰上了,我怎麼就那麼倒楣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現實社會上,當官的不見得就比他部下能力強,不是有許多當秘書的比他的頂頭上司更有才華,學歷更高嗎?我們再看看古往今來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是皇帝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們,有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這是因為命運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樣。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會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會知道‘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果,不必去羨慕他人。命運可以由自己來改造,因為人生是無常的。我們要記住:人生是無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為乞丐。而世間的許多榮耀,都是昙花一現,過眼雲煙。反之,一個貧窮的人,只要勤奮努力,終有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就會懂得了如何設計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們如果來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內容大體上是相似的。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把五戒比喻為‘通往人天的護照’。護照是出國用的小本子,有了護照,才能夠簽證出國。同樣,我們為了成就人天果報,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這樣,來生才能繼續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學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裡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報大。像欲界天,物質環境非常優越,沒有任何災難,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天災人禍特別多;色界天的眾生能夠享受禅定之樂,也比我們快樂。但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為歸宿,認為天堂是最理想的去處,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天堂。惟獨佛法不以為然,佛法從通達真理、成就解脫自由的角度,認為天堂不好,人間才是最好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升到天上的人太快樂,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盡,就會墮落。人間則有苦有樂,人由於能夠感受許多的痛苦,才想盡辦法改造自己,認識世界,改善生存環境,使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過得快樂。人類文化和文明,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善世界整個過程的結晶。人類因為不斷地探索宇宙人生,才會發現真理,發現解脫的途徑;而沉溺在快樂中的天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會成佛。釋迦牟尼佛是在人間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樞紐,一個人升天、下地獄,或當畜生,都是以人為中轉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為改善未來的生命服務,這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報。十善,是作為人所應有的道德。就是說,作為人,應該有人的道德。儒家講到人的倫理,有五倫。儒家認為,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就要遵守五倫,五倫是孟子所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認為,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符合人的道德標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關於十善的內容,下文要做具體的介紹。
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為,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地做人,來生才有資格繼續做人。如果這一生你已經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會失去做人的資格,來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個人考上大學,在大學裡不好好地讀書,考試分數不及格,就會被學校勒令退學。
3.安定社會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總是處於不安定中,對社會安定破壞最大的,莫過於戰爭。打開人類歷史,可以說是戰爭的歷史。就中國歷史而言:春秋戰國時期,打來打去總是不停,今天這個諸侯國打那個諸候國,明天那個諸候國又打這個諸候國。春秋戰國之後,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不久又是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後戰爭結束,但到了漢朝未年,爆發了農民起義,又是戰爭。尤其是進入三國時代,戰爭更厲害了。然後是晉的統一。晉統一之後,又是五胡十六國的戰爭。接著是隋唐的統一。唐朝末年農民起義,又是戰爭。總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都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
人類社會總有許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沒有絕對的太平,你能說在太平盛世就沒有一次謀殺案嗎?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遺嗎?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類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歸納一下,不外乎四種內容,就是殺、盜、YIN、妄。殺,指殺生,戰爭是殺生,暴力、殺人放火是殺生,殺豬宰羊也是殺生。偷盜,是不與取的行為,指沒有取得物主的允許,把他人的財富占為已有。偷盜的內容,不只是偷的行為,因為不但明偷是偷盜,像坑蒙拐騙都是偷盜的內容。邪YIN,現代社會,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貞節觀念淡薄,兩性關系開放,因而邪YIN的現象很普遍。邪YIN一般是指,為社會法律和道德不承認的男女關系。妄語,指說假話,用一種不真實的語言,去傷害他人,以達到個人的目的。當今社會,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爾虞我詐,欺騙他人。
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殺生、偷盜、邪YIN、妄語,為什麼會產生這四種現象呢?會不會跟社會制度有關系呢?當然與社會制度有關系,但這不是根本;還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說,社會上有殺、盜、YIN、妄的存在,是由於人心有貪、嗔、癡煩惱。人類內心的貪、嗔、癡煩惱假如沒有解決,既使擁有良好的社會制度,人類社會依然不可能會太平。貪、嗔、癡使社會充滿著不安定。
人類因為貪心而殺生,古代社會為什麼有戰爭呢?無非是發動戰爭的人想占有別人的國土。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之類的戰爭狂人想占領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也是為了占領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稱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會時期,貪心會引起謀財害命,有時兄弟姐妹之間為了繼承父母的遺產,也會相互殘殺,置骨肉之情於不顧。貪心也引起攔路搶劫,拐賣婦女兒童,販毒走私,制造假鈔。貪心也引起邪YIN,人因為貪著美色,看上了對方,喜歡她(他),貪著她(他),又沒有合法的因緣走在一起,就會產生邪YIN的現象。由於你希望跟她(他)永遠在一起,這樣就導致了第三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個家庭妻離子散。
嗔恨心也會引起殺、盜、YIN、妄。古今中外的戰爭,也有因為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國家之間的戰爭,往往是由於世代結下的怨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兩個人平常為什麼會打架呢?也是由於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惡果,甚至達到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程度。有時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鬧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盜。人有一種很不正常的心態,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別人事業成功,就覺得滿不是滋味,如果這個人跟他關系好還沒事,假若沒有關系,或冤家對頭,這個人看到他(她)飛黃騰達了,心裡就會難受,想盡辦法給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YIN。如社會的強暴現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時,先YIN後殺。有些男的貪美色,見某個女的長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女方拒絕,於是就去強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對方打暈,先奸後殺。又像日本鬼子在三四十年代,帶著嗔恨心奸YIN中國、朝鮮婦女,然後開槍殺害她們。嗔恨心會引起打妄語、說假話。因為看你不順眼,不喜歡你,於是就說假話去傷害。
貪、嗔、癡是人類社會一切不安定的根源,只要人類存在著貪、嗔、癡,人類社會就不得安寧。假如貪、嗔、癡少一點,社會的安定因素就會多一點。所以,要想改善社會,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從社會制度下手。光從社會制度上下手,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從人心上來改善,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這一點上說得好,認為改造世界,要從修身上著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養。儒家對修身又提出四個內容:就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貪嗔癡。一個人只有經過對自我生命的改造,對貪嗔癡的改造之後,才能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反之,假若我們沒有修身的基礎,既使家庭事業有成,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類想要建立安定的社會,就得奉行十善。佛經裡講,轉輪王出世(轉輪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國歷史上的黃帝、堯、舜一樣),以十善治理國家,他們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民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個社會都能奉行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我們想一想,這樣的社會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因此,只要有一個人信佛,一個人修五戒十善,社會就會有一份安定因素;有兩個人,就會有兩份安定因素;有三個人乃至更多的人,就會有許多安定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就是人間淨土,就是太平盛世了。
4.三乘佛法的基礎
人天乘法門是三乘佛法的基礎。從學佛到成佛的這一過程,在佛教裡有時稱為五乘,有時叫三士道。乘,是運載的意思,通常人們把車稱為車乘,是因為車有運載的功能。同樣,我們學習佛法,也要通過某個法門的修學,才能從學佛的開始,最終達到成佛的目的;才能從生死的此岸,最終達到涅槃的彼岸。五乘,是指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一個人想來世繼續做人或升天,有人天乘的法門修行;一個人要想解脫煩惱,成為阿羅漢,有聲聞乘法門的修行;一個人要想成佛,普度一切眾生,不忍心自己一個人脫離苦海,修菩薩道,那麼就是菩薩乘的發心。三乘的修行雖然趨向不同的結果,但它卻是成佛的不同階段。
五乘又叫三士道。人天乘屬於下士道,聲聞乘、緣覺乘又叫中士道,菩薩乘又叫上士道。士就是人,是說你要成為下等的人,中等的人,還是成為上等的人。你想要成為那個等級的人,你就要修行那個等級的法門。
對於三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總把三者脫離開來,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有很多人學佛,歡喜停留在一個很低的層次上,一天到晚只知求佛菩薩保佑平安。須知光是停留在祈求上,連人天乘都談不上,因為人天乘還必須堅守五戒十善,修習布施、持戒,不是求平安就了事。有的人學習佛法,僅僅為了個人解脫生死,一點利益他人的事情都不肯做,只關心個人的修行。一旦躲到深山裡,就想躲得越深越好,最好什麼人也不要見到,這種人偏向個人解脫,不肯修利他之行。有的人自名為學大乘,不屑於接觸聲聞乘的經教,這也是一種偏頗。
其實,三士道就像一棟三層樓一樣,下士道是第一層樓,中士道是第二層樓,上士道是第三層樓。一個人想爬到第三層樓,就要從第一層樓開始。修學佛法也是這樣,先要做好人天的德行,學會做好一個人,從修五戒十善做起,然後才有資格修中士道,乃至上士道。但是,現在很多人修學佛法,卻不注重這樣的次第。有些人看到大乘經典中批判聲聞學者,不知道這是有針對性的,於是就對聲聞乘的解脫法門,生起一種輕視的態度,至於人天乘就更看不上了。其實,假如沒有人天乘、聲聞乘的基礎,大乘的修行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有些人經書讀了很多,如《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等,大乘經典都讀遍了,但在日常生活中,一點都派不上用場。為什麼呢?因為忽略了修學佛法的基礎,當知我們學的大乘屬於第三層樓,沒有人天乘的基礎,當然修起來就很困難。很多人學了唯識、中觀,但唯識觀或中觀到底怎麼觀,總是觀不起來。由於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打起坐來,心總是靜不下來,這是由於缺乏一種正當的合理的生活,從而造成修行的困難。
現在漢傳地區的許多學佛人,都存在這個問題。所學的是大乘,而發心是不是大乘呢?有幾個人發大乘心?能夠‘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社會,去做利他的事業,無私地把自己奉獻給社會?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有人會說,我是修淨土宗的,我是念佛的,念佛不是大乘嗎?淨土宗是大乘,沒錯。但我要告訴大家,修淨土宗的,未必都是大乘,甚至可以說多數是小乘。一個人是大乘抑是小乘,評判標准是什麼?是發心。發心非常重要。你發的是菩提心,還是出離心呢?假若你發的是出離心,這是小乘的發心;假若你發菩提心,那才是大乘的發心。你發了菩提心,才能稱得上大乘行者。
也許有人會說:我修禅宗,禅宗不是大乘嗎?沒有錯,禅宗是大乘法門,禅宗是中國佛教發展的最高峰,禅宗是隋唐八大宗派頂上的一顆明珠,是至高無上的,在修行上非常特殊。禅宗雖然很殊勝,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乘。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個人的生死,不管眾生的死活。這種發心,顯然屬於小乘的發心。區別大乘和小乘的關鍵在發心上,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首先要看你的發心。有的人也許會問,我修五戒十善,是大乘抑是小乘呢?當然,五戒十善從定位上說,是人天乘的內容。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發菩提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屬於大乘。發出離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屬於聲聞乘。學習佛法,發心非常重要。現在學習佛法的人,很多人發的是出離心。在佛法的學修上,雖然學的是大乘,但在發心上,基本上都偏於小乘。學的是大乘,而發心卻是小乘,這是學習和發心上的脫節。另外,再看看每個人在修學佛法中的行為,大乘的戒律能夠做到嗎?比如《瑜伽菩薩戒》、《梵綱菩薩戒》,我們能做得到嗎?聲聞乘的出離行,真正對世間的厭離,我們又做得多少?也做不到。對五戒十善,由於一向不屑一顧,所以也沒有做到。因此,可以這樣說,漢傳佛教的許多修學佛法者,普遍存在的狀況是:學的是大乘,發心是小乘,而在行為上人天乘都沒有做到。正是由於這樣,造成修行上不能相應。要想在修行上相應,就得從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在修好五戒十善的基礎上,才能談出離心,才能談得上修菩薩道。通過對五戒十善的修行和學習,我們可以在修學上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它雖然是最簡單的,但在修學佛法中卻是最重要的。
5.往生淨土的資糧
這幾年,淨空法師的磁帶從海外鋪天蓋地地湧來,受其影響,修淨土法門的人特別多。當然,我不是說淨土法門不好,淨土法門非常殊勝,在修行上有它特殊的地方。中國佛教自唐宋以來,彌陀淨土就一直很盛行。但淨土法門在流傳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誤區現象,需要提出來談談。
有人修淨土法門,不太重視經教的學習,認為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要學那麼多經教干什麼呀!他覺得沒有用。當然,過去的大德有開示,要老實念佛。像淨空法師在弘揚淨土法門時也說過:‘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我想他是有針對性說的,針對一些不能看書的人而言的。)但有些人卻把它當作至理名言,假若每個人都一句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那麼佛法的弘揚,也許隨著淨土法門的弘揚,就宣告結束了。
真正淨土法門的修行,也很重視經教的學習。像《淨土三經》裡的《觀經》,說到淨業三因,主張讀誦大乘經典,平常人們不重視這個問題,總覺得一句彌陀就夠了,結果造成不能很好地學習經教。不聞思經教也就沒有正見,沒有佛法的智慧去觀照、去指導你的人生,這樣一來,你的修行還能相應嗎?真正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萬緣放下。實際上,一個人要做到萬緣放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為很多事情看不透,對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執著了,因而在念佛的過程中,自然難以相應,煩惱妄想無窮無盡。
其次,許多修淨土法門的人,只求個人往生,不關心社會,不關心眾生,心發得非常的小。帶著這樣的心態去修行,既使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品位也不高。我認為,修淨土法門的人要多讀一讀《普賢行願品》,可以擴展你的心量。因為一個人的修行,一天到晚只想著自己,你的心量會越修越狹窄。所以,很多人雖然也修行,但煩惱妄想依然特別多。相反,通過《普賢行願品》的學習,心胸會擴大。
念佛往生西方淨土,不能為了個人尋找安樂窩,去享清福,而是為了留學,學成後回歸娑婆,導駕慈航,普度眾生。如果你有這樣的發心,往生西方淨土的品位自然高。一個人發心大,心胸就開闊。心胸開闊,發心大,將來的成就就大。因為你的發心大,心胸開闊,煩惱就會少些。有些在別人看來痛苦不堪的事情,在你的眼裡簡直成了雞毛蒜皮,你還會為它煩惱嗎?
另外,有些修淨土法門的人,往往只注重一句阿彌陀佛,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修行。他們認為只要把一句佛號念好了,把阿彌陀佛的腳抱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於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無所謂。當然,淨土法門比較重視信,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修行是對生命整體的改造,而不是片面的。念佛只是修行的一個方面,在八正道中有一個正念,念佛僅僅是正念。除了正念之外,八正道還有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
修行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修行是對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質的人,才有資格往生西方淨土。這並不是說,只要你有信仰,就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了。良好素質的人,就是《彌陀經》所說的‘諸上善人’。諸上善人,指具有良好素質的人。良好素質的培養,首先要有正見,對宇宙人生有正確的認識,認識到人生的因果,人生的無常,人生的緣起。正念的樹立,以正見為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正見,一句阿彌陀佛是不太容易念好的。
依正見起正思維。正思維的意義有二:一是志向。正思維又稱正志,志是志向。就如念佛,也要有發心作為前題,你念佛的目的是什麼?你往生西方淨土,是為了個人的享樂?還是為了進修,待功德圓滿,將來再回到娑婆世界度眾生?這個志向很重要,因為它決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二是思考、考察。用佛法的智慧去思考人生的一切。因為人生的許多煩惱,都是認識上的錯誤造成的,正思維能使我們如實地觀照人生。
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持戒的內容。正語,是正確的語言,經常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平常所說的話,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有利於他人的?也就是說,真實的話我才說。反之,不是真實的話,如妄語、兩舌、惡口、绮語等,就不應該說。修行,就是對照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話是正語,還是邪語?另外還要考察自己的行為,跟殺生相應不相應?跟偷盜相應不相應?跟邪YIN相應不相應?用佛法的道德規范,從身語意三業全面地檢討自己。
持戒的另一個內容是正命。命,是謀生的手段,對於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來說,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都是可以的,都屬於正當的。有些人從事違法的職業,如謀財害命、販毒、經營一些色 情服務場所,就屬於邪命了。作為一個佛教徒來講,僅符合法律還不行,還要符合戒律。看看自己從事的職業跟五戒違背不違背,假如違背了五戒就屬於邪命;如果沒有違背五戒,就屬於正命。比如說,開葷菜館,開歌舞廳。開餐館,意味著你要殺生很多;開歌舞廳是色 情方面的,屬於邪YIN的范疇。有些人開公司,是不是用正當的手段去賺錢?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偷盜與不偷盜的問題,妄語和不妄語的問題。
學佛的人,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許多罪業。如果是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相信因果,那沒有辦法。而我們學佛了,相信因果了,要對自己未來生命的前景考慮。屬於邪命的工作,馬上就要停止,屬於正命的工作,才可以繼續做下去。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正命,是職業上的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不僅僅是念佛,最重要的還在於生活當中的修行。正精進,是正當的努力。正念、正定,一般修淨土法門的人,是通過念佛來培養自己的正念和正定。一個人念佛要相應,就要有前面這些基礎:要有正見的基礎,正思維的基礎,正當的謀生手段的基礎。這些基礎都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太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光是孤立地念一句阿彌陀佛,我想恐怕是念不好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修行是非常重要。
(二)、釋經題
在講一部經典之前,先要解釋一下經題。大家知道,在佛教的經典裡,以‘經’字命名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六祖壇經》以外,一般人總以為所有的經典都是佛陀親口說的。實際上,從經的內容來看,很多經典並不完全都是佛說的。在《大智度論》裡說到‘經通五人’,即有五種人說的,都可以稱為經典。也就是說,除了佛說,還有佛弟子說、天人說等。像《維摩诘經》的很多內容,是維摩诘居士說的;《地藏經》的很多內容,是地藏菩薩說的;《般若經》的很多內容,是須菩提、捨利弗說的。當然,這些經典的內容,是因為菩薩或聲聞弟子們,在證佛所證的基礎上,演繹抉擇甚深佛法,因而通稱為佛法。《佛說十善業道經》純粹是佛說的,本經的主題思想,那就是十善業道,經題已經告訴我們了。因為一部經典的名稱,往往揭示了該經的內容核心所在,指出這部經到底講什麼,具有畫龍點晴的意義。比如說《阿彌陀經》,就講阿彌陀佛創建的西方淨土;《地藏菩薩本願經》,就講地藏菩薩在因地上的修行和他的願力;《維摩诘經》,就講維摩诘的所作所行,通過維摩诘這個人物來表現菩薩道的精神;《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就講藥師如來的東方琉璃淨土,講他的悲心和願力。同樣,學習《十善業道經》,一看題目,就知道這部經講的是十善業道。
十善的內容大家很熟悉,一共有十種善行。其中屬於身體的行為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語言上的行為有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思想上的行為有三種: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這十種屬於善的行為,所以叫十善業。業是行為,道是原理。這部經闡述了十善行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業道。
經,又是什麼意思呢?經,梵語叫修多羅,翻成中文為‘契’。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契理,二是契機。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說,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都跟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符合,是不違背的;契機,佛陀針對眾生說法,那麼,就必須要眾生能夠接受。假如法不對機,即使再圓滿的教法,也弘揚不出去,沒有人會接受的,起不到教化效果的。所以佛陀說法,非常注重契機。我們今天弘揚佛法也是一樣,也要講究契機。假如不契機的話,佛法的弘揚就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三)、說譯者
作為一部佛經,必然還有它的譯者。佛經來自於印度,因為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創立的,中國的佛經是從印度的梵文翻譯過來的。翻譯《佛說十善業道經》的人,是於阗的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於阗,地名,在今天的新疆。什麼叫三藏法師呢?三藏法師,是精通經、律、論三藏的高僧。三藏法師很了不起的,我們平常修學佛法,能夠精通一、兩部經論,就很了不起了,而這位法師對佛法的經、律、論三藏都能夠精通,可見他的知識非常淵博,智慧很高深。
這位三藏法師名叫實叉難陀。實叉難陀是梵語,這是一種音譯。佛經從梵文譯成中文有兩種翻譯形式:一種是音譯,還有一種是意譯。音譯,是根據梵文的音,用中國語言裡相似的語音翻過來。像‘般若’、‘涅槃’等都是音譯,還有很多咒語,如《大悲咒》、《楞嚴咒》等,也都是音譯。
另一種形式是意譯,根據梵文的意思翻譯過來。例如,實叉難陀譯成中文是‘學喜’。一般的經典,如《彌陀經》、《華嚴經》等,都是意譯。實叉難陀法師,在唐朝的時候來到中國,他翻譯的經典很多,除了《十善業道經》,還有《八十華嚴》、《地藏經》等,對佛教在中國的宏揚影響很大。
二、如何看待一部經典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
‘如是我聞’,在古德許多經論中,把‘如是’解釋得很復雜。其實,這兩個字也可以解釋得很簡單。‘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業道經》,‘如是’兩字是《十善業道經》的代名詞。‘我聞’的‘我’字,指阿難。佛教的經典都由阿難尊者在結集時背誦出,‘我聞’是阿難自說‘我聽說的’。
說到‘如是我聞’,必然會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如何看待一部經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寫的,所以有人會問:佛經是不是佛陀親手撰寫的呢?不,佛經是佛陀說的。佛陀滅度以後,弟子們為了使佛法在世間長期流傳,召開了佛教史上結集經典的法會。這個法會不是誰都可以參加,只有證得阿羅漢的人才有資格。參加第一次結集的共有五百阿羅漢,再從五百人中推出兩位代表,主持經藏和律藏的結集。誦出經藏的是阿難尊者,誦出律藏的是優波離尊者。阿難,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據說他的記憶力特別好,每次聽了佛陀說法,都能把當時法會的情景和內容准確無誤地記下來。所以在結集經典的法會上,阿難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誦,其他的阿羅漢坐在下面,聽了之後沒有異議,那就表示通過了。經典的結集,是通過民主會議記錄下來的,足見其可靠性。
佛教的經典,是佛陀滅後弟子們結集的。一部經典,是一次法會的記錄。像《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陀在龍宮說法的記錄;《般若經》是般若法會的記錄;《楞嚴經》是楞嚴法會的記錄;《楞伽經》是楞伽法會的記錄;《法華經》是法華法會的記錄;《華嚴經》是華嚴法會的記錄。所以,每一部經都是一次法會的記錄。
一部佛經,不僅有佛陀的言教,同時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覺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業中流露出來的都是佛法,思想裡所想的,言行的一舉一動,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乃至法會上的說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屬於佛法。所以,當我們打開《金剛經》的時候,一開頭出現的景象是佛陀著衣、持缽,到捨衛城乞食,回來之後,洗腳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經的內容沒關系,其實,佛法的內涵盡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層意義是表信。信,是信仰。對一部經典的學習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礎上,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證有四個次第:信、解、行、證。第一個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麼意思呢?信,以心淨為性,用一種清淨心去接受佛法,不帶任何偏見接受佛法。有了信,還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礎上。佛法跟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在於佛法不但強調信,而且更強調解,信與解是相輔相成的。在信的基礎上去學習佛法,就會加深理解,而對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佛法裡有兩句話說明信與解的關系。第一句話‘有信無智長愚癡’,一個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視學習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見,就會成為一種糊裡糊塗的迷信。第二句話‘有智無信增我慢’,當然,這種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種世間的聰明,自以為是。有些人把經教當做學術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養,自然我慢越來越重。光有信和解還不行,在信、解的基礎上還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對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後,又可以指導修行。在這信、解、行的基礎上,才能最後達到證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體驗,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證是修學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論》說‘信如手’。信,像手一樣。大家知道,人類兩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為有了兩只手,我們才能創造財富。假若沒有手,就什麼事都不能干了。對佛法的信仰也是這樣,因為有了信之後,才能在佛法的指導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實踐中改善人生,解脫煩惱。而社會上的一些學者,他們雖然在研究佛學,但是由於缺乏對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幾十年,在現實生活中,煩惱依然存在。這就是對佛法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差別。
‘一時’,是那個時候的意思,是舉行法會的時間,指佛陀正在宣說佛法的時間。通常講經都有具體的時間。就像這次西園寺的講經法會是在1997年3月2日開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經都是‘一時’或‘爾時’,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為什麼呢?這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時間、空間的真理,它應該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空間都是真理,而不是說在某一個時間是真理,而在另一時間裡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親證宇宙人生真相後講出來的,自然契合於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羅龍宮’,佛是法會的主講者。梵語佛陀,簡稱為佛。佛的意思是覺者或智者,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方面的具體涵義。用今天的話說,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覺悟的人。‘娑竭羅龍宮’是佛陀講《十善業道經》的地點,是這次法會的場所。佛陀此次說法不是在人間,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羅龍宮。佛陀一生的說法,不僅對人間眾生,有時也到天上,甚至到海裡為龍王說法,可見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圍是多麼的廣啊!
‘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這是介紹參加這次法會的聽眾。這次法會的聽眾有兩大類型:一是比丘眾,二是菩薩眾。佛陀這次在龍宮裡說法,當然肯定會有龍王。那麼,除了比丘之外,就沒有比丘尼嗎?沒有沙彌、沒有沙彌尼嗎?不一定的。這裡聲聞眾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聲聞眾和菩薩眾。聲聞眾主要有七眾,以比丘為首。在家的有兩眾,即優婆塞、優婆夷,翻成中國話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麼叫近事?親近三寶,學習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稱為近事男;女的就稱為近事女。
在家眾受持八戒則成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為了體驗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種戒律。像我這次出訪泰國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們雖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長期住在寺廟,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體驗僧團的生活。這也屬於在家眾,但她們已接近出家眾的生活了。
出家眾中分為五眾:即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是出家的小眾。剛出家,年齡在二十歲以下,在沒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剛出家的、甚至連十戒也沒有受的叫形同沙彌。形同沙彌在形象上已經出家了,但是還沒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後的叫法同沙彌,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裡規定,沙彌、沙彌尼年滿二十歲受大戒,在沒有年滿二十歲之前,只能以沙彌的身份住在僧團中,到了二十歲以後可以受大戒,男眾受比丘戒,女眾受比丘尼戒。
聲聞七眾中最高的層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由在家眾到出家眾,這裡有一個很明顯的差別,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眾只受五戒,如果想進一步體驗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剛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層次是比丘,受兩百五十條戒。這說明什麼道理呢?目標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嚴格,約束也就相應的越多。參加這次法會的大比丘眾有八千人,可見法會是非常壯觀的。除了八千大比丘眾外,我想還會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乃至優婆塞、優婆夷。
此外,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漢譯覺有情。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具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讓別人覺悟,希望別人覺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經覺悟了。一說到菩薩,人們往往會覺得非常遙遠,想到虛空中來無影去無蹤的菩薩,想到大殿裡泥塑木雕的菩薩。其實,菩薩離我們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薩的定義是什麼,你就會發現,在現實的生活中就有菩薩,像雷鋒之類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薩戒便是取得了菩薩的資格。當你受菩薩戒的時候,戒師問你發菩提心了沒有?你是不是菩薩?這時候你要承當,說我就是菩薩。所以說到菩薩,有新發心的菩薩,有老菩薩。我們對一些學佛時間比較長的人,尊稱為老菩薩。還有大菩薩,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此相比,那些剛發心行菩薩道的人,只能稱為小菩薩了。所以說,每一個人只要發了菩提心,能夠用菩薩的道德來要求自己,這個人就可以稱為菩薩。
像近代的太虛大師,他就希望人們稱他為菩薩。他在一首詩裡寫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請你稱我為菩薩。’太虛大師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薩戒為准則,所以他希望人們稱他為菩薩。又如台灣的慈航法師,他也是希望人家稱他為菩薩。所以慈航法師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薩。這樣的菩薩是很現實的。其實,我們學佛拜菩薩的目的是為了向佛、菩薩學習,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菩薩、成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薩,而不懂得用菩薩的標准來要求自己,那永遠也不可能成為菩薩,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佛。所以學佛拜菩薩,是要以菩薩的標准作為自己行為的准則,一旦受了菩薩戒,那就是菩薩了。摩诃薩,是大的意思,指參加此次法會的都是大菩薩。
這段經文總的介紹了法會的緣起,說明這次法會召開的時間、主講、聽眾、處所等因緣。如何看待一部經典?就是把一部經典?就是把一部經典看成是一次法會的記錄。
三、誰是創世者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這段經文解答誰是創世者。古往今來的宗教、哲學都非常關心世界是誰創造的?世界是怎麼來的?人間的吉凶禍福又是誰決定的?人類對諸如此類問題的答案,起初歸結到神,認為是由神決定的。最早的是多神論,認為世上有很多的神,像風神、雨神、太陽神等,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由神決定,都是神在控制。接著,多神論發展成二神論,認為世間有兩類神:一是善神,二是惡神。善神決定人間的善事,惡神決定人間的惡事。再接著,二神論發展成一神論。一神論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的婆羅門教。當我們翻開基督教的《聖經》,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內創造了萬物。伊斯蘭教也認為,世界萬物是主安拉在幾天之內創造出來的。印度的婆羅門教認為世界由大梵天在幾天內創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創造出了不同等級的人。其實,這種觀念中國也有,像盤古開天地的傳說,盤古就是一個神話人物,說他創造了天地。這都是有神論的主張。無神論者則認為:世界不是由天神決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有名的無神論者范缜先生就是這樣主張的。他寫過一篇《神滅論》的文章,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燈滅。至於人生的命運、吉凶禍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當時,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們把佛教歸納為有神論的范疇,所以佛教徒與無神論者展開了一場辯論。當時有一位叫蕭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質問范缜說: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那麼,人為什麼會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呢?范缜回答說:人生就如同樹上的花朵一樣,雖然一起開放,但隨風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廳堂上、漂亮的座墊上;有的花卻被吹落到糞坑裡、草地上。殿下您就像飄落在廳堂上、漂亮座墊上的花;我則是掉在糞坑裡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陣風吹著的花瓣,沒有什麼力量在決定著,完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來的哲學家中,唯物論者以為有不變的基本物質元素,為萬物生起的始基,主張由物質派生出意識;唯心論者以為有不變的基本精神元素,為萬物生起的始基,主張由精神派生物質。
佛法,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更不贊同唯物論者和唯心論者的主張。這段經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對誰是創世者的答案。‘爾時世尊告龍王言’,這裡正式進入經的內容了。‘爾時’,是那個時候。‘世尊告龍王言’,‘告’,是告訴。這裡有八千大比丘,三萬二千大菩薩眾,為什麼佛陀只對龍王,不對別人說法呢?不是的,佛陀說每一部經典都有一個當機者。有的經典以捨利弗為當機者,有的經典以須菩提為當機者。現在我們學習的這部經典,以龍王為當機者。所以,雖然是對龍王說的,但也是對大家說的。
‘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一切眾生,這個范圍很廣,眾生的概念用現在的話來說,包括人和一切動物。‘眾生’是五蘊眾緣和合而生的意思。眾生,在佛經中,又稱為有情。情,是情識,即有感覺的、有情緒的、有思維的稱為有情。反之,不能思維的、沒有情緒的、沒有感覺的稱為無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為兩類:有情世界和無情世界。有情,是眾生另外的一種稱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心想,是心裡的想法,包括思維、念頭。眾生因為思維的方式不一樣,念頭千差萬別,‘由是故有諸趣輪轉’。世界的差別根源是什麼?誰決定世界的差別呢?在佛法看來,它既不是神決定的,也不是別的東西決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決於眾生的心念差別。在二時課誦中,引用了一首《華嚴經》中非常著名的偈子,闡明了這種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說明成佛、菩薩、羅漢、緣覺乃至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都是取決於有情的心念差別。那麼,可以這麼說,世界的一切差別,都是由於心念的差別。平常有這樣一句話:人心如面。每個人的面孔長得不一樣,是因為每一個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樣。所以在《阿含經》裡說,‘心種種故,色種種’,因為心有種種的差別,所以顯現出來的世界才有種種差別。
再從人類社會來說,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別很大。原因是東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而思維方式又取決於觀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樣,譬如,有的人學佛,有的人不學佛。學佛跟不學佛的差別在哪裡呢?因為心念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對佛法感興趣,有的人對佛法不感興趣。同樣,在信仰的范圍內,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蘭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因為每個人的‘心想異故’,思維不一樣,思想觀念不一樣。同樣在沒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裡邊,各種人選擇的職業不同,有的人喜歡做生意,有的人喜歡從政,有的人喜歡學術研究,有的人喜歡教學。為什麼會有這許多差別呢?理由還是‘心想異故’。所以,世界的差別,是根源於人類心念的差別。
從心念的差別到世界的差別,需要有業的力量。業,是行為。人們的想法不一樣,所以人們的行為也不一樣。有情的行為,佛教把它區分為三種:善的行為、惡的行為、無記的行為。一種行為產生了以後,不是結束,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當行為發生了之後,會折射成影子,回歸到思維裡邊,保存到意識中,人的生命在延續過程中積累下許多的經驗。所以,一個人當他活到七、八十歲的時候,人生經驗就很豐富了。生命是無盡延續的,除了今生今世,還有前生、前生、更前生……生命中有許多經驗是無始以來的積累,而這些經驗又會影響著未來的生命,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業力。
業力,是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續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說的業力,簡單地說,有善業、惡業兩種類型;還有定業和不定業、共業和不共業、引業和滿業。
1.定業和不定業
業受不受報,有兩種情況,即定業和不定業。有一種業是固定的,將來一定要受報的,稱為定業。還有一種業是否要受報,或者報輕報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業。判斷定業和不定業,可以通過兩種情況:一是看你造業的行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這就屬於定業。反之,無意造的業力,譬如無意踩了一個蟲,無意傷害了別人,雖然也造下了業,但這種業力是不定業。將來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報,可能報得重,也可能報得輕。
還有一種情況,當我們造了業之後,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業,也會變成不定業。相反,假若沒有忏悔的話,那就是定業了。這是根據忏悔和不忏悔來區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門,它能消除業障。一個人造了業之後,只有通過忏悔,就像干了對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賠不是,人家或許會原諒的。假如原諒,業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諒,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還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鳴得意,對方就會加深對你的仇視,將來得到的報應就更重了,所以通過忏悔,可以消除業力。
2.共業和不共業
佛教又把業分為共業和不共業。共業和不共業,主要是根據它的結果來說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環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蘇州,一樣的天時,一樣的空氣污染,刮台風的時候,大家都一樣的遭殃,這就是共業。至於不共業,是個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個人身體的美丑、強弱,居住的條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這些都屬於不共業。共業取決於共同的行為,或者叫相似的行為,或是利益相關的行為。譬如同在殺豬場工作,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殺豬,有的人殺豬,有的人是財會人員,財會人員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殺豬的行為,認為殺豬的罪業,肯定與他沒有關系。其實,他也有一份。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殺豬的行動,但每月開工資的時候,他也照樣拿一份。那麼,將來招感果報的時候,他也要承擔一份。所以,他只要參與了殺豬場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將來感受業力的時候,他是逃脫不了的。有的人在烤鴨館或燒雞店工作,他也可能沒有直接參與烤鴨燒雞的具體工作,但由於他參與了烤鴨店或燒雞店的工作,在領工資發獎金時他也得到一份,將來招感果報的時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說,你參加了一個詐騙集團,雖然你沒有直接參與詐騙活動,但是詐騙集團也給你了一份利益,將來招感果報的時候,你照樣有一份。這些都屬於共業。不共業,是自己造的,跟別人沒有關系的行為。所以,業力有共業和不共業,由共同的業力招感共同的果報,由不同的業力招感個別的果報。大家共同生活的環境,譬如說交通混亂,喧鬧不堪,社會不安定,這都是共業的結果。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觸,覺得澳洲的自然環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風光顧,整個國家都處於風調雨順中。澳洲的社會環境為什麼搞得這麼好呢?後來我發現,澳洲人對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動物)有一顆真誠的愛護心,他們不會去傷害動物,乃至一草一木,大自然回饋給澳洲人的環境是安靜、平穩。反之,我們不懂得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一天到晚,一會兒在這裡開發,一會兒又在那裡開發,結果會怎麼樣呢?把大自然的生態環境給破壞了,把森林給破壞了。所以今天這裡發大水,明天那裡刮台風。
3.引業和滿業
業力又分為引業和滿業。什麼叫引業和滿業呢?根據業力招感的果報有總報和別報,引業招感的是總報。在有情生命的延續過程中,生到天上、人間,或下地獄、做畜生,是由引業決定的。引業牽引我們去投胎,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一樣。大家知道,衛星上天,必須要有火箭,假如沒有火箭,衛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樣,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業的推動,假若沒有業力,生死也就結束了。在《唯識三十論》裡有這樣兩句話:‘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前面的業力結束了,新的業力又產生了;新的業力結束了,更新的業力又產生,業力無盡,生死無窮。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不斷地造業,業力也就沒完沒了地推動著有情去招感生死果報。所以,只要有業力,就有生死。
滿業,作為有情生命來講,同樣是人,人與人不一樣,有的人長壽,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貧窮,有的人富貴;有的人長得莊嚴,有的人長得很丑陋;有的人處境好,有的人處境不好。這就是說,人與人相比是千差萬別的,這是因為滿業的關系。滿業,決定有情命運的差別。
有情造了業力,並非馬上就能招感果報。根據因緣的不同有現報、生報、後報、不定報。有些業力造下以後,現世就能招感報應,叫現報;有些業力造下以後,要等到來生才能受報,叫生報;還有些業力造下以後,要等到無窮無盡的生,乃至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受報,叫後報;前面講的有一種不定業,它招感的報應沒有一定的時間,就叫不定報。從造業到招感果報,重要的因素是因緣。有情造了業力,就像播下的種子。種子要等待因緣,等待水份、陽光、泥土等條件充足,才能發芽、扎根、長苗、開花、結果。
同樣,有情造了業力之後,它也需要等待因緣的充足,業力才能招感果報。因緣什麼時候成熟,卻沒有一定的時間。有的可能馬上成熟了,馬上就招感果報。像一個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現報。而有的人犯罪後,可能公安局一時抓不到他,過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後才招感果報。還有些人做了案之後,公安部門根本就發現不了,這一生沒有招感果報,他覺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羨慕他。於是,有的人就會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去干壞事,認為某某人作案沒有被公安局破獲,他也跟著去作案。其實,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雖然今生報不了,但來生來世總會招感果報的。‘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我們造下了善業或惡業,它總會招感果報的,只是受報時間的早晚問題。
‘由是,故有諸趣輪轉。’由於每個人‘造業亦異’,所以才有了‘諸趣輪轉’。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五趣構成了生命處境和狀況的五種類型。在五種類型裡,天道的眾生要比人道的福報大一些,處境在五趣裡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叫三惡道,生活條件一道比一道差,地獄道的生活處境是最差的。天道、人道和三惡道合起來叫五趣。那麼,五道的差別取決於什麼呢?它的根源就是‘心想異故’。因為眾生的心想不一樣,干出了種種善惡業,所以才有‘諸趣輪轉’。有情的生死輪回主要根源於心念。這樣看來,佛教似乎是唯心的,主張心造萬物。這是不是就是西方哲學上講的唯心論呢?不是的。西方哲學唯心論學派所說的心,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精神實體,作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恆不變的內涵,是神的代名詞。而佛法所講的心不具有永恆性。另外,西方哲學所說的心,能派生萬物,不從他物所生;佛教說心是緣起的。在《成唯識論》中說到:‘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三識七緣生,意識五緣生’。總之,佛教認為:心的存在不是獨立的,不是單一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心與物是相互依賴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說的唯心,與西方哲學上的唯心論是不一樣的。‘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佛陀現在提醒龍王,就叫一聲龍王的名字,告訴他,‘汝見此會’。什麼叫‘此會’?是佛陀當時說法的法會。就像這次西園寺講經,當然,佛陀的說法場面比我們壯觀多了!有八千大比丘,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而我們現在只有幾百人。參加這次講經法會的聽眾,除了大菩薩大比丘之外,還有大海中的‘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因為佛陀是在龍宮說法,所以提醒龍王說,你看這次法會,除了大菩薩、大比丘以外,還有魚、蝦、螃蟹、烏龜、鲨魚、鯨魚等眾生都來聽佛陀說法。在鹹海中有種種眾生,形色種類千差萬別,從最高級的生命佛陀,下來是大菩薩、大比丘,到比較低級的生命龍王,都在這次法會上。龍王雖然神通廣大,但它屬於畜生道。龍王在畜生道裡生命層次是比較高的,再下來是魚、蝦之類,真是千差萬別。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所有的這一切,都根源於眾生的心,首先‘心想異故’。因為有情的念頭,思維方式不一樣,造下了善不善的業力,由此招感不同的果報。有情造業的渠道主要有三個方面:身業、語業、意業(即行為、語言、思想)。對一般人來說,表達出來,能直接傷害到別人的主要是身業、語業。比如說你罵別人,對方聽了會難過。你幫別人做事,對方能得到利益。可是意業就不然,你討厭別人,恨不得把他殺掉,但你見了人家滿臉堆笑,他卻不知道你在恨他,甚至認為你對他很好呢。但是,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人,他的意業就可以直接殺人了。一個有修行的人,他的意念是經過訓練的,和一般人不一樣。不要說那些高僧大德,古代修行有成就的仙人,或社會上那些練氣功的人,有的人練得特別好,練出了特異功能,可以用意念把樹枝折斷。
在《唯識二十論》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國王,得罪了仙人,仙人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把國王的城市給毀了。這個仙人靠什麼力量呢?靠意念,用他的意念下了一場冰雹,結果整個城市給毀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意念具有傷害的力量,一個修行人不可以隨意起心動念去傷害別人。‘意業所致’,眾生的身、語、意業都能產生行為,都能造善和不善的業力。由此可見,世界的差別,是因為心念的差別。心念的差別,又導致了行為的差別。有情行為的差別,又導致了世界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