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知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後能自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禮記·學記》有兩句話很好,“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我們學了之後知道自己不足,好事啊。我們教學生之後,哪一些我們教了孩子不能教得很好,我再調整心態跟方法;好像我在講這個道理講不透,我趕緊回來再用功,那學生是在成就我們不斷的提升。所以陳真老師有講過說,她教書三十多年的時候說,學生教她很多,藉由教育的這一個因緣,她不斷查自己的不足,不斷看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去改正、去提升。所以學生也是我們的老師。好,這是反省的心。知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後能自強。

  今天學生問你:老師,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答不出來,你可不能念頭說,“氣死我了,干嘛問這種問題?”您可以跟學生說:“同學,你問這個問題太好了,老師回去好好深思一下,然後也回去好好看看聖賢人怎麼來體悟人生,明天再回答你。”不就好了嘛!有很多時候我們都怕學生問或者怕別人問,壓力很大了,其實人生很多壓力都是自己找來的。很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哪有壓力?不會就說不會,會就說會,哪有壓力?反正我們可以搬救兵,是不是?對呀。而且當你回答“不會”的時候就是在教學生,不會就說不會。再來,也教他不會的時候可以去找,對他的負責。所以心態對了,應對進退都是在給學生表法。假如學生問我們問題答不出來,我們就有點情緒上來了,那就教壞學生了、就誤人子弟,這樣不行了。所以為什麼要修心、修身?不是我們在講台上學生在受我們影響,下了台以後跟他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應對都是。

 

 

上一篇:蔡禮旭: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下一篇:陳靜瑜:不要拿著放大鏡,找出先生身上的毛病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