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網友問我:居士,佛教有沒有把什麼人當作自己的敵人呢?
我說:佛教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無明。我們經常看到文殊菩薩像,文殊菩薩右手中拿著一把劍,高高舉過頭頂,那把劍就是破除佛教的敵人“無明”的。
無明在梵語中是avidya^,在巴利語中是avijja^。意思是“不能見到世間實相的根本力量”,無明也是我們執取和貪愛的根源。不破除無明,我們就沒有辦法和力量出離輪回。
“無明”在佛教中是“煩惱”一詞的別稱。常常有人會跟我說:“居士,我最近很煩惱啊,你幫幫我。”通常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她)找到煩惱的根源,但是如何解決煩惱,通常我是力不從心的,因為執取,很多人在心裡放不下世間的很多事情。因此即便我跟他(她)說:放下,放下。他(她)仍然是放不下的,放不下就只能繼續背著,繼續煩惱。執取的力量,執著的力量真是強大。所以久美堪布跟我說的那句話我一直記著:習性永遠敗於理性。
無明用我們世間的話來說,就是:無智、愚昧。它被佛陀列作十二因緣之首,根據佛陀的悟境所見,形成生死循環的三世因果者,名為十二因緣,也就是由於十二個環節的連鎖,構成了連續生死之苦的起因。但同時也可由此十二個環節的逐段逆轉,達到滅卻苦因、斷絕生死的目的。故在四聖谛的集谛和滅谛之中,要用十二因緣的道理來說明。無明也是我們凡夫迷惑於生死界中的根源。在佛教的俱捨宗和唯識宗中都將無明立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也稱作癡(梵語是moha )。
我們常常用“無明之火”來形容發怒或者生氣,意思是說:我們在生氣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很自信知道自己在干什麼,沒有進入“無明”。可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憂慮與恐懼呢?
實際上,無明是我們注定要進入的,原因在於偏見。我們的世界觀是在經驗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經驗的左右。我們的大腦中記憶的東西無可避免地成為我們認識事物、判別事物的基礎。特別是我們愛憐與痛恨的人或事物非常能夠觸動我們進入“無明”。即便是最簡單的事物的判別也不可避免地有偏見存在。由於無明,就自然產生命運。因為命運就是偏見造成的。
避免進入“無明”的方法是消除偏見。見多識廣無疑是較好的。但是見識再多,我們也不能遍歷所有過程。佛教認為,反省是最好的辦法。觀察自己每一個念頭而不作評價就能夠使之得到真正的自由。因為它解脫了經驗教條的束縛。實際上,我們聽到的每個觀點(包括正談論的)都會束縛我們的心智。因為我們害怕未知而依賴已知,總希望我們現成的觀點指導我們行動和思考。我們的心智就會腐敗庸俗,不知不覺地進入“無明”。
文殊菩薩擔心我們不但“無明”斷不掉,連“無明”是什麼東西都莫名其妙,所以,他特別代我們提出問題:雲何無明?佛陀因此對“無明”做了如下的開示: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有佛友問:經常看到其他宗教非議或者攻擊佛教,那麼佛教怎麼看待這些事情?
以我淺陋的認識來談談個人的看法:一般說來,我認為所有的宗教教育都是善法,都是應對不同根器的人的。有的人相信佛教,有的人相信其他宗教,這裡面沒有任何對與錯之分,只有因緣不同。我個人認為,象耶稣基督,先知默罕默德等都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的聖者,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即便是對於那些附佛外道來說,雖然他們對佛教起了很大的破壞作用,但是佛教還是希望和他們結一個善緣,佛教寧可退避三捨,也不想因為正面的沖突使附佛外道造下新的謗法謗僧的口業。因為這些口業的造成之因,佛教會認為是由自身引起的。因此通常佛教會采取“忍”的辦法。這種“忍”需要極高的智慧,以及透徹的明了“因果”。
我們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但是菩薩到底是怎麼畏因的?因為什麼而“畏因”?我從我的兩位傳承上師(嘎瑪仁波切和德慶活佛)那裡都親自感受到了。以他們為鏡子,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淺陋和無明。有機會我願意在講座中給大家講講我親歷的一些事情。
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