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有至誠心的話,那各種不可思議的神妙都會出來。我可以先跟大家講一個公案,這是出自中國的一部很奇特的一本書《列子》,它裡面講一個什麼公案呢?商丘開信偽,商丘開這個人相信不真實的東西的結果,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一位很高貴的家族叫范氏家族,范子華,他很得晉國國君的寵信,權傾一時,然而他作為一個高貴的家族呢,他也有養士之風,有些食客,當時有兩個他的上客,一個叫禾生,一個叫子伯,他們出外辦事的時候,來到一個鄉村,就住在一個農民家裡,這個農民就叫商丘開。住在那裡時候,他們兩個人就在屋子裡面談他主人,就是范子華的權勢,他們正在講的時候,這個商丘開躲在那個外面的牆根在偷聽,兩個人就說這個子華的名望和權勢,能夠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他有這個能力,想要你死,你就得死,你活得不順利的,他看中了,馬上就是高官厚祿,使富裕的人能夠貧窮,使貧窮的人能夠富裕,說子華的權勢有這種能耐。
這個商丘開在外面聽了,他心裡就咚咚咚相信了,你看看,他一生都饑寒交迫,突然還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想到他要投奔他,他能使貧者富嘛,我就想富嘛,所以他把那一點小小的田地賣掉了,還借了錢,就投奔到子華這兒來了,子華那些食客、養士都是那些貴族家庭的子弟,所以他一去,年老力弱,長相又黑黑的,衣服褴褛,大家都瞧不起他,甚至跟他開玩笑,就是嘲弄他,奚落他。有一天這些食客就去春游,正好有一個高台,很高的台,其中有個人給他設了一個圈套,說誰能從這高台上跳下去,就能夠賞他一百兩金子,那麼高的幾十米高的東西,誰敢跳啊,但是旁邊人就捉弄他,故意說我跳我跳,都想得一百金,實際上誰也不跳,這個商丘開也就信以為真,他老老實實說,有一百金子那我來跳,大家就說好好好,我們就把這個機會讓給你了,他真的就從高台上就往下跳,這一跳呢,你看他就像小鳥一樣的落地,沒有任何的損傷,身體沒有任何的損傷,那這種事情大家開始以為是偶然的,也就沒有太在意。
那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人又戲弄他,就走在一條河旁邊,河岸上,大家就說,河對岸有個山洞,那個山洞裡面有寶珠,實際上沒有的事,大家開玩笑,旁邊人說哎呀那我去我去,這個商丘開他撲通一下,他先去,他真的就游過去了,游過去還真的游過來,還真有寶珠帶回來了,這是第二樁事情,大家這時候就覺得奇怪,大家都知道那裡是不是有山洞,山洞裡面有什麼東西,大家都是覺得沒有的事,還真的他找到了,這第二樁事情。
第三樁事情呢,忽然有一天子華家裡起火了,那裡有很多倉庫,有很多財產,這時候子華就跟這些食客說,誰能夠從火裡面把那些財物救出來,這個財物就賞給他,誰也不敢去,烈火熊熊,但是這個商丘開聽說裡面有金銀財寶,而且能夠賞給他,他自己就沖進火海,沖進火海來來去去幾趟,運了不少東西出來,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個事情一來,這些食客趕緊就對他鞠躬作揖,甚至給他下跪,說你原來是有道之人,你原來還裝得什麼都不懂,你能不能給我傳道啊?說他是有道之人,這一說呢,這個商丘開他就說了,他也很老實的一個人,一個農民嘛,他說我沒有道啊,我甚至我當時的心是怎麼狀態我也不知道啊,一概不知道,但是他倒是說,我就是由於聽了兩位上客說子華主人是有這樣的權勢,我就很相信,很相信來了之後,我就唯恐自己這個誠心不到那個位上,我的行為不及那個至誠的程度,所以碰到任何事情我都沒有想到他是什麼東西,都是沒有利害相關的這樣的心,只是一心一意真誠而已,所以才是這個結果,今天我聽你們說原來跳高台是會傷害生命的,水也會淹死人的,哎呀,我這一聽才害怕了,水火無情,這哪能開玩笑啊,他現在是害怕了,他當時只是唯恐自己的真誠心不夠而已,一心一意去做這樁事情,這一說,這些食客就明白道理了,以後這些人,那些很傲慢的人,見到一個哪怕是農夫、清潔工都不敢輕慢,趕緊下車,要作揖的。
那這樁事情被宰我,就是孔子的學生聽到了,他就問孔子,把這樁事情向孔子作匯報,請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孔子有一段話,是非常精辟了,這只有聖人才能夠概述的出來,孔子就對宰我說,他說,你知道不知道啊,這個至誠之人啊,就是誠到了極點之人,他就可以感物,可以動天地,感鬼神,在六合之內沒有違逆的事情,都能夠動天地,感鬼神,何況一點水火的危險怎麼會傷害他呢。進一步,孔子說,商丘開信偽,他相信的是一個不真實的東西,然而這個相信不真的東西還反而出現了,沒有違逆他的心意,這就妙了。
相信不真實的東西都出現了那個東西,那麼現在,孔子說,現在你向我求學,你我之間都是真誠的,是雙方面真誠的,哪能不成功呢。商丘開還是單方面誠心,他都能出現這個結果。
從中我們來體會,為什麼淨土法門需要至誠心。因為阿彌陀佛在不可思議無量劫以前,用五大劫的時間從他的真誠心裡面發出了四十八大願,又無央數劫用他的真實心來圓滿這個大願,成佛之後又用他的真誠心,揭開了廣度眾生的序幕。阿彌陀佛對境已經很真誠了,現在就看我們是不是真誠了。阿彌陀佛真誠地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有真誠求往生的心,這兩個誠心一對應,就像磁場吸針一樣的,任運的吸攝過去,哪能不往生呢?二誠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