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法華文句》闡釋的特點及意義
《法華文句》共有二十卷,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於陳後主祯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開講《妙法蓮華經》,就經文中的字句及其意義詳細地加以解說,由其弟子灌頂大師1記錄而成。全稱為《妙法蓮華經文句》,是天台宗對於《妙法蓮華經》的主要解釋書,也是天台“三大部”2之一。《法華文句》對於《妙法蓮華經》的經文,做了逐句的注釋,是運用天台宗獨創的釋經方法來解釋經文的。鑒於此,筆者試圖從《法華文句》中四釋、釋方便、釋五濁的幾個方面對它的特點和意義做一個簡單的論述,以便加深大家對《法華文句》的認知。
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以天台宗的見地,將《妙法蓮華經》的二十八品分成本跡二門:以前面的十四品為如來“跡(垂跡)門”說法,它的要旨是“開權顯實”,就是開三乘之權而顯一乘之實,闡明過去的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現在開方便的權門,目的是開示真實的妙理,會三乘歸於一佛乘,使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以後面的十四品為如來“本(本地)門”說法,它的要旨是“開近顯遠”,即是開近成的化跡而顯久遠的實本,闡念釋迦牟尼佛不是新近在佛陀伽耶方才成道的新佛,而是從遠在三千塵點劫以前久遠實成的本地本佛的垂跡罷了。
另外,《法華文句》又把《妙法蓮華經》的二十八品經文,先依佛教通例分作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以最初的《序品》為序分;從第二《方便品》到第十七《分別功德品》的第十九行偈共十五品半為正宗分;從此處以後到經末共十一品半為流通分。第一到第十四品,是“跡門法華”;從第十五品到經末,是“本門法華”。在本、跡門當中,又各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下面,就從《法華文句》闡釋四釋、方便、五濁中了知《法華文句》闡釋的特點及其現實意義。
一、從四釋說明《法華文句》闡釋的特點
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裡面以天台宗一家的見地,把《妙法蓮華經》分作以上的科段,並且在解說經文時,也是使用了特創的因緣釋、約教釋、本跡釋和觀心釋來闡明經意。下面對四釋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1、因緣釋:是以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為因緣,來解釋經中的思想。四種悉檀3起初出現在《大智度論》卷一,龍樹菩薩用它來說明釋迦如來一代說法的方式。佛教傳到我國,智者大師轉用四種悉檀來作為解釋經典義理的准繩。
“悉檀”的原義是成就。智者大師追隨慧思大師,認為“悉檀”是梵漢兼舉:“悉”是漢語,意思是“遍”;“檀”是梵語,翻譯為“施”。世界悉檀是隨順眾生的樂欲,使他們心生喜悅;為人悉檀是隨順眾生的機宜,使他們生起正信,增長善根;對治悉檀是用種種法藥遍施不同的眾生,使他們除遣貪、、癡等惡病;第一義悉檀是令眾生都能悟入諸法的實相妙理。四悉檀的要旨在於稱機說法,在《摩诃止觀》卷三說:“佛知眾生種種性、欲,以四悉檀而成熟之。”4這樣,佛對眾生的說法就有了種種的差別,需要從四悉檀去了解佛陀說法的意趣。《摩诃止觀》卷一說:
聖說多端,或次說,或不次說;或具說,或不具說;或雜說,或不雜說。眾生禀益不同,或次益,不次益;或具益,不具益;或雜益,不雜益。5
2、約教釋:是依藏教、通教、別教和圓教的區別來解釋經中的思想。起初用藏教意做淺近的解釋,其次用通教和別教意做進一步的解釋;最後再依圓教意做深入的解釋。智者大師在分判佛陀一代教法中教化眾生的佛法內容為:藏、通、別、圓四教。就此四教的義理,各釋其法。例如:起初說一心是“意識”,其次說是“阿賴耶識”,又次說是“如來藏”,最後又說是“一念三千”等。據《法華經玄義》卷八所說:
四教中之藏、通二教為界內之教,俱證偏真之理。以入理之門有巧拙之殊,而生不同之八門;別、圓二教為界外之教,共證中道之理。入理之門有偏圓之異,故亦生不同之八門。6
3、本跡釋:是依本地、垂跡兩門來解釋經中的思想。比如《妙法蓮華經》經初的“如是”,依釋尊最初成道來解釋是本;依釋尊中間以及現今作佛說經來解釋都是跡。釋迦如來於久遠的往昔即已成道(久遠實成之本佛),以顯示佛陀的本地、根源、本體之說是實體;新近示現的佛陀(伽耶始成之身),以顯示本佛為教化眾生而自本地應化垂跡之說,是應跡、影現。《妙法蓮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說:
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7
本跡說原為羅什法師的弟子僧肇、僧睿等所倡導的一種思想,智者大師轉用他們的思想8 ,來解釋《妙法蓮華經》的《如來壽量品》。智者大師主張本跡二身的思想,上面已經談到這個問題,在此略過。
4、觀心釋:是依觀行來解釋經中的思想。比如在解釋“王捨城”時,說“王”即是八識心王,“捨”是心王的住處即五陰。觀心時,對五陰加以分析而觀為“空”,這是藏教;體達五陰即空,即空是涅,是通教;觀由伏滅五陰中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別教;觀五陰即法性,法性無受、想、行、識,一切眾生即是涅,不可復滅,畢竟空寂。這樣的涅即是真如法體,是圓教。
天台宗特別重視觀心,如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修一心三觀即在自己的一念妄心之上,觀其為假、為空、為中。觀察的對象有心、佛、眾生。其中,自觀己心為最容易,也最為重要。因為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也是迷妄的根本,所以強調應該觀察自心的本性。對此,《法華玄義》卷二說:“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9
智者大師之所以用“四釋”來解釋《妙法蓮華經》,必然有他的用心之處。那麼,他所用的四釋在中國佛教界古今眾多的釋經方法中有什麼特點呢?《法華文句》卷一說:
今帖文為四:一列數、二所以、三引證、四示相。列數者,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始從如是,終於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書,或三二一,貴在得意,不煩筆墨。10
可知智者大師的法華四釋,就佛與眾生之間的因緣關系,說明教法系由感應道交而興起。以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為因緣,以藏、通、別、圓四教,由淺至深解釋經文中的思想,顯示本跡的差別,依本地與垂跡二門了解經義。經義雖然明白了,但是還沒有達到行解一如,對於自己還沒有真正的補益可言,所以還要以文句為觀心的對境,觀心的高廣。對此,《法華文句》卷一說:
因緣亦名感應,眾生無機雖近不見,慈善根力遠而自通,感應道交故,用因緣釋也;約教釋者,經稱三世佛法初皆如是。先佛有漸、頓、秘密不定等經。漸又三藏通別圓。今佛亦爾,諸經不同如是亦異,不應一匙開於眾戶;若應機設教,教有權實淺深不同,須置指存月亡跡尋本。故肇師雲: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故用本跡釋也。觀心釋者,觀前悉檀教跡等諸如是義,悉是因緣生法,即通觀也;因緣即空即假者,別觀也;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雙照二谛者,亦通亦別觀也。11
二、從釋方便說明《法華文句》闡釋的特點
方便就是善巧。釋迦如來對眾生說布施能得到大富(福)報、持戒能夠生到天上、忍辱可以離諸恚、精進得具一切功德、禅定可以息諸散亂、智慧可以捨諸煩惱,如是的種種方便來開化眾生,都是為了讓我們超脫苦輪,得諸法樂。這就是相對於“真實法”隨緣施化的方便法門了。這種為了誘引眾生進入真實的佛法而權設的方便法門,稱為權假方便、善巧方便。佛菩薩為了應眾生的根機而施設種種的方便法門,其目的就是讓我們在佛法中得到真實的利益。因此,吉藏大師在他的《法華義疏》卷三說:“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用也。理實無三,以方便力是故說三,故名善巧。”12對於這個問題,窺基大師也在他的《法華玄贊》卷三說:“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應物權現,故言方便。”13對於方便,天台宗有“體外方便”與“同體方便”的分別。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卷三說道:“體外方便,化物之權隨他意語。……同體方便,即是自行權隨自意語。”14體外方便,是對望真實而立的方便,即是真實體外的方便;同體方便,也可以稱為“體內方便”,指的是《妙法蓮華經》所開顯的真實法,即真實上的方便,方便即真實。圓教所說的方便為體內方便,藏、通、別教所說的方便為體外方便。隨聞法者的機情而說的方便是隨他意語,即“隨他權教”;佛隨順自意,說自己所證的一實法,是為“隨自意語”。《涅經》卷三十五說:“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15
佛菩薩為了自利或利他,以及為了自他兩利而示現的種種善巧行為,這種方便還是有所得、有執著,是為世間善巧方便;但為利他,不為自利所示現的種種善巧施為,這種方便是無所得,而且是沒有執著的,是為出世間的善巧方便,即出世間方便。在《法華文句》卷三說:
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差會,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用偏法,逗會眾生。若智詣於規,則善用圓法,逗會眾生。譬如偏舉指,以目偏處,是舉偏法以目智,宜用法以釋方,將用以釋便。若總舉指,以目圓處,宜將秘以釋方,妙以釋便也。舉偏法釋方便,蓋隨眾生欲,非佛本懷。如經令離諸著,出三界苦,是故如來,殷勤稱歎方便。16
方便與權的關系是怎樣的呢?《法華文句》裡面用四句來分別,就是:(一)方便破權;(二)權破方便;(三)方便修權,權修方便;(四)方便即權,權即方便。方便破權,四種方便都是秘妙的方便,這種方便可以破隨他意權;權破方便,權是同體之權,這種方便可以破體外方便。17
在《法華文句》卷七,智者大師又舉出法用、能通、秘妙等三種方便。其中應藏、通、別三教的對象所施與者,是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實之門,是為“能通方便”;法華以前權教的秘因法華因圓教而開顯,此秘即妙,是為“秘妙方便”。18《妙法蓮華經》卷一《方便品》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能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19
《法華文句》根據這段經文,成立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教法。又於化法四教中,以藏、通、別三教為權施未了之教,稱它為“三權”,而以圓教為真實的了義之教,是故被稱為“一實”。《法華文句》卷三就此三權一實說:“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更就華嚴、阿含等五時,判前四時的‘兼但對帶’為權,法華為實”。20
三、從釋五濁說明《法華文句》闡釋的特點
所謂的“五濁”就是娑婆世界所存在的五種惡劣的生存狀態,是指減劫21時所起的五種滓濁(污濁),又被命名為“五滓”。五濁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具有這五種惡劣生存狀態的時代,被稱為五濁惡世。對於五濁解釋如下:
1、劫濁(時代的渾濁)。人壽本來是八萬四千歲,但是,隨著人心越來越凶惡,道德越來越澆薄,因此,每一百年壽命就被減少一歲,減到二萬歲時即步入“劫濁”。當一直被減到三十歲的時候就有了饑馑災難;減到二十歲的時候就有了疾疫的災難;減到十歲的時候就有了刀兵的災難。在這種狀況下,世界上的眾生沒有不被受到傷害的。這種時代、這種狀況是為劫濁。可知,人壽自二萬歲到十歲之間,再由十歲到二萬歲之間,都是屬於“劫濁時代”。其實,劫本是時間的名稱,沒有所謂清濁的差別,之所以名為“濁”,都是因人而成。
2、見濁(認識的渾濁)。正法、像法滅盡後,末法時代的眾生知見不正,邪見增盛,不知修行善道,這是見濁。見就是眾生的見惑,因為見解的不正確,正見受到迷惑,是為“見惑”。這種見惑可以分為五類,也就是佛法中所講到的“五利使”22,它們是:
(1)身見。合執有我身的我見和執有我所有物的我所見,名為身見。
(2)邊見。起了我見以後,再執定死後為斷滅,或常住不滅,以致墮於斷常二邊的邪見,名為邊見。
(3)邪見。認為凡事既沒有能生結果的原因,也沒有由原因所產生的結果,作善作惡,都是沒有果報的,如此撥無因果的謬見,名為邪見。
(4)見取見。即認取自己的見解為正確的見地。究其實際,其實是不正確的見解,只是妄見而已,所以名為 “見取見”。
(5)戒禁取見。認為執持某種禁戒,是為生天之因或者是涅之道。如持牛戒的人認為代牛耕田,死後能生天上。凡是執取類似這種不正確的見解者,名為戒禁取見。
3、煩惱濁(本能上的渾濁)。眾生的六根面對六塵,追逐五欲六塵,引生貪、、癡、慢、疑的五種煩惱,因而惱亂身心,是為煩惱濁。也就是佛法中所講到的五鈍使 23。
4、眾生濁(人間社會的渾濁)。因見濁和煩惱濁的結果,使眾生的福報逐漸衰弱,苦報慢慢增重,變為心鈍體弱,多逢災禍。這個時候的眾生知見不正,煩惱覆心,不知道孝順父母,不懂得修善去惡,是為眾生濁。
5、命濁(生命自身的渾濁)。眾生因為煩惱叢集,心力交瘁,因之壽命縮短,其間老病侵乘,生滅變幻,是為命濁。
在五濁當中,以劫濁為總,其余的四濁為別。四濁中又以見濁、煩惱濁為濁的自體,而成眾生濁與命濁。婆娑世界因為有了這五濁,才被稱為“惡世”。據《法華文句》卷四說:
劫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剎那是短時,總約四濁而立此假名。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而立此假名。煩惱濁以五鈍使為體,見濁以五利使為體,命濁以連持色心為體。其中見濁、煩惱濁是因濁,命濁是果報濁,眾生濁則是行因得果之人濁。24
“法華七喻” 當中的“火宅喻”把五濁、八苦等比喻為“火”;把三界比喻成“宅”。因為,在三界當中的眾生為五濁、八苦所逼迫,不得安穩,猶如大宅被火所燒,不能安居。《妙法蓮華經》卷一說:
捨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捨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捨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捨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捨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悭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25
對於五濁的相狀,《法華文句》卷四說: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增劇相聚,恚增劇了就會有刀兵的災難生起;貪欲增劇了就會有饑餓的災難生起;愚癡增劇了就會有疾疫的災難生起。由於這三種災難生起的原因,人們的煩惱成倍地增長,邪見更加熾盛,摧年減壽,是為“劫濁相”;這時的眾生癡暗過於漆黑,恭高我慢,人們之間互相猜疑,是為“煩惱濁相”;沒人說有人,沒道說有道,見如羅網稠林,是為“見濁相”;妄立主宰,在六道中處處受生,是為“眾生濁相”;朝生暮殒,晝出夕沒,是為“命濁相”。五濁以煩惱濁和見濁為根本,從煩惱濁和見濁成眾生濁,從眾生濁連持命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經過多時,是為劫濁26 。那麼這五濁能不能障礙大、小乘呢?《法華文句》卷四說:
問:五濁若障大,《華嚴》中未除濁,而聞法者何也?答:此應四句分別,一、大乘根利障重,以根利故,重障不能障。此土《華嚴》初聞大乘者是也;二、根利障輕;三、根鈍障輕。他方淨土聞大乘者是也;四、根鈍障重。如此土身子27流輩,除濁方聞大乘者是也。問:五濁障小不?答:此就小乘,應四句分別,小乘根利遮輕,障不能障,身子是也;根利遮重,障亦不能障,央掘28是也;根鈍遮輕,亦不為障,盤特29是也;根鈍遮重,此則成障,不聞小乘,不得度者是。30
約五濁來論四悉檀:劫濁、命濁是世界悉檀;眾生濁、見濁是為人悉檀;煩惱濁是對治悉檀。用三悉檀除其五濁,後為說大,即第一義悉檀;約五濁來論因果:則煩惱與見濁為因;劫濁、命濁、眾生濁為果。三果由二因所造;約五濁來論人法說:眾生濁為人,煩惱濁、見濁、劫濁、命濁為法;約五濁來論業障:眾生濁、命濁為報障,煩惱濁、見濁為煩惱障,劫濁是業障;約五濁來論凡聖:煩惱濁、見濁在凡夫位,劫濁、命濁、眾生濁通凡聖31。《法華經義記》卷說:
濁者,濁亂為義,此五濁大判只應有煩惱濁和見濁。十使當中五鈍使是煩惱濁,五利使是見濁。惱濁和見濁是濁的正體,其余的三濁是相從為論。32
四、《法華文句》闡釋的意義
智者大師認為他依四釋闡釋《妙法蓮華經》,是為了更好地顯示佛法的殊勝所在,這在湛然大師的《法華文句記》卷一裡面就可以明確地看到:
若無初意,尚不殊外計。況因緣語通,通於一化,始自地獄終乎佛界。中間頓漸,若教若味。故須知今大事,四悉非余,感應開顯,四悉一道無外,久遠四悉諸經所無,觀心四悉一觀遍收。人理等四,准說可見,以此四悉通於始末,約教等三,亦須遍述,意則可知;若無次意,不辨偏小,故以四八簡開廢等。望昔部教,今方真實,一切能诠,無復異稱。故須明之,以彰妙典;無第三意,誰知迥出一期教中,所譚身土。中間今日,無非跡施,指彼大通,猶如信宿。先愚密教,復迷跡身,至此方苮守株尚昧;無第四意,將何以辨能诠教功,將何以為久成行本,故一一句入心成觀。故雲:觀與經合,非數他寶。方知止觀一部,是法華三昧之筌娣,若得此意,方會經旨。總斯四義,方可略顯一部旨歸。33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所以方便施教,誘引眾生入真實法而權設種種法門:說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忍辱得離諸恚、精進得具諸功德、禅定得息諸散亂、智慧能得捨諸煩惱。這種種的方便,都是為了使不同根機的眾生都能超脫苦輪,離迷得悟。《法華文句》卷三說:
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皆是弄引,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從能顯得名,故以門釋方便。如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達於方,即是真秘。點內衣裡,無價之珠,與王頂上,唯有的一珠,無二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子,亦無二無別,如是之言,是秘是妙。34
五濁當中的煩惱濁和見濁,真正的名為濁。因為,由煩惱濁和見濁所成的眾生名為眾生濁,這個眾生連持之命是為命濁,四濁成就的時候是為劫濁。要是沒有前面的煩惱濁和見濁,那麼後面的眾生濁、命濁、劫濁就不可能名為“濁”了。總的來說,凡是眾生有了這五種現象,都名為“濁”。這就是因為有眾生即有眾生濁;有時即成劫濁;有生死涅凡聖等見皆為見濁;有所得的心念生起,即勞役觀心,皆為煩惱濁;未得法身慧命即是命濁;有了這五濁的存在,所以就不得一乘淨觀,障礙正道。假如斷除了煩惱濁和見濁,就可以斷除生死煩惱,趨入解脫的涅槃大道35。
五、結 語
智者大師以五重玄義來解釋各經內容的深義;分判釋迦如來的一代教法為“五時八教”,而以《妙法蓮華經》為無上醍醐,純圓獨妙;《法華文句》又以特有的“四釋”等闡釋的方法解釋《妙法蓮華經》。從四釋,釋方便、釋五濁的論述中,可以了知智者大師《法華文句》闡釋《妙法蓮華經》的特點和意義所在。
通過這種闡釋,更加清晰明了《妙法蓮華經》的大乘本意和真正的歸趣。這種闡釋是為了讓大小根機的眾生能夠厭離小乘、外道不了義、不究竟的學說,而欣樂大乘的圓教,從因至果,終得究竟。再說眾生的根機不一樣,因而這種闡釋可以使人法俱美,使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種闡釋使《妙法蓮華經》的宗旨歸趣,完美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從而使我們乘正法船,渡生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