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守身之要—如何戒YIN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孟子說:(《孟子·離婁章句》)“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古聖先賢教導我們:一個孝親,一個守身,這兩件是大事。守身當中以戒YIN為重要。

  (一)人倫道德是幸福的基石

  中國人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們根據大自然的運行法則,悟出人類應該如何順從大自然的法則而生存,於是總結出人倫大道: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這五種關系。正確處理這五種關系的方法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義婦聽(溫順合作),兄良弟悌,朋友有信。我們靜心想一想,一個人的一生,扮演多種角色,如果真能做到當父親的慈愛,作兒子的孝順;當領導的仁厚,作部下的忠誠;當丈夫的能做到三義:道義(承擔起家庭的主要責任)、情義(對妻子感情始終如一)、恩義(上敬老人、下愛子孫),作太太的溫順合作,做到四德:婦德(始終熱愛自己的丈夫、子女)、婦言(言語柔和得體)、婦容(儀態端莊大方)、婦功(善於操持家務及帶好孩子);兄弟之間團結友愛;朋友之間有信用,來往合乎禮度。在這樣的氛圍中生活,這將是多麼幸福的人生啊!

  在這五倫關系之中,是以夫婦關系為中心的。然後才產生了其他四種關系。儒學,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儒學的主要經典之一《詩經》,有300多篇名作,是孔子根據三千多首中國古詩選錄的,選取的原則是“思無邪”,詩經是用活潑的形式來教化民俗禮儀的。其中第一首《周南·關雎》開頭說: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首詩是以物來襯托人。雎鸠是一種鳥,這種鳥從不亂交配,一個雄鳥只跟著一個雌鳥,所以民間稱這種鳥是義鳥,知禮儀的鳥。詩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優美的景色:在河水中的沙洲上,有雎鸠的雄鳥和雌鳥在和諧地歌唱。襯托著君子追求的是淑女。窈窕,表示美好之意,指的是女子的品德美好。這首古詩,用雎鸠這種義鳥來比喻,說明男女之間的婚配是很莊嚴的事。正如孟子所說的:“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孟子·萬章章句上》)男女結婚,是人類最重要的人倫關系。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明朝時候,又一位學者叫劉理順。他在未成名之前,是一個品學兼優的青年。他曾經受聘在一家富有的人家做家教。他做家庭教師很認真負責,住在主人家中。主人很器重他,就特別從家中眾多的丫環當中,挑了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孩侍候劉理順。並讓這個丫環搬到劉理順的房間住。主人的意思是把這個侍女送給劉理順了,讓女孩子終身服侍他。經過三年之後,劉理順准備辭去家教工作,上京趕考。在臨行前,他向主人道謝,表示在此住了三年,又感謝主人專門派丫環照顧他。他請那家主人領回這個女孩子,另外替她選擇婚配。主人很奇怪,說,“這個丫環已經服侍您劉先生三年了,感情應該很深厚了,就請你帶她回去做為侍妾吧。怎麼說還讓我另外為她婚配呢?”劉理順對主人的美意很感謝,但他沒有接受。他說:“難道你真以為我是好色之徒嗎?您的這個婢女確實很美麗,而且照顧我的生活三年,和我住在一起,可是我對這個女孩只有感謝的心,卻從來沒有侵犯侮辱過她。我是讀聖賢書的人,怎麼可以違背禮教,未娶正室而先有侍妾呢?這事萬萬不可!”主人聽罷,半信半疑,認為哪有美色當前,而能不亂的呢?後來請人單獨詢問那個女孩並給她驗身,證實這女孩確是清白的。主人對劉理順先生非常敬佩,贊揚他是一個冰清玉潔有操守的人。劉理順讀書明理,有希聖希賢的心志。在生活中,恪守儒家的倫理道德。後來他上京趕考,高中狀元,貴顯一時,成為當代受人敬重的理學大師。劉理順的品德學問,堪稱君子。他在求學期間,以及事業上還沒有成就時,決不輕率地卷入男女之情中,這種嚴肅的生活態度,不正是今天年青人學習的榜樣嗎?!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東漢時代,皇室中有一位湖陽公主,她看中了皇帝(光武帝)的一個大臣叫宋宏,這位公主就讓皇帝去給她提親。然而,宋宏是有妻室的人了。一天,皇帝就試探著問大臣宋宏,宋宏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皇帝聽了這話以後對湖陽公主說:“你想嫁給宋宏,是沒指望了。”宋宏忠實於自己的家庭,決不喜新厭舊,嫌貧愛富,他對皇帝說出自己的態度:決不會忘記在貧困時交的朋友,決不會遺棄曾與自己共患難的妻子。這是多麼高尚的人格!如果是唯利是圖的人,看到皇帝來做媒提親,會馬上跟自己的妻子離婚了。宋宏有做丈夫的道義、恩義和情義。他的人品不僅為當時的人所稱贊,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榜樣。

  (二)YIN欲泛濫的危害

  看看今天的社會,出現了許多不正常的現象。

  家庭本來是社會的基石,但是現代離婚率驚人地增長。據美國國家健康統計局的統計,2002年美國離婚人數是80萬人。中國台灣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據 2001年的統計是每結婚3.5對就有一對離婚。中國2003年的統計數字是全年有133萬對夫妻離婚。大多數國家的離婚率是有增無減。據統計,85%生理缺陷的兒童來自離婚後的單親家庭。而這些家庭的孩子在離家出走、辍學、吸毒、強奸、性病、坐牢等方面都超過正常家庭的孩子9至32倍。

  據中國人口網的信息,全世界處於15歲至24歲之間的青少年有10億,其中中國有2億。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產墮胎的人中有50%是青少年,平均每分鐘由10名少女進行不安全流產。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每分鐘有10名墮胎者,意味著平均每6秒鐘就有一名女子打胎,每六秒鐘就有一個胎兒被屠殺!台灣每年有 30至50萬人墮胎,台灣輔仁大學神學院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發行的《殘蝕的理性》紀錄片提供的數字是:美國外科每年進行150萬次的墮胎手術。這是多少婦女的血淚創傷!這是多少小生命慘遭屠殺啊!美國亞特蘭大的一位私人診所的男醫生說:“我每天要做50至60個人的墮胎手術。有一天我上班,看到那些排隊候診等待做人工流產的婦女,我的心突然顫抖了,我再也做不下去了,我想自殺。我這不是為婦女服務,而是屠殺生命!我寧願放棄生命,也不願再做一次墮胎手術了。”

  據中國海南特區報的報道,在這些墮胎中20歲左右的青年人居多,有的甚至還小。據一家私人診所的醫生介紹,有一個16歲的女孩,已經是第三次墮胎了。她們通常都是隱瞞自己真實的姓名和身份。醫生們很擔憂:因為這極不利於婦女健康。

  我們在《殘蝕的理性》這個記錄片中,真實地看到,許多美國婦女因人工流產而帶來嚴重身心創傷,影響了她們這一生幸福。其中一位婦女墮胎以後,大出血,子宮穿孔,如果再懷孕,將會有生命的危險。而且更糟的是她每天必須要掛著一個人工的肛門排洩袋,她很怕在人群中逗留,怕別人聽到她無法控制的排洩聲。。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痛苦地說:“如果我早知這樣,我一定不會做這種事了,可是當初沒有人告訴我啊!”

  另一位墮胎婦女說:“我殺了我的孩子!手術後我看到桶裡被搗碎的小生命的屍體,我看到那是他的頭,那是他的手指,那是他的小腿,我的整個精神都崩潰了!回到家裡,我痛苦了幾天,我一生中沒有這樣哭泣過。而且這種悲痛的哭泣越來越頻繁。我想跳樓。”這是多麼痛苦和不幸啊!這種痛苦和不幸,是由於不節制YIN欲、不負責任的行為而引起的。

  據美國《醫療消息》雜志的統計,美國每年染上性病的有300萬人。未成年男女過早談戀愛,婚前性行為,以及墮胎、賣YIN活動泛濫。

  據今年(2005年)元月份的報道,美國鑒於這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布什總統不得不提倡節欲運動。目前許多中學都開設了節欲教育課,呼吁青少年結婚前不要發生性關系。布什總統批准2.7億美金支持全國的節欲運動。

  由於男女之間輕率的行為,給個人身心健康、名節事業、家庭幸福、社會安定、後代成長,都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2004年11月1日,北京的《新京報》公布了一則轟動的新聞: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陸德明因嫖娼被公安部門當場抓獲。因其嫖娼行為性質惡劣,嚴重影響復旦大學的形象,因此對其進行了嚴肅的處理:陸德明不再擔任經濟學院院長,不能再從事教學活動,取消其教授資格3年……校方表示:“復旦大學內部對陸德明事件十分痛心。”學校對陸德明做出了開除黨籍、開除行政職務、留校察看等處分。這以後,媒體紛紛報道這一事件。

  不僅復旦大學對陸德明事件十分痛心,所有的學生和老師以及大眾對這件事都十分痛心!由於在戒YIN的問題上,陸德明放縱了自己,以至身敗名裂。這位47歲的教授,是經濟學院的博士導師,是上海市政府的決策咨詢專家,他享受著國務院的特殊津貼,被稱為是上海復旦大學的經濟學家。然而如今名譽掃地!不僅令學校師生痛心,更令家庭妻子兒女痛心,倘若雙親還在,更令父母傷心落淚。且陸德明是在復旦大學讀完學士、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是國家培養出來的高材生。此事件發生,他豈不是深深辜負祖國的培養?

  民國年間蘇州靈嚴山的高僧印光大師曾倡印勸戒YIN戒殺等善書300萬冊。他親自撰文普勸民眾,他說:“不YIN獲福,犯YIN致禍。”他說:“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俄頃之歡娛也。哀哉!” 印光大師這段話是對陸德明最恰當的評論了。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民國年間的詩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戀愛史和婚變比他的文學作品更轟動於世。徐志摩出身於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留學英國,他的原配夫人叫張幼儀。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中國傳統的婦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賢淑穩重,善操持家務。婚後生了一個兒子,能相夫教子。徐志摩的父母疼愛自己的兒子和媳婦,又非常高興有了孫子。所以父母在經濟上是不遺余力地支持他們的。婚後,徐志摩出國留學。

  1921年徐志摩在英國留學期間,遇到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學生叫林徽音,他一見鐘情,忘記了自己是已經為人之夫和為人之父了。徐志摩雖然很有才華,也很有錢,但是林徽音鑒於他已有家室,雖然和他交往頻繁,並沒有答應他的追求。

  徐志摩回到家裡,開始對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開的嫌棄,說張幼儀是“鄉下土包子”,“我要離婚!”。張幼儀還是默默地為丈夫洗衣服、做飯伺候丈夫。當時張幼儀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國陪讀的。兩歲的兒子留在家鄉由爺爺奶奶照看。21歲的張幼儀已經又懷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說:“你去打胎。”張說:“打胎很危險啊,有人會因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卻冷漠地說:“做火車肇事還會死人的,難道你就不坐火車了嗎?”

  更有甚者,幾天之後,徐志摩不聲不響地離家出走了,可憐的年輕孕婦,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語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殺,但是後來想起了《孝經》上的話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於是打斷了自殺的念頭,是孔老夫子的話救了她的命。她重新思考人生。她煎熬痛苦若干天以後,開始求救於在法國留學的二哥和在德國留學的七弟。兄弟們都向張幼儀伸出了援助的手,勸她千萬不要打胎,生出了孩子,兄弟願收養。得到手足的幫助鼓勵,張幼儀在德國生了第二個兒子。後來徐志摩又來逼她離婚。他們在一個朋友家裡見面,張幼儀說:“你要離婚,等禀告父母批准才辦。”徐志摩用狠硬的態度說“不行!我沒時間等!你一定要現在簽字!” 張幼儀見他如此無情,對第二個兒子的出生也毫不理會,知道無法挽回,被迫簽字離婚。

  因為徐志摩的喜新厭舊和見異思遷,1922年,一個美好的家庭就這樣破裂了。 徐志摩離婚後,心花怒放,馬上去找林徽音。可是林徽音卻悄然回國了,不久與他人正式結婚了。徐志摩的追求變成了泡沫。有人評述,時值芳年的林徽音為什麼沒有嫁給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呢?因為林徽音憑直觀的感覺,覺得這個詩人的熱情不足以信賴。

  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陸小曼,是一個漂亮的才女,愛好藝術,擅長詩、書、琴、畫。不久王赓調往哈爾濱工作,陸小曼留戀北京,沒有與丈夫同去。在這段時間裡,徐志摩與陸小曼接觸的機會更多了。徐志摩開始追求陸小曼了。當時北京的知識界,對這兩位才子才女原本是有很多贊譽的,但因為他們兩個人的交往已超越了禮度的范圍,徐志摩是在迷戀一個有丈夫的女子,所以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就多起來了。本來這時懸崖勒馬還來得及,但是色迷心竅,徐志摩沒有回頭,最後的結局就是陸小曼離婚了,另一個家庭破裂了。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了。這件事成為當時轟動京城的新聞。陸小曼的父母不高興,徐志摩的父母更生氣,他們中止了對徐志摩的經濟供給,並且根本不見這個新媳婦。正如《弟子規》所說的:“德有傷,贻親羞”。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在他與陸小曼結婚時,訓斥他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後,住在上海,慢慢地感到了生活的壓力,經濟拮據。陸小曼生活散漫奢侈,不做事情,家中顧傭人。公公婆婆堅持不見她,她的自尊心受壓抑,生了病,而徐志摩呢,要東奔西跑去兼課賺錢,來往於上海北京之間。徐志摩在北京大學上課,希望陸小曼從上海搬到北京來。可是陸小曼迷戀上海的生活,不肯去,喜歡打牌、跳舞、看戲特別是吃上鴉片膏和戲子們打的火熱。徐志摩對此非常不滿,夫妻經常吵架。1931年11月,徐志摩聽說他過去追求過的林徽音將於19日在北京舉行演講會。他興奮地搭機趕往北京去捧場,結果這次飛機失事,這位才子結束了五年的新婚生活,死時才35歲。

  徐志摩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糟粕部分,隨著自己的感覺走,不顧道德。雖然他做到了“我要成為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子”,但是他並沒有幸福。後人著述,《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作者張邦梅)曾評論:“徐志摩一味西化,把固有道德拋諸腦後,對待共同生活五、六年的結發妻子,一點恩情也沒有;他忘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古訓,竟然與友人之妻陸小曼談戀愛,一手摧毀自己的家庭,又造成另一個家庭破碎,更傷透了父母的心。”

  《弟子規》中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徐志摩不正是這種人嗎?徐志摩雖然會寫詩作文,但對愛情婚姻輕率的行為,違背了人倫道德,可以說對父母不孝,對子女不慈,對妻子不忠貞,對朋友無信義,並且他身為人師帶壞風氣,所以他的結局是不幸的。

  與之相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被丈夫遺棄以後,重新生活,入德國學校學習,專攻幼兒教育,五年後學成回國。上海一家女子銀行聘她做總裁,並且她還經營了一間服裝公司,均大獲成功。她在百忙中還請了一位國學老師,給自己講解孔孟之道,每天一小時從不間斷。她有留學的新學識,又攝取中華文化的精華,不忘中國傳統的美德,離婚後自己撫育兒子長大成人,仍然孝敬徐家二老,做為干女兒照顧二老,為他們送終。徐志摩罹難後,張幼儀每月還寄錢幫助陸小曼。台灣版的《徐志摩全集》是在她的策劃下編輯的。她享年89歲。我們看到張幼儀敬老愛幼,她寬恕了徐志摩,還出版了他的文集,接濟他的遺孀,而且經濟富厚,事業興隆,兒孫孝順。她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稱贊,她是幸福的。

  以上我們從上海陸德明和民國詩人徐志摩的例子,看到活生生的事實,男女之間違犯道德的行為,給人生帶來不幸的後果,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那麼,應該如何避免這種事件的發生呢?

  這就是我們在下面要談的問題:

  (三)如何戒YIN

  YIN欲,它是從心裡萌發的念頭,要根本上解決,還要在心地上著手,而同時又要在事上禁止。下面我們提供四條謹供參考。

  1、學習聖賢、提高志趣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宋朝有一位賢能的宰相,叫司馬光,人們尊稱司馬溫公。當時,他沒有兒子,他的夫人很著急,覺得自己沒有生兒子,就作主替丈夫買了一個女子做妾。而且這個女子長得非常美麗。夫人就把這個女子送到司馬光的書房。司馬光正在專心看書,他沒有注意這件事,也沒有抬起眼看這個妾。這個妾為了討好司馬光,就拿起一本書問:“這是什麼書啊?”司馬光很嚴肅地說“這是《尚書》”。之後他又去專心讀書了。這個美麗的妾,在房間裡站了一會,又各處看了一下。司馬光沒有再和她說話了,她就只好自己退出了。

  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的人,對於女色置若罔聞,心中全是倫理道德、聖賢教導,志趣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使是美色當前,心無欲念,巋然不動。

  司馬光和劉理順(上面提到的例子)都是以聖賢的教誨作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內涵,居高臨下,那麼戒YIN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儒家經典之一《禮記·禮運篇》教導我們恪守人倫道德,盡人的十種義務:“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溫順合作)、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又指出我們不能跟著人的情欲走。“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聖人之所以治七情,修十義”。在日常生活,我們遵循聖賢教導,控制自己七種情欲,不讓它泛濫,盡自己應盡的十種道義。我們就不會犯錯誤了。

  儒家的經典《四書·大學》篇中教導我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如何修身?首先,從“格物致知”開始。格物,有多種解釋,取印光大師的解釋,格物者,革除物欲,致知者,開啟智慧。所以《大學》篇中有著名的教誨,“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所以,立志無論大小,或希望自己好、家庭好,或希望國家好、世界好,都要先從格物開始,在革除物欲上下功夫。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寡矣。”(《孟子·盡心章句下》孟子告誡我們,修養心性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了。為人欲望不多,即使善良的心性有所喪失,也喪失不多;為人欲望很多,即使善良心性有所保存,也保存極少。要把自己的志趣從財、色、名、食、睡五欲之中提升出來。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人的規律是:吃飽穿暖、住得安逸。如果沒有受教育,就和禽獸差不多。故“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這段話就是儒家的五倫。孟子還指出:“仁也者,人也;義也者,宜也;禮也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者,實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章句下》。注:有的版本沒有說的那麼全,據朱熹《孟子集注》說:“如此則理極分明”)孟子這段話就是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仁,就是講究愛人;義,就是做事合理;禮,就是履行規定;智,就是具有智慧,知識;信,就是講究誠實,合起來,便叫做道。

  這五倫五常,就是古聖先賢教我們的道德。願各位朋友,都能記住它,理解它,實踐它。

  現在全國各地兒童讀經活動逐漸開展起來,青年人也要抽空補課。在這裡介紹一些眾口皆碑和行之有效的聖賢經典,供參考:《弟子規》、《三字經》、《孝經》、《大學》、《論語》、《中庸》、《孟子》、《禮記》、《易經》、《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訓》、《老子?道德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骘文》、《佛說十善業道經》等。

  其中《弟子規》是我們做人的基礎,應從這裡落實。淨空教授在2005年新年獻禮致辭中特別指出:“願我同倫特重十善業道及弟子規的認知與學習,務必百分之百的圓滿落實,此乃化解一切災難之根本修行大法!”

  2、非禮勿視,非禮勿動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顏回向老師請教關於克己復禮(抑制自己履行禮規)的實行問題。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合禮的現象不看,不合禮的聲音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顏回說:“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我顏回雖然遲鈍,也要實行這些話。)《論語?顏淵第十二》

  各位朋友,我們應該說,今天雖然誘惑很多,我們更要實行這四句話。《弟子規》教導我們:“非聖書,摒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現在媒體傳送信息的渠道實在是太多了。青少年的犯罪率為什麼增加?據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的統計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了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網絡中的有害信息以及一些電影、電視、書刊的色情描寫嚴重污染青少年的心靈,誘導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數年前,網絡剛興起時,據台灣的一份資料顯示,每天點擊觀看色情網站的人數約80萬人。可想而知全世界每天有多少人受到色情的毒害!中國有3億多的青少年,每天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污染。因此今天,回憶先師孔子的教導更有意義了。決定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我們來看一個非禮勿動的例子。

  明朝嘉靖年間,有一位俊美文雅的書生,正在准備功課。要上京城趕考。他的鄰居有一個少婦,很美艷,她對這個書生很注意,而且心裡很愛慕他。但是,她是有夫之婦,一天她的丈夫出遠門,她就隔著牆的空隙招呼那個書生,叫他從牆上越過來。她嬌聲嬌氣的樣子,使這個書生動了心,他就搬了一個梯子,一步步地登上去,突然,他一轉念想,孔老夫子有訓導:非禮勿動。我是讀書人,怎麼可以做這種背禮的事。於是他就從梯子上退下來了。那個少婦,很不甘心,又使溫聲細語勾引他。於是書生又動搖了,又爬上了梯子,騎在牆上,又想起聖賢的教誨:君子要慎獨,而且上天不可瞞。於是急急地下梯,關上門戶,閉門不出了。不久上京趕考,考中了,很順利。主考官在改卷子的時候想,今科的狀元不知是何人呢?瞌睡中聽到耳邊有聲音說:“狀元乃騎牆人也。”放榜之後,狀元、榜眼、探花(前三名)等都來拜見主考官,主考官就問:怎麼有人告訴我說狀元乃騎牆人也,這是怎麼回事?”那位書生就把自己的一段遭遇如實地告訴了主考官。於是就留下了這段故事。

  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書生在誘惑面前,是存教禮而滅情欲。經過思想斗爭,他是非禮勿動。所以他才能專心准備功課,狀元及第。如果不這樣的話,他的錦繡前程就毀於一旦了。

  在男女之間的交往中,要注意保持禮貌的距離。這個“禮”是非常重要的。佛家講戒律,儒家講禮規,超過了禮規,就會鑄成錯誤。

  3、白骨觀、不淨觀與觀空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唐朝,山西太原有位書生叫狄仁傑,他生得風度翩翩,豐神俊朗,是一個文雅清秀的讀書人。他上京參加考試,途中寄宿在一家旅捨。晚上,夜深了,他還在讀書,突然有一個美麗的少婦,悄悄進來會見他。一問之下,才知道她是這間客棧主人的媳婦,因丈夫剛死不久,是一個新寡。她白天見到狄仁傑年輕英俊就動了心,晚上來找狄仁傑相會。狄仁傑看到這個少婦確實是年輕貌美,而且千嬌百媚地挑逗自己。可是他突然想起了一位老和尚的話,就嚴肅而和藹地對這個少婦說:“我以前曾借住在一間寺院中讀書,曾經有一位老和尚為我看相,說我的相主貴,將來必能榮顯。但是一生要特別謹慎,不要因貪愛美色而犯YIN戒。我請教老和尚,美色當前,是極難控制的。不知用什麼方法能熄滅YIN念呢?老和尚慈悲地對我說:我教你一個好方法。男女之間因貪愛美色而起欲念,這時你就觀想對方忽然生了一場大病,骨瘦如材,頭發蓬散,眼睛深陷,像鬼一般可怕,再觀想她死的時候那種抽搐難看的樣子,以及死後身體發臭,那麼你熾熱的欲火就一下子冷卻了。”狄仁傑說:“我非常敬佩和感謝這位老和尚的教導,不敢遺忘。所以我也把你當病重、病死想。你也可以用老和尚的方法觀想我,那麼我也是一堆白骨,一堆臭肉,沒有什麼可愛的。這樣你也就可以為你的丈夫守節了。”那少婦聽完狄仁傑這一席話覺得十分慚愧和感動,她流淚跪下,拜謝說:“感謝您的大恩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名節,還指示我熄滅YIN欲的方法,我今後一定會潔身自守。”後來這位少婦果然堅守婦節,受到朝廷的表彰。而狄仁傑上京趕考及第,成為唐朝安邦定國的重臣,官做到宰相。後來又被追封為梁國公,極為顯貴。狄仁傑為政期間,焚燒YIN書,獎勵百姓崇尚道德禮規,是一代名臣。

  在這個真實的故事裡,我們看到狄仁傑沒有犯錯誤是得力於一位老和尚教他白骨觀、不淨觀。中國禅宗第一代祖師達摩大師曾做一首皮囊歌:“尿屎渠,膿血聚,算來有甚風流趣。”唐朝道家大德呂洞賓說“休誇少年趁風流,強走輪回販骨頭。不信試看明鏡裡,面皮底下是骷髅。”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好色青年,很想改掉自己的惡習,常常為此很煩惱。就去請教一位大德王龍溪先生。王先生說:“假如有人告訴你,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名妓在房間裡等著你,你一定會興沖沖地去,可是打開房門一看,原來是你的姐姐,或者原來是你的女兒,你此時的YIN念是否會立刻熄滅呢?”這位青年回答:“當然是沒有了。”王先生說:“所以YIN念本來就是空的,只是你誤把它認作是真的了。”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生就是一場夢,過去的風流,而今安在?剛剛的念頭,現在也沒有了。所以古人說:“靜心一返觀,男女真兒戲。”如果一個人常常能提起“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事如幻,那麼他對美色就不會貪著了。

  總之白骨觀也好,不淨觀也好,觀空也好,都是用智慧來化解,讓我們把情欲放下,不要讓它作祟,不要讓它牽著鼻子走。

  4、深信因果、戒YIN得福

  如果一個人他對於以上所說的道理方法都不懂,但是他能深信因果,不做違禮違法的事,他就得福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因得善果。以戒YIN為因,果報是什麼呢?果報首先是得功名如意,眷屬如意,能得貴子(好後代)。能健康長壽(夫妻之間能節欲,均得健康長壽)。戒YIN能令人身心安樂,最後得善終。中國人所推崇的五福:富貴、康寧、好德、長壽、善終,都可以得到。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古代有一個人叫何澄,他是一個有名的中醫。有一天,有一個姓孫的病人請何醫生到家中看病。這個病人已經生病臥床很久了,他家中的財錢都用盡,能典賣的東西都賣了治病。可是病還是不好。所以請何醫生來診治。病人的妻子小聲對醫生說:“家中沒有酬金給您,我只有陪您睡覺來報答您。”何醫生聽了之後,很嚴肅地拒絕她說:“你怎麼說出這種話?我不收錢,也一定會為你丈夫認真看病治療。你不要說這種話來侮辱我的人格,況且你也是自己侮辱自己啊!”病人的妻子聽了,很慚愧地退了出去。晚上,這個何醫生作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天神告訴他說“你行醫有功,而且不會乘人之危急亂人婦女,壞人倫常。所以天賜你伍萬錢。”這個醫生夢醒後,也沒有在意此事。可是過了不久,皇宮太子生病,有人推薦何醫生去看,服藥一劑就痊愈了,即賞錢伍萬。與何澄夢裡天神說的一樣。

  戒YIN得福,邪YIN致禍。凡是不為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倫理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系都屬邪YIN范疇。邪YIN致禍。我們不要忘記上海復旦大學陸德明和民國詩人徐志摩給我們的教訓。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沒有不棄邪歸正的。倘若以前做過錯事,現在明白了,改過自新,天不懲忏悔改過之人。古德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沒有做過錯事的人,更要謹慎自己,學習聖道,恪守禮規,以防失足。《弟子規》明確教導我們:“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跻。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結束語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萬惡YIN為首”。各位朋友,我們今天相聚,也就是研討了這兩個問題:孝與戒YIN。孝是立身之本,戒YIN是守身之要。人在天地之間,是需要有這樣的德行才能站得住,一生才能吉祥如意。讓我們共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人。最後,讓我們用《弟子規》──這被稱為做人子女和學生的第一規范的嘉句來結束今天的討論,那就是“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上一篇:達真堪布:遭受痛苦的四種功德
下一篇:孝敬父母,才能戒掉邪YIN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