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發揚佛教十善精神可以造福社會人群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共倡佛教十善,促進社會和諧!

佛教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注重於品德的提升、人格的完善、人際的友善、社會的和諧。“十善”是佛教的重要內容,大家只有真正了解,才能深入理解,進而產生信解,發揚十善精神,造福社會人群。

一、什麼是十善

佛教提倡的十善,即是規范我們思想、語言和行為的十條基本原則,包括:

一、不殺生:不害一切物命,愛護生命;

二、不偷盜:不竊取他人財物,保障公共財產和私人財產的安全;

三、不邪淫:不做邪淫欲事,令內心端正,讓家庭穩定、和樂;

四、不妄語:不起虛言诳惑他人,誠實守信;

五、不離間語:不向兩邊說是談非而令他斗诤,說和合語,相互和睦;

六、不惡口:不發粗犷惡言罵辱他人,說柔和語,不損惱他人;

七、不绮語:不以矯揉造作的言辭來博取他人的好感,言語端肅、正直;

八、不貪欲:不貪著情欲塵境,少欲知足,身心安適自在;

九、不瞋恚:不生忿怒之心瞋恨於人,內心柔和、慈悲;

十、不邪見: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應相信因果、明辨是非,懂得緣起的道理。

其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行為的美化;不妄語、不離間語、不惡口、不绮語是語言的美化;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是心靈的淨化。

二、十善重要地位

就原始佛教的原義而言,十善業是世間善行的總稱,是死後不墮惡趣、往生天道的條件。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七講到:“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又《中阿含經》卷三記載:“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升上,必至善處。”至大乘佛教時代,進一步提出了“十善為總相戒”的說法,賦予十善更重要的意義。《大智度論》卷四十六雲:“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由此,十善含攝一切戒,是規范我們思想、語言和行為的總則。大乘佛教還把十善視為出世間善行的基礎,如《華嚴經》卷三十五所載:“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成獨覺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捨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十善業道經》亦雲:“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十善不僅是世間善行的總稱、出世間善行的基礎、一切戒的總攝,同時也是佛教通俗教化的重要內容。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與十善密切相關的理念易於普及、便於操作,利於佛教止惡揚善思想的傳播。並且,十善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文化溝通、對話、交流的良好平台。如儒家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伊斯蘭教講“為眾人尋求你自己所希望得到的,那麼你就是一個信徒;善待鄰居,你就是一個穆斯林”,基督教講“行善的屬乎神,行惡的未曾見過神”等,即與十善精神相吻合。

三、倡導佛教十善

促進社會和諧,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國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更加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共同構建和諧社會成為全民努力的一致方向。其中,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國學精粹以充實文化底蘊、加深精神涵養,倡導良好倫理道德觀念以優化人際關系、形成人與人之間彼此的良性互動,培養利益他人的慈心以增進互助、平息斗诤等,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佛教是我國國學的瑰寶,佛教的發展與十善精神的弘揚,必將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道德的提升;同時有了和諧社會的肥沃土壤,佛法的菩提樹必將枝繁葉茂、蔭蔽四方。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良好的社會環境,佛教將舉步維艱;如果我們不努力倡導十善精神、促進社會和諧,佛教的生存將岌岌可危。

因此,佛教團體需要加強僧團建設,密切僧俗配合,凝聚廣大的善業力量,與宗教界及社會其他各界朋友們一起,發揚十善精神,開展十善事業,營造十善風氣。“二人同心,其力斷金”,讓我們共同倡導佛教十善,促進社會和諧!

 

上一篇:胡小林:沒有學佛之前不懂得孝順父母
下一篇:寬運法師:放下嫉妒才能擁有幸福人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