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的時候,因為身體和業障的原因,常常會出現種種病相,於擾我們的修行。這就是禅病。禅病有多種多樣,有屬於身體方面的,也有屬於精神方面的。
按禅經上的講法,禅病的產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四大不調”。四大不調,每一大都會產生101種病,共有“四百四病”。比如水大不調,它本身就是一種病,再加上它連帶可能引起的100種病象,共有101種病,象脬腫、燥熱等等,就屬於這101種病相之一。
第二種原因是鬼神作用或者魔王干擾。比如,在修禅定的時候,如果沒有發起菩提心、回向心,只求個人福報,鬼神就不會擁護你,這時,魔王就會來干擾你。因為,如果你修禅定修成了功,出離了三界,就不再是魔王的眷屬了,所以魔王要來干擾你。為避免鬼神的作用和魔王的干擾,發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種原因是自已的業報所感,也就是“業障”或“業障病”。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是我們過去種下的苦因所感的苦果。
一切禅病的原因,都不外乎這三種。
與此相應,病相也有三種:四大不調的病相,五髒的病相,五根的病相。其中,四大不調是引起五髒、五根生病的原因。四大不調必然會有病相表現在五根和五髒上面,這個懂一點醫學的人都知道。
首先、四大之病相。地水火風四大關系失調,失去了平衡,就會引起疾病。所謂失調就是指某一大的力量過盛,或者不足。地大增盛就會引起身體枯瘠(枯瘠就是瘦),沒有色澤和光彩。水大失調就會引起身體浮腫。火大失調就會引起身體寒熱無度、口干舌燥、大小行不利(大小行就是大便、小便)。風大不調就會引起身體行走不穩,虛懸不定,氣急不暢。實際上,如前面所說,每一大失調都會有101種病象,這裡只是對每一大的失調舉了幾個常見的典型病象罷了。在打坐的時候,如果身體不適,大家可以自己觀察、體會,看看自己身體不舒服究竟是由哪一大引起的。
其次、五髒的病相。五髒就是心、肝、脾、肺、腎。心肝脾肺腎和五官有相對應的關系。心主口,肝主眼,脾主舌,肺主鼻,腎主耳。
心髒不好的人,肯定吃飯沒有胃口,口干,身體寒熱不調,口裡面好象經常缺水份。如果是肺有病,身體就會感到膨悶,如胸悶鼻塞,等等。如果是肝髒有病,就會常常愁憂不樂,悲思無度,或者嗔恨心比較重,頭暈眼疼。如果是脾髒有病,就會覺得身體表面好象有風在吹,通身不舒服,癢悶頭疼,吃飯沒有味道。因為脾主舌,它與味覺有直接的關系。如果腎髒有病,就會出現咽喉噎塞、腹脹耳鳴、腰疼氣短。
五根——眼、耳、鼻、舌、身的病相,與五髒大體差不多。這裡就不再重復了。
修行人只有當身體非常健康,五根、五髒、四大各方面都很協調的時候,用功才容易進步。出家人中當然也有身體非常好的,但是從我個人幾十年來的所見所聞來看,出家人身體不好的特別多。湖北歸元寺的方丈——昌明法師,我的同學,他曾對我說:“哎呀!你瞧當和尚的,不是四大有病,就是五根有病,要麼就是五髒有病,沒有幾個健全的人。”我說:“不會吧?”“唉!怎麼不會呀!你看我收的幾個徒弟,全是有病的。一年到頭都在吃藥,一年到頭住在醫院裡!”可見,出家人身體不好,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出家人容易生病,當然和他的生活習慣突然發生改變有關。剛進寺院裡來,集體關心不夠,加上自己又不會調理,自然容易生病。這是情理中的事。
上面提到的這三個方面的病相一般人都有,你就是不修禅也會有。為什麼我們要把它們列為禅病呢?因為,在修禅的時候,如果用功不當,比如在數呼吸、看話頭、或者念佛的時侯,氣息運用得不當,也引起上面所說的種種疾病,所以說是禅病。坐禅時,用意念太下了,就會使地大和水大增盛;用意念太上了,就會使火大和風大增盛,從而會造成相應的四大、五髒、五根之病。
那麼,該如何對治這些禅病呢?既然你的病是由修禅引起的,那你就應該用修禅的方法——比如調息運氣——來治療。禅經裡講到了五種治療禅病的方法,今天我只介紹其中的一種,因為其它四種不常用。只有這第一種方法,我可以學著用,就是用氣息來治病。這種方法隨時就可以用,不花一分錢就可以調好我們的某些疾病。
禅經上講,有六種氣、十二種息可以用來對治由修禅引起的病。
所謂六種氣,就是吹、呼、嘻、呵、噓、呬。假如我們感到身體發冷,那是因為我們把氣息太往下沉了,這時候你就可以用“吹”(qu),用“吹”可以去寒。 “吹”字的發音方法是,嘴圓圓的,把氣從丹田引出來。當然不是要你成天都這麼做,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做上三五次。第二種氣是“呼”(fu)。假如你感到身體發熱,就用“呼”來對治。一邊呼,一邊觀想體內的濁氣被排出來,這樣才能起作用。第三種氣是“嘻”(xi)。它既可以去痛,還能治風。肚子疼的時候,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腿子疼也可以試一試!第四種氣是“呵”(ho)。當你心煩意亂的時候,你可以用呵氣來對治。第五種氣是“噓”(xu),它可以去痰。第六種氣是“呬”(si)。牙齒上下扣緊,然後呼氣。這種方法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也可以用這六種氣來對治五髒裡面的病,如呼和吹可以治心病;噓可以治肝病;呬可以治腎髒方面的病。各位下座後回到自己房間,可以試驗一下。
除了六種氣之外,還有十二種息也可以用來治療禅病。所謂十二種息,不過是用意念來觀想息道的狀態、部位和性質。根據所觀想的內容不同,可分為十二種,即上息、下息、滿息、交息、增長息、滅壞息、暖息、冷息、沖息、持息、和息、補息。假如我們的心態或者身體比較沉重,你就可以運用上息,觀想氣息從丹田一直上升到鼻端,這就叫上息。上息可以對治情緒低沉等病。如果你感到身體虛懸,坐不穩,好象懸在空中一樣,你就可以運用下息,觀想氣息從丹田一直下到腳趾尖。身體恢復了正常之後,再運用正常的息道。這十二種息,不管是上息還是下息,滿息還是交息,只是臨時運用,不可長久堅持。長久堅持這麼做,可能會引生別的病。善用這十二種息,可以遍治眾病;不善於運用,則可能會引起其它的毛病。總而言之我們要記住,有六種氣和十二種息可以治療由禅觀產生的一切疾病。
當然,治療禅病還有一些別的方法。如意念轉移法,就是利用觀想的方法,把病轉移到別的地方去,或者把病轉到木頭柱子上,或者轉移到樹上,這樣自己的病就沒有了。另外,持咒、術法,也可以治病。術法治病是外道。外道也修禅,他修禅有了病,就用術法來治。現在不是也有一些外道能夠治病嗎?他們確實有兩下子,能夠把你的病說得八九不離十,而且還采取一些方法,也確實能夠使你的病一時的見效,但是不能持久。因為他不是用正法,只是一種術法而已。所以,由修禅所產生的病,最好還是運用氣息來治療,這樣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