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博士學佛(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王巖博士曾就讀於天津南開大學,後又於四川社會科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現在他已成為博士生導師,且工作於美國。他說: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知識分子信仰宗教的人士已越來越多,因宗教所欲解答的實為人類最關心、卻一直無法用科學加以闡釋、解決的命運歸宿問題。在這種心態背景下,深奧、缜密、究竟的藏傳佛教才開始大興於美國,並受到了美國智識界的廣泛歡迎。通過深入研究,了解佛法教義之士在西方已日漸增多。

  我本人依靠種種因緣也了知了一些佛法的基本道理,我開始堅定地相信如果真能掌握佛陀教言的話,那真應該算是圓滿的智者行為,怎麼能談得上精神有問題呢?在西方,很多具智之人都把佛學看成解決人類精神危機、人格缺陷的學問與實踐手段,學佛者是充滿生命力、活力的身心調適者、改造者,絕非消極避世的社會碩鼠與精神鴉片。把學佛之人當成無知、怪異、瘋狂的看法,在西方並沒有任何市場。

  佛教徒是為了活得更明白、更自在、更智慧,才踏上學佛這條陽光大道的。佛教的科學性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它提出的因果輪回正見。它明確地告訴我,人死並非如燈滅,而科技的發展真的成為了佛家這一觀點的注腳與理論及實踐方面的明證。當催眠術、生物醫學等學科領域將這方面的成功個案一個個呈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只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接受它們。

  不光是佛教徒的正知正見,他們的實際行持,特別是苦行修道的精神更值得我敬佩且隨喜。而且我越來越堅信,通過修行而獲得神通神變確實真實不虛,因佛法的最究竟智慧中蘊含著大空性的見解,只要理解了它,從“無”中定會生出各種千變萬化的幻化“有”來。不過令人遺憾的卻是:科學對幾乎所有的神通感應之事皆一概不知。

  夏明陳畢業於重慶師范大學,後於吉林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從事教學工作六年後,又於某大學獲博士頭銜。他的看法是:

  不論有無信仰,也不管是知識分子還是一般平民,所有人都應該公正地了知佛法本義,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佛教也應該走進生活,相信隨著佛教觀念而非佛教形式的日益深入民間,有智識之頭腦皆會認同佛法對宇宙人生的洞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把佛教當成是空洞的胡言亂語,他們將會承認修行人所得境界遠超凡夫俗子的想象。

  吳天義本科、碩士、博士都是在清華大學完成的。作為中國最著名的理工科院校培養出的一名標准的科技工作者,他怎樣看佛法呢?

  一般的唯物主義者都認為佛教是主觀唯心的,做出這一論斷的原因,大概是看到佛經裡有很多類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色即是空”、“覺者如虛空”、 “諸行無常”等等的說法就望文生義地做出了這種結論。其實佛法分為證法和教法兩大部分,世間學者大都依文解義,從未曾親證其境界就下判斷,這本身就應該算是一種最標准的“唯心”行為。即就是單就教法而言,世間學者望佛教之文,也錯解了佛法本義,他們又有誰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做過徹底、辯證、深入的思考呢?

  佛法是一門大科學,是古聖先賢依靠佛陀教言,也憑借自身努力對宇宙奧妙進行精進探索的結晶。同樣,現代物理學也是在對宇宙進行探索,一個人想對現代物理學有個基本了解,也得從小學讀到大學,至少花上十幾年的時間。那麼要想對佛法真正徹悟豈不更要猛下苦功,做不到這一點,任何對佛法的認識都難免主觀臆斷的嫌疑。

  回想我自己的學佛歷程,大約是從研讀《圓覺經》開始的。後來又看了《如何修證佛法》、《米拉日巴尊者傳》、《九乘次第》等佛學書籍,總的感覺是,不實修就無法深入佛法堂奧;而佛法精義又實在無法用三言兩語,或唯物、唯心簡而言之。我只能祝願並希望大家都能實修實證,然後再看看佛法是不是對自己的身心世界有所助益。

  考慮一下關於生命本質的問題吧,別急著給佛教貼上唯物、唯心的標簽,實際領略領略它的風光再說。如果有一種東西能點亮我們本具的巨大生命潛能,我相信這種東西只有在與佛法撞出火花後才能獲得,因為佛法不是文字上的什麼唯心、唯物,它本來就是我們內在生命的渴求與歸宿!

  林蕾博士:多年以來我一直在鑽研並實修淨土宗,越深入進去,對它的信心也就越大。我曾經一度認為只有唯物論才是看待世界、宇宙唯一正確的方法、思想,但當用它來“驗證”佛法時,感覺佛法才配堪當“唯一正確”這四個字,對它宣講的道理簡直無法找到一絲一毫的破綻。故而我才下定決心用這種真理與自己的貪、嗔、癡種種習氣做最頑強的宣戰,如果只是從口頭上贊歎一種思想的偉大,卻不願把它用在改造自身與世界的實踐當中,那你永遠只能是佛法萬種風情的陌路人而已。因此我才要每天持誦佛號,我相信借著淨宗的修行,我一定可以親見佛陀描述過的無盡風光。

  如是畢業於南京大學,在川大讀碩士、博士:

  皈依佛門後,在上師指導下修加行、念誦百字明和金剛薩垛心咒、吃長素、因緣具足時常在佛菩薩像前自誓受八關齋戒、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佛力感應真是不可思議,漸漸地我的身心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與進步。信佛實修之後,情執越來越淡泊,而智慧則大為增上,最關鍵的是,自己終於明白了從五蘊假合之身中誕生愛情的荒謬與無望。

  以前還有一個壞毛病,即驕慢心特重,而在修習五加行中的大禮拜後,對萬事萬物日漸生發出一種恭敬、慈悲、平等、清明而又歡喜的心態。讀了《入菩薩行廣釋》之後,更加明白了發無上菩提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也清醒地意識到,一定要將佛法踏踏實實地落實和體現在生活當中。身心的巨大轉變和進步,使我更加堅信:“眾生皆有佛性,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而我走的則是一條人生的光明正道。

  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佛經中所言“愛欲乃諸苦之本”實為人生真谛,這所謂的愛情其實只是凡夫愚癡迷亂的習氣和妄執。凡夫的心是很無常且微妙易變的,因此愛情從本質而言亦屬無常性,它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煩惱往往遠遠大過幸福,因愛情而受到傷害、甚至痛苦消沉得難以自拔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因為沉陷無常的愛情而造下了許多愚癡惡業,更有甚者,個別殉情者因失戀等感情方面的原因,感到自己的生命存在喪失了意義和價值並因此而自殺身亡。

  《佛說老夫婦經》雲:“少不修梵行,喪失聖法財,今如兩老鶴,共守一枯池。”經中所言的老夫婦,本來天資挺好,但因青壯年時沉溺、執著於愛情,不積福德、不求上進,以致到老來一事無成,淪落到在垃圾場中度日的光景。但即便這樣,兩人還在以“欲心相視”,這不能不令人深感震驚與恐怖。當我讀到這段經文時,感觸真是很大,當時就下定決心,應該趁現在還年輕時趕快修清淨梵行,積功累德,以便為了脫生死輪回打好基礎。

  作為一名佛教女性,更應該自尊、自重、自強,如此才能在當今社會獨善其身。目前來看,我出家的因緣並不具足,但我理應成為一個清淨持戒、好好修行的在家居士,並為弘揚、護持正信的佛教而盡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如此方能報答上師三寶恩德之萬一。

  宗翎,九二年考入浙江大學電機系,九七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碩士,九九年又來到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攻讀電子電力技術的博士專業:

  我有一位畢業於清華的博士朋友也在新加坡做研究工作,有一天,他和我,還有另外一人一起在茶館裡喝茶聊天。這位博士朋友以頗感奇怪的語氣向我講述道:“真是令人不可思議,在清華讀博時並不認識你倆,但當時我就做過一個夢,夢中與兩位陌生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品茶聊天,後來與你倆一一相識,才發現夢中的主人公就是你們。今天再到這個茶館一看,方知此地早已出現在我的夢境中。現在的一切,從喝茶的地方到你們穿的衣服,簡直就是夢境的復印。” 朋友談論時覺得整個事件太過離奇,不過我卻一點兒也沒感到大驚小怪,佛法的時空觀可以說明、解釋一切常人眼中無法理解的現象,否則我也不會對它癡迷若此。


 

上一篇:如孝法師:如何學會活在當下
下一篇:感恩諸佛菩薩的加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