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人問夾山善會禅師:“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為什麼說沒有這些東西?”夾山說:“三年不食飯,目前無饑人。”僧人又問:“既無饑人,我為什麼無法開悟?”夾山即示一頌:“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長舒兩腳睡,無偽亦無真。”
“祖意和教意”,是指佛祖的心意或本意,以及將之發揮成語言文字型態的數理、教規等等。夾山禅師竟然對弟子說:“佛和祖師所留下的文化遺產,不論是思想、語言、文字、形像,全都不是事實;對於真正用功得力的人,就不應介意這些東西。”
面對弟子的反诘,夾山禅師說:“三年不吃飯,眼前並沒有饑餓的人。”很久以來都不吃飯了,也沒看到需要吃飯的人,所以那些東西有什麼必要,有也等於沒有。這是夾山悟後的心境,但僧人並未開悟,所以又問:“既然在你面前沒有饑餓的人,為什麼我不開悟?”夾山開悟後不曾見到饑餓的人,就像釋迦成佛後見到一切眾生皆具備如來的智慧德相,把所有的人都平等看待。不是他缺乏慈悲心,不教別人開悟,而是在他的體驗中,世界上並沒有人需要開悟這樁事。
但在客觀上,未開悟的人就是未開悟,不容置喙。夾山對弟子說明不用開悟的原因:“明明沒有開悟的法,你卻當成有,東奔西走追求開悟,像這樣的話,即使踏破鐵鞋也無覓處,你則因此失去智慧,成了迷人。如果你心中無事,把追求開悟的念頭放下,不執著真也不以為假,這就是悟境。”
我在指導修行時,特別重視過程而不重視追求開悟。過程可使自己的心平靜、明淨,不會被太多的追求心和企圖心障蔽。如果經常保持心的平靜、維持心的平穩,心就能明淨。開悟是一種內心的體驗而不是一樣東西。我常告訴弟子:“只要煩惱越來越少,你的心境就越來越明。”這就是一種過程的體驗。追求開悟的人非常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希望早一點開悟,這種追求開悟的心就是執著。還有一些自以為已經開悟的人,其實是被悟的觀念所迷,沉醉在悟境的執著中,非常可憐。也有某些人把類似精神病的症狀當成開悟,其實那是魔境而非悟境,因為他的煩惱還在。
平常生活中盡量不要起嫉妒心、怨恨心、貪求心、吝啬心、憤怒心、得意心,一旦有這類情緒出現,趕快念佛、觀呼吸、觀念頭的起伏。如果心能立刻靜下來,並且隨時隨地不起煩惱,就是開悟。
夾山禅師與弟子這段對話,對現代人大有啟示:耕耘比收獲重要,過程比目的重要,事實的體驗比虛有的假象重要,內心的平安比虛妄的名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