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會管理自己的財物,誰都可以用他的。他是不是放下了對財產、受用的執著?是不是真正從心裡都能夠施捨給別人了?不是,他僅僅是自己不會管理而已。
從世間的角度來講,自己應該管理好自己的財物。從佛法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做供養還是做布施,都要以智慧觀察対境和時機,進行取捨。當對境出現、時機到了,才可以做,不是隨便遇到誰都可以做的。無論做什麼,都要把握適度。若失去這個度,都是過錯。
做供養時,首先要觀察對境,是不是一個殊勝的對境,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或成就者?若進行供養,對自他有利還是有害?觀察之後,再做決定。做布施也是如此,不是對誰都可以做布施的,要觀察這個對境是否殊勝,是不是真正布施的對境。若進行布施,對自他有利還是有害?這些都是要去觀察的。觀察之後,再去做供養或布施,這樣才是如法的,自己最終也不會後悔。
有一些居士心很虔誠,今天做供養,明天做布施,但是過後知道了一些事情,自己就開始煩惱,甚至生起了邪見。其實沒有必要。所謂“不贊不謗陌生師”、“不贊不謗一切人”。第一,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上師或善知識,不要贊歎,也不要誹謗;不要親近,也不要去做傷害他的事情。第二,對一切人,尤其是陌生人,最好也是不贊不謗,因為你也不了解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輕易去評價,很容易造業。
現在有很多人做事,根本不經過觀察,盲目而做,這樣肯定是有過錯的,最終肯定會後悔。做事情之前,自己應該先謹慎觀察,不要盲目去做,也沒有必要去冒險。否則,如果你很輕率、盲目地去做,最終有一天你會後悔。無論做什麼,都要把握好分寸,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