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草木一春人一世,幾多清醒幾多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卻說蒼穹初成,諸神從極空極虛、極微極洪、極高極遠處來,無迷無礙,無私無我,無影無蹤。既久,漸有漣漪蕩漾,暗蘊雷霆萬鈞,力圖掀起滔天狂瀾。有神驚異,有神追隨,有神巋然不動。萬王之王從更高處俯察,知道一切皆自定數,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從成、住、壞、滅的宇宙規律演化,一切皆由真誠、善良、寬和的宇宙特性裁斷。宇宙有層層不同的時空,層層時空有不同的境界,層層境界有不同的生命,層層生命有不同的標准,層層標准皆是同一宇宙特性的不同表述。諸神中無論哪一尊,一旦心性與相應標准不符,立即要被此一時空清除,轉生到更低一層時空。由此,諸神層層變異,層層墮落,層層下走。去無可去之處,眼看臨近萬劫難復的深淵,萬王之王再以慈悲之懷包容,繼一念創生重重神佛世界之後,又一念創生三界。諸神獲得六道輪回之苦,也就獲得入道得法、迷途知返的絕佳機會。

  三界便有塵世,塵世之人都從天上來,從諸神中來,從至純至美的境界蛻變而來。三界既低且迷,塵世既迷且苦,個體既苦且微。低、迷、苦、微之源,在於智慧被層層限制,神通被層層束縛,視角被層層封閉。更深一步,則在心性的標准太低,道德的修為太劣,後天的欲念太盛,生命的狀態也就只能如此。再深一步,則有三界外主司情感的神,將三界整體浸泡在情中,眾生便因情而迷,因情而苦,因情而低俗,微渺,忘乎所以。曾經有問:既欲救世,何不直接開示天機?萬王之王答曰:諸神層層背道、離德而來,當然要在悲苦之境清洗罪過;眾生只有在迷茫之中跌宕、煎熬、悟會,而後真正清醒,才能淨化身體,提升心性,返歸家園。曾經又問:億萬劫三界歷史,五千年人類大脈,何故如此久長?萬王之王答曰:倘無高德大道,誰也不能明白;倘傳高德大道,務須千秋鋪墊;由情而生執著,亦可由情破除。

  因此,三界之外,絕無常人之情。三界與塵世之情,是神與宇宙給此一時空限定的狀態。情非概念、感受、心理之中似有非有的虛物,而是直接沖擊身心的物質或能量。情在深層,是比分子、細胞更細更微的粒子,如沙如水一般,湮沒眾生於無形。情在表層,想來則來,想去則去,一旦執迷其中,任何外力都施加不了作用。情在往昔,是維系眾生常態的紐帶與工具,無論曾在歷史長河積澱多少,都只為了今朝所用。情在今朝,一則可以啟迪善性與神性,二則可以強化良知與正氣,三則可以歸正觀念與言行,四則可以洞開心竅與天窗,此外並無更多意義。

  然而,眾生多為情所纏、所魔、所累,何也?不知情為何物,不知情由何生,不知情中之迷失何等危險,不知情外之慈悲何等超拔,不知執著一起、觀念一生即致情的陷阱,不知熱潮一退、生命一了即致情的空落。如何應對?且先看情之種種。人與人之間,有鴛鴦、骨肉、友朋、師生之情。人與物之間,有衣食、器物、山水、技藝、名利、家國之情。於自我感官而言,人有痛癢、怒和、悲喜、愛恨之情。於自我精神而言,人有罪惡、良知、道義、真理、生死之情。循此脈絡,本論逐一鋪展,但求深入淺出,助你豁然開朗。

  人多樂於宣說,人生在世,吃穿二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殊不知,缺衣少食者未必不舒展,豐衣足食者未必不苦痛;當人不擇手段而獲身外之物時,往往失去親朋、生命乃至更多、更大的價值。

  因此,人們必須追問,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收獲。有人說是財富、愛情、健康或思想,其實都不是。答案只能是真理大道。真理並非常人的經驗、學說或觀念,真理是宇宙的根本特性及其規律,是上蒼設定的層層時空、層層生命的不同境界與標准。因其唯一與人的得失、榮辱、生死、存滅息息相關,所以成為人生之最重。

  真理亦即大道,聞道即能知天悉地,行道即能順天應命,得道即能出神入化,返本歸真。人生的一切獲得,無不與德分相關;德從何來,因其聞道,故能重善積德。人生的一切不幸,無不與罪業相關,因其無知,所以背道積業。而且,人決非一生一世,除非得道圓滿,往生天國,他必歷經萬世輪回之苦,反復在三界之內跌宕。倘若罪惡滔天,唯有地獄之門對他打開,他必在層層煎熬與滅盡的漫長過程之中償盡一切。

  追尋真理,務必展開終極關懷與思索。一些基本命題在於: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如何;人與佛道神的關系如何;人與善惡、正邪的關系如何;人可以如何自救,而後救人。很多人有此一想,卻受唯物論、無神論、進化論與科學主義所害,立即畫地為牢,以為人有今生無來世,人管今朝勿管明朝,人和動物植物類似,人生道德倫理無益,人死也便百了,人活只在行樂。如此,無論他感覺多麼富足、自在與驕傲,他都在走向不歸之途。

  朝聞道,夕可死,何也?人一旦明白真理,必定不下地獄,必定不懼生死,必定開啟美好來生,必定洞見天地玄機。

 

上一篇:投胎的故事
下一篇:妙祥法師:為了正念,要遠離一些功名利祿,這樣的話,我們會獲得真正的吉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