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說忙
李圓澍 人與人見了面總要有個禮節,最常聽到的一句口頭禅是:“忙嗎?”可見,“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尤其在競爭激烈,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了,有的人連吃飯、走路都在加速度,有的人晚上睡覺放在枕邊的手機都不敢關掉,怕失去賺錢的機會。 照理說,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人們的日子已經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吃飯穿衣早巳不是問題,怎麽反而比過去更忙了呢?這只要翻翻報紙,看看周圍那些疲於奔命的人,就不難找到答案。 某電台主持人44歲,不僅自己編播節目,還私下辦了一家廣告公司。業內忙單位,業外忙個人,常常晚上重0點多才能回家。這天回來覺得頭暈腦脹,以為是酒喝多了,躺下便睡,誰知這一睡便再也沒有醒來。 日前,我去看一個退休了的老朋友,他不在家,他的夫人告訴我說:“他在街上擺了個修理自行車的攤子,還捎帶著修鎖配鑰匙,每天平均能掙幾十塊錢。”我聽了有些詫異,快70歲的人了,又有高血壓,怎麽還去擺攤子。再說,每月領著一千多元的退休金,足夠兩人生活了,何必呢。我說:“辛苦一輩子了,歇上幾天吧!”老友夫人解釋說:“不瞞你說,我們想纘點錢改善一下居住條件。”我說:“你們這房子不是很好嗎?”她說:“面積太小了,想買個大房子住。你看人家都是幾室幾庭的,我們還住著這鴿子籠。別人見了笑話,自己也覺得寒酸。”這可真是一語道出了世人“忙”的真谛:不知足。 一個醫生告誡說,如果人們放慢一下自己的生活節奏,減輕—下自己的身心負荷,許多人本來可以健康多活幾年的。其實,這個道理佛陀早已告訴我們了。那就是“少欲知足”。 “少欲”就是減少自己的奢欲或者貪著,不去和別人盲目攀比,不去做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就是孟子說的:“素富貴行乎富貴,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