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思惟苦谛調伏愛取,我們取這一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這個聲聞法這一塊我們講過,我們只用聲聞的一部分的概念,我們不完全在聲聞法當中,我們是選擇我們需要的部分。從淨土宗,我們注意三個東西,請大家看八十六面,八十六面有三個東西是很重要的,受、愛、取。淨土宗的人,你看看祖師的建議,最好把果報放棄,前面的什麼識、名色、六入、觸這種現成的果報,不管你快樂也好,痛苦也好,你最好把它放下,福報越大有時候變成障礙,但你要是放下,它變成增上緣。

  所以淨土宗的角度,先把前面東西放下,專心處理三件事情。第一個,你的感受,因為整個臨終的時候,其實來自於你的愛,思想,你的思想是往哪裡跑的,但這個思想受到感受的牽動,你的思想一定受到六根的牽動,才有這種想法。

  所以你到了晚年,尤其五十歲以後,你最好你的六根慢慢收了。都攝六根,我們不敢說做到淨念相繼,但是你起碼這個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訊息。往生所有的力量,都是透過佛法修學的,我告訴大家,日常生活給你的訊息,對往生都沒有幫助,人我是非而已。

  所以你最好是要把六根門頭這個門慢慢關掉,加上一個小窗戶就好了。你沒有完全關掉,你還要工作的,是吧,還要面對你的定位吧,關得越小越好,沒有必要的事情少管。這個就是先把感受收攝一下,因為你沒有太多時間分心,生命有限,精神體力有限,你把這個受一收攝,你的思想就單純化了,這是個源頭嘛。

  所以為什麼思惟苦谛,為什麼觀受是苦,因為就是用這個苦,要來刺激這個感受,你喜歡攀緣,你得到什麼,我們無量劫來,我們的感受到處活動,我們得到什麼?諸位,我們得到輪回的果報,我們真的快樂嗎,未必。你的快樂來自於善業,不是來自於攀緣,該是你的快樂,你一點都不會少掉的。你說,诶,我都攝六根,我福報這樣大,我不是很吃虧嗎,不會的,你會有更殊勝的快樂,更精致的快樂,那個是不必透過感受的,是透過你心裡的法喜。

  所以淨土宗,如果你有志於往生,到晚年,你一定要把六根關掉,慢慢關掉。你不要再接觸那外境的剌激了,不要再跟外界的業力接觸了,因為業力給你的快樂讓你貪愛,業力給你痛苦,讓你心理不平衡,對你都沒有好處。你把六根關掉,業力對你沖擊降到最低了,這是剛開始就從源頭下手,把六根門頭慢慢關掉。第二個,調伏你的執著,因為你的思想問題不大,但是你思想跟執著結合,這個就糟糕了,這一塊呢,從小乘的角度是把取完全斷滅,他用無常觀、無我,他把執著完全破壞掉了,破我執。

  佛法不這樣做,佛法是疏導,我們是把執著,把它疏導成一種往生的願力。這個水你弄得不好,叫做黃河泛濫成災,你水加以疏導它是灌溉良田。注意,大乘佛法是轉識成智,它不墮斷滅,因為你把你所有的執著都斷掉了,沒有錯,你把生死業力的力量斷掉了,但是你一個嚴重的後果,叫做錯損菩提,你的菩提心也沒有了。

  大乘佛法是有所追求的,追求無上的菩提,追求西方的淨土。所以你這個取是引導,透過你的思想去引導你這個取,叫欣求極樂。所以其實整個修行的重點,在十二因緣當中只有三個重點,就是感受,思想跟執著。但這個思想是關鍵了,你透過思想向外調伏感受,透過你如理的思惟的思想,去改變你的執著,從對娑婆世界的執著,改成對淨土的執著。

  淨土宗的執著是好的執著,我們一般不叫執著,叫做發願。其實就是執著,體性完全一樣,但是我們不安立這個執著這個名稱,叫做發起菩提心,發起往生的願力,我一定要往生,這個就是取,它本質就是取。

  所以你整個修行就是,如果我們就聲聞法的角度來說,思惟苦谛,調伏愛取,我們取這一塊。所以人天乘是調伏罪業,讓我們臨終無障礙,聲聞法,二乘法是調伏愛取,讓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業力,降到最低,讓我們在臨終內心的干擾降到最低,你不能夠把生死的業力,刺激得很重,然後再跟它拼往生,你跟自己過不去,沒有人這樣做,而且你也拼不過它。

  一個有智慧的人,他雖然心中有很多地雷,他可以閃過地雷,我可以不碰觸,我沒辦法把你對治,我閃過總可以吧。那怎麼閃過地雷呢,就是不要刺激它。我們雖然在心中還有很多的罪業,還有生死業力沒有得果報,你臨終不要去碰觸它,沒有事的,到了淨土再來處理這一塊。

  所以在整個二乘法當中,整個修行就只有會歸到兩個字,一個思惟苦谛,收攝你的六根,一個就是調伏愛取,就做兩件事情。

 

上一篇:仁煥法師:超度的心要
下一篇:淨界法師:平常的正念,就是在累積臨終的正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