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慧律法師:天趣之因與果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天趣之因與果報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這個世間人不求常住的真心,因為他沒有因緣聽到正法、佛法,沒有辦法捨離這個妻妾的恩愛。所以,一定在欲界裡面,有男女,他就有欲嘛!所以《楞嚴經》是以欲輕重,來分辨這個天、天道,你往生的天。意思就是:你YIN欲愈少,你往生的天道層次就愈高。如果你全部都斷YIN,那麼,就上到禅定,有禅定的功夫了,就更高!

  二、諸天趣

  A、欲界天

  (A)六欲天

  (1)四天王天

  (2)忉利天

  要往生玉皇大帝那邊,也不簡單。在人間不但不邪YIN,連正YIN也少,就是男女的欲望少,投胎忉利天,就是一定要做善事才有辦法。

  (3)焰摩天

  境界又更高了,夫妻之間,互相尊重,如果欲望來了,暫時相交,少之又少,幾乎沒有欲望,將來投胎到焰摩天,福報就更大了。

  (4)兜率天

  這兜率陀天,要投胎這個天界,除了行十善,一切時靜而不動,有一點禅定的功夫,偶爾有一點欲望,就簡單應付應付。就是說:夫妻之間,他不采取主動但是,也不失他的職責。你來,我就應付應付一下。所以,男女的欲望幾乎沒有,只是為了家庭的圓滿,應付一下,他自己沒什麼欲,於此沒有什麼味道,沒有什麼男女的執著,那麼欲望更少。

  (5)化樂天

  你只要一往生那個地方,隨心所欲,都化現在你前面。 對於男女之事,做人的時候,在男女之事味同嚼蠟。嚼蠟就是譬如說:蠟燭一咬,沒有味道,男女的事,完全沒有興趣,沒有這個男女的欲望。

  所以,做人的時候,全無欲心,只是應著眷屬的需要,命終的時候,投胎化樂天。

  (6)他化自在天

  在人間完全沒有欲望的念頭,完全無欲,就是沒有男女。但是,心還沒有辦法控制,心的念頭還存在,心YIN欲還存在,幾乎沒有。但是,畢竟是欲界,厭離這個世間,已經沒有染著世間的念頭了。

  (B)結語:仍屬欲界

  為什麼仍屬欲界呢?旁邊寫幾個字:心YIN,心的YIN欲、心的念頭,心YIN不能完全去除,叫做屬於欲界。

  雖然說: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味同嚼蠟了,或者是完全沒有欲念了,但是,微細的YIN欲還是在。所以,要斷這一關可是難,不是簡單的一件事!

  B.色界天——四禅天

  (A)初禅三天

  1、三天名義

  (1)梵眾天

  這個[梵]顧名思義就是持戒,這個梵眾天,就是在人間有一類是專門持戒律的,但是,還沒有完全斷煩惱,就是愛染不生,想念俱無,生梵眾天。

  (2)梵輔天

  要具足戒跟定,才能生梵輔天,就是欲習既除,離欲心現,遠離這個欲望的心一直現前,就是持戒,心還有定,已經沒有欲界的欲望了。

  簡單講:男女的欲望離了,離這個種種的欲望了。

  (3)大梵天

  具戒跟慧,你要生大梵天,要持戒,同時要有智慧;這個智慧當然不是佛的智慧,少許的智慧。持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智慧,生大梵天。

  2.結語:伏漏、離欲界苦。

  (B)二禅三天

  二禅三天是具足戒定慧,這不是如來的無上禅定。

  1、三天的名義

  (1)少光天

  心光跟身體的光還很差,叫做少光天。

  (2)無量光天

  定力轉深了、殊勝了,身光、心光明像琉璃,有無量的光。

  (3)光音天

  以光代音,不需要語言,放光就知道對方表達什麼,堅持圓滿的光明。要往生光音天,不但具足戒定慧,還要有心地的功夫,就是你能夠一切時無著無染,你生二禅天,就是光音天。

  結語:離憂、伏粗漏

  (C)三禅三天

  1、三天名義

  (1)少淨天

  什麼叫少淨天呢?用這個定力伏第六意識,而通達這個相似的寂滅,不是真的寂滅。因為阿羅漢是斷第六意識,他現在是暫時伏住,就是執著心少了,分別心也少了。但是,不是般若智慧那種寂滅,是禅定樂,不是真正的寂滅樂,以定力伏第六意識,而通達相似的寂滅,叫做少淨天,看到那個[少]就知道了。

  (2)無量淨天

  在這個定力就轉深了,令少淨天所證的淨也空,少淨天證得了這個境界,但是在這個無量淨天也不執著。

  意思就是:空跟淨都無量無邊,叫做無量淨,這個就相當的功夫了!定力轉深,令少淨天所證之淨境也是空,空跟淨都無量邊際者,叫做無量淨天。

  (3)遍淨天

  結語:身心安穩、與喜樂俱。

  身心安穩,與喜樂俱,就是身心能夠安穩,能夠得無量的樂,但卻不是佛的真三摩地,畢竟還是凡夫。

  B.色界天——四禅天

  (D)四禅凡天

  1.凡外四天

  凡外就是凡夫跟外道,修戒定慧,但是,沒有證果,生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

  (1)福生天

  就是在世間的苦樂二心同時頓捨,就是在這個世間所有的苦,他都可以忍受,樂也不著,這個苦樂的粗相統統除,而這個捨心不動。把苦樂二心放下,有定、修十善,這一類眾生叫做福生天。

  (2)福愛天

  這個捨的定就更深了,功行就更純熟,就是把苦樂全部都放下,得無量福,這個叫做福愛天。

  (3)廣果天

  顧名思義就是廣大的果報,就是廣大的福德之報。意思是說:他心有無量的淨光,福德圓滿,修證而住,有無量的福德,但不是佛的福德。

  (4)無想天

  這無想天,看到這個名詞就知道,幾乎沒有想,就是身心統統滅,心慮灰凝,這個心慮灰凝,經五百劫,能夠達到五百劫,相當長了!初半劫滅,可以把這個想滅掉。但是,後半劫的定力漸漸消失,他有一定的壽命,後半劫又生,到最後還是壓不住這個想。

  所以,無想天就是暫時的沒有想,這也是屬於外道,這個都沒有依照佛陀正確的智慧在修持,有修十善、有定、有福德的凡夫或者是外道,但畢竟不能超出三界。

  2.結語:苦樂不動

  於有為法達純熟。一切世間的苦,跟一切世間的樂,樂也不著;苦也不覺得苦,也能忍,心不動。

  你看,要生四禅的凡外四天,就這麼困難了,何況我們天天在起煩惱呢?連外道都不如!

  (E)四禅五淨居天(五不還天)

  五不還天就是阿那含——三果的聖人所居住的地方。一投胎到五不還天,就不再回到欲界來受生了,因為他已經沒有欲了,是三果的聖人所居住的地方。在這個五不還天證阿羅漢果,就直接入涅槃,超出三界。這阿那含的功夫,已經相當的不得了。

  1. 五淨居之因

  2.淨居五天

  (1)無煩天

  顧名思義就是苦樂兩滅,欣厭爭斗之心不交,煩熱寢息,初得清涼。

  (2)無熱天

  [熱]就是惱的意思,一個人內心發火了,就是熱惱。這個苦樂二心了不可得,連微煩惱之熱也是沒有。

  這個無熱天比無煩天更高一層。換句話說,我們如果在世間苦樂二心了不可得,了解空義的思想,就可以進入這個無熱天,要有相當禅定的功夫,連微煩之熱也是沒有。

  (3)善見天

  (4)善現天

  (5)色究竟天

  色界的魔王,叫做魔醯首羅天,也在色究竟天裡面這一天。只是區域不一樣,一個是三果的聖人,一個卻是魔王,不依如來教法,也是在此天。雖然在五淨居天,但它卻是不同的區域。

  色界總共有十八天,為什麼總結色界十八天呢?因為尚有化生的色質,我們在欲界有父母所生的身體,到色界是微細的四大,更微細的,類似一種光,靈界的一種光,已經不是我們這種色身了。所以,尚有化生的色質。不出色界,就是未盡形色之累,他認為這個色身還是會拖累。

  3.結語:五淨居天為四禅諸凡夫天所不能知見。

  就是三果的聖人住的這個,不是凡夫有辦法看得到的。

  所以,你到山林、水邊,要有禮貌!也許那個是三果阿羅漢在那邊修行的,你只是看不到而已。

  4.總結色界天:不出三界

  義貫:[阿難,是十八]禅[天]之天人,無欲、無侶,離愛[獨行]而與五欲[無交]涉,雖已離欲,以尚有化生之色質(色界天質)故仍[未盡形累,自此] 五淨居天[已還],下至於梵眾天,統[名為色界]總共十八天。

  C 無色界天

  (A)無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羅漢

  回心就是回小向大,叫做回心,想要利益眾生了。

  (B)四空天

  顧名思義就是沒有色身,連這個色身都厭離,就變成空。

  (1)空無邊處天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覺身為礙,銷礙入空這八個字要畫線,這個就是為什麼會進入空界天,就是這八個字,覺得這個色身,還是一種障礙,還是要把它放下。銷礙入空,把這個掛礙的色身消除,進入空,連色身都沒有。

  [如是一類名為空處。]就是空無邊處。

  義貫:在色究竟天中之鈍根者,[若在捨心]之定中,仍欲進而[捨]其色界質礙身之[厭]離心[成就],以[覺]有色之[身為]掛[礙],所以堅修空觀,而入空處定,從而依彼定力[銷]泯色[礙]之身,[入]於[空]境。[如是一類]眾生[名為空]無邊[處]天。

  (2)識無邊處天

  空無邊處,就是把這個色身消掉了,進入空了,就是空無邊處。那麼,識無邊處,就是連這個空都消掉。[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這個阿賴耶識是非常微細的,凡夫不能覺知的。

  什麼叫做全於末那半分呢?[全],保全。不但不滅阿賴耶識,連第七末那意識亦保全其中一半。因為末那系一半向內緣第八識為我,就是以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

  這個我相很難破的。以末那為我執中心故。這個就是識無邊處天,這一天的天壽為四萬大劫,很長很長!

  義貫:此類天人,[諸]質[礙]之色[既]已[銷]泯,所依之[無]質[礙]之[無](空)亦已[滅],以厭離色跟空,唯依於識,就是連這個空跟色統統放下,剩下識,又進一步了。故於[其]心[中惟留]第八[阿賴耶識]而不滅之,並保[全於末那]識向內緣之[半分](一半)而維持其[微細]之我相。所以,我們一出生,這個執著就破不了,包括晚上我們作夢,還是[我]。起心動念還是[我],二六時中,統統有一個[我]。而微細的我相,很難破的![如是一類]天人,[名為識]無邊[處]天。

  (3)無所有處天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回無攸往。]無攸往就是不再前進了,用現在的語言就是這樣子,外道通常到這個地方就停止了,進不去了,他不是佛陀的智慧,用意識心。[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就是連識也伏住;不是斷喔,這個不是斷,斷跟伏不一樣。伏就是還會起現行,將來還會繼續起作用:阿羅漢是斷,是出三界的。斷跟伏不一樣的,斷惑跟伏惑也不一樣的,伏惑是暫時不起;斷惑是徹底的,不再起來的。

  (4)非想非非想處天

  非想:也不能說想;非非想:也不能說無想,叫做非想非非想,說不出所以然,說想不對,說無想也不對。[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識性不動]:[識],指阿賴耶識。[不動],就是不可動搖之性,意思就是:藏識之性,本來常住,不可動搖,叫做識性不動。

  [以滅窮研]:這個[滅],就是滅盡定。謂以滅盡定之力欲窮研第八識之不動性。其實,也是頭上安頭,本來空,不知道。強迫它如如不動的意思,以滅窮研,強迫它如如不動,就變成動了。

  [於無盡中發宣盡性]:本來如來藏性是無盡的。藏識之性本來是無盡的,而這一天是強迫它,用定力要盡發其性,愈強迫,就愈沒有辦法恢復如來藏性,叫做頭上安頭,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就是這個道理。

  外道始終不能成佛,就是強迫它,強迫它要永恆,就是外道。永恆是本來就存在,是體悟到眾相本空,放下如如不動的心性叫做永恆,永遠不執著叫做永恆;永遠不分別叫做永恆。現在外道用一種意識觀念,強迫它,認為有一種東西叫做永恆,這個就是頭上安頭。逼得第八意識起不了作用,藏性起不了作用。

  [如存不存]:此天人之阿賴耶識由於受其定力所逼故,雖存而猶如不存,以不再起現行:因為暫時伏住,起不了現行,這一種境界就是所謂[非想]。

  那麼,[若盡非盡]呢?且其阿賴耶識又好像已盡。其實呢?而實非盡,因為他不是用如來藏性修行,他是強迫它,不讓它起現行而已。暫時伏住,沒有斷,把永恆的東西強迫它,變成另外一種永恆,變成頭上安頭。人家本家就永恆了,放下,歇即是菩提。他不是,強迫它有一種東西,我要伏住,我要伏煩惱……我要修行……就是像這一類的眾生,想盡辦法要修行,好像要修出一個什麼東西,就把永恆的如來藏性,化作一個好像永恆的東西,就是這樣子。此境界即所謂[非非想]。也不能說無想,因為第八意識沒有窮盡,若盡,好像盡。可是,確實是沒有盡,因為你不是用大般若智慧去徹底放下,圓滿清淨自性,你弄一個動作出來,那個都是頭上安頭。[非想非非想處]:此天之天壽八萬大劫。又更長!

  義貫:強欲以定力[發宣]而滅[盡]其[性]。一切外道,統統是這一句話出問題,強迫清淨自性,讓他暫時伏住煩惱,而不是讓清淨自性起作用、起妙有。對不對?所以,大悟就是隨緣顯現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而他們卻把無盡的清淨自性捆起來,把它包裝起來,變成用外道的意識心伏住,認為我這個才是!變成多一層包裝。

  (C)無色界中不回心鈍羅漢及外道天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就是一直想要讓它空,卻不知道本來就空。法性本來就空,不須要你頭上安頭。放下他就是體悟到萬法本來空,放得很自然。不是勉強自己放下,體悟到眾相本空叫做無生法忍,心中就沒有所謂忍辱這種委屈感。不須要忍,自然就忍得住了,因為本來就空了,贊歎也是這樣子、毀謗還是這樣子、富有也是這樣、貧窮還是空。所以,這個執著不放下,就很麻煩![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義貫:以上所說之[此等]四空天的天人,強欲[窮]盡一切法,令達於[空],然實[不]能[盡]達如實真[空]之[理],其中甚至亦有[從]五[不還天]而轉生此天者,彼等天人雖本系修習如來[聖道],然於中途忽迷而強欲[窮]空,以是因緣而來生於此四空天[者,如是一類],最後即在彼天,乘其窮空之力,斷四谛惑,就是苦、集、滅、道。三十六品盡,證我空理,成阿羅漢,這個我們在唯識學都講過了。此等[名不回心鈍]根之[阿羅漢]。

  其次[若]有凡外諸天之天人[從]第四禅之[無想]天及四空天之[諸外道天],這個就走錯路了。一心修習有漏定,強欲以定力[窮空]而[不歸]於無漏正智之道,所以,這個正知正見有多麼的重要!一念錯,就百千萬劫回不來,沒有正知正見,就不能產生無漏的正智的智慧。

  [迷]於有[漏]境界以為真實究竟,[無]有正[聞]之慧,要聽聞正法有多困難!此輩天人於八萬劫天報受盡之後,[便]即下墜[入]於[輪轉],一切所修盡歸泡影。所以,外道不究竟,就是這個道理。

  (D)結語

  a.結語一:通於凡聖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答盡繼續輪回,[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

  B.結語二:不出無色界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後面加一句:但是,有定果色。沒有業果色,就是沒有業報;但是,入定,他還是有色,只是對我們欲界、色界,來稱無色界,還是有定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義貫:[阿難,是四空天]之天人,以其定令其[身心]暫得相似[滅盡],且令[定]果色之[性現前],所以暫時沒有[無業果]所生之[色]現出,[從此]以後便在此天中住於此無色界定,[逮]於天壽[終]了[名無色界]。

  (E)總結三界:迷本積妄而生

  義貫:[此]三界一切眾生[皆]以[不了]自己本[妙覺]性、本[明]真[心]於一念妄動之後復[積]聚諸[妄]業變成業相、轉相、現相,業相就是無明業相,就是相分。轉相就是見分。這個見分一攀緣到相分,境界就現出來,現就是現出境界來,就是現相,現出種種山河大地,我相、人相、眾生相,山河大地的相,統統現出來了。三細六粗等而[發生]諸苦報之依正身,愛就是於是乎虛[妄]而[有三界]之相,且於三界[中間]虛[妄]境地中[隨]著[七趣沉溺]。著,這個字就是重點,你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著。

  我執和法執,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塊石頭。我執,所謂的執著這個四大假合為自身相;法執,認為四大、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乃至於聽到正法,也認為有一個實體的東西,這個就是法執。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正法統統要捨,何況那一些邪法呢?是不是?所以說:我執和法執,是所有修行人二大塊的石頭。

  徹底放下,現在就見佛,就這麼簡單!每天放下每天跟佛住在一起,因為每天都清淨心嘛!不是佛嗎?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萬法就是這樣子,就是說一說而已。

  虛[妄]而[有三界]之相且於三界[中間]虛[妄]境地中,[隨]著[七趣沉溺],各種[補特伽羅](數取趣)[數] 一次又一次的,趣向於七道輪回。皆[各從其]同[類]而造相同之業、受同樣的果報。


 

上一篇:造作十惡業的來世果報
下一篇:佛教中關於上帝和真主的解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