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生活客觀的判斷和隨緣的態度,還需要那份放手的勇氣,心態也就在這進退之間,活成了一份坦然和平和,有時候理解生活,承擔是一種成全,放手何嘗不是一種收獲,老話這麼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一雙清澈的雙眼觀察自己的內心,得失淡然,雲煙過眼。
一顆心歷練著風雨,否定自我的固執,審視自我的狹隘,改善這心態也就改善了生活的質量,在生活的責任中去承擔,活好這一期一會的安心。佛法的空不是消極,而是用更寬的視野對待生活的態度。平心處事,廣結善緣,讓生命活出不斷的嶄新,活出生命的禅機。
生命中的經歷,所遭遇的人生困惑,在生活中遭遇的迷茫,這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每個的心地,如果說尋找答案,也都在每個人的內心,如果用一種承擔責任的心態對待生活,那麼首先需要理解生活,用生命的智慧,去積極生活,去活出生活的心領神會,自在默然。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需要承擔生命的重量,淘汰悲觀的能力,遇到煩惱的雲淡風輕,還要學會自己曾經的那些放棄,不必要回味對煩惱流過什麼淚水,需要感謝這些都是陪伴,那些遇見的和錯過的,都應該成為一種生命的感悟。
每個人的雙手去排列著自己生命向前的秩序,人生不是一場傷心大賽,有時候卻需要幽默的退後一步,那些生活的方法需要內心的信念去堅持,每個人不是被生活用來擺布,而是在生活裡提高自己改變生活的能力和認識生活的智慧,清醒的去化解那些糾纏不休,樂觀的去活出生活的一切隨緣。
生活需要一種隨緣的態度,不要讓內心的狹隘成為和生活對接的牆。人生總是向前,卻非常有必要糾正那些奢望浮躁和增加生命沉重的期待,有時候生活非常善意的高估一個人的天賦,所以記得自己不要發脾氣,萬一是生活猜對了你的能力,這豈不是更加意外的收獲,感謝生活,繼續生活。
忙忙碌碌的生活,顯然會增加生活的緊張與喧囂,每個人對生活的品味,包括去面對生活的不完美,這一切的感覺都來自於內心的情景與豁達,就算面對生活的那些不堪重負,到後來也不過如此。人生活得是家常,不是給自己增加煩惱的邏輯,那些未來會撲面而來,一張國際笑臉,足足夠用。
走在生命的旅途用一份平常心去看淡,不要把生命活成一場疲憊不堪,更不要在煩惱中徘徊,增加煩惱的傷害,在這匆忙的旅途中,讓心地從容和溫暖,去開拓胸懷的寬闊,化解煩惱帶給生活的傷害,這寬和窄都在這一念之差,做自己內心的主人,懂得承擔,也清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