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土法門法師《大經科注》第205集 2015年6月29日
為什麼學佛的人這麼多,成就的人那麼少,在世間法裡頭,求學的人很多,真正成就學問的人不多,那是什麼原因?道理是一樣的。
現前的關鍵還不是在“會教”。“會教”是老師。問題在哪裡?會學,你才會有成就。會教的老師,遇到學生不願意學,老師束手無策、無可奈何。
這樁事情六十四年前,方老師告訴我的。六十四年,一甲子了,那個時候的學校,我們想到學校去旁聽,老師阻止了,不讓去,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去旁聽,你會大失所望。那時候老師給我講這話,我不懂,過了若干年我才明白了,完全明白了,怎麼明白的?
想想抗戰時期,我們念中學的時候,在大後方,在貴州,那個時候真的師徒如父子,相親相愛,老師把學生看得比兒子還重,學生對老師看得比父母也重,為什麼?患難期間,我們自己離開失掉家庭,孤兒,那個時候,國家辦這個學校叫國立中學,就等於孤兒院一樣,國家收養這些失去父母、失去家庭的孩子們,所以我們那個學校就是家,校長就是父母,我們對老師有親情,老師對待學生真的愛護,不一樣。
勝利以後,經過十幾年起了很大的變化,六十年前。六十年的今天更不必說了,所以學生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誰教他學?沒人教了。古人守住的原則幾千年不變,“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中國幾千年教學的理念,你果然能守住了,你就搞一樣,一生就搞一樣,有老師教也是一樣,沒有老師教還是這一樣,久久會有悟處,會得三昧,會大徹大悟,這妙不可言!
這種教學理念,是佛教從印度帶來的,這個方法在中國實行有效,所以儒家接受了;漢朝時候,道家也接受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變成中國傳統教學理念了。
在歷史上,確實有不可思議的人才出現。那最著名的,佛教裡面禅宗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沒上過學,家庭清寒,沒有兄弟姐妹,父親死了以後,母子兩個人相依為命,沒有念過書,靠砍柴賣柴。古時候的樵夫,抗戰時期有,抗戰以後,現在沒有了,這個行業沒有了。砍柴、賣柴、挑水,到城市裡面來賣水,這都靠勞力生活,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沒飯吃,非常辛苦。他有慧根,他聽別人念經,他能聽懂。這個很了不起,念的人還不懂,被他聽懂了。這些事情,都記在《壇經》裡頭,有緣,這些有緣人都是菩薩,為什麼?見到這個人能造就,是個人才,讀書不讀書沒關系,他有那麼高的悟性,所以要幫助他、成全他,幫他解決困難。大家捐一點錢給他母親養老;還有學佛的這些同學,幫助他照顧他母親,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好好去學道。他到黃梅八個月,真的,五祖衣缽傳給他了。
像惠能這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不少,可以找到很多。但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頓悟,這確實很少,他是第一個例子,找不到第二個。至於開悟,到他那個境界,跟他平等的人不少,禅宗《五燈會元》,一千七百個人,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我看海賢老和尚的《永思集》,我有很明顯的感觸,他開悟了,他的境界也是能大師的境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
所以,佛教的教學,跟世間教學不一樣,目標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方法理念完全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