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氣熱,是心火不熄;不是境不順,是內心矛盾。
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書的匾額楹聯:智水消心火,仁風掃世塵。匾曰:寡過未能。世人常常心火燃燒,所以佛陀教人"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佛教講業火,所以要消滅業火;佛學講空講心,所以要點心中明燈。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已厭倦戰爭,專程到大慧宗臬禅師處要求出家,他對宗臬禅師說:"禅師!我現在已看破紅塵,請禅師慈悲收留我出家,讓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禅師說:"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會習氣,你還不能出家,慢慢再說吧!"
將軍說:"禅師!我現在什麼都放得下,妻子、兒女、家庭都不是問題,請您即刻為我剃度吧!"
宗臬禅師說:"慢慢再說吧!"
將軍無法,只得離去。
有一天,將軍起了一個大早,就到寺裡禮佛,大慧宗臬禅師一見到他便說:"將軍為什麼那麼早就來拜佛呢?"
將軍學習用禅語詩偈說道:"為除心頭火,起早禮師尊。"
禅師也用偈語回道:"起得那麼早,不怕妻偷人?"
將軍一聽,非常生氣,罵道:"你這老怪物,講話太傷人!"
大慧宗臬禅師哈哈一笑道:"輕輕一撥扇,性火又燃燒,如此暴躁氣,怎算放得下?"
大德高僧說:"不是天氣熱,是心火不熄;不是境不順,是內心矛盾。"詩雲:"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禅師不出房,不是禅師無熱惱,只願心靜自然涼。"炎炎夏日,酷暑難當,炙熱之中向何處取涼?
白居易有詩《消暑》雲:"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讀此詩,感覺有一股涼風撲面之爽快。看來,散熱由心靜,心靜則身涼,乃是古今一理的消暑之道。
心靜,未必得如佛向禅,但須淨心靜氣。物欲社會的誘惑,是一個個讓人坐立不安心跳加快的念頭,過多欲念牽引的身心是一個煩躁的身心。而百非皆由煩躁生,只有遠離酒色財氣,心才能進入一方靜谧的世界。以靜制欲,不僅能"自靜其心延壽,與物無求長神",更可達到"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意境。暑夏裡所需的那一份涼意,自然也會從心底升起。
心靜,便能進入一種"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的妙境。以靜心看世界,世界便是一片充滿清幽安寧的綠洲,即使那鳥鳴蟬噪,也能令人感受到"林愈靜山更幽"的意境來。心之皎皎,性之悠悠,全身心地沉浸到朝霞夕晖或明月清風之中,不知不覺地就忘卻"今夕是何宵"了。而在心靜中讀一些諸如《歷代游記選》、《四季風景詩三百首》等妙文奇詩,便能讀出一方淨土、一派涼爽,心更純,氣更靜,心純氣靜中便有通體爽快之感。
心靜是一種惬意的境界。心靜而涼生,須有一個心境的營造,這便是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要有一顆平常心。禅的最高境界是無字;音樂最高境界是無詞;愛的最高境界是無言;生活最高境界是理解;朋友最高境界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個人的心的最高境界應該是什麼?答案是:心靜。
生活在喧鬧的城市,享受寧靜已成為一種奢侈。道家葛洪有句名言說:"無為自化,清靜自在。"清靜自在四個字,是多少人心儀的境界?心靜,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一種思考,也是人生轉折的必要過程,更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成本。
心靜需要具備一種豁達自信的素質,需要一份恬然和難得的悟性。唐朝司馬永桢說:"靜則生輝,動則生昏。"人生的一切浮躁和欲望都是來自不清靜、不安穩的心。人如果都能有心靜的自然和諧,有修身養性的積極處事態度,遠離悲觀厭世的消極逃避,能控於己、制於心,方可萬事不亂,世俗人生就會少了許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