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願當今皇帝陛下。皇太子殿下。諸王眷屬。從今日去。至於道場。亡身為法。如薩陀波侖。大悲滅罪。如虛空藏。能遠聽法。如琉璃光。善解難法。如無垢藏。又願某等所生父母。歷劫親緣。從今日去。至於道場。散形空界。如無邊身。具十功德。如高貴德王。聞法歡喜。猶如無畏。神力勇猛。如大勢至。又願我等和尚阿阇黎。同學眷屬。上中下座。一切知識。從今日去。至於道場。各得無畏。如師子王。影響大化。猶如寶積。聞聲濟苦。如觀世音。善能咨問。如大迦葉。又願我等。出家在俗。信施檀越。善惡知識。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於道場。解諸危厄。猶如救脫。相貌端嚴。猶如文殊。能捨業障。如棄陰蓋。設最後供。等於純陀。又願諸天諸仙。護世四王。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幽顯靈祇。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於道場。大慈普覆。如阿逸多。精進護法。如不休息。遠證讀誦。猶如普賢。為法焚身。猶如藥王。又願十方一切怨親。及非怨親。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於道場。心無愛染。如離意女。微妙巧說。如勝鬘夫人。能行精進。如釋迦文。所有善願。等無量壽。所有威神。如諸天王。不可思議。如維摩诘。一切功德各成就。無量佛土悉莊嚴。仰願十方盡虛空界。無量無邊諸佛。諸大菩薩。一切賢聖。以慈悲心。同加攝受。救護拯接。所願圓滿。信心堅固。德業日遠。慈育四生。等如一子。令諸眾生。得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十受修禅。三願廣被。應念見佛。皆如勝鬘。一切行願。畢竟成就。等與如來。俱登正覺。----《梁皇寶忏》
亡身為法,如薩陀波侖:薩陀波侖,菩薩名,譯作常啼。據《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記載,當初薩陀波侖為求般若波羅蜜時(般若譯作智慧,波羅蜜譯作到不再有生死的彼岸) ,不惜身命,不求名利。有一天,他忽然聽到有聲音對他說:“善男子,欲求般若波羅蜜,從這裡往東走,不要怕疲勞,不要睡眠,也不要貪吃喝,不要怕黑夜,不要怕寒熱,不要怕遠近。善男子,走路時莫觀左右,不要顧及自己的衣著相貌,心中不要有受、想、行、識。為什麼呢?若有諸相,有百礙求法,於法有礙,便會往來六道生死之中,不能得般若波羅蜜。”
薩陀波侖答言:“我一定照您說的做。我要為一切眾生作大明燈,要學習得到佛講的所有法,要證得無上菩提。”於是向東求法而去。不久,忽然想到:“我為什麼沒問一下空中的老師我去的是什麼地方,路途有多遠,我將找哪一位老師學習般若波羅蜜呢?”想至此,因悔恨自己而哭了起來。於是止步不往前走了。經七天七夜,仍未改變念頭。
這時十方諸佛現於空中,告訴他說:“向東五百由旬,有國名眾香,那裡有位昙無竭菩薩,善講般若,你可走去求法。”於是薩陀波侖向眾香國走去。過了數日,他突然想到:“我用什麼來供養菩薩呢?”想來想去,自己這麼貧窮,只有賣身得一點錢,再購買東西供養昙無竭菩薩吧。於是便進入一大城市中的繁華處,高聲喊叫:“誰家裡要買人?”可是他一發這大願心,驚動了惡魔,用魔力遮蔽住他的叫賣聲,不讓他人聽到。
城中有一尊貴家的女兒,因宿世聞法因緣,魔力不能障礙她,聽到了薩陀波侖的叫賣聲。此時的薩陀波侖,因無人來買自己,憂傷得啼哭起來。這真誠的悲心,感應到帝釋,帝釋化作一個婆羅門男人,上前欲買其身,為的是試一試他是否誠心賣身求法。婆羅門說:“善男子,我不需要你這個人,只需要人心、人血、人骨髓來祭天,你賣給我嗎?”薩陀波侖回答:“只要你需要,我都賣給你。”帝釋又問:“需要多少錢啊?”答:“隨便你給。”此時的薩陀波侖,一心只放在供養菩薩求聞佛法上,沒有生死掛礙,達到了無我的境界。於是右手執刀,刺左臂出血,又割開肉,欲破骨取髓。
這時那位尊貴人家的女兒在閣樓上看得清清楚楚,心被感動,頓生憐憫。快步下樓近前詢問何故賣身?薩陀波侖詳情告之。尊貴的童女聞之歡喜,說:“善男子,不要傷害自己的身體。你所需要的供養我都能給你,而且我也要隨你一起去同聞佛法。”這時帝釋現出本相說:“好啊,好啊!我並不需要心髓血,只是來試你的真心。現在你有何願望,我來滿你的願。”薩陀波侖說:“請你令我受傷的身體恢復跟原來一樣吧。”話剛說完,身體即復原樣,沒有一點損傷。這時帝釋也不見了。
童女帶薩陀波侖到自己家,把詳情禀告父母,並請求父母支持給予眾妙供具,並說自己也要隨去聞法。父母聞後心生歡喜,滿足女兒一切要求,並讓五百侍女跟隨,用五百輛七寶車載著種種寶物供具,與薩陀波侖,向眾香國行進。
不久,薩陀波侖到了眾香國。其國土莊嚴,跟極樂國相似。果然看見在妙高台上有昙無竭菩薩。於是供養眾寶,禮座請法。並將求法的一路經歷報告給菩薩。後來菩薩入定七年,薩陀波侖精進修行,隨侍左右,菩薩快要出定說法時,薩陀波侖及童女等敷設法座並覓水撒淨,但因惡魔障蔽,找不到一滴水,於是薩陀波侖刺身出血撒淨,使惡魔沒有得逞。
在這部經中,薩陀波侖問昙無竭菩薩:諸佛從何所來、去至何所?菩薩這樣回答:善男子!諸佛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何以故?諸法如,不動相。諸法如,即是佛。善男子!無生法無來無去,無生法即是佛。無滅法無來無去,無滅法即是佛。實際法無來無去,實際法即是佛。空無來無去,空即是佛。善男子!無染無來無去,無染即是佛。寂滅無來無去,寂滅即是佛。虛空性無來無去,虛空性即是佛。善男子!離是諸法更無佛。諸佛如、諸法如,一如無分別。……
試解此段法語:佛即是覺悟,不明白時是眾生,明白了即是佛,猶如手掌的兩面,假設手心向下是眾生,反轉手心向上即是覺悟,也就是佛。覺悟還是不覺悟完全是自己心起作用。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所以佛沒有從哪裡來,也沒有到哪裡去。為什麼呢?諸法無相,無有實體,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即是覺悟。所謂佛法,是法界的自然規律,本沒有從哪裡生,哪裡有個來和去。無生法即是佛。無滅法,本來無生,哪裡會有個滅,所以無滅法即是佛。實際生活中,不明佛法而煩惱無盡,苦海無邊,即是凡夫。明白了佛法應用於實踐,把握住自己的心,斷惡修善,遠離財色名利,如如不動,即能轉煩惱為菩提,即是覺悟,即是佛。法本空相,無來無去,無生無滅,所以,空法即佛,自性本圓明,本無來去,清淨無染,摒棄妄想執著,即是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知一切法皆悉寂滅”,息滅世間的貪嗔癡,心常清淨,懂得了一切法皆是空相,即是佛。虛無形質,空無障礙,無為法即是佛。離一切法,空一切相,則無覺悟之說。佛如是、法如是。一者是不二的意思,如者是不異之義,真如之理也。
以上是亡身為法,薩陀波侖的故事,他能為法忘身,終能聽聞佛法。善知識開示薩陀波侖,去眾香國求法不要怕疲勞,不要貪吃喝,……不要著受想行識,若著諸相就不得般若波羅蜜。這就給我們指明了修行的方法。這裡講的眾香國跟極樂世界相似。也就是說我們要想修到極樂世界那個彼岸,就要像薩陀波侖那樣修行。這與印光大師的開示,“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樣的。
大悲滅罪,如虛空藏:虛空藏,菩薩名,空慧之藏,猶如虛空,故名虛空藏,包藏一切之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
佛住佉羅底翅山,說破惡業障陀羅尼(陀羅尼譯作總持,能令人增長智慧,總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 。來自西方勝蓮敷藏佛所的虛空藏菩薩,獻如意寶珠供養佛,在此會上,虛空藏說無盡降伏師子奮迅陀羅尼以利眾生。佛贊印其能滅重罪,令生佛國。因此,忏文中稱虛空藏菩薩能“大悲滅罪”。
能遠聽法,如琉璃光:能於遠處聽聞佛法,如琉璃光法王子。我釋迦世尊,於娑羅雙林樹下,唱般涅槃時。東方妙喜世界不動如來座下,補處大士,琉璃光菩薩聞之,放一道青色寶光,至於佛前,大眾心疑。佛言:“東方阿閦佛國,琉璃光,能遠聞法,不久當來我所。言未畢,果至。故能遠聽法者,莫過此菩薩。”
善解難法,如無垢藏:五住究竟,名曰無垢。居三德秘藏,故名為藏。此菩薩得一切語言陀羅尼,善能解釋難問之法。不知而問為正問,知而再問為難問。末世邪見熾盛,世智辯聰,故常起難詞以相難問。今欲巧解之,當如無垢藏也。據《生經》卷三載,佛陀在摩竭陀國菩提樹下初成道時,無垢藏亦曾從遍清淨行世界來此會聽法。
散形空界,如無邊身:佛的身量廣大無邊,《地藏經》中有無邊身如來,《大般涅槃經》中也有無邊身菩薩,這都是說佛菩薩的威德、神通廣大無邊。
具十功德,如高貴德王:這位菩薩全名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大般涅槃經》二十一卷《高貴德王菩薩品》中,佛對這位菩薩說修行《涅槃經》的十種功德。
聞法歡喜,猶如無畏:無畏菩薩也是《大般涅槃經》中提到的菩薩,這裡是說我們應該象無畏菩薩那樣歡喜聽聞正法。
神力勇猛,如大勢至:《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即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各得無畏。如師子王:師子即獅子,佛經中常用能夠降服一切野獸的獅子王來比喻佛菩薩的勇猛、沒有一切畏懼,可以降服一切外道。如《佛說無量壽經》中說:“如師子王,無所畏故。”
影響大化,猶如寶積:既有寶積佛也有寶積菩薩,《大智度論》九中說:“寶積,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名為寶積。”寶積菩薩是法華會上的同聞眾,以他方之佛身,顯此土之菩薩,輔化釋迦佛,是大權示現的影響眾。
聞聲濟苦,如觀世音:《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善能咨問,如大迦葉:大迦葉在涅槃會上,與如來種種辯問,無虛雜語,皆要緊事。故佛贊大迦葉,善能問辯。
解諸危厄,猶如救脫:救脫菩薩,《藥師經》中說“念藥師如來可免苦難災厄”,且詳示供養藥師如來之法式。
相貌端嚴,猶如文殊:梵語文殊,此雲妙德或妙吉祥。文殊菩薩是捨衛國婆羅門梵德之子,出世時有許多瑞相,相貌莊嚴,具三十二相。《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說,文殊師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古今以來,文殊以相貌教化了無數女子,因為喜愛相好是女人的天性,文殊以端嚴殊妙的相貌,對眾生逗機設化。
能捨業障,如棄陰蓋:陰指色、受、想、行、識五陰,蓋指貪、嗔、眠、掉舉、疑五蓋。斷五蓋,破五陰。本有理顯,業障清淨。此由菩薩了知業障本空,不為所纏所縛。《諸佛要集經》卷下,介紹了棄諸陰蓋菩薩,正是這位菩薩勸離欲女發了菩提心。
設最後供,等於純陀:純陀於涅槃會上,辦勝妙供具,獻最後供。
大慈普覆,如阿逸多:梵語阿逸多翻譯為無能勝,是彌勒菩薩的名字。他常以慈心三昧,普濟一切。慈心予樂於當世,悲念直至於未來。又雲:於刀兵劫中,常擁護眾生,是為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所以名曰無能勝者。《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中記載: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一大婆羅門,聞佛信受,捨家入山修行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經一心不亂。因山洪暴發,誦經仙人不能下山乞食而急壞了山中經常聽其誦經的五百兔子,其中母兔王擔心法幢將崩、法海將竭,而告諸子民自己要以身供養,令法相續不斷。樹神感動以燃所積香薪而助之。有一兔子思惟正念三寶,先於其母王投入火炕。待肉熟時,樹神請誦經仙人食之,誦經仙人聞聽樹神所言,悲不能語,留下經書、偈頌,發誓生生世世不起殺生食肉想,乃至成佛制定斷肉戒。說畢投入火炕與兔並命。此時天地震動,山樹放光,使循光而來者得見佛經、偈頌,廣為流傳,使令無量見聞者悉發無量菩提道心。時兔王者,今釋迦牟尼佛;時兔兒者,今佛子羅睺羅是;時誦經仙人,今彌勒菩薩是。
精進護法,如不休息:《佛說阿彌陀經》介紹了乾陀诃提菩薩。中文的意思是不休息,他的願行廣大,以永遠不休息的方式來救度眾生。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終無一念棄捨之心,乃精進之至極也。
遠證讀誦,猶如普賢:世尊在法華會上,普賢於寶威德上王佛國,來至娑婆,聽受妙法。問佛:於如來滅後,雲何當得是《法華經》?佛言:成就四法,當得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爾時普賢白佛言:濁惡世中,其有讀誦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乘白象王,現其人前,為作證明。
為法焚身,猶如藥王:藥王於過去日月淨明德佛所,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聞《法華經》,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為報恩故,以神通願力,而自焚身供養。其身火燃,經千二百歲乃盡。
心無愛染,如離意女:《諸佛要集經》介紹了這位令文殊師利菩薩發心的離意女的故事。這位離意女,心永無念。諸佛來了跟沒來一樣,佛在說法,她跟沒聽見一樣,永無佛想,也不想法。無彼我想,除盡一切諸念妄想,常住定中,普照聞十方無央數垓(古數目詞,萬萬為一垓) 百千億現在佛土諸佛說法,而無所住。在諸剎土,無剎土想,處於諸佛無諸佛想;聞聽說法,無經典想;無吾我想,無他人想,佛常贊歎其女功勳不可思議,她已經遠離了愛染、分別和執著。
微妙巧說,如勝鬘夫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記載,佛在給孤獨園講法時,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共致書於其女阿踰阇國王妃勝鬘夫人稱揚佛德。勝鬘得書歡喜說偈,遙請佛來現。佛即現身,勝鬘說偈贊歎其德。佛為授記。勝鬘復發十弘誓願,感天花天樂。勝鬘夫人與丈夫友稱王皈依佛法後,一起在阿踰阇國中普揚大乘,使國內城中七歲以上的男子、女人都信受了大乘佛法,成為佛化社會,她是我們每一個在家人學佛弘法的楷模。
能行精進,如釋迦文:五濁惡世,成正等正覺,惟釋迦一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精進至極,故為十方諸佛所共贊也。《妙法蓮華經》中說:“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
不可思議,如維摩诘:維摩诘能以居士身受到諸大菩薩及佛弟子的恭敬,且辯才無礙,游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如大海,諸佛贊歎。
-----摘自果卿居士《漫談慈悲梁皇寶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