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今天我們還在繼續講「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這一句。我們上一次講到安士先生在他的注解裡面有一個「福田心地說」,列舉了總共二十二種不同的修福以及得到的果報有不同這樣的一種例子。我們上次就談到第九和第十,第九是「施多福少」,第十是「施少福多」,這一對。上次講到施多福少,就是布施得很多,可是福很少,這個原因是什麼?《菩薩本行經》裡面說到,說因為在過去生中如果是布施不能夠以至誠心、以恭敬心、以歡喜心來行布施,反而會傲慢、貢高自大,而且就是受你布施的人又是顛倒邪見,那麼你得到的福就少。就好比下種子,雖然是廣撒種,可是從地上長出來的莊稼很少,所以收成就很少。這是我們要懂得布施的時候要怎麼樣用心,心真誠、恭敬、歡喜,自然得福就多,而且要有智慧,知道種的是真福田。第十是講施少福多,就是布施得很少,可是福報就很大。《菩薩本行經》裡面也是這樣說到,它說如果是布施的時候我們能夠以歡喜心來布施,以恭敬心來布施,以清淨心來布施,而且你布施的時候還不求果報,你完全是真誠的,毫無所圖的,那麼你得的福就大,你所施予的對象如果又是菩薩、聖僧這些得道之人,你種的這個福田自然就殊勝。這就好比我們下種子下得很少,可是長出來的莊稼卻是很粗壯,所以你收成就很多,這個意思,這是《地藏經》裡面所說的「捨一得萬報」。這個施捨,關鍵還是在你的用心,如果你的用心真切,這樣你得的福就厚。
在《了凡四訓》裡面就說到這樣的故事,說有一個書生帶著一個書僮來到一個寺廟裡掛單居住,結果發現這個廟比較破爛,在殿堂裡面觀音像上面的房屋漏水,剛好遇到下雨,水就滴下來,滴到觀音聖像上面,把這個聖像弄得很髒。這個書生看了之後就生起不忍之心,看到觀世音菩薩聖像竟然遭雨淋,於是就發心,請求寺院當中的這些常住僧人來修補這個房屋。他把自己身上帶的所有的錢都拿出來,總共是十兩金子,可是十兩金子要修房屋還是不夠。這個寺院的住持就挺為難的,施主布施很難得,不答應也不行,可是答應了,錢還是不夠,我們寺院也沒有錢,怎麼能夠完成這個工程?這時候這書生聽了以後二話不說,馬上把他行李裡面的那些新的、比較好的那些衣服、物品統統拿出來,贈送給這位住持,然後很懇切的跟他講,這是我所有的貴重的物品,希望您盡量的把這個工程圓滿。旁邊這個書僮看到之後就想制止他家主人,我們這些所有的貴重物品都拿走了,那我們還用什麼,沒東西用了。這個書生就對他的書僮說,只要使聖像能夠安好無損,我即使是沒有衣服穿,裸露著上身,又有什麼關系?這個寺院的出家人聽到這個施主這番話感動得流下眼淚,跟他講,說你捨金銀和物品、衣物,其實對一個富貴家人來講不算什麼,可是你這一分誠心確實太難得了,因此就答應他把這個屋頂修好,盡力的完工。到後來這個書生又跟他的父親再次來到這個寺院,路過的時候在那裡又住了一晚,就夢到寺院的護法神來跟他酬謝,說感謝您修補我們的寺院,您的這個功德很大,將來您的兒孫將要享受榮華富貴,之後他家的子孫確實都很榮貴。這是什麼?布施的雖然只有一點錢物,可是這一分真誠心卻讓他世代子孫都蒙福,施少福多。為什麼他的果報這麼殊勝?因為他的心非常真誠、非常恭敬、非常歡喜,毫不猶豫的來布施,而且是奮不顧身,這一分真誠心就招感無窮的福報。
所以布施不在乎我們布施的多少,在乎我們是真誠心,真誠心去布施就不會有很多的計較。一般人做不到,布施他會計較,計較什麼?或者是計較這個做的功德大不大,大的才做,不大的就不做,或者是計較別人知不知道,人家知道我才做,不知道的做了有什麼用。還有些人不錯,這些不計較了,可是當做了好事的時候反而被人誤會。像我今天早上遇到一位同修,他跟我講了他的一段故事,說五月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之後,因為他自己過去也曾經受過苦難,所以對這些災民,尤其是看到總理拉著小孩那種鏡頭,總理希望大家援助,他就生起悲憫之心,很勇猛,雖然家裡錢不多,就拿出一萬塊錢去布施,發心非常勇猛。他女兒單位正好組織捐助,他女兒去捐了,本來他的錢想通過紅十字會來捐的,但是因為女兒的單位組織捐,就通過單位捐了。可是這麼一捐卻讓某些領導起了煩惱,為什麼?你捐一萬,那我們領導的該捐多少,我們的面子都沒辦法放了,我們不能捐少過你。就無事生事,就給她造謠,說她這一萬塊錢哪來的,為什麼布施的這麼慷慨,是不是自己在外面找的這些錢不正當,最後有人檢舉她,然後把她開除了,修福怎麼沒得好報?心就不平了。為什麼不平,不能忍?這就是因為我們內心裡面還是有這分計較,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內心,假如我們做這項事情是真心做的,真心沒有任何計較,這個福就大,如果我們心還計較,要別人理解我,別人認同我,別人不要毀謗,不要中傷我,甚至要表揚我,有這種心這還是有條件的。當然有條件修福,這個福也很大,可是假如你沒有任何計較,這個福就不可限量。所以貴在你真心修福。
為什麼有的人布施,布施相同的,同樣一萬塊錢,他得的福報不一樣?原因在此地,他的心不同。所以《金剛經》教我們「無住布施」,不要住,住是什麼?住是執著。執著什麼?《金剛經》上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所以布施起來就不能做到三輪體空。什麼叫三輪體空?就是心裡面沒有我在布施的相,沒有我布施給誰這個受我布施對象這種相,也沒有布施中間物,這叫三輪體空。用三輪體空這個心態來布施,佛告訴我們,他得到的福德不可思議、不可限量,為什麼?因為他心量太廣大、太真誠。可憐我們凡夫不懂得怎麼用心,所以布施確實很努力布施,布施的也不少,可是得的福報偏偏受到限制,什麼東西限制?我們心量限制了,這個我們要懂得。要知道,假如我們布施還被人侮辱、還被人誤會,這正好是添福的好機會。要知道福報都是逆著加的,這是我在小的時候我母親告訴我的。她告訴我,享福很享受、很自在,這是消你的福,不是增福,是消福,你要是吃點苦,受點侮辱,你能逆來順受,這是增福。所以福報它是逆著來的,順著來的那不是福。所以我們能夠遇到逆境安然順受,這個福報叫做後福無窮。什麼叫後福?這以後,你今天丟了工作,將來你的工作更好;現在收入減少了,以後收入要多好多倍;現在身體不好,以後再不會有病。為什麼?你吃虧就是吃福。所以真正聰明人、有智慧人他了解這個道理,遇到這種情況他歡喜接受。
了凡先生講,遇人謗我、侮我的,我皆歡然受賜,歡然是歡歡喜喜的,受賜,賜是恩賜,是他給我恩賜。你看他造這麼重的業給我加福,這是賜給我很好的福分,我得感謝他,感恩。一般人誰給你這麼加福?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自己將來要墮地獄、要墮三途來給你加福,誰能夠這麼給你做?你想想,這也是好的因緣,逆增上緣。你道理明白了,理得心安,好事,不是壞事。所以老法師常常提的,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就是遇到了逆境,遇到侮辱你的人、毀謗你的人、鞭打你的人、折磨你的人,你都感恩他們,那你的境界提升了,你的智慧、你的福報、你的心量隨之大大提升,這就是福,這個福它是無形的。人有這樣大的心量、這樣大的智慧,他受的福是真的,所謂量大福大。別看一個人福報現在好像現前了,如果他心量窄小,告訴你,他不會有很長的福,你過幾年看看他,肯定福報消盡了,沒有福。所以自己要做一個大的福報的容器,你能裝很多福,承受很多福,器量小福加不上來,這是古人提醒我們的。這是講到施少福多。
下面第十一個是講「同憂異果」,這是在《法苑珠林》上面有一段這樣的一個公案,說兩個人,一個貧人,一個富人,他們兩人同時看到來乞討的乞丐,這兩個人都很憂愁苦悶,一起都發愁了。可是發愁不一樣,那個富人他是害怕這個乞丐來索要,自己不願意施捨,所以他就發愁了。那個貧人他發愁什麼?他愁自己沒錢,不能夠給他施捨,不能夠種這種福田,他發這個愁。結果後來這兩個人命終又去投胎了,那個貧人投胎到了天上,做了天人,享天福,這個富有的那個人就投到了餓鬼道,餓鬼是最貧窮的,貧窮到連飯都沒得吃,叫餓鬼。你看兩個人遇到同樣一樁事情,見到乞丐都憂愁,可是他們的果報卻是大不相同。你看他們倆都沒做什麼,就是心裡起了這些念頭,可是念頭不一樣,而且念頭都是憂愁,那個發心不同,得到的果報竟然大相迳庭。這就看得出來福田真的就在我們心地,你起了一個善念,福自然就來了,都不待你去做。這是《太上感應篇》上講的,「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你這個善念剛起來,還沒有去做,你的這個福報就跟著來了。吉神是主掌人的福報,他跟著你,你就有福了。他跟你不是隨便跟的,你是起了善心善念才能跟他感應。若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假如我們心念不善,就像這個富人,有錢不肯布施,沒有憐憫心,不善,惡雖未為,雖然他還沒去做什麼事,可是凶神已隨之,凶神,主人的惡報,他有惡報,他來生墮惡鬼道。所以你看這個心地多重要。所以我們看事情要看到它的本質上,不能只看到表面。你看同樣的這樁事情,兩個人見到同一個乞丐,都是憂愁,事上看,兩個人沒什麼區別,都是這麼愁眉苦臉的,竟然兩個人的果報這麼差異。所以我們要看事後面的理,看他行為後面的心地,來判斷一個人的因果。一般凡夫看得不深,他就沒辦法體會這裡的因果的奧妙。
第十二是「異壽同果」,異壽就是壽命有差異,但是果報相同。這是說什麼?就是說人的壽命有長有短。我們就看現在,人他有的長壽、有的短壽,有上百歲的、也有少年人就夭折了,壽命不同。在人的過去、未來的發展當中,佛告訴我們壽命是有減也有增,我們現在處在減劫,將來有增劫。減劫就是人最高壽命八萬四千歲,然後每過一百年就減一歲,這麼一直遞減下來,減到最後十歲,這是人壽命最短的,然後又開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到八萬四千歲,這一減一增叫一劫。壽命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我們現在處在減劫,現在我們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七十歲,在不同的時期雖然有不同的壽命,可是如果一個人他受持五戒十善,而且終生奉行,那麼他的壽命十歲也好,或者八萬四千歲也好,他的果報是相同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都是終生堅持到底,貴在堅持。我們所謂堅持,是我們的心是一種永恆的心、長遠的心,而不計較將來有多少時間。譬如說我們修五戒十善,從現在發心開始做起,盡形壽我這一生都要奉行,乃至希望未來生生世世都奉行,這是個永恆的心。不管我們壽命有多長,可能明天我們就得走,但是我現在發心,我得到的果報,如果你只到明天就死掉,跟你活到一百歲、兩百歲再死一樣的,為什麼?心是同樣的真誠,心同樣的真誠果報同樣的殊勝。
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就知道人為什麼要忏悔,一忏悔了這人就變成善人。忏悔就是後不再造,過去犯的錯誤、造的罪業以後不再造,忏悔,所以哪怕是過去造作五逆十惡重罪,馬上就要臨命終了,我現在真誠忏悔,發願在未來不再造這個惡業了,你得的果報是一樣的殊勝。就像《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到的阿闍世王,他造作五逆十惡,而且這個惡是非常嚴重的,他是殺父害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干這些事,伙同提婆達多一起干的,這個罪業必定是墮阿鼻地獄,可是他在臨終的時候忏悔,知道自己錯了,回頭了,求佛救度,佛教他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就一心一意的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後往生了,而且是上品中生,你看看這個果報多殊勝!往生就是不退成佛,這真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世間諺語所謂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他在臨終時候這一念真誠忏悔,他得到的果報,跟一個人從沒有造過罪業的,他發心也是這樣真誠,未來際不做惡業,這兩個人的果報是相同的,壽命雖然不同,他們的果報相同。所以當阿闍世王在臨終時候那種忏悔,他的心就已經是上善之人這種心,極樂世界叫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是普通善,上善,你看發起這樣的心,就在他臨終最後那一刻能這麼發,發起這個心,跟一個一生行善的人,他的果報,最後往生極樂世界,不是果報相同嗎?這個道理我們要懂,過去造作的再重的罪業不怕,只要肯回頭,肯回頭這就是善人。
第十三是「為惡善終」,這就是剛才講到的,阿闍世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一生作惡,壞事干盡了,結果最後能夠忏悔,他也能回頭。這裡講的為惡善終還有這個意思,這是講到一個作惡的人,他到臨終的時候還沒有改,還沒有回頭,可是你看到他竟然還得到善終,這種人還真有,這是什麼緣故?這是因為他前世造作的這些善業太強了,雖然這一生作惡,消他的福報,可是他過去的福報太大,還沒消完,所以到臨終還看他挺好的,可是他做的惡在將來要受報,等他的福享完了,他的惡報現前。如果我們不明白三世因果道理,看這個我們看不懂,儒家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什麼他這個大惡人還能得善終?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物曹操,曹操我們稱為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干了不少壞事,為人心地奸詐、狠戾,是奸雄,作惡很多,自己也是妻妾成群,尋歡作樂,好像記載他是生了二十五個兒子,你看他有多少妻妾。一般人看他,你看他作惡,為什麼還福報這麼大,到善終,後來他兒子曹丕繼位還封他為魏武帝,追封他的。他何以能夠有這樣的善終?前生修福修太多了,這世都沒享完,可是這麼樣的享福法太可惜了,為什麼?福愈大他作惡愈大,那他的果報就很慘,必定是墮惡道,而且殺了這麼多人,命債有得還了。也有記載的,這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大概是在曹操死後一千四百年之後,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在蘇州有一個屠夫,專門宰豬的,把豬宰了以後,看到豬肝上面寫著有「曹操」兩個字,證明那只豬就是曹操轉世。他來做什麼?他來還命債。過去殺了這麼多人,一個個都得還。怎麼還?變成豬給人宰殺。當時有一位年輕人看到了這個事情,他悟了,發心出家,他的名號叫佛安法師。這是有一個真實記載,曹操墮惡道去了。所以我們要看三世因果,不能就看他這一世,看他這一世我們會迷惑,你從三世的角度看你就明白了,真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第十四條「為善惡終」,我們也看到有些人行善,善心,很慈悲、很善良,一生都是這樣的好人,可是他卻惡終,就是我們講死得不好,死於非命,這又是什麼因果?你還得要從三世角度來看,他的惡終那是酬償他過去的那個惡因,這是惡果,報了以後他的業障消除了,他來生必定是更好。這是在佛經裡面《譬喻經》裡面的一個故事,是講到過去有一個看牛的小孩,放牛娃,他見到佛,他就發起了真誠恭敬的心,采了花去供養佛,結果就在路上不幸被牛給踩死了,這是惡終,可是他的神識卻生到忉利天上去了。你看人這一道這個福報已經容納不了他,他上天去享福了,為什麼?他供佛。那為什麼供佛還被牛踩死?不是因為供佛才被牛踩死,不是那個因果,被牛踩死是因為他跟這個牛過去生中有這個怨結,報了,可是他供佛的因讓他生忉利天,所以我們不能把因果給對錯號。又譬如說在《經律異相》裡面記載,說有一個猕猴,一個猴子,看見出家人,生起歡喜之心,很仰慕,它很調皮,把出家人的袈裟拿過來披在自己身上,也學著出家人披袈裟,結果不小心就從山崖上面失足掉下去摔死了,可是這麼一死,它的神識就生到天上去了。你看從畜生道一下子就生到天上去,做天人,那是因為它生起仰慕僧人的心,為善,這善心,可是它的惡終那是酬業,酬償業報,完了之後它會得到更好的福報。我們從這三世因果裡面看我們心就平了,我們行善遇到不好的報應,知道不是因為我修善得不到好報應,這個惡報是我過去的惡因現行,現在報了,這也就消除了我的業障,業障消除之後剩下的都是善,那就該享善報了。
所以剛才我們提到的那位居士,他的孩子在那個工作單位因為捐了一萬塊錢赈災,反而被領導排斥,這是領導嫉妒、排斥她,把她開除。開除了,我們一般看這是惡報,其實你想想這也不是惡報,這是善報。為什麼?你離開了那個單位,那個單位人心地不善,離開好。你的福報太大了,你修了這個福,布施,你跟他們那類人感應不到一起來,所以他們自然排斥你,你呢?你肯定到更好的地方來,你來實際禅寺了,實際禅寺人心都很善,都是念佛人,你來了,這是感應,所謂同類相聚,你要知道將來後福無窮。包括釋迦牟尼佛的母親,你看摩耶夫人,世間人看摩耶夫人生了佛,怎麼七天就死了?我們講這好像是難產,其實不是難產,佛出生是從腋下出來的,母親一點痛苦都沒有,可是摩耶夫人七天就命終,到哪去了?上忉利天了。為什麼?因為人間已經沒有她享福的地方,她的福報太大,她生了佛,人間沒地方享福,她只能到天上去享福。世間人看了這個就迷惑了,怎麼好像這麼大的善事,生了一位佛,做佛母,還短命?你看他看不明白,這是錯會了因果。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心平,氣也和了,心平氣和,理得心安,絕對不會怨恨,更不可以怨天尤人。能夠忍辱這是真正的大福。過去你看釋迦牟尼佛做忍辱仙人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就是凌遲處死,歌利王是暴君,對他這樣的狠毒,可是忍辱仙人心不生怨恨,沒有怨恨他就提升了,所以他那生死了馬上生到天上去了,歌利王?歌利王那一生生身墮地獄,活生生的下地獄去了,地裂開了,地獄猛火把他席卷下去。所以因果真的是絲毫不爽。
第十五我們看「身樂心不樂」,這是講到修福,你得到的福報,一切都很如意,身也很安了,這是我們講的身樂。凡夫沒有智慧,就滿足於眼前的這種安樂、這種福報,他不肯出離,所以生生世世在輪回當中,他不得解脫,所以他的心是不樂的,真正的樂他嘗不到。誰能得到真樂?阿羅漢得到真樂,阿羅漢他享受的叫漏盡通,漏是煩惱,煩惱盡了,煩惱盡了那種樂凡夫根本沒辦法體會。所以阿羅漢看到我們這些眾生他也覺得很歎息,愚癡眾生,迷在六道裡面,享點這麼個福就很滿足,以為這個樂得不得了,這太可憐了。即使是上天上享福,阿羅漢都不願意,為什麼?天福在他眼裡看都不樂,不如他的這個漏盡之樂。阿羅漢再向上,辟支佛、菩薩、佛,果位愈高他的樂愈究竟、愈殊勝。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叫極樂,這個極樂我們只能用這個語言來形容一下,其實都沒體會到。佛在《彌陀經》裡面只是講「無有諸苦,但受諸樂」,這句話誰能體會到?沒有親身體驗的你不可能體會這個意思,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佛說樂,到底多樂?我們只是個聽而已,根本沒體會。但是沒體會,我們要生起向往之心,知道佛的境界比我們高,羅漢、菩薩這些境界都比我們高,他們說樂肯定是比我們更樂,我們要追求,仰慕這些聖者,發起出世的心,出離六道輪回。如果六道輪回你不出去,那麼難免你會墮三惡道,為什麼?因為我們內心裡面貪瞋癡沒有斷。沒有斷貪瞋癡,三惡道就免不了,三惡道是貪瞋癡感來的,貪心感得的是餓鬼道,瞋恚心感得的是地獄道,愚癡心感得的是畜生道。你看看心裡面有沒有貪瞋癡?心還有貪瞋癡,那麼必定身就將來要受地獄、餓鬼、畜生的惡道之苦。特別是我們在享樂的時候最容易起貪瞋癡,你看享樂了你會不會貪戀樂?你肯定會貪戀,一貪戀,貪心,餓鬼的因。在享樂當中,享樂慣了,稍微有點不如意,就會起瞋恚心,一瞋恚,已經造地獄的因了。迷在這個五欲六塵當中不能出離,愚癡,愚癡已經在造畜生道的因了。所以這個樂哪是真樂?享樂的當中已經在種苦因了。所以佛告訴我們,這個樂叫壞苦,它還是苦,不是樂,暫時樂,那是麻醉,樂享完了苦就來了,那個苦是真的,樂是假的。這是勸我們發出離心,追求的是心樂,實際上身無所謂樂苦,樂苦都是你心的感知,所以要追求心樂,不要迷戀於身樂。
第十六講「心樂身不樂」,這是指那些證果的聖人、阿羅漢,他們已經斷除了煩惱,所謂不受後有,所以他已經永別六道輪回,永別三惡道,他內心充滿了禅定之樂,所謂禅悅為食,法喜充滿。可是因為他過去生中有造作過不善的因,或者是沒有修過福,那麼他這一生示現出來可能就會覺得福報很少,他的供養可能就不那麼豐足,我們講他的受用沒有那麼好,甚至還不如一個凡夫,還不如一個普通人。所謂過去世「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他修智慧,他證得漏盡通了,可是他沒有修福,這個因果他還得受,所以他還得托空缽,空缽就是他去乞討沒人給他飯。我們凡夫看起來他沒福報,覺得他身不樂,可是他的心還是那樣的以禅悅為樂,他身已經不會執著苦樂,但是他給凡夫的示現就沒那麼圓滿,所以教化眾生方面就有些缺陷,可是這個也好過身樂心不樂。當然最好的是身心俱樂,像佛,佛叫做福慧二足尊,福他滿足,足是滿足、圓滿的意思,福圓滿了,智慧也圓滿了,叫二足尊,所以是人天最尊貴的三界大導師,那就比阿羅漢更加殊勝。
第十七我們看「大施小福」,這是指布施得很多,但是福相對還是小。在《般若經》裡面有一句經文講到,它說「若菩薩但捨財寶七珍,不發心成佛,救度一切眾生,雖經恆河沙劫,得福猶少」。這是講到菩薩他修福,捨財作福,捨很多財寶、七寶,各種各樣的珍珠、瑪瑙、玉石、鑽石等等,全部用來布施,救度一切眾生,甚至不僅是身外之物,而且是身體都能捨,所謂頭目骨髓,沒有不能捨的,修福很大。他為了什麼?為了救一切眾生,眾生缺錢他給錢,眾生缺醫藥他給醫藥,樣樣都去幫助。經恆河沙劫,這時間還不短,恆河沙劫,這時間太漫長了。一個劫大概相當於多長時間?我曾經計算過,是十二點七億年,這叫一劫,一個大劫。《般若經》是大經,所以這個劫都是大劫。恆河沙,恆河是印度主要的一條河流,裡面有多少沙?數不清,恆河沙這麼多的劫,無量無邊的時間來做布施,得福多不多?甚多甚多,不可思議。可是佛還說得福猶少,還嫌少。為什麼?因為他不發心成佛,換句話說,你沒有發菩提心,你不是想成佛,無論你怎麼布施,相對來講福還是少。這是相對什麼來講?相對一個發心成佛的人來講,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發心成佛,這一念真心發出來了,他的福就比菩薩用七寶布施恆河沙劫那個福還要大。你就想想,「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這個意思多麼深廣。這個心是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一般來講,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發起廣度一切眾生、度盡一切眾生、自己斷盡一切煩惱、學一切法門、成無上佛道,這個心叫菩提心。這一發心了不得,成佛的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大過菩薩修無量的布施。這是講到大施小福,是相對來講的。
下面第十八是「小施大福」,這是反過來講,也是《般若經》上講的,「若菩薩布施時,能回向無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雖少行施,獲福無量」,這是對比來講,一個菩薩他在修布施,為什麼布施?他為了回向無上菩提,他希望成佛,廣度眾生,救度一切的眾生。只有成佛了才能夠做到救度十方一切眾生,不僅是六道眾生,還包括四聖法界的聲聞、緣覺、菩薩和十法界裡面的佛。十法界裡面的佛還不是真佛,叫相似即佛,他還不是真正成佛,這些都要救度,讓他們同成佛道。你有這個心,你即使布施得很少,但是你獲福無量,這個福不可限量,為什麼?因為你的心量太大了,你的心是遍法界虛空界,你這個福就隨著你的心量變得無量大。一個人的福報的多少,完全取決於他心量大小,所謂量大福大,福就在於心。這是用經文兩段對比著來講,為什麼有的人施得很多,得福反而不如看起來施得少但是發心廣大的人那個福報大?原因就在於此地。這個量大福大,其實在世間我們也看到有這種例子,在《了凡四訓》裡面就記載著,宋朝有一個當官的叫衛仲達,他有一次就被閻羅王帶到了冥府,閻羅王審判他,就命鬼卒把衛仲達的善惡簿給拿出來,這一看,他的惡錄滿院子都是,結果看到善錄只有兩枝筷子這麼大,很少。衛仲達就請問閻王,他說我還沒到四十歲,為什麼做了這麼多惡事,不太可能!閻羅王告訴他,說你只要動一個惡念,我們陰曹地府就已經把你的惡念記錄在案,不用等你犯這已經是惡了,你想想你的惡念有多少!譬如說見到一個女子,動了邪念,馬上這已經犯了邪YIN,這已經記錄在案了。念頭這些惡念這麼多,所以滿院子都裝不下。
衛仲達又問了,我這個善這麼少,這是什麼?閻王就命人把這個善惡兩邊錄冊放到天平上稱一稱,結果一稱,滿院子的惡錄還抵不上像兩枝筷子這麼多的善錄那麼重,善比惡還重。衛仲達又更加不理解了,這善錄裡面記的什麼東西,為什麼它的力量還超過這麼多的這些惡業?閻王就告訴他,說這兩枝筷子的善錄是你在過去曾經上書給皇上,皇上要修三山石橋,勞民傷財,可是你上書勸谏皇帝不要搞這個工程,不要勞民傷財,你當時發心是為了萬民著想,所以你這個善錄那麼重。他說我當時上書是上了,可是沒成功,皇上也沒聽我的勸谏。閻王說,那沒關系,假如當時皇上聽了你的勸谏,那你的福就更大了。可是你發了大心,為萬民著想,這就不得了,反而重過你所有的惡業。後來衛仲達被閻王教訓了一頓,然後他的神識又回到了陽間,等於到陰曹地府去了一趟,把這事說出來。這證明什麼?一個人為善,如果他的心量是考慮到天下萬民,那他的福就很大,量大福大,可以抵過他的惡業。這裡《般若經》上教導我們,我們發心還不止是天下萬民,天下萬民當時只是個中國,現在再大也就是個地球,地球在整個宇宙裡面只是個小星球,你不能把心量放得這麼小,要怎麼樣?要盡虛空遍法界,你發這個大心度盡一切苦難眾生,你這個心量大了,那你想想這個福真的是不可思議,果然是真的超過菩薩以七寶布施恆河沙劫,他沒有發心,他的福不如你。
我們繼續看第十九條,是「吾遇順境正當修福」,這是講到我遇到順境的時候,什麼叫順境?譬如說家境比較好,家裡挺有錢的,我現在身體挺健康的,操心事沒有多少,這時候自己很安樂,正當修福,正好要趕緊修福。你家有錢,要多布施、多救濟窮人、多推動正法教育。如果是自己在社會上有相當的名位或者是財產、財力,做起這個事情來不難,這是個很好的機緣,正當修福。因為這個機會錯過了以後可能遇不上,遇不上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可能自己財產少了或者沒了,這很難說。諺語有所謂的「花無百日香,人無千日好」,誰能夠保得住自己的家產可以永遠不敗?像我外公過去出生在富貴家,那真的是富可敵國。當時我姥姥告訴我,說她嫁到我外公家的時候,是我外公他的父親去提親,嫁妝一個火車皮,金銀珠寶不知多少箱,數都數不盡,家裡奴婢、工人呼之百應。沒修福不行,沒修福你這個家境未必能長久。這不,一解放了,土地改革,斗地主,抄家了,全部的金銀財寶做軍饷,你家產就沒了,你那時候再想修福沒機會了。
所以順境當中千萬不要迷戀於享受,趕緊修福。我姥姥她心地是很善良的,她對她的這些下面的傭人都很好,真是待奴婢慈而寬,常常給很多東西給她們,甚至有些什麼好的首飾,自己不用的,都給她們用。結果抄家以後,馬上身無分文,你就是身上穿的兩件衣服,這就是你全部財產,你就出去了。當時我姥姥偷了一個,也不叫偷,就從自己家裡拿的自己的東西,但是都不讓你拿出來,偷偷摸摸的揣了一個鑽石手表,就是手表上面鑲著鑽石,太名貴了,也是價值百萬,偷出來了,其他東西都沒了。出來以後,沒辦法,找看看去投奔誰,帶著自己的兒女,當時我媽媽剛出世,還有我舅父、我姨媽,都是孩子,就投奔到自己過去的一個工人家裡。這個工人因為感念我姥姥過去對他很好,收容了他們,我姥姥就把這個鑽石手表送給他。這是什麼?你在順境當中、你在富貴的時候你結了好緣,就自然等你到了貧困潦倒的時候就有人幫助你。如果平時對於自己的下人都是粗暴、都是苛刻,你到遇到患難了,誰睬你!所以這都是值得我們警惕,自己有福報正是修福的大好機緣,這是家裡有財產。假如當時,很可惜他們沒學佛,假如拿出財產四分之一去布施給寺院弘揚正法,我相信可能家裡就不會出現這種命運,你修福就得福。這是因緣,沒辦法。所以我們就知道遇到正法多麼可貴!我姥姥當時真的,哈爾濱極樂寺就在旁邊,都沒上過寺院,沒進去過,她住在哈爾濱,很可惜。佛法就在旁邊,當面錯過。到什麼時候才聞到佛法?到了她八十歲,才遇到佛法。是我媽媽帶著她在廣州光孝寺去那裡走走,這才遇到佛法,才把經典請回來,才聽到我們師父上人講經,才知道學習淨土,這一晃人生八十年就浪費了。這是剛才講到的,富貴這也是身樂心不樂,那個身樂也不是真樂,不是常樂,最後還是有苦。不過真的很好,我姥姥最後八十歲遇到佛法,學了四年,八十四歲往生,往生極樂世界,走得都很好,這也算沒白來一趟。
這是講人有富貴要盡量的多做好事,好事當中最殊勝的就是舉揚正法、弘法利生。為什麼?因為人有苦難是因為造作不善,當人接受聖賢教育以後,他就斷惡修善,自然能得到好報,這是究竟徹底的改變人的命運的教育。還有你有健康的、你有體力的,多為人服務,這也是你處在順境,正當修福。你有聰明智慧的,學習聖賢教育,從事聖賢教育工作,用你的聰明智慧來啟發人覺悟、教導人,這也是遇順境正當修福。所以我就吸收了我外公他們當時的這個教訓,當時他們順境不懂修福,現在雖然我們沒錢,但是還有一點文化知識,能有學習的能力,趕緊認真學習正法,同時盡量的多為人講,來從事聖賢教育,這也是順境修福。這個機會也是可遇不可求,很難得的,遇到了要抓住,盡量的修福,錯過了,再修可能沒機會。這個順境包含的意思很廣,你只要有一技之長,你有你的長處,你發揮它幫助人,這就是處順境修福的意思。
下面二十是「吾遇逆境亦能植福」,這是雖然我處在逆境當中,這個逆境也是很廣泛,譬如說家裡貧窮、沒有地位,或者工作很辛苦,沒有時間出來培福,或者自己身體不好,想修福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智慧,遇不到修福的機會,這些統統都屬於逆境。可是在這逆境當中,我們還是要有修福的心,這個心重要。安士先生在這裡說,遇到了逆境要常常這樣想,我的困苦是前世罪業所招致,要逆來順受,正好償還過去的這些宿債。就好像有一位同修今天跟我講,說他家裡旁邊有個鄰居橫行霸道,建了房屋跟他們家很近,把他家的窗戶都擋上了,沒有陽光進來。這是逆境,遇到了這個逆緣,那怎麼想?就得學安士先生這裡的這個心態,是過去生中跟他結了不好的緣,這個要忍。他這一生造了房屋擋住我家陽光,肯定是我以前也擋他的陽光,那我得忍耐,不忍怎麼行?不忍怎麼辦?你跟他干仗,把他房子拆了,那是怨上加怨。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遇到這種逆境,逆來順受,忍耐,做還債想,你有這分心這就是植福。
像我們剛才講的,福是逆著加的,你能夠吃虧就是吃福。這裡講到不僅要甘於吃虧、逆來順受,而且還要這樣想,說如果我貧困,就常願天下人都富饒;如果我多病,就常願天下人都健康;如果我遇到斗爭、沖突、對立,就願天下人都能和諧;如果我自己愚癡,就願天下人都有智慧;如果我自己身體有病,甚至是殘廢,願天下人都得到強壯的身體、健全的身體。遇到每一種患難都要想到願天下的人不要有患難,願天下的人都能夠轉危為安、轉苦為樂、轉煩惱為菩提,菩提是智慧。這不就是正好把你的逆境也轉成順境了嗎?為什麼稱為轉逆境為順境?因為你在逆境當中你已經在培植無量的福報,你的不幸恰恰成為你的幸運,這是有智慧的人他就會轉。在這種逆境當中修的福,他的福報比在順境中修的福要大得多。這個道理我們仔細想一想就能明了。
了凡先生他在《四訓》當中講到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叫做楊自懲,他一開始是做縣令底下的一個官吏,在衙門當差的。楊自懲存心仁厚而且很守法,待人很公平,對待囚犯都非常的憐憫、仁恕。結果有一次縣令抓了一個囚犯來,囚犯犯了罪,使得這個縣令很生氣,命人打他,重打,打得這個囚犯已經是流得滿地血,但是縣令怒氣還未消,還要繼續打。楊先生就趕緊跪下來,請求縣令息怒。縣官就說,這個人實在是太可惡,太缺德,我怎麼可能不生氣?楊先生就趕緊叩頭,代他求饒,他說上面(這是講政府、領導)已經失道,就是治國無道,所以導致社會亂,社會一亂則民心自然就會變惡,所以這些百姓干了這些壞事也不能全怪他們,即使是我們把他抓拿歸案了,應該是悲痛才對,不能因為抓住了罪犯就洋洋自得,連洋洋自得都不可以,怎麼可以對他們這樣加怒?這樣一勸說,這個縣宰(縣令官),因為都是讀書人,都明理,他也就怒氣消了,放了這個囚犯,免他一死。楊先生家裡很窮,在衙門當差,拿這麼點薪水度日,其實也是很拮據的,但是他卻常常去救濟別人,特別是遇到囚犯,因為囚犯可能有時候沒東西吃,往往都把自己家裡的這些糧食煮成飯送給這些囚犯吃。有一天來了一個新的犯人,是從外地押來的,已經非常的勞累,看到他已經是餓得不行,可是正好楊先生家裡又缺米,怎麼辦?如果把自己家的米煮飯給這個囚犯吃,家裡就沒東西吃了,自己要是吃飯,這個囚犯眼看著都餓得不行,太可憐了。於是楊先生就跟他的太太商量,說能不能想個辦法?太太就跟他建議,干脆這樣,咱們家的米不要煮飯了,就把它煮成粥,煮粥水多量比較多,那我們可以分一半給這個囚犯吃。你看家裡都這麼窮,自己的米都沒辦法開鍋了,對這個囚犯都能這樣的憐憫、周濟,這是遇逆境他也能植福,而且這個福更加的大。所以楊先生他的子孫顯貴,他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叫楊守陳,小的叫楊守址,後來做到朝廷的南北吏部侍郎,侍郎就等於副部長這樣的高官,他的長孫做了刑部侍郎,他的二孫做了四川的廉憲,都是朝廷有名的大臣,乃至他的後裔,都是很顯貴。這個案例我們看到,不要認為說自己在逆境當中沒有條件修福,其實不然,有沒有條件真的完全看你有沒有那分心,你肯不肯做,肯做沒有做不到的。
我們來看第二十一是「他人作善我能受福」,就是看到別人行善的時候,別人做好事,如果我能夠在旁邊隨喜,我鼓勵他,我勸勉他,我贊同他,我支持他去行善,讓他的善事也能夠圓滿成功,成功之後我也替他高興,有這分心這叫隨喜功德。這種隨喜他也生福,而且隨喜的功德不亞於那個真正親手行善的功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就講到「隨喜功德」,這分隨喜的心是真誠心,別人作善就如同我自己作善一樣,只是我現在沒有他的這種能力,沒有他的這個條件、因緣,所以我沒有辦法做,但是他做,我全心全意幫助他,不能幫助他,我也隨喜他、贊歎他、鼓勵他、支持他,這個福跟他一樣,為什麼?因為你的心跟他一樣。假如你有這個條件,你有這個機會,你也跟他一樣,你會把這個善事做圓滿的,你想想是不是這樣?所以你的心跟他是一樣的,無二無別,因此你感得的福報也跟他無二無別,只是因緣不同,善事他做了,我雖沒做,可是功德也圓滿,為什麼?因為能隨喜。這就證明了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這個福完全在你的心,你心圓滿了,事雖不圓滿,福已經圓滿了。
這個隨喜要真誠心,要毫無保留的,不是說我這個事情有條件,能做到的我還故意不做,然後勸別人去做,我來隨喜就好了,這分心不夠真誠,那你得的福就沒那麼大。這是什麼?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是什麼一種狀況?這就是他有用無果,他得的果報是這樣。就是他修的這個福他讓別人去修,他自己不肯干,他本來可以干他不干,他讓人家去干,但是他還能夠支持人家、贊歎人家,隨喜一下,最後果報他得不到,那個行善的人他得果報,他自己得不到果報,可是他有這個享用。就好像富人家他有個大的豪宅,你當他家的工人,你能夠享用他家的豪宅,但是那個豪宅不是你的,因為你那時候沒有真心修福。所以我們要看用心,真的很細微,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裡,錯用了心,那麼福報當然就懸殊。這裡講的是隨喜功德,那個心是真心的,是因為確實沒有能力去做,沒有機會去做,而去隨喜別人,那就是他人作善我能受福。
第二十二是「他人作惡我亦受福」,這個怎麼講?這是講看到別人去作惡的時候,他搞殺盜YIN妄,他搞貪瞋癡,作惡,你這個時候盡力的去勸止他,你就有福。你發心是幫他止惡,斷惡修善,你這個心是善心,所以你有這個福報。即使是他這個惡事已經造了,已經沒辦法挽回了,你知道以後心裡也悶悶不樂,替他悲哀,可憐他,為什麼他會造這麼重的惡業,將來要受這個惡報,你可憐他,這樣你也有福。或者是惡事造了,但是還沒有傳播出去,還沒有影響到別人,這時候你盡量的把它隱蔽起來,所謂隱惡揚善,惡事要隱,善事要把它發揚,要隨喜、要贊歎,惡事不要管,不要去宣揚,隱惡揚善也是福。如果惡事已經傳揚開了,大家都知道了,怎麼辦?你要勸人引以為戒。譬如說曹操,奸雄,大家都知道,那就沒什麼可隱瞞的,怎麼辦?引以為戒,不要像他這樣再造惡了,再造惡來世投胎做豬,引以為戒。勸導別人這也有福,這是什麼?因為他人作惡的緣你也能夠修福,這是你因為懂得怎麼修。所以不外乎就是規過勸善,讓人回頭。還有如果是惡事降臨在我頭上,他人來障礙我、侮辱我、陷害我,甚至要殺害我,怎麼辦?我自己能夠忍受,我智慧的忍受。當然也不要讓他造太重的惡業,如果影響到社會,這個我們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我們對待人家的侮辱、中傷、毀謗,我們忍受,我們絕不報復,這我們也有福了。你看他人作惡我有福,正好他替我加福。別人遇到這個惡事,他受到別人侮辱、受到別人陷害,那我們應該怎麼?勸他要忍耐,忍耐生福,勸導他、鼓勵他,「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用祖師大德的話來勸慰他,讓他心生歡喜,心平氣和,這個我們也有福。你看看到哪不能夠做修福的工作?只要有一分這樣的善心,處處都能修福,因為福不在外面,在你的心田裡頭。所以欲廣福田須憑心地,福自己求來的。
下面安士先生列舉了幾個故事給我們做證明,我們也簡單的來講一講這幾個故事,大部分都是出自於佛經裡面的。這裡講到一個是五裡銅盆的故事,這是出自於《雜寶藏經》,這是講到在拘留沙國,有一個暴君惡王叫琉璃王,這個我們都知道,他當時曾經滅了釋迦族,這是有他過去的因果,這個大家如果稍微學過佛法,大概聽過這個故事,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故事,這是因果報應。這個琉璃王有一天看見一只金貓從自己的園堂走了出去,走到了西南角,於是他就叫人在那裡挖,結果挖了什麼?挖出一個三層的銅盆,這銅盆裡面裝滿了錢,而且這個錢多得可以延伸五裡這麼長的路。這個國王看了之後非常高興也非常奇怪,當時請問佛的一位弟子,是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我們在《阿彌陀經》裡面有看到他的名字,他是佛的大弟子之一,他是議論第一,就是他很會辯論。迦旃延就告訴他,因為迦旃延已經是證得阿羅漢果,他能夠看到人的過去、未來這些因緣,所以告訴他,說在過去九十一劫前有一位佛出世,叫做毗婆屍佛,毗婆屍佛那時候是在莊嚴劫,莊嚴劫也有一千佛出世,他是第九百九十八位,這位毗婆屍佛。這尊佛涅盤以後,有一位比丘正在乞食,他就拿著缽放在路上,對路過的人就說,如果有人把錢財放到這個堅固的倉庫裡面,一切盜賊水火都不能奪走。這是告訴他這位比丘是個有道的高僧,這個缽放在這裡就是福田,你把錢放進裡頭就可以種,種的福很堅固,誰都拿不走。當時就有一個貧窮的人,聽到比丘這麼一說,也就覺得很歡喜,就來布施,正好他是賣柴的,身上因為賣柴得了三文錢,這三文錢本來是糊口的,他就發心把這三文錢統統拿出來布施,放到了這個比丘的缽裡面。結果他布施之後回家,回家要走五裡路,他每走一步都生歡喜心,他覺得今天我布施修的福來生會享很多福,五裡路步步歡喜,結果走到家門口,然後還回頭向著比丘在的方向頂禮,還發願。結果這個貧人是誰?迦旃延告訴他,說這個貧窮人就是國王您!你看,前生修了這個布施,雖然是三文錢,可是你是以歡喜心去布施的,而且你回家走了五裡地,步步歡喜,你這個錢到今天變成了五裡那麼長的錢。這是施少福多,捨一得萬報。
第二個故事是講一月布施的故事,這是摘自《法苑珠林》裡面的。這是佛當時在捨衛國,那裡有一家窮人,有一天他就布施了一穗葡萄給一位比丘,比丘當時那都是有道的高僧,你布施他、供養他,那很大的福報。結果這個比丘有他心通,就告訴他說你已經有一個月的布施了。這個窮人說,我這一個月沒有做過什麼布施,我只到今天才給你布施一串葡萄,怎麼可以說一個月布施?那比丘告訴他,說這一串葡萄,你一個月以前就已經開始有這個念頭想要布施,這個布施的念頭一直保持了一個月,到今天你才做到,換句話說,你布施的念頭已經維持了一個月之久,所以你這一串葡萄等於一個月的布施。你看,我們才知道為什麼修少量的福得這麼大的果報,因為布施者念念都在布施,他一個月當中念念都想著布施,只是到今天這個事才做圓滿,可是他的心已經種了不知多少福。所以念念相續最重要。
下面還有一個《譬喻經》上的故事,這是講到有一位長者,叫做阿鸠留,當時(這也是佛典的故事)他不相信有三世輪回,他認為自己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所謂人死如燈滅。有一天他就經過一條險道,到了險道裡面,結果迷了路,在裡面三、四天都找不到水草,什麼東西都沒有,沒得吃,正要餓死,這時候就忽然之間遇到一位樹神,看見他非常的饑渴,於是樹神就用手指一點就變出了飲食,就給這個長者去吃,這個長者也就救活過來了。這個長者就請問樹神,他說尊貴的樹神,您有什麼福德,為什麼您的手指能夠如此變化?這樹神就說了,說我在迦葉佛的時代,這是一尊古佛,我本來也是一個窮人,什麼都沒有,經常蹲在城門口在那裡磨鏡子,他的工作是磨鏡子,當時就見到一些沙門比丘來乞食,我自己什麼東西都沒得布施,只好舉起右手指給他指示那邊有齋飯,你可以去那邊乞食,指示這些比丘去那邊,這叫隨喜布施,他自己沒東西布施,他就引導他去那邊。結果就這麼一種福報,使到我這一生這個手指點什麼東西,想吃什麼,一點就出來,有這樣的神通變化。這個長者聽了之後心有所悟,回去以後他也就行大布施,他也相信人真的有輪回,他積極努力的行布施,修來生,而且供養很多出家人,到了來生他就生到天上做了散花天人。這是講到,你看作如是因,得如是果,一點都沒有錯。今天我們用手指指路,這是福田已經從手推廣出去了;如果我們贊歎別人修福,福已經從我們口伸展出去了;我們能夠奔走效力來協助人去修福,福田已經從我們腳下延伸出去了。懂得這個道理,我們這個六根,全身都是我們修福的很好的工具。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對這句經文還沒講完,留待明天繼續跟大家報告。有講得不妥之處,恭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五集) 2008/10/9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