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經緯
修行之始,當先劃定經緯,以信願行為綱為經,然後分諸條為目為緯。行之條目分為:甲、修個什麼。乙、用什麼來修。丙、用何法來修。丁、修的法子。戊、修至如何方為究竟。己、修之層次。而此六門中,各又分為次第。然而徒說無用,貴在自修。僅聽講而不修,亦是理解,不是事證,畫餅不能充饑,畢竟無用。世間人怕窮,貪得財產,不知無道才是真窮,才是世世貧窮,況今生財產福祿,亦是夙世修來,惜乎不徹底,遂得小報,不得大受。是以得聞正法而修行者,是真大富大貴之人,世人不辨真偽,可歎也。
甲、修個什麼
行者已讀啟機分,當然毫無疑義,自知是修個佛,但問佛又是什麼,答雲佛是大覺者,眾生顛倒,都因不覺,落於苦果,所以今世要修,修個因地佛,即生成就。譬如有的放矢,不是盲修瞎練,所以時時要發大願,願速開覺慧,即生成佛,救度眾生。因此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外,更要皈依自己之大菩提心,此是修行第一個目標。
乙、用什麼來修
行者已經聞法多次,當然了知修行是修個心,但心不可得,又將什麼來修耶?答曰:正要以心修心,修證到心不可得,真證到無智亦無得時,才是正得,經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證得無生,知一切不可得耳。
丙、用何法來修
修依何法,是一個極大問題,然不在法而在人。簡言之,人有何病,再用何藥,無定法也。所謂依法不依人者,是對師言。若以對人,當雲依人不依法。以人有不等,非執一法而可普施也。所謂依義不依文者,此對拘執文字者言。不知文與義,究有何別,文以表義,是亦法也,惟無定法,故取義為活,實則諸法皆空,誰為依者。所謂依智不依識者,言重於智也,非廢識也,離識即無智,轉識成智,亦法也。所謂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者,言求其究竟也。然何者為究竟,何者為不究竟乎?當以方便圓融出之,要非法非非法,正是了義,亦即無定法也。總之要人活計,不是死執,雖然,有定法也。我為此言,豈非矛盾,但有辭可以通。
眾生苦惱,流浪生死,譬如盲人入山,動則顛僕,無目是其根本苦惱,開眼是去苦惟一法門。學佛正意,是在去迷轉覺,開佛知見,依般若法門,方可上登彼岸。《心經》雲:菩薩乃至三世佛,無不依般若波羅蜜多,此義萬勿動搖,雖聖人復起,不易我言也,此即是定法。惟盲人目病有深淺,業障有厚薄,如何而可開般若,則所用之法不同。然則開慧成佛是目的地,達到此目的地,或舟或車,乘載無定法矣,今死執一法不化,自以為精進者也只好隨他。
大乘二乘,本是假名,以眾生因緣不同,根有利鈍,遂分大小,實則佛性平等,只有一乘,無有余乘。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世人妄執此法為高,或此法不如他法,又何異於評佛。又分某師功行深,某師功行淺,又何異於考師,適成大妄。行者當知法法無上,門門第一,付法之責在師,以因人當機為第一,否則誤人慧命,修法之責在己,以一門深入為第一,否則貪多無益,虛擲時光,至為可惜也。
茲略說諸宗如下:
一、禅宗
佛教來中國,以震旦人根器不凡,小乘法日漸衰滅,潛勢力之最大者為禅宗。不問男女老幼貴賤,識字不識字,內道或外道,無不喜讀《金剛經》與《心經》,即使十惡之人,一回頭即可頓悟入門。中華民族性,非他族可比,如布衣藐視王侯、尚義好俠、金錢不分人我,以及吃虧能讓等等。雖失於世法欠圓,少有條理,然其意氣豪逸闊大,樂於自在,非具夙世禅機,決不能致此。又凡人有力作惡者,其人皆屬利根,只要一反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人之夙根近於禅者也。至於其他法門,無一不以歸元為究竟。諸法皆稱某宗某宗,首冠以名,獨禅宗徑稱宗下,以此為各宗之宗。禅一空名,此又法法皆禅宗也,徒因根器不同,有直接入禅者,此上上根器人而今實太少,且缺師資,加以禅仗自力,非一二十年,不得參透三關,親見實相,於今世似不當機,求其普及甚難,只有借徑以通,或由淨土入禅,或以密法反證,借仗佛力,合以自力,成就方速,此即我印心宗以密歸宗之旨也。
二、律宗
言戒律也,律由佛定,戒在行人。儒家有三畏三省慎獨等等,都是戒。道家立功過格,亦是戒。佛家說戒,普通者以五戒為根本,戒殺盜YIN妄酒。又有八戒,菩薩戒即十大戒,四十八輕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五百戒,實則有八萬四千戒,極言其一切處一切心,在在禁止起惡。故戒者,有禁止意,即修也,戒之可見者曰戒相戒儀,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不可見者曰戒德戒品戒心戒香。以心香為戒也,總不離乎戒體,此以空心為得戒。前者戒十惡,此則戒十惡之根,受戒只是一儀規,重在平時持戒,徒有戒相而無戒體,是破根本大戒,名為大妄。故有說戒學戒得戒,然後再授戒,本有先後,惟為初機人說戒,先戒殺盜YIN等,此救於果也。再進則戒貪嗔癡,此救於因也,心也。再進則戒貪嗔癡之出發處,證得空心,拔除其根,是真得戒,此救於因中因心中心也。各宗皆是修戒,禅宗以不戒戒,守最高之戒律,非俗子所可夢見。密宗以三密加持,三業如鎖,如手結印,身業無由起矣。口持咒,口業無由起矣。心無住著,意業無由起矣。此戒於自然,非同空言,此即我印心宗以密修戒之旨也。
三、天台宗
以止觀法歸宗,即是以心觀心,觀至究竟地,空假中一切不立矣,但仗自力不易究竟,時下天台宗,只講止觀而不實修,印心宗之上座修法,修證三昧,即是修止,下座時時覺照、觀空,即是起用,惟仗佛力加持,故證得不同,此即我印心宗以密修止觀之旨也。
四、法相宗
即唯識宗,此宗用意,在世人執相堅固,不得已就相說相,用以破之,最後引到一個空字,如果世人根利,直接破相,本無庸多此辛勞,金剛經四句偈,頓可掃蕩淨盡。但世人於唯識亦是講而不修,失去本來。性相分宗,由來久矣,佛意在使人人破相,去煩惱,明心地以為根本。乃適得其反,轉以佛學當作科學研究,果能研究證空,亦可解脫。然而入海算沙,自為得計,縛上加縛,強分聞思修為三截,誤以為此生只可聞,尚不可思,何況說修,不知所說者理,事證在修,能由聞而思維,即是正修,若不思維,等於不聞。心中心法,不取於相,上座時不許見光見佛,一切打破。此即我印心宗以密破相之旨也。
五、淨土宗
淨土者,心無染著也,歸入本元,十方周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穢固不立,淨亦不有,是真無上淨土。惟眾生性太活動,不能專一,佛遂專說一西方以堅其信願,後人遂立為宗。淨禅本不分家,此法上中下三根普被,中下根人,得有西方歸納之處,上根人直證惟心淨土,既可種因,更可成果,華果同時,有如蓮花,故又名曰蓮宗,心中心法修第四印者,可以往生西方,可知淨密亦不分家。密宗修彌陀大法,佐以長壽法,亦是此理,惟淨土太微妙,不明心地者不知其妙,非認為迂遠,即感無味。余嘗譬如白水清泉,能品得其清妙者為真功夫,我今學密,方知淨妙,此又我印心宗以密歸淨之旨也。
六、密宗
又名真言宗,真言者,法身如來之語言也,以能顯諸法實相,如義真實,或名陀羅尼,乃總持之義,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弘法大師所謂一字含千理也。或名明,言如來智慧光明輪,現自體清淨圓明。若念誦之,可滅無明業障也,或又名秘密,乃秘妙周密之義,以真言乃法身如來內證之言說,故龍猛菩薩譬以軍中之密號,或又名瑜珈,言身口意三密相應也,三密加持,必得即身成佛之勝利,非等覺十地之所知。
曼荼羅,梵語乃輪轉圓滿具足之義,共有四,各不相離,表圓滿法身如來之萬德莊嚴也,雲何謂四:
一、大曼荼羅 如彩畫佛菩薩相好形象也。(法界一切有情)
二、三昧耶曼荼羅 諸尊所持之金剛蓮華刀劍輪寶,及種種印契也。(器世界)
三、法曼荼羅 一一佛菩薩諸尊之種子真言。(文字真言也)
四、羯摩曼荼羅 諸尊之坐立喜怒威儀事相也。(一切作法事業為羯摩)
密宗分事相教相二門,教相者,言教理之分齊,約之為二,一顯密對辨門,別二教之優劣,判十住之淺深,明密教無上真實義谛。二自宗不共門,言種種妙理名義,惟限自宗,非余宗能及,兩部大經,即《大日經》、《金剛頂經》,故依阿字诃字等字之真實義,說明教理,故總曰教相。至於事相,則言修行之軌則,凡四種,名四秘法:
一、息災,滅自他罪障及不祥等事。
二、增益,除苦延壽,集出世福德。
三、降伏,降伏自己無明惱亂,對治國家怨敵。
四、敬愛,受人敬愛,生無礙平等大悲心。
顯教與密教不同之點究在何處乎?顯為方便,密為真實。二教雖有遲速優劣之不同,但成就無上菩提之歸趣則一。馬鳴菩薩《起信論》,總示顯教成佛之時分,必經三大阿僧祗劫,惟真言密教,專談即身成佛之旨。依一念一生一時之修行,具足無量福智,轉凡夫有漏之肉身,成大日法身無上之果德,故《大妙金剛經》雲:不轉法身,得無漏果,此自宗不共之深旨也。又密宗由八識修起,依果尋因,淨土法相天台等宗,皆由六識修起,依因尋果,故遲速不同。密宗仗毗盧遮那威德力加持,於須臾間,證得無量三昧耶,以不思議法,能變易行者俱生我執種子,生金剛種子。此根本與他宗不共處,未修密者,安得以凡夫情見,測佛之旨哉。密有東密藏密。日本在唐時來學,尊弘法大師為祖,藏密即西藏所傳之密,先是紅教,後有宗喀巴者出,別立黃教,法則大同小異,黃教按步就班,有一定程序,偏於有相者多,紅教則同修無相密乘。昔達摩初祖,在東土傳禅宗,在西藏傳無相密乘,諾那活佛,言之甚詳,近所傳之大乘要道大手印要門諸法,其中有頓入真智一訣要門,極言法身禅定之理,惟當初紅教,傳非其人,遂多偏空流弊,或竟作惡,不合西藏人之機,此宗喀巴之所由出也。東藏密宗,皆是修萬法歸一,以一相除一切相,尚未臻一歸何處之旨,只有禅宗,直指心田,不歷階級,近世惟諾那活佛所傳之法,稍稍引入禅宗,相與契合,其推重心中心法,歎為無上密乘,亦屢言之矣。至印心宗之開山,大愚師尊,實為之祖,先入廬山出家修淨土,後又拜經,大病幾死,遇盜又幾死,後於定中見普賢尊者為之灌頂,傳心中心大法,及諸密印密咒,七年苦修,成就下山,開印心法門,為印心宗之祖。此法通於各宗,印證心田,密宗之外,別開生面。此法非可妄傳,合機則授,非可理測,事證乃知,非取諸相,非廢諸相。以印心為宗,以般若為用,以總持為法,以淨土為歸,修法與他宗特異,證得之速,亦與他法不同。或教以參禅,或授其他密法,徐徐引入,為前方便,以上所說各宗,亦僅大概耳。
行者欲問以何法來修,可以先事商榷,本會傳法,先考察其人之根器、地位、時間、體力等等,然後付法,以免中途疑退之弊,至於問修的法子,當說明如下。